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Fenton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明建 郝理想 王菲凤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1期75-79,共5页
采用混凝-Fenton组合工艺对漳州九龙岭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经NF+RO处理后膜滤浓缩液进行中试试验,探讨了PAC、PAM、Fe SO4·7H2O和H_2O_2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反应机理,并设计各工艺单元参数。结果表明:混凝工艺药剂最佳投加量... 采用混凝-Fenton组合工艺对漳州九龙岭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经NF+RO处理后膜滤浓缩液进行中试试验,探讨了PAC、PAM、Fe SO4·7H2O和H_2O_2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反应机理,并设计各工艺单元参数。结果表明:混凝工艺药剂最佳投加量为PAC 2 000 mg/L、PAM 9 mg/L;Fenton工艺的氧化剂最佳投加量为Fe SO4·7H2O 1.6 g/L、H_2O_28 m L/L。膜滤浓缩液经处理后,出水COD约300 mg/L,色度约30,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6.8%和95.4%,处理费35.52元/t,试验结果为同类膜滤浓缩液提供了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和工艺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fenton工艺 垃圾渗滤液 NF+RO膜滤浓缩液 COD 色度
下载PDF
基于混凝-Fenton-A/O联合工艺的环氧树脂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敏 蒋莎莎 王骏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27-228,243,共3页
某工业园区的废水原始排放已满足排放标准,但需要满足更严格的纳管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废水处理效能,研究采用了混凝-Fenton-A/O联合工艺进行小规模试验。通过对混凝-Fenton-A/O联合工艺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指标进行连续检测,出水... 某工业园区的废水原始排放已满足排放标准,但需要满足更严格的纳管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废水处理效能,研究采用了混凝-Fenton-A/O联合工艺进行小规模试验。通过对混凝-Fenton-A/O联合工艺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指标进行连续检测,出水COD、氨氮、BOD_(5)去除率分别为92.9%、75%、87.7%,出水指标均满足工业废水纳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生产废水 混凝 FENTON A/O工艺
下载PDF
基于混凝预处理的超滤净水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朝春 冯文涛 +3 位作者 徐豪佑 阮以宣 陈钧杰 耿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膜污染是超滤工艺大规模运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介绍超滤膜净水工艺膜污染的原理及其污染物。详述基于混凝预处理的三种超滤膜工艺:传统超滤工艺、短流程超滤工艺、一体式絮体-超滤工艺。以短流程超滤工艺为重点,阐述近年来以混凝预处理... 膜污染是超滤工艺大规模运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介绍超滤膜净水工艺膜污染的原理及其污染物。详述基于混凝预处理的三种超滤膜工艺:传统超滤工艺、短流程超滤工艺、一体式絮体-超滤工艺。以短流程超滤工艺为重点,阐述近年来以混凝预处理工艺来缓解超滤净水工艺膜污染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滤饼层结构对膜污染的影响,以及混凝预处理缓解超滤膜污染的作用原理,为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超滤 净水工艺 膜污染 滤饼层
下载PDF
混凝-软化工艺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研究
4
作者 韩琦 叶楠 +5 位作者 吕伟 王越兴 高奇英 刘畅 董文艺 王宏杰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6期26-32,46,共8页
为考察混凝-软化工艺对南方某市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预处理效能,利用小试试验对市场上常用混凝剂(PAC、PAFC、FeCl_(3))、助凝剂(PAM)和软化组合药剂(Ca(OH)_(2)+Na_(2)CO_(3)、NaOH+Na_(2)CO_(3))进行比选,并在优化药剂投加量和初始p... 为考察混凝-软化工艺对南方某市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预处理效能,利用小试试验对市场上常用混凝剂(PAC、PAFC、FeCl_(3))、助凝剂(PAM)和软化组合药剂(Ca(OH)_(2)+Na_(2)CO_(3)、NaOH+Na_(2)CO_(3))进行比选,并在优化药剂投加量和初始pH值基础上,对预处理工艺的污染物(以COD、Ca^(2+)、Mg^(2+)为主)去除效能和药剂成本进行分析,确定组合工艺的最佳契合点,同时,对预处理工艺的有机物去除机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FeCl_(3)为较适宜的混凝剂,混凝段较优的参数为:混凝剂FeCl_(3)投加量为2.5 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60 mg/L,初始pH值为7.5(不调节),此时出水COD质量浓度和色度分别为880 mg/L和300 PCU;软化段较优的组合及参数为:烧碱-纯碱法(NaOH+Na_(2)CO_(3)),其中NaOH和Na_(2)CO_(3)投加量分别为0.3和0.5 g/L时,此时出水总硬度为92.1 mg/L。除污机理分析表明,混凝-软化工艺对DOM中的腐殖酸类物质去除效果最明显,同时能够去除大分子酯类、胺类有机物和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液 混凝-软化工艺 预处理 除污机理
下载PDF
EBIS(改良AO)+磁混凝工艺在陕西某城市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达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37-138,166,共3页
陕西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80000 m^(3)/d,其中40000 m^(3)/d生化池利用现状的CASS池进行改造,另外新建40000 m^(3)/d生化池及80000 m^(3)/d规模的深度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来源为城市生活污水,混合少量的工业污水,处理工... 陕西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80000 m^(3)/d,其中40000 m^(3)/d生化池利用现状的CASS池进行改造,另外新建40000 m^(3)/d生化池及80000 m^(3)/d规模的深度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来源为城市生活污水,混合少量的工业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EBSI生化池+磁混凝沉淀池+次氯酸钠消毒”主体工艺,介绍了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运行效果等。出水水质监测指标表明,本项目出水完全满足《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8)中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EBIS工艺 混凝沉淀池
下载PDF
基于“混凝脱色-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研究
6
作者 陈莉杰 王梦晗 +4 位作者 李晓敏 郭聪聪 卢峥 王艺涵 吴朕君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由于水性油墨废水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且难生物降解,需对其脱色及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进行研究。针对某水性油墨废水(色度为1 000倍,pH值为6.5~7.5,COD为1 609 mg/L)使用硫酸亚铁、壳聚糖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其进行脱色处... 【目的】由于水性油墨废水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且难生物降解,需对其脱色及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进行研究。针对某水性油墨废水(色度为1 000倍,pH值为6.5~7.5,COD为1 609 mg/L)使用硫酸亚铁、壳聚糖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其进行脱色处理,同时为解决传统铁盐混凝剂使用后出现的溶液“泛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方法】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 000 mg/L、助凝剂投加量为0.7 mg/L、pH值为8.0左右,总反应时间为8.5 min条件下,使用有效氯含量(以Cl计)达到6%,并用7 mL/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试验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油墨废水脱色率可达98%左右,在保证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优化方法可将混凝剂投加量降至500 mg/L,且能有效解决“泛黄”问题。【结论】针对脱色后无法去除的COD(725 mg/L左右),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可将COD降至103 mg/L,符合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排放标准,提出的解决常见的铁盐混凝剂“泛黄”问题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废水 混凝 脱色 生物降解 组合工艺
下载PDF
微电解-Fenton工艺预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祁佩时 陈战利 +1 位作者 李辉 刘云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5-689,共5页
研究了微电解-Fenton工艺对难降解染料工业废水预处理效果,在提高染料废水可生化的同时实现有机物去除.通过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有机物去除率因素的优选,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技术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pH=2,Fe/GAC体积比为1,反应时间... 研究了微电解-Fenton工艺对难降解染料工业废水预处理效果,在提高染料废水可生化的同时实现有机物去除.通过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有机物去除率因素的优选,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技术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pH=2,Fe/GAC体积比为1,反应时间60 min;H2O2采用连续投加方式,投加量为0.4%,pH=3,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可使废水的BOD5/COD质量浓度比由0.08提高到0.46,有机物(COD)去除率达75%以上.微电解-Fenton工艺能够有效改善难降解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和实现有机物的去除,并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适宜于该废水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染料废水 微电解-fenton工艺 预处理 可生化性
下载PDF
腐蚀电池-Fenton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齐旭东 赵庆良 +2 位作者 王琨 李钢 袁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9,共9页
采用铁屑和颗粒活性炭通过原电池反应产生的Fe2+离子取代FeSO4组成腐蚀电池Fenton工艺,采用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值为2、H2O2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50%、铁屑投量为30g(500mL渗滤液中)、Fe/C质量比为... 采用铁屑和颗粒活性炭通过原电池反应产生的Fe2+离子取代FeSO4组成腐蚀电池Fenton工艺,采用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值为2、H2O2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50%、铁屑投量为30g(500mL渗滤液中)、Fe/C质量比为2.5、反应时间为1h、絮凝pH值为7,其COD去除率可达到60%(其中活性炭吸附占19%),TOC去除率可达47%(其中活性碳吸附占13%),BOD5/COD值从原水的0.35提高到出水的0.69;而传统Fenton工艺在H2O2/Fe2+比值等于5、其它条件与腐蚀电池Fenton工艺相同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6%,TOC去除率为19%,BOD5/COD比值从原水的0.43提高到0.69.将腐蚀电池Fenton工艺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在有机物去除率和提高可生化性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Fenton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腐蚀电池-fenton工艺 预处理 可生化性
下载PDF
混凝-气浮除藻工艺中各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玉宝 王启山 +2 位作者 王玉恒 石大安 安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99,共5页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含藻原水,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原水中铜绿微囊藻的含量为(1.90~2.04)×1010个/L的条件下,当PAC投量为20mg/L、快速混合G值为500s-1(60s)、一级絮凝的G值为10...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含藻原水,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原水中铜绿微囊藻的含量为(1.90~2.04)×1010个/L的条件下,当PAC投量为20mg/L、快速混合G值为500s-1(60s)、一级絮凝的G值为100s-1(4min)、二级絮凝的G值为20s-1(4min)、溶气水回流比为10%、气浮紊动强度G值为9.5s-1、气浮接触时间为75s、静置时间为3min时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气浮工艺 聚合氯化铝 除藻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混凝-微滤膜净水工艺的膜污染特征及其清洗 被引量:33
10
作者 莫罹 黄霞 +1 位作者 吴金玲 张力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8-262,共5页
通过对膜表面形貌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透性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化学洗脱液的成份分析,对混凝-微滤膜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膜的外表面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 通过对膜表面形貌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透性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化学洗脱液的成份分析,对混凝-微滤膜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膜的外表面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表面以微生物污染为主.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对膜内、外表面的清洗效果显著;而酸洗对膜表面的无机垢体清除效果较为显著.膜面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小分子量为主,无机污染元素主要是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微滤膜 净水 工艺 膜污染 特征 清洗 废水处理 过滤
下载PDF
铁盐和铝盐混凝微滤工艺除As(V)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晓波 吴水波 顾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98-2202,共5页
选择FeCl3和Al2(SO4)3作混凝剂,采用小试规模的混凝微滤膜反应器比较了铁盐和铝盐混凝微滤工艺的除As(V)效果、相关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结果发现,Fe3+投加量为4 mg/L、Al2(SO4)3投加量为50 mg/L时,铁盐和铝盐工艺的除As(V)效果大致相当... 选择FeCl3和Al2(SO4)3作混凝剂,采用小试规模的混凝微滤膜反应器比较了铁盐和铝盐混凝微滤工艺的除As(V)效果、相关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结果发现,Fe3+投加量为4 mg/L、Al2(SO4)3投加量为50 mg/L时,铁盐和铝盐工艺的除As(V)效果大致相当,均可使水中As(V)的浓度从100μg/L左右降低到10μg/L以下,最低为1.68μg/L.出水浊度均小于0.1 NTU,出水中铁、铝和SO42-浓度均符合饮用水标准.铁盐工艺出水pH值比原水大约高0.5,铝盐工艺处理前后水的pH值基本不变.反应器运行结束静沉24 h后,铁盐工艺浓缩比为1 791,是铝盐工艺的2.54倍,污泥中As(V)的含量也大大高于铝盐工艺,去除同等重量的As(V)所产生的污泥量较铝盐工艺少得多.因此,对于仅有砷超标的饮用水,应优先考虑铁盐工艺.按除氟所需混凝剂数量投加Al2(SO4)3,铝盐工艺即可在去除As(V)的同时去除氟,铁盐工艺则不能去除氟.因此,对于砷和氟均超标的饮用水,可采用铝盐工艺同时去除砷和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混凝微滤工艺 除砷 比较
下载PDF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吉现 胡卜元 +2 位作者 武斌 张蕊蕊 宋吉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介绍了应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转费用低、管理方便、出水稳定、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水解酸化段水力停... 介绍了应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转费用低、管理方便、出水稳定、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水解酸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超过5 h,提高有机负荷能有效抑制污泥膨胀,选择DO作为SBR池曝气时间和反应周期的运行控制参数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废水处理 混凝沉淀 水解酸化 SBR工艺
下载PDF
混凝沉淀-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洗废水 被引量:7
13
作者 吕宝一 唐媛 +1 位作者 梁少博 谢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采用混凝沉淀+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某服装厂印染水洗废水,废水经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一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混凝 接触氧化 A/O工艺
下载PDF
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微滤膜集成工艺处理水源水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明远 吴光学 管运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08,113,共5页
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微滤膜集成工艺处理水源水,考察了不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集成工艺中膜污染状况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过程中投加高锰酸钾进行预氧化,与单独的混凝-微滤膜集成工艺相比,膜污染速率下降,降低了不可逆膜污... 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微滤膜集成工艺处理水源水,考察了不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集成工艺中膜污染状况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过程中投加高锰酸钾进行预氧化,与单独的混凝-微滤膜集成工艺相比,膜污染速率下降,降低了不可逆膜污染;出水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UV254、CODMn、DOC、T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3%、10%、5%、16%;出水浊度<0.1 NTU,出水颗粒数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混凝 微滤 强化 集成工艺
下载PDF
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春生 缪佳 王卫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2-74,共3页
采用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平均COD去除率为93.4%,平均SS去除率为96.9%,出水各项指标达到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和《浙江省造纸工业(废纸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浙DHJB 1—2001)第二时间段标准。运行... 采用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平均COD去除率为93.4%,平均SS去除率为96.9%,出水各项指标达到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和《浙江省造纸工业(废纸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浙DHJB 1—2001)第二时间段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易操作等优点。将剩余污泥回流到混凝反应池,可降低投药量,节省运行费用,减轻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混凝沉淀 A/O工艺
下载PDF
混凝-微滤膜组合净水工艺中膜过滤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莫罹 黄霞 吴金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混凝 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间歇抽吸的运行方式连续运行 ,考察了膜组件的抽吸时间 ,抽 /停时间比和曝气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采用膜通透性J/ p作为膜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结果表明 ,在各操作条件下 ,膜通透性J/ p由于... 采用混凝 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间歇抽吸的运行方式连续运行 ,考察了膜组件的抽吸时间 ,抽 /停时间比和曝气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采用膜通透性J/ p作为膜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结果表明 ,在各操作条件下 ,膜通透性J/ p由于膜污染的发生均先快速降低 ,随后随时间缓慢下降 .但J/ p的初期下降速度和缓慢下降阶段的相对稳定值因操作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抽吸时间对膜通透性影响较大 ,其次为抽 /停时间比 .在一定的条件下 ,抽吸时间缩短 1 / 2 ,产水率可提高 2倍 ;抽 /停时间比缩短 ,产水率可提高 5 0 % .当抽吸时间和抽 /停时间比分别为 1 5min和 3 8时 ,J/ p值较高 .曝气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膜通透性 .本试验中 ,曝气量由 2m3/h增加至 4m3/h时 ,膜通透性可提高约 1 5 % ,但当曝气量增加到 6m3/h时 ,膜通透性并无显著改善 .膜面污染物分析表明 ,在本研究使用的原水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微滤膜组合工艺 微污染水源水 膜过滤性能 操作条件
下载PDF
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再生水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建波 孙力平 +2 位作者 赵新华 姜春杰 王少坡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以北方某城市再生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再生水处理,研究了泥渣回流浓度、泥渣回流量、助凝剂投加量、泥渣回流位置、搅拌强度等参数对该工艺的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经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后,再生水... 以北方某城市再生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再生水处理,研究了泥渣回流浓度、泥渣回流量、助凝剂投加量、泥渣回流位置、搅拌强度等参数对该工艺的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经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后,再生水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流量为200L·h-1时,优化后工艺运行参数分别为:PAC投加量10mg·L-1,PAM投加量0.3mg·L-1,泥渣回流质量浓度10000~16000mg·L-1,泥渣回流量200mg·L-1,混合池搅拌强度G=328S-1,絮凝池搅拌强度G=22S-1,泥渣回流位置在混合池。在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下,出水水质达到了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强化混凝 泥渣回流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海水预处理一体化混凝-微滤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国付 沙布 +1 位作者 刘耀璘 顾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针对渤海近岸海水浊度高、有机物和悬浮固体含量大等特点,开发了一体化混凝-微滤工艺对海水进行预处理.系统较长时间运行表明,出水水质好,能满足海水反渗透进水的要求.对污染的膜进行系统清洗后,膜通量基本可恢复至新膜水平;膜表面沉积... 针对渤海近岸海水浊度高、有机物和悬浮固体含量大等特点,开发了一体化混凝-微滤工艺对海水进行预处理.系统较长时间运行表明,出水水质好,能满足海水反渗透进水的要求.对污染的膜进行系统清洗后,膜通量基本可恢复至新膜水平;膜表面沉积物中Ca2+、Mg2+等的化合物含量较高;NaOCl溶液可有效洗脱膜表面UV254所代表的腐殖质类天然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预处理 混凝 浸没式微滤 一体化工艺
下载PDF
A/O—混凝工艺处理氰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辉 皮科武 +2 位作者 胡林 崔建宇 曹奇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6-58,共3页
采用后继混凝沉淀的A/O工艺对含酚、氰的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中酚质量浓度从287~681mg/L降至1.0mg/L以下,氰化物质量浓度从0.72~11.4mg/L降至0.5mg/L以下,完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 采用后继混凝沉淀的A/O工艺对含酚、氰的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中酚质量浓度从287~681mg/L降至1.0mg/L以下,氰化物质量浓度从0.72~11.4mg/L降至0.5mg/L以下,完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CODCr从3879~6378mg/L降至116.1~184.2mg/L,氨氮从145.6~200mg/L降至11.64~25.26mg/L,大多数时间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酚废水 好氧工艺 厌氧工艺 混凝
下载PDF
混凝动力学对混凝工艺实践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贺玉环 冯建平 余承烈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分析了混凝动力学几个公式,就公式中的每个因子展开讨论,认为:这几个公式的缺陷是速度梯度G在公式中没有体现混凝规律,并提出一个补充公式。该公式体现了速度梯度G在混凝过程中的变化。举例说明了目前几种经实践证明了的高效混凝技术与... 分析了混凝动力学几个公式,就公式中的每个因子展开讨论,认为:这几个公式的缺陷是速度梯度G在公式中没有体现混凝规律,并提出一个补充公式。该公式体现了速度梯度G在混凝过程中的变化。举例说明了目前几种经实践证明了的高效混凝技术与混凝动力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动力学 混凝工艺 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