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3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麻朋艳 章丹丹 +3 位作者 孙学余 张钿钿 黄赛燕 王红霞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17-1319,132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IPC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NMES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NMES组。3 d后,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股静脉流速峰值及DVT发生情况。结果NMES组视觉模拟评分平均1(1,2)分,IPC组平均2(2,5)分。NMES组舒适度优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MES组预防前后股静脉流速峰值分别为(8.69±1.62)、(16.20±2.48)cm/s(P<0.001),IPC组预防前后分别为(8.62±1.68)、(14.91±2.22)cm/s(P<0.001),预防后NMES组股静脉流速峰值大于IPC组(P<0.001);NMES组发生DVT 2例(3.92%),IPC组发生DVT 3例(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结论NMES可加快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患者舒适度高,能有效预防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 血栓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吕丽琼 彭仁梅 +2 位作者 刘化刚 邓宏平 陈秋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长期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策略进行综述,并介绍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护理及管理方法,旨在为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及...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长期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策略进行综述,并介绍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护理及管理方法,旨在为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血栓后综合征 预防策略 康复运动 保温护理 体位管理 服药管理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云 林小枫 +3 位作者 尹会 吴强 谢晶 曹富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59-62,共4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死率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对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提供依据,从而... 脊髓损伤是一种高致残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脊髓损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死率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对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促进脊髓损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许琦 杨春建 陈春丽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中高危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将其分为预防组(n=46)和...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中高危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将其分为预防组(n=46)和未预防组(n=40)。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指标、手术指标、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预防组患者中骨科手术比例、使用风险评估工具比例、术后卧床时间≥3 d比例均高于未预防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肿胀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未预防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未使用风险评估工具、非骨科手术、术后卧床时间﹤3 d均是不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仍有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没有进行针对性预防干预,年龄≤60岁、未使用风险评估工具、非骨科手术、术后卧床时间﹤3 d均是不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对高危患者均应积极开展深静脉血栓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风险 预防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全程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5
作者 唐萍 牟娟 +2 位作者 董培英 胡竞竞 张欢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03-306,337,共5页
目的 探讨全程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9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针对术后下肢DVT预防的全程... 目的 探讨全程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9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针对术后下肢DVT预防的全程干预分为干预组(n=227)和对照组(n=26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信息和术后住院结局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共29例患者发生下肢DVT,47例患者发生除下肢DVT之外的其他并发症。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干预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和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增加除下肢DVT之外的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全程干预 静脉血栓 预防价值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6
作者 贺敬 马达 +2 位作者 芈倩 蒋慧娟 张艮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63-96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18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早期康复干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于术后当天...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18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早期康复干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于术后当天启动早期康复干预)和对照组(于术后3 d后启动康复干预),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和住院结局。结果两组患者骨折部位、骨折下肢、骨折性质和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共9例(5.0%)患者发生下肢DVT,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微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术后72 h伤口或切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下肢骨折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缩短卧床时间,并且不会增加术后疼痛感和轻微出血的发生风险,具有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7
作者 尚艳 许湘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凝血指标、静脉血流速度、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胫后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的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7 d,观察组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风险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凝血指标,减缓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从而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仪 护理 重症医学科 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足底静脉泵对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8
作者 王静 邓汝淇 +2 位作者 张丽 鞠慧 崔啸虹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19-62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对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12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足底静脉泵干预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67)...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对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12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足底静脉泵干预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67)和对照组(n=61)。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治疗信息、住院期间结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使用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消化道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未发生足底静脉泵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足底静脉泵可有效降低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且不会出现明显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静脉 肿瘤 化疗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孕产期运动方案用于剖宫产患者对于深静脉血栓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9
作者 何雅萍 谢重阳 +1 位作者 王亚云 沈漪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孕产期运动护理对于深静脉血栓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分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快速康...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孕产期运动护理对于深静脉血栓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分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孕产期运动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盆底肌张力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张力分级中Ⅲ~Ⅴ级占比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孕产期运动方案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孕产期运动 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10
作者 林宏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预防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从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LDVT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的指标,HAMA及HAMD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LDVT的发生率是2.50%,相比于对照组的17.50%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低切黏度相对于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1.61±0.29)mPa·s、(4.39±0.53)mPa·s、(8.99±1.33)mPa·s较对照组(1.79±0.27)mPa·s、(5.37±0.51)mPa·s、(9.75±1.26)mPa·s更低(P<0.05)。观察组的HAMA(11.34±3.51)分及HAMD评分(10.99±2.33)分较对照组(13.28±2.74)分、(11.98±2.08)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50%,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较好地提升脑血管意外患者LDVT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还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及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11
作者 王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11-0114,共4页
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间6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连续性护理),各33例,比... 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间6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连续性护理),各33例,比较效果。结果 各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的应用,可预防THA术后DVT形成,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减轻疼痛,改善下肢血流,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髋关节功能 疼痛评分
下载PDF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探讨
12
作者 张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3-0196,共4页
分析围产期护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产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 分析围产期护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100例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围产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高,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而言,通过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护理 剖宫产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9-0073,共5页
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住院患者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住院患者中;患病后导致患者活动异常;引起患者身体不适。文章中通过分析DVT发生的原因;结合相关文献;探究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住院患者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住院患者中;患病后导致患者活动异常;引起患者身体不适。文章中通过分析DVT发生的原因;结合相关文献;探究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更好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老年人住院患者 预防 护理进展
下载PDF
护士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措施意向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聂菁 倪晓燕 +4 位作者 杨畅 潘荣佳 年芳 王傲一 曾谷清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对护士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措施意向量表进行汉化,并对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在取得原作者的授权后,严格遵循Brislin翻译回译模型对量表进行翻译、回译,邀请16名专家对量表的内容进行效度评价,得到中文版量表。同时... 目的对护士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措施意向量表进行汉化,并对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在取得原作者的授权后,严格遵循Brislin翻译回译模型对量表进行翻译、回译,邀请16名专家对量表的内容进行效度评价,得到中文版量表。同时采用该量表对674名ICU护士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措施的意向进行评估,检验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结果中文版量表共15个条目及4个开放式问题,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6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效标关联效度显示相关系数为0.426,效标关联效度较为理想。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2,折半信度为0.840,重测信度为0.843(P<0.01);量表平均内容效度为0.870,量表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1.000。结论中文版护士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措施意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对我国ICU护士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措施的意向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重症监护室 静脉血栓 预防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RAPT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K值及α角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豪 费杨厚雪 +2 位作者 闵竞 旷瑜 郑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07-1110,11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K值及α角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收治的因创伤性骨折住院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K值及α角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收治的因创伤性骨折住院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后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72例)与非DVT组(106例)。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RAPT评分,记录血栓弹力图K值和α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PT评分、K值、α角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APT评分、K值、α角单独及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RAPT评分高于非DVT组,α角大于非DVT组,K值低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PT评分升高、α角增大、K值减小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APT评分、K值、α角单独诊断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13、0.842,均低于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0.913。结论RAPT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K值及α角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评分 血栓弹力图K值 血栓弹力图α角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中药敷贴预防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凤莉 贺慧为 +6 位作者 陈志 夏文翰 陈小红 王海燕 周倩 段娟娟 李茜雯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目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中药敷贴对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干预,为血栓高危患者寻求更有效、安全、可行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具有下肢深静脉... 目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中药敷贴对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干预,为血栓高危患者寻求更有效、安全、可行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具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卡普里尼(Caprini)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定向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每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治疗与护理,定向治疗组每日给予2次双下肢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每次30分钟。联合治疗组在定向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膏方敷贴于足三里和三阴交两处穴位,每次保留12小时。记录治疗1周前后的Caprini评分、D-二聚体水平、腘静脉内径以及腘静脉血流速度。每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共监测28天。结果治疗后定向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均有所下降(P=0.000),腘静脉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更快(P=0.003和P=0.000)。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Caprini评分、腘静脉内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D-二聚体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02),定向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腘静脉流速增快(P=0.010),而联合治疗组的腘静脉流速较定向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了3例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发生了肺动脉分支的血栓栓塞,定向治疗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深静脉血栓,而联合治疗组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以及肺动脉栓塞事件。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中药敷贴能有效地预防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定向透药 穴位敷贴 血府逐瘀膏方 静脉血栓 卡普里尼评分
下载PDF
循证理念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谖 胡丽萍 黄小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7期1099-1100,1103,共3页
目的 探究循证理念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剖宫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 探究循证理念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剖宫产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理念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于疾病了解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下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另外,该护理方式符合临床产妇护理需求,有利于提高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疾病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念下 预防性护理干预 产妇 剖宫产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价值
下载PDF
外科实习护生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预防态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雪云 郭明娟 卢桂花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87-1589,1593,共4页
目的调查外科实习护生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知识、预防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7名外科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及预防态度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 目的调查外科实习护生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知识、预防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7名外科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及预防态度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外科实习护生的DVT预防知识、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107名外科实习护生DVT预防知识得分为(10.29±2.82)分,DVT预防态度得分为(16.78±2.57)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是否接受预防DVT教育是护生DVT预防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否接受预防DVT教育及自我效能感水平是护生DVT预防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外科实习护生的DVT预防知识水平尚可,但掌握不够全面,其对DVT预防的态度积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生的不同特征开展针对性的临床教学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预防 知识 态度 护理学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护士知识态度和行为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雪 高玉芳 +2 位作者 张文 于洪菊 李坤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6期67-71,共5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便为提高神经外科护士预防DVT的能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来自山东、上海等不同省份12所综合性医院...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便为提高神经外科护士预防DVT的能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来自山东、上海等不同省份12所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16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与DVT相关神经外科护士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结果:神经外科护士预防DVT得分为(66.91±10.39)分;不同学历、职称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2%~66.86%的护士经常对DVT进行干预;82.2%的护士曾参加过护理部组织的DVT相关知识培训或接受过科室的业务学习培训DVT相关知识;8.9%的护士曾在学校学习过DVT知识课程;4.7%的护士曾参加过相关学术会议;4.1%的护士曾自学DVT知识。结论:神经外科护士能够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以及对DVT预防有正性积极的态度,但DVT知识水平和相关行为仍有待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各种形式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干预DVT的能力,降低DVT发生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并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护理参与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外科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培训前后外科护士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知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艳 周艳红 陈朔华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180-3181,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尤以左侧常见,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T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尤以左侧常见,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1]。据报道,美国各种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的72%,每年因PE而死亡的人数达5万~20万人[2]。在一般致命性外伤的伤员中,60%发生DVT,手术平均并发症为25%~30%,每年因患此病而丧失的劳动力约200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 培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