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白质疏松及颅内责任斑块与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范然 卜玮艺 +3 位作者 包翠萍 杨筠 李一鸣 刘筠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究脑白质疏松及颅内责任血管斑块与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行常规颅脑MRI、MR血管成像(MRA)及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的穿支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的病人44例,包括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64.16±9... 目的探究脑白质疏松及颅内责任血管斑块与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行常规颅脑MRI、MR血管成像(MRA)及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的穿支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的病人44例,包括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64.16±9.87)岁。根据梗死灶径线大小将病人分为非腔隙性梗死组(NLI组,16例)和腔隙性梗死组(LI组,28例)。在HR-VWI影像的垂直于血管长轴的层面上进行斑块测量和计算,包括斑块处及邻近正常参照血管的血管外壁面积(OWA)、管腔面积(LA)、斑块处管壁面积(WA)、血管狭窄率、斑块重构率(RR)、管壁面积指数以及斑块负荷。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NLI组和LI组间的临床资料、脑白质疏松程度及是否具有颅内责任血管斑块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一步比较2组间颅内责任血管斑块特点的差异。结果NLI组中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病人的比例[62.50%(10/16例)]高于LI组[28.57%(8/28例)],P<0.05;有责任斑块的病人比例[68.75%(11/16例)]高于LI组[32.14%(9/28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和具有责任斑块的病人发生非腔隙性梗死的风险更高,优势比(OR)值分别为5.747(95%CI:1.275~25.900)及6.300(95%CI:1.392~28.514),AUC分别为0.670(95%CI:0.499~0.840)和0.683(95%CI:0.516~0.850)。2组间斑块测量参数比较,NLI组LA小于LI组,而WA、血管狭窄率、管壁面积指数、正性重构例数及斑块负荷均大于LI组(均P<0.05)。结论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严重程度与病人脑白质疏松程度及是否具有责任斑块相关;伴有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或具有责任血管斑块时,穿支动脉供血区出现的梗死灶都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高分辨管壁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疏松 斑块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宋玲华 楼晓莉 +4 位作者 姜雅斯 杨丽慧 郭四平 彭浩 郝永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供血动脉所起源颅内大动脉分为前循环(n=101)、后循环组(n=73),分析前循环、后循环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增长(OR=1.071,95%CI:1.012~1.133)、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764,95%CI:1.868~4.089)、患糖尿病(OR=3.301,95%CI:1.009~10.79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2.601,95%CI:1.150~4.482)是P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以及NLR升高相较于年龄增高以及患糖尿病病史预测PAD患者不良预后的AUC更大,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提示其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可能更高。前循环组中LYM下降及NLR上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后循环组中NE上升、LYM下降以及NLR上升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线NLR及NIHSS评分升高,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PA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预测PAD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动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ISS分型
下载PDF
不同病因分型的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翠翠 李文君 刘俊艳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穿支动脉疾病及载体动脉斑块堵塞穿支动脉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比较不同病因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录豆纹动脉及脑桥旁正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缺血性...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穿支动脉疾病及载体动脉斑块堵塞穿支动脉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比较不同病因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录豆纹动脉及脑桥旁正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诊断(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标准排除心源性、其他病因及原因未明性卒中,对所有入组患者的载体动脉行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检查,将载体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定义为载体动脉斑块堵塞穿支动脉(parent artery plaque occluding penetrating artery,POPA)组,载体动脉无异常者定义为穿支动脉疾病(penetration artery disease,PAD)组,比较不同病因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本研究共连续纳入64例穿支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48例(75%)为POPA患者,且其中21例患者常规血管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载体动脉管壁病变,经HR-MRI明确诊断。比较两组不同病因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POPA组中吸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OPA组中26例为基底节区或侧脑室旁梗死,22例为脑桥梗死。POPA组患者影像学表现特点为病灶相对较大、呈多灶或簇状分布,脑桥梗死患者病灶多累及脑桥基底部呈脑桥旁正中梗死,且POPA组患者运动功能缺损易进展;而PAD患者病变部位多位于脑桥深部近背侧,小灶性改变。结论本研究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中75%属于POPA,HR-MRI提高了卒中病因分型的准确性。POPA型卒中患者的病因、病灶体积、形态及预后不同于单纯穿支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动脉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卒中病因分型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与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西娟 贾建平 孙永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1989年,Caplan[1]把脑深部小梗死的发病机制分为4类:(1)由于脂质透明样变或纤维玻璃样变所引起的穿支动脉终末部分病变,即临床上常说的腔隙性脑梗死(LI);(2)颅内外载体动脉病变:由于发出穿支动脉的载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 1989年,Caplan[1]把脑深部小梗死的发病机制分为4类:(1)由于脂质透明样变或纤维玻璃样变所引起的穿支动脉终末部分病变,即临床上常说的腔隙性脑梗死(LI);(2)颅内外载体动脉病变:由于发出穿支动脉的载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穿支动脉供血区低灌注或动脉-动脉的栓塞,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LAI);(3)心源性栓塞;(4)主干动脉分出穿支动脉入口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腔隙性脑 心源性栓塞 穿动脉 动脉病变 动脉 透明样变
下载PDF
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文芹 刘洪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17期2312-2312,共1页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范围较小,且侧支循环比较丰富,不易发生脑梗死(小的分支例外);但其梗死后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现将近6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 临床分析 患者 动脉 循环 临床表现 漏诊误诊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颅内VW-MRI豆纹动脉成像: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梗死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子伟 赵登玲 +3 位作者 张毅 李澄 缪滢钰 陈晓晖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基于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VW-MRI)技术探讨不同类型脑梗死病人的大脑中动脉(MCA)斑块体积和豆纹动脉(LSA)数量、长度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因可疑脑卒中或其他脑血管病行头颅MRI检查的病人58例,均经VW-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单... 目的基于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VW-MRI)技术探讨不同类型脑梗死病人的大脑中动脉(MCA)斑块体积和豆纹动脉(LSA)数量、长度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因可疑脑卒中或其他脑血管病行头颅MRI检查的病人58例,均经VW-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单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病人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45~75岁,平均(60.92±12.21)岁],根据其MR影像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较大皮质下梗死(LSI)]组21例和小动脉闭塞型[较小腔隙性梗死(SLI)]组18例;其余19例无急性脑梗死灶且单侧MCA无斑块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男8例,女11例,年龄42~81岁,平均(63.84±12.05)岁]。由2名放射科医生统计3组临床资料并测量LSA长度、数量,利用斑块软件测量LSI组和SLI组的MCA M1-2段斑块体积。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梗死类型的影响因素。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名医师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结果3组病人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SI、SLI和对照组的LSA平均分支长度和分支数量分别为13.48±2.99、15.8±2.71、(16.4±2.69)mm和2.00±0.77、2.78±0.94、(3.11±1.15)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LSI组的分支长度、数量最小(P<0.05),SLI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SI组的斑块体积大于SLI组[分别为(87.5±17.7)mm3、(75.5±9.4)mm3,t=2.579,P=0.014]。LSA长度越短和分支数越少则LSI型的风险增加,OR(95%CI)值分别为0.665(0.497~0.890)、0.253(0.106~0.604)。2名医师测量斑块体积和长度的一致性较好,ICC分别为0.78和0.84。结论采用VW-MRI对MCA及LSA成像有助于揭示深穿支梗死类型的发生机制,其中MCA斑块体积及LSA数量和长度是影响脑梗死分型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管壁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穿动脉 豆纹动脉 卒中
下载PDF
特定DWI病损形式预测MCA供血区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 被引量:2
7
作者 Bang O.Y. Lee P.H. +1 位作者 Heo K.G. 周永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41-42,共2页
Background: Apart from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lesion volume and diffusion-perfusion mismatching,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neuroradiological predictors of early prognosis after an ischaemic stroke.... Background: Apart from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lesion volume and diffusion-perfusion mismatching,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neuroradiological predictors of early prognosis after an ischaemic stroke. This study sought to identify specific DWI lesion patterns that would help prediction of early prognosis of three different endpoints: unstable hospital course, recurrence of stroke, and poor neurological outcome at 90 days after ischaemic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426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s with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 were prospectively studied. Using the DWI data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territorial, other cortical, small superficial, internal border zone, small deep, and other deep infarcts), and any recurrent strokes and prognosis over the following 90 days were recorded. Results: DWI lesion pattern was a stronger and more consistent independent outcome predictor than DWI lesion volume. The specific DWI les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each endpoint differed. An unstable hospital course was frequent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border zone infarcts, whereas recurrent strokes after the index stroke were commoner in those who had small superficial infarcts (p < 0.05 in both cases). Similarly, poor outcome after stroke was associated with older age, severe neurological deficits at admission, and a DWI lesion pattern showing internal border zone infarct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DWI lesion pattern may help in recognition of the likely differences in the early prognostic endpoints after ischaemic stroke, and DWI analysis may guide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negative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性卒中 DWI MCA 大脑中动脉 首次卒中 急性脑 深部 弥散加权成像 边缘带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的关系
8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0年第11期15-15,共1页
为了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郑晋华等回顾性连续分析了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间在该院住院的15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为了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科郑晋华等回顾性连续分析了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间在该院住院的15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分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小梗死组(小PAI组,直径≤3.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患者 动脉狭窄 同类型 穿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MRI“延迟显影”的脑梗死1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莹 宋春伶 张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368-1369,共2页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受累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产生缺氧缺血性水肿、坏死或软化等不可逆性的变化[1]。关于脑梗死的辅助检查手段,颅脑CT及颅脑MRI均可显...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受累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产生缺氧缺血性水肿、坏死或软化等不可逆性的变化[1]。关于脑梗死的辅助检查手段,颅脑CT及颅脑MRI均可显像,但磁共振成像[2](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能够提供CT不能提供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 MRI 性水肿 动脉 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辅助检查手段 不可逆性 脑部液循环 循环代偿
下载PDF
如何预防腔隙性脑梗死
10
作者 冯海新 《求医问药》 2007年第2期19-20,共2页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了闭塞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此病多由于持续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阻塞所致。梗死部位多发生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了闭塞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此病多由于持续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阻塞所致。梗死部位多发生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占37%、丘脑约占14%、尾状核约占10%)、脑桥(约占16%)和内囊后肢(约占10%);脑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和小脑则较少发生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 高黏滞 高脂 动脉硬化 持续性 深部 穿
下载PDF
穿支动脉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山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疾病 穿动脉 新名词 概念 动脉闭塞 腔隙性 管病 管病 急性 基底节 词的定义 重叠 脑桥 关系 陈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