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深部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下背痛的疗效
1
作者 沈海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慢性下背痛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深部肌肉放松训练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选择本院的88例慢性下背痛患者,均分分组,分析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联合组在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躯干关节活动度、... 研究慢性下背痛患者,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深部肌肉放松训练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选择本院的88例慢性下背痛患者,均分分组,分析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联合组在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躯干关节活动度、静动态平衡指标以及背伸肌肌力增强等方面的综合指标表现更优,且这些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慢性下背痛患者时,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深部肌肉放松训练结合的方式,对于患者的功能有明显改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深部肌肉放松训练 治疗效果 慢性下背痛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疗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韩秀兰 许轶 +2 位作者 田潇飞 李冠运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深部肌肉刺激疗法(DMS)治疗仪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的酸痛缓解情况。探讨DMS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健康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接受DMS治疗,对照组20例不接受特别治疗。两... 目的:研究应用深部肌肉刺激疗法(DMS)治疗仪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的酸痛缓解情况。探讨DMS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健康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接受DMS治疗,对照组20例不接受特别治疗。两组受试对象均以力竭性离心运动方式诱导出小腿三头肌的DOMS,DMS治疗组在运动后立刻接受DMS治疗,连续5天;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康复治疗。期间两组对象均进行简单的自我牵伸训练。在DOMS诱导后立刻至诱导后5天期间,每天对主观体力感觉(PRE)和视觉类比疼痛指数(VAS)两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DMS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PRE在运动后24h、48h、72h,经组间独立样本比较,t24h=-6.76,t48h=-15.44,t72h=-3.17(P<0.05),观察组的PRE比对照组低;2VAS评分在运动后24h、48h、72h、96h两组间对比,t24h=-2.37,t48h=-11.05,t72h=-16.87,t96h=-17.56(P<0.05)。DMS治疗组以上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对照组评分低。结论:DMS治疗可以缓解因DOMS导致的疲劳及酸痛,降低运动后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肌肉刺激疗法 延迟性肌肉酸痛 主观体力感觉 视觉类比疼痛指数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莉 张阳 +2 位作者 李学春 谢诚芳 阳恩香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评估深部肌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诊断为产后MPPS患者160例,给予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共15次,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疼痛感觉VAS... 目的评估深部肌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诊断为产后MPPS患者160例,给予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共15次,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疼痛感觉VAS评分和盆底肌肉压痛VAS评分,并采用Glazer评估盆底肌电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痛感觉VAS评分分别为(5.83±1.43)分、(2.72±1.36)分,治疗前、后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分别为(7.81±1.62)分、(3.80±1.42)分,治疗后的主观疼痛感觉VAS评分、盆底肌肉压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的前静息电位和后静息电位分别为(5.90±3.09)μV、(5.35±2.55)μV,治疗后分别为(2.90±1.59)μV、(3.92±2.12)μV,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快速收缩、10 s快速收缩、60 s耐力收缩的电位分别为(38.90±11.56)μV、(18.98±8.95)μV、(15.20±7.10)μV,治疗后则分别为(50.20±15.63)μV、(30.62±15.03)μV、(24.56±9.09)μV,快速收缩、10 s快速收缩、60 s耐久收缩的肌电波幅均有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肌肉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MPP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痛 生物反馈治疗 深部肌肉刺激 盆底表面肌电 Glazer评估 疗效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特性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卢艳丽 孙建梅 戴润清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深部肌肉刺激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特性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颈肩痛患者,按就诊编号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布洛芬缓释片+颈肩牵... 目的分析深部肌肉刺激治疗对颈肩痛患者肌肉特性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颈肩痛患者,按就诊编号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布洛芬缓释片+颈肩牵引治疗,对照组进行假刺激,观察组则联合深部肌肉刺激;对比两组疗效、疼痛情况及肌肉特性、表面肌电信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7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疗效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临床治愈病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对照组F值、D值、S值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 0.05),观察组振动频率(F)、振幅的对数衰减值(D)、动态硬度(S)均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肌电振幅值(AEMG)、积分肌电值(IEMG)、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深部肌肉刺激治疗可改善颈肩痛患者肌肉特性及肌肉局部耐受性,提升肌张力及肌肉收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肌肉刺激 颈肩痛 肌肉特性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对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陆斌 赵晨光 +5 位作者 琚芬 孙玮 薛白洁 孙晓龙 牟翔 袁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对非特异性颈痛(NNP)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NN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予干扰电和磁热治疗,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和DMS,共2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对非特异性颈痛(NNP)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NN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予干扰电和磁热治疗,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和DMS,共2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和NDI评分均降低(F>4.137,P<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和2周后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008,P<0.001)。结论肌内效贴联合DMS可有效缓解N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颈痛 肌内效贴 深部肌肉刺激 疼痛
下载PDF
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腰痛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益平 汪云 张颖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腰痛病人的作用。[方法]将20例慢性腰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6周传统治疗和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B组只给予6周传统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6周后采用Aberdeen腰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目的]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对慢性腰痛病人的作用。[方法]将20例慢性腰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6周传统治疗和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B组只给予6周传统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6周后采用Aberdeen腰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后Aberdeen腰痛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腰痛病人接受传统治疗加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优于单纯传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深部肌肉稳定性训练 慢性腰痛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莉 张阳 粟伟栋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7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患者,均给予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甲钴胺片治疗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患者,均给予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甲钴胺片治疗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疼痛VAS评分及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生理因素、情感因素、性伴侣因素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患者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89%(17/90);治疗后,患者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5/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深部肌肉刺激联合甲钴胺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性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 深部肌肉刺激 甲钴胺 疼痛 性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乌体林斯膀胱灌注加深部肌肉注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大宏 李洪松 张立君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8期610-610,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癌 乌体林斯 膀胱灌注 深部肌肉注射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芦明明 王颖 张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N1组(采用牵引治疗)和N2组(采用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治疗),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总治疗...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N1组(采用牵引治疗)和N2组(采用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治疗),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总治疗效果、疼痛评分(VAS)及ODI指数的差异。结果:N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N1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均降低,且N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低于N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肌肉刺激仪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肌肉刺激仪 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对下肢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贻锟 王佳林 +2 位作者 蒋夏天 赵瑞静 孙君志 《体育科研》 2023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DMS)对下肢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作用。方法:共招募43名在校男大学生,随机分为DMS组和拉伸组,通过单膝跪地重复多次后仰的离心收缩运动对右侧伸膝肌群诱发运动性疲劳。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0.5 h、2...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DMS)对下肢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作用。方法:共招募43名在校男大学生,随机分为DMS组和拉伸组,通过单膝跪地重复多次后仰的离心收缩运动对右侧伸膝肌群诱发运动性疲劳。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0.5 h、24 h和48 h,对受试者进行疼痛、疲劳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1)研究过程中,DMS组2名受试者脱落或剔除,拉伸组1名受试者脱落,最终DMS组20名、拉伸组20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2)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自觉疲劳程度和主观疼痛感觉程度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组别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后RPE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4)2组治疗后VAS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5)运动后即刻、0.5 h后测定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DMS组恢复程度及速度明显高于拉伸组,运动后0.5 h、24 h、48 h,2组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可有所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组VAS与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每个时间段呈低中度相关(r=-0.577~-0.465,P<0.05)。结论:DMS与拉伸均可恢复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疼痛及疲劳,且DMS缓解速度明显快于拉伸,表明DMS对运动性疲劳后肌肉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深部肌肉刺激疗法 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 伸膝肌群
下载PDF
针灸结合深部肌肉刺激对颈肩痛患者疼痛程度、炎症状态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巍 孙培养 金诚久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8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与深部肌肉刺激(deep muscle stimulation,DMS)对颈肩痛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炎症状态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颈肩痛患者85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深部肌肉刺激(deep muscle stimulation,DMS)对颈肩痛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炎症状态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颈肩痛患者85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DMS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颈椎功能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血清疼痛因子[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基底、左椎、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8.57%(33/42)](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血清5-HT、PGE2、IL-1β、IL-10、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Constant-Murley、BI评分,基底、左椎、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MS辅助针灸能改善颈肩痛患者椎动脉血流,抑制炎症反应,控制血清疼痛因子表达,减轻颈肩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痛 针灸 深部肌肉刺激 炎症状态 椎动脉血流动力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对战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斌 赵晨光 +5 位作者 孙玮 琚芬 薛白洁 孙晓龙 牟翔 袁华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981-1984,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肌内效贴合并深部肌肉刺激(DMS)对战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医院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战士,共85例纳入本研究。应用... 目的观察应用肌内效贴合并深部肌肉刺激(DMS)对战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医院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战士,共85例纳入本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人随机分到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干扰电及磁振热治疗,观察组病人除了基础治疗外再给予肌内效贴及DMS治疗。肌内效帖治疗使用2条I形贴布,拉长至115%贴于脊柱两侧,然后再使用1条I形贴布拉长至150%横向贴于胸腰段,隔日1次,每次持续48 h。DMS治疗对竖脊肌、腰方肌、梨状肌等肌肉进行治疗,采用36.5 Hz振动频率,5 cm/s移动速度,每次10 min。除肌内效帖治疗外均为1次/天,6天/周,共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2周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调查量表评分(RMDQ)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VAS及RMDQ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评分[(4.93±0.93)比(3.87±0.87),(7.23±1.91)比(4.4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和2周后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评分[VAS(3.88±0.79)、(3.02±0.82)比(5.15±1.07);RMDQ(4.84±1.78)、(3.24±1.06)比(7.35±1.85)]、且均优于对照组评分[VAS(4.93±0.93)、(4.53±0.85)比(3.87±0.87);RMDQ(7.23±1.91)、(5.88±1.67)比(4.48±1.25)](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可显著增强常规物理因子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物理治疗方法 肌内效贴 深部肌肉刺激 磁场疗法
下载PDF
注射百白破三联制剂引起深部肌肉溃烂1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风环 王世成 宋新萍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年第4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注射 百白破三联制剂 深部肌肉溃烂 病例
下载PDF
深部肌肉刺激仪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广全 高修明 +1 位作者 王罗超 项洁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深部肌肉刺激仪(DMS)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我科住院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及神经松动术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深部肌肉刺激仪(DMS)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我科住院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及神经松动术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MS配合治疗,30min/次,1次/d,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JOA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VAS及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肌肉刺激仪 神经松动术 腰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卡介苗误种深部肌肉32例报道
15
作者 陈旭东 瞿德波 郑冬娅 《浙江预防医学》 1990年第3期32-33,共2页
永嘉县某乡曾于1987年6月21日发生一起将皮内用冻干卡介苗误注婴儿臀部肌肉的事故,有32名婴儿接种量超过规定量的一倍。此类事例因较少见,为积累经验,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处理情况这次误种的皮内用冻干卡介苗。
关键词 深部肌肉 误注 臀部肌 规定量 接种量 上臂三角肌 接种剂量 阳转率 臀部注射 结核病防治所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外伤性小腿肌肉深部血肿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华林 李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342-3342,3344,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外伤性小腿肌肉深部血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11例外伤性小腿肌肉深部血肿的患者通过高频超声观察其声像图特点,并定位穿刺抽吸治疗后复查其声像图特点,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超声对其早期病灶的部位、大小、...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外伤性小腿肌肉深部血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11例外伤性小腿肌肉深部血肿的患者通过高频超声观察其声像图特点,并定位穿刺抽吸治疗后复查其声像图特点,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超声对其早期病灶的部位、大小、深度有准确的诊断价值,同时可以准确地定位并抽吸。治疗后病灶均有明显的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对外伤性小腿肌肉深部血肿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肌肉深部血肿 高频 超声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深部肌肉刺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郝又国 夏菁 +3 位作者 陈缪存 王延延 张碧渝 任德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ESWT)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MS... 目的探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ESWT)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MS。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双盲法检测患者的前屈和后伸活动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ODI、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VAS、ODI、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VAS[(1.34±0.31)分]、ODI[(1.7±1.3)分]、ADL评分[(77.38±5.21)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联合DMS能明显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冲击波 深部肌肉刺激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原文传递
针灸与深部肌肉刺激结合治疗颈肩痛患者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炎症状态、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影响
18
作者 董巍 孙培养 金诚久 《西部微创骨科》 2022年第2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针灸与深部肌肉刺激(DMS)结合治疗对颈肩痛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炎症状态、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颈肩痛患者85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DMS,均治... 目的:探讨针灸与深部肌肉刺激(DMS)结合治疗对颈肩痛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炎症状态、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颈肩痛患者85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DMS,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颈椎功能评分(ND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血清疼痛因子[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B(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基底、左椎、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VAS评分、血清5-HT、PGE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Constant-Murley、BI评分高于对照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β、IL-10、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基底、左椎、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MS辅助针灸能改善颈肩痛患者椎动脉血流,抑制炎症反应,控制血清疼痛因子表达,减轻颈肩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痛 针灸 深部肌肉刺激 炎症状态 椎动脉血流动力学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针刺导致右下肢肌肉深部大量出血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红燕 丁天红 +2 位作者 任月朗 郭晓梦 张娅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8期709-709,共1页
患者,男,70岁,2013年9月就诊。以“头昏,四肢无力20 d”为主诉收入院。20 d前因脑梗后出现头昏、四肢无力,以右侧明显,伴胸闷、双踝肿胀,偶有心慌、气短,无视物旋转及行走不稳等。血压160/90 mmHg,形体消瘦;右上肢肌力4级,左上肢及双... 患者,男,70岁,2013年9月就诊。以“头昏,四肢无力20 d”为主诉收入院。20 d前因脑梗后出现头昏、四肢无力,以右侧明显,伴胸闷、双踝肿胀,偶有心慌、气短,无视物旋转及行走不稳等。血压160/90 mmHg,形体消瘦;右上肢肌力4级,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双踝部凹陷性水肿。16年前曾患“脑出血”,后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入院诊断为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入院后按脑梗死给予活血化瘀及改善脑细胞代谢等治疗。给予针刺太冲、三阴交、上巨虚、足三里、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双侧对称取穴,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施以补泻手法,15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第3日时患者右侧肢体无力症状好转,头晕明显减轻,第5日针刺治疗后约30 min,活动后突然出现右膝关节以下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不能行走,查体可见右小腿明显肿胀,压痛阳性,无凹陷,肌肉张力极高,局部皮温略高于正常,无红肿及皮下瘀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白细胞计数11.0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4.7%,血小板计数343x10^9/L; C反应蛋白正常;凝血全套示PT16.6s,APTT52.4S, FIB2.54,TT14.6s;右下肢动静脉超声示右侧股总、股浅静脉血流速度缓慢,流速减低,右侧小隐静脉内径较左侧宽;右侧股总、股浅、胫后动脉粥样硬化板块形成,右侧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右小腿肌肉层水肿、增厚。考虑到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凝血功能检查异常,故停用阿司匹林,同时给予脱水减压、抗炎等治疗,右侧小腿肿胀逐渐缓解,出现右小腿及足背部皮下淤青,3 d后复查PT15.6s, APTT30.8s,FIB2.47,TT12.9s, APTT降至正常范围。3 d后复PT15.5s, APTT40.9s,FIB1.97,TT12.2s,APTT再次升高,大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意外 针刺 下肢肌肉深部大量出血 医案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肌肉深部刺激联合肢体模块化训练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韦登飞 李银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2462-2465,共4页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在深部肌肉刺激基础上强化肢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102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训练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和试验组(单纯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基础上进行肢体...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在深部肌肉刺激基础上强化肢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102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训练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和试验组(单纯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基础上进行肢体模块化训练),每组51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UE)评分、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量表(FTHUE-HK)评分、Barthel指数、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和步行能力(步宽、10 m步行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I、FTHUE-HK、GMFM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步宽大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在使用深部肌肉刺激仪理疗的基础上强化上下肢功能训练,有助于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功能锻炼计划 肌肉深部刺激 局部肌肉振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