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媒体时代下新闻样式的变更
1
作者 陶萌萌 《视听》 2019年第6期171-172,共2页
数字媒体年代,许多传统概念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挑战,新闻相关领域也被覆盖其中。在媒介表现形式不断翻新的当代,新闻样式的变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其中用户对新闻的消费情况起着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作用。新闻则更多地被视作与个人、地... 数字媒体年代,许多传统概念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挑战,新闻相关领域也被覆盖其中。在媒介表现形式不断翻新的当代,新闻样式的变更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其中用户对新闻的消费情况起着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作用。新闻则更多地被视作与个人、地域和专业兴趣有关的非大众化的信息。在新兴媒体时代,新闻不再是一种产品,而是被反复不间断的网络社交活动所构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新闻样式被不断塑造出来。一篇文章配以图片、视频或相关链接,这样的表现方式可被称为"修辞混合体",在新兴媒体时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媒体 社交网络 新闻样式 用户 消费模式 修辞混合 churnalism
下载PDF
演绎和归纳以外,中国学生的论说文还有什么特征?——比较修辞学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东虹 甘琼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9年第4期431-448,542,共19页
几十年来对于演绎和归纳的认识错误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汉语和英语修辞无甚差别,还有些认为英语修辞教学无意义。本文采用比较修辞学视角,首先澄清演绎与归纳的含义,然后研究汉语论说文段落中除了演绎和归纳还有哪些区... 几十年来对于演绎和归纳的认识错误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汉语和英语修辞无甚差别,还有些认为英语修辞教学无意义。本文采用比较修辞学视角,首先澄清演绎与归纳的含义,然后研究汉语论说文段落中除了演绎和归纳还有哪些区别性修辞特征,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段落是否具有相似的特征。本研究收集了两种语料: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作文各29篇。结果显示,虽然汉语和英语作文都使用了演绎,但汉语作文更多地出现"修辞段"和"并列段";而英语作文则呈现出"混合修辞"。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写作者的汉语段落和英语段落,在修辞特征上都没有接近现代英语规范;英语修辞教学可以促使学习者反思两种修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修辞 论说文段落 归纳 演绎 混合修辞
原文传递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 被引量:3
3
作者 毛履鸣 汪建峰(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40,共15页
本文摘选于《中美混合修辞的崛起——兼读中式签语饼》(Reading Chinese Fortune Cookie:The Making of Chinese American Rhetoric,Utah UP,2006)的第一章。此章提出并运用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阐述当今全球化中的混合修辞的形成。每当... 本文摘选于《中美混合修辞的崛起——兼读中式签语饼》(Reading Chinese Fortune Cookie:The Making of Chinese American Rhetoric,Utah UP,2006)的第一章。此章提出并运用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阐述当今全球化中的混合修辞的形成。每当不同的、相互之间充满着权力不平衡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历史的修辞传统在修辞边境互相接触、互相碰撞、互相争夺话语权时,混合修辞就会脱颖而出。本文以中式签语饼为隐喻,以作者个人经历为案例,阐释重点落在中美混合修辞即中国和美国修辞行为的形成上。当中国和美国修辞行为在不同场景下经历各种形式的碰撞后,就会产生新的话语行为和经历,并且这些话语行为和经历不显示统一性或和谐性,它们永远处于一种变动状况,或像文化理论家洪美恩所说的"异中之合"。本文进一步指出,中美混合修辞,源于共存和互相交织,这种过程本身必然嵌入冲突和矛盾,结果是孕育出一种间性修辞人格,形成所谓的"异质性共鸣",从而挑战偏见、颠覆二分法、模糊或溶解界限。像任何其他边界修辞一样,中美混合修辞很可能面临形形色色的潜在危险,包括对它抱有盲目的崇拜、恐惧、不解、误解或沉默不语。然而,在这些潜在危险相遇的过程之中,必然会崛起一种新的人格、新的知识和新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修辞 边界修辞 统一性 和谐性 异中之合 异质性共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