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混交林培育在现代林业中的重要意义及技术要点
- 1
-
-
作者
杨黎
李诗兵
陈月
-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林业管护中心
湖北省丹江口市木材公司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08-211,共4页
-
文摘
本文旨在探讨混交林如何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促进森林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增加森林的经济效益,以及它在改善、减退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还将详细介绍维护和培育混交林的各项技术要点,比如选用何种树种来配合混交,如何选择混交模型,如何控制和调节混交林,以及如何疏伐和培养混交林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林业实践充满参考价值的。实践证明,混交林的培育可调节森林内部环境,提升林木的抗逆性,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同时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从而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保障。此外,混交林培育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于提升森林生产效率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
关键词
混交林培育
现代林业
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持续利用
技术要点
-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乳源木莲优质干材混交培育的研究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谢芳
-
机构
福建省林业厅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办公室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90,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阔叶树种的选育和生态示范林基地建立的研究"( 99-Z -113)
-
文摘
研究证实 ,乳源木莲生长迅速 ,树干通直圆满 ,较少病虫害 ,其木材密度超过同龄的杉木。乳源木莲早期生长缓于混交树种杉木 ,1 0a生左右进入干材速生期 ,1 6a生时干材材积接近杉木的 3倍 ,这说明通过与杉木混交可以培育优质的大径阔叶材。乳源木莲侧枝形成分叉特性显著 ,适时的除萌修枝方能保证高质量干材的培育。研究发现 ,在南方低山丘陵区 ,影响混交乳源木莲干材生长的主要生育地因子是坡度 ,缓坡地土层深厚 ,立地条件较好 ,乳源木莲干材生长量大 ,枝下高长。生长在下坡和半阴 (阳 )坡的乳源木莲之高径生长有高于其它坡位和坡向的趋势。根据林分密度和杉莲比之于乳源木莲干材培育的作用机理 ,应适当降低混交林的初植密度和单位面积乳源木莲的株数 ,采用 3∶1或更高的杉莲比混交造林 ,并通过适时的间伐 ,以达到枝下高长。
-
关键词
乳源木莲
杉木
优质干材
混交林培育
-
Keywords
Manglietia yuyuanensi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igh-quality stemwood, Mixed stand cultivation
-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定向培育针阔混交林是速生丰产的可靠保障
- 3
-
-
作者
葛春华
邹世奇
-
机构
永吉县林业局
-
出处
《新农村(黑龙江)》
2012年第4期165-166,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定向培育针阔速生丰产林的条件及技术措施,营造速生丰产林的综合效益等方面通过多年实验对比总结出好的经验,对加快本地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很值得借鉴和推广。
-
关键词
营造定向培育针阔混交林速生丰产的可靠保障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侧柏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4
-
-
作者
杜文军
谢双喜
李勇军
-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职业中学
-
出处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
文摘
侧柏由于适应性强,抗严寒、耐干旱瘠薄等特性,现广泛栽培于全国各地,成为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我国在侧柏人工林培育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侧柏的育苗及管理、造林、人工林抚育、混交林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我国的侧柏人工林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侧柏
人工林抚育
造林
混交林培育
-
Keyword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plantation silviculture
afforestation
mixed forest cultivation
-
分类号
S966.1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TS72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
-
题名燕山山地蒙古栎次生林林冠下造林试验
- 5
-
-
作者
王超
尤海舟
孙浩伦
范树生
-
机构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河北丰宁沙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承德市滦平国有林场总场
-
出处
《河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燕山山地乡土珍贵树种保护与培育技术示范推广(冀TGL[2021]002号)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城市滞尘降污树种筛查及配置技术研究(216Z6301G)。
-
文摘
蒙古栎次生林是燕山山地分布广泛的退化森林植被。以退化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强度疏伐后林分郁闭度降低至0.6,采用蒙古栎、黄檗、水曲柳、五角枫、白桦、核桃楸、紫椴7个树种开展林冠下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水曲柳、五角枫和紫椴、蒙古栎可以作为蒙古栎次生林林冠下造林的适宜树种,白桦不宜在林冠下造林,核桃楸在林冠下造林需进一步提高疏伐强度;对林分自然更新幼树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栎次生林有较强自然更新能力,更新幼树种类多样,密度达1065株/hm^(2),更新树种以五角枫、春榆和大叶白蜡为主,而上层林木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白桦和黑桦的更新能力较弱;建议根据各树种生物学特性逐步加大疏伐强度以培育近自然程度较高的混交林。
-
关键词
蒙古栎次生林
林冠下造林
造林树种
混交林培育
燕山山地
-
Keywords
Quercus mongolica secondary forest
afforestation under canopies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mixed forest cultivation
Yanshan Mountains
-
分类号
S725.7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