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获得性肌无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
1
作者 袁莉莉 李荣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1-0184,共4页
研究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 SAP后继发肌肉无力和 DVT发病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58例 SAP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照介入成效。结果 观... 研究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 SAP后继发肌肉无力和 DVT发病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58例 SAP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照介入成效。结果 观察组相应对比指标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可明显提升SA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干预 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获得性肌无力 静脉血栓形成 dvt
下载PDF
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效果分析
2
作者 邵建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7-0039,共3页
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预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特点,提供预防干预措施,可预防DVT形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盆腔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高危因素 预防干预措施
下载PDF
研究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应用风险分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
3
作者 杨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87-0190,共4页
分析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应用风险分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风险分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介入后,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 分析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应用风险分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风险分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介入后,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采用风险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生成风险,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内膜癌手术 风险分级护理 护理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艺桦 周竹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11岁、体质量>20kg、卧床时间>5d、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5d、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为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儿容易受到年龄、体质量、卧床时间、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落实可靠的针对性防范对策,提高治疗安全性,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晶 刘艳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20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住院期间有无发生LEDVT分为发生组(n=51)与未发生组(n...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的20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住院期间有无发生LEDVT分为发生组(n=51)与未发生组(n=151),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的危险因素;用R软件绘制预测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的Nomogram,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结果:202例发生LEDVT51例,占2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避孕药史(95%CI1.847~9.183,P=0.001)、血栓史(95%CI1.336~5.512,P=0.006)、妊娠高血压疾病(95%CI1.391~7.302,P=0.006)、妊娠期糖尿病(95%CI1.059~5.257,P=0.036)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763(95%CI0.693~0.833)。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911,P=0.31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发生受口服避孕药史、血栓史、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依此构建的Nomogram可预测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期间LEDVT发生风险,为LEDVT的早期预警、及早预防、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剖宫产 住院期间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性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7
作者 程宁宁 高云秀 +2 位作者 王晶 王芸 刘飞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肢肿胀程度、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1),FIB、D-Di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性干预护理,可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缓解患肢肿胀程度,并有效降低DVT发生率,具有良好的DVT预防与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血栓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8
作者 孙荣 管清艳 +3 位作者 杨文婷 杨静 刘妍妍 曾丹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儿,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血栓风险评估表结合集...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儿,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血栓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下肢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股浅静脉、股总静脉、腘窝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病房管理及病情观察与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风险评估表结合集束化护理能改善骨科手术患儿术后下肢血流动力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风险评估表 集束化护理 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9
作者 林宏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LDVT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的指标,HAMA及HAMD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LDVT的发生率是2.50%,相比于对照组的17.50%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低切黏度相对于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1.61±0.29)mPa·s、(4.39±0.53)mPa·s、(8.99±1.33)mPa·s较对照组(1.79±0.27)mPa·s、(5.37±0.51)mPa·s、(9.75±1.26)mPa·s更低(P<0.05)。观察组的HAMA(11.34±3.51)分及HAMD评分(10.99±2.33)分较对照组(13.28±2.74)分、(11.98±2.08)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50%,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较好地提升脑血管意外患者LDVT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还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及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良 王凯华 +2 位作者 梁宗英 张乐 杜建青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12月之前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DVT的患者作...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1年12月之前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1),将2022年1月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DVT的患者作为干预组(n=7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出院之前凝血功能指标及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分型、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比例、术中出血量、使用呼吸机情况、间歇性气压治疗情况及使用足底静脉泵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共13例患者发生下肢DVT,其中,干预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共有49例患者发生了除下肢DVT之外的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之前化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肺癌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且不会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造成明显的影响,亦不会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低分子肝素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下载PDF
抵当汤及其拆方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国帅 张玥 +2 位作者 程志新 张玉冬 刘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190,共8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s法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术后第1、3、7天灌胃2 h后,腹腔麻醉开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下腔静脉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IF)、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检测大鼠下腔静脉中的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下腔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并大量脱落,细胞肿胀明显,形成血栓,内膜形态不规则、管壁组织肿胀,胶原纤维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HMGB1荧光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其余用药组HMGB1荧光表达不同程度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第1、3、7天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及其拆方通过降低DVT大鼠的HMGB1、IL-6、TNF-α表达,发挥对DVT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拆方 静脉血栓形成 大鼠 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影响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辨证要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旭阳 赵德杰 +3 位作者 商铭溶 赵义静 崔惠方 刘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辨证要素,其中整体辨证要素包括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和不内外因;局部辨证要素包括疼痛、皮色、皮温和肿胀。为进一步规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整体与局部证候辨证提供参考,以便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整体辨证要素 局部辨证要素
下载PDF
基于GC-MS和机器学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
13
作者 侯泽金 李荣其 +4 位作者 李健 冯怡宁 靳茜茜 孙俊红 曹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3,共9页
通过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鼠血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筛选特征代谢物以此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用于DVT的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构建DVT大鼠模型,术后72 h采集心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得到大鼠血... 通过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大鼠血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筛选特征代谢物以此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用于DVT的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构建DVT大鼠模型,术后72 h采集心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得到大鼠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谱.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Mann-Whitney U检验初步筛选得到与DVT发生相关的22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体内代谢通路有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三羧酸循环(TCA循环)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采用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Boruta)从上述差异代谢物中进一步筛选出13个与DVT强相关的特征代谢物集合,构建了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逻辑回归、线性判别分析和Adaboost集成算法)的DVT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对DVT的预测准确率可达87%,模型的精度、召回率、F1分数和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8,0.86,0.87和0.95.研究表明,采用GC-MS代谢组学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DVT预测模型可为DVT的诊断、治疗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静脉血栓形成 机器学习 特征选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股静脉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14
作者 渠艳艳 卫志庆 +2 位作者 石红建 周良 甘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侧股静脉人路及患侧胫前静脉入路CDT治疗的LE...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侧股静脉人路及患侧胫前静脉入路CDT治疗的LE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股静脉人路组40例,胫前静脉入路组46例。主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技术成功率和血栓清除率,次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股静脉人路组、胫前静脉人路组手术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2.5%、100%(P=0.097),血栓清除率分别为(68.9±25.9)%、(78.3±21.0)%(P=0.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64.1±14.8)min、(72.0±19.9)min(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10.9%(P=0.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静脉人路和胫前静脉人路CDT均可有效治疗LEDVT,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静脉入路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昂 王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均行PFN-A治疗。根据随机数...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均行PFN-A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用药组(n=30)和中西医结合组(n=30)。术后西医用药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14 d,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用药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4 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骨代谢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术后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4 d后,2组VA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用药前,Harris评分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用药前,且中西医结合组变化幅度大于西医用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术后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西医用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西医用药组(0 vs.20.00%,χ^(2)=4.630,P=0.031)。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33%,χ^(2)=0.268,P=0.6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髋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桃红四物汤 低分子肝素钙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药物-机械导管溶栓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6
作者 吕正佐 王兵 +2 位作者 牛晓阳 王岭 郑浩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评价药物-机械导管溶栓(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PCDT联合Venovo(Bard)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目的评价药物-机械导管溶栓(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PCDT联合Venovo(Bard)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用PCDT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IVCS伴急性下肢DVT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手术前后下肢周径差及术后血栓清除率。于术后第1、3、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记录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并检查支架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靶病变血栓均达到完全清除(清除率>95%),同期植入Venovo髂静脉支架23枚。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支架发生移位、断裂或脱落等情况,无死亡病例。23例患者下肢患-健侧周径差(大腿、小腿)分别由术前(5.59±0.93)cm、(3.52±0.85)cm下降为术后(1.43±0.68)cm、(1.41±0.7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6个月时VCSS较术前显著降低(5.4±1.1 vs 8.0±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个月时一期通畅率为95.7%(22/23),手术再干预率为4.3%。结论应用PCDT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IVCS伴急性下肢DVT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机械导管溶栓 静脉支架置入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1例紫癜性肾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儿的抗栓治疗分析与药学监护
17
作者 刘维婷 李波霞 常耀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48-2551,共4页
目的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儿抗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紫癜性肾炎合并下肢DVT患儿的抗栓治疗过程,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考虑患儿下肢DVT经抗凝治疗后未缓解再次入院,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联合会诊后... 目的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儿抗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紫癜性肾炎合并下肢DVT患儿的抗栓治疗过程,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考虑患儿下肢DVT经抗凝治疗后未缓解再次入院,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联合会诊后建议继续使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30 mg,q12 h,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同时行置管溶栓治疗和溶栓药物治疗(静脉泵入注射用尿激酶20万单位,qd);关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凝血指标变化;对于出院后的长期抗凝治疗,建议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qd,并根据患儿体重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结果临床医师采纳建议。患儿经治疗后凝血指标恢复正常,下肢DVT症状明显好转,且出院后未出现出血及其他血栓事件。结论临床药师依据药学专业知识协助临床医师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有助于保障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抗栓治疗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下载PDF
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18
作者 梁胜凯 谢磊 +4 位作者 李瑶 刘佳 王欣 刘国峰 张奉琪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闭合性Pilon骨折病人18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两组,DVT组43例,非DVT组139例,采用单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闭合性Pilon骨折病人18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两组,DVT组43例,非DVT组13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血栓风险评估结果为中高危、手术部位发生术后感染是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0.716(95%CI:0.629~0.804)。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L拟合优度检验χ^(2)=2.556,P=0.635。结论 有糖尿病史、血栓风险评估结果为中高危、手术部位有发生术后感染是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整合以上3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区分度、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Pilon骨折 术后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9
作者 梁梦晴 李志萍 孟箭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构建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2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构建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2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根治手术。根据LDVT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4)和未发生组(n=200)。统计两组患者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入组患者围手术期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在是否患有高血压、术前是否抗凝治疗、D-二聚体(D-dimer)水平、术后卧床时间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有明显差异(P<0.05)。将多元Logistic回归获取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语言软件计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4(95%可信区间0.778~0.849),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判别和校准效果。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在10%~75%的阈值概率区间内,预测模型的净收益较高。结论基于高血压病史、术前预防性抗凝治疗、D-二聚体水平≥0.5 mg/L、术后卧床≥3 d、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176来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并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LDVT有良好的风险预测性,可用于提供个体化LDVT风险评估,指导治疗决策,减少LDVT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头颈部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卢文宣 刘国娟 乔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DVT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栓塞分...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DVT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栓塞分为对照组(单纯DVT)68例,观察组(DVT合并肺栓塞)40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吸烟史、饮酒史、血栓受累肢体、受累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cTnI及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DVT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因素。根据肺栓塞危险程度将DVT合并肺栓塞患者划分为高危组(n=10)、中危组(n=17)、低危组(n=13);比较不同危险程度肺栓塞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水平及wells评分间差异。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及Hcy水平与wells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吸烟史、饮酒史、血栓受累肢体及受累静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PLT、NEUT、CRP、D-D、cTnI及Hcy水平分别为(52.37±12.19)%、(5.16±1.07)分、(284.63±90.72)×10^(9)/L、(71.22±10.16)%、(15.29±2.39)mg/L、(1051.27±271.19)ng/mL、(0.33±0.13)ng/mL、(21.27±2.1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41.67±10.28)%、(3.28±0.94)分、(206.27±86.15)×10^(9)/L、(64.31±8.75)%、(10.33±1.71)mg/L、(739.52±206.34)ng/mL、(0.21±0.06)ng/mL、(10.19±1.7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cTnI及Hcy为DVT合并肺栓塞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肺栓塞低危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cTnI、Hcy水平及wells评分均低于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cTnI、Hcy水平与well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DVT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可有效预测合并肺栓塞,同时可判断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密度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同型半胱氨酸 肺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