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碱与油酸混合吸附膜的界面扩张流变性质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濉 郭朝阳 +3 位作者 刘苗 张磊 严峰 张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探究油相中的少量活性物质对吸附膜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滴外形分析方法研究正癸烷中油酸和水相中烷基甜菜碱(XSB)形成的界面混合吸附膜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时间、频率、浓度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XSB吸附膜的... 为探究油相中的少量活性物质对吸附膜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滴外形分析方法研究正癸烷中油酸和水相中烷基甜菜碱(XSB)形成的界面混合吸附膜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时间、频率、浓度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XSB吸附膜的流变特性主要由其亲水基团决定,膜内重排过程占主导地位,界面吸附膜以弹性为主,动态相角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油酸从油相一侧向界面的混合吸附对吸附膜的粘弹特性影响不大,但油酸分子在界面膜内的原位响应导致高浓度时混合吸附膜的强度变弱,界面扩张模量从约60 mN/m降至40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油酸 混合吸附 扩张模量 相角
下载PDF
混合吸附剂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铂钯金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琳 唐志中 +3 位作者 来新泽 连文莉 胡家祯 周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0-426,共7页
贵金属分析应用火试金法分离富集时,试金配料复杂、耗时较长,分析成本相对较高,空白较难控制。本文建立了采用过氧化氢-盐酸湿法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Pt、Pd、Au的分析方法。在10%的盐酸介质中,以LSC-400巯... 贵金属分析应用火试金法分离富集时,试金配料复杂、耗时较长,分析成本相对较高,空白较难控制。本文建立了采用过氧化氢-盐酸湿法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Pt、Pd、Au的分析方法。在10%的盐酸介质中,以LSC-400巯基树脂和活性炭为混合吸附剂,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对样品中的Pt、Pd、Au分离富集,用Lu作内标元素,195Pt、197Au、108Pd为待测同位素消除了非谱线干扰和谱线干扰,三元素的回收率均大于96.4%。方法检出限(3σ):Pt为0.06 ng/g,Pd为0.08 ng/g,Au为0.12 ng/g,优于火试金等其他分离富集方法的检出限。应用于测定国家标准物质,Pt、Pd、Au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1%,满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提高了分析速度,有效地降低了测试过程的空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LCS-400巯基树脂 混合吸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粘土矿物表面的混合吸附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宏斌 郭藏生 徐建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研究了25℃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自其单组分水溶液及其混合水溶液在高岭土、碳酸钙、石英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SDS在高岭土和碳酸钙上的吸附等温线在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以前出... 研究了25℃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自其单组分水溶液及其混合水溶液在高岭土、碳酸钙、石英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SDS在高岭土和碳酸钙上的吸附等温线在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以前出现最大值,SDS在石英砂上几乎不吸附;CPB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而在碳酸钙、石英砂上几乎不吸附;在SDS与CPB的混合体系中,SDS在高岭土、碳酸钙、石英砂上的吸附都增大,相应地,CPB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减小,在碳酸钙上的吸附增大,并且随吸附后SDS/CPB摩尔比的不同,出现吸附最大值.文中成功地将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平衡溶液的电导率曲线有效地结合起来,分析了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混合吸附 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
下载PDF
含添加剂沸石分子筛混合吸附剂物理特性及其制冷应用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武卫东 王闯 +1 位作者 孟晓伟 张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2-699,共8页
为改善吸附剂用于吸附制冷的传热传质性能,以微米级铁粉、铝粉和非金属膨胀石墨为添加剂,制备了8种不同烧结型13X沸石分子筛(包括粉末型和颗粒型)混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SEM观察以及热导率、吸附等温线、孔径分布等物性的测量与表征分析... 为改善吸附剂用于吸附制冷的传热传质性能,以微米级铁粉、铝粉和非金属膨胀石墨为添加剂,制备了8种不同烧结型13X沸石分子筛(包括粉末型和颗粒型)混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SEM观察以及热导率、吸附等温线、孔径分布等物性的测量与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剂为膨胀石墨的粉末型分子筛微粒之间的紧密型最好,接触面积最大;添加剂为铝粉的粉末型分子筛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最高,相比纯组分颗粒型分子筛的分别提高了100.9%和315.6%,添加剂为铁粉的粉末型分子筛比热容最低,相比纯组分颗粒型分子筛的降低了33.9%;加入添加剂的粉末型和颗粒型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顺序由高到低均为膨胀石墨、铝粉、铁粉。将制备的各种混合吸附剂应用于吸附制冷单元管进行实验测试,讨论分析了其循环周期、制冷量、COP和SCP等性能指标的改进与吸附剂物性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 金属添加剂 13X沸石分子筛 混合吸附 物性 吸附单元冷管 性能
下载PDF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佼 何燕 +1 位作者 林艳 杨晓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95,共3页
研究出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的吸附剂是吸附制冷的关键。利用耐驰LFA447导热仪测试了不同质量配比(氯化钙与膨胀石墨的质量比)和不同固化压力下氯化钙—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的质量比下随... 研究出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的吸附剂是吸附制冷的关键。利用耐驰LFA447导热仪测试了不同质量配比(氯化钙与膨胀石墨的质量比)和不同固化压力下氯化钙—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的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的质量比下随着固化压力的增大,导热系数不断增大;在相同的固化压力下随着氯化钙—膨胀石墨质量比的增大导热系数不断减小。在测试的所有样品中,当固化压力为1.7kN,氯化钙—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2∶1时,混合吸附剂的导热性能比较好,导热系数达到2.7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性能 混合吸附 固化压力
下载PDF
PVP和SDS在固液界面上的混合吸附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实验测定了PVP和SDS自其混合溶液在碳黑及TiO_(2)表面上的吸附。在TiO_(2)表面上,当溶液中SDS的浓度低于4×10^(-3)mol·dm^(-2)时,PVP与SDS的吸附互相增强;当SDS的浓度更高时,则彼此对抗。在碳黑表面上,SDS与PVP表现为单纯的... 实验测定了PVP和SDS自其混合溶液在碳黑及TiO_(2)表面上的吸附。在TiO_(2)表面上,当溶液中SDS的浓度低于4×10^(-3)mol·dm^(-2)时,PVP与SDS的吸附互相增强;当SDS的浓度更高时,则彼此对抗。在碳黑表面上,SDS与PVP表现为单纯的竞争吸附。根据SDS与PVP之间复合物的形成和吸附剂的表面性质讨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附 固液界面 SDS 竞争吸附 表面性质 PVP 碳黑 吸附
下载PDF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活性炭上的混合吸附(英文)
7
作者 高月英 张玉 +1 位作者 黄智 顾惕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26-733,共8页
研究了25℃时Triton X-100(TX100),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T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自其单组份水溶液及自TX100-SDS和TX100-TTAB混合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结果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自其单组份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 研究了25℃时Triton X-100(TX100),溴化十四烷基三甲铵(T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自其单组份水溶液及自TX100-SDS和TX100-TTAB混合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结果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自其单组份水溶液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吸附能力以mol·g^(-1)为单位时的顺序为SDS>TTAB>TX100;在混合体系中,由于吸附质对吸附剂的竞争以及溶液体相中形成临界胶团浓度较小的混合胶团,使得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相互抑制;混合体系中相应吸附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活性炭 混合吸附
下载PDF
长、短链非离子双亲化合物在油/水界面的混合吸附
8
作者 崔正刚 莫峥嵘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06-312,共7页
建立了短链双亲化合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混合吸附等式。结果表明,单独存在时具有较大饱和吸附量的溶质在混合体系中强烈地优先吸附。在乙二醇单丁醚与Triton-X-100混合体系中,具有较大饱和吸附量的短链的乙二醇单丁醚在甲... 建立了短链双亲化合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混合吸附等式。结果表明,单独存在时具有较大饱和吸附量的溶质在混合体系中强烈地优先吸附。在乙二醇单丁醚与Triton-X-100混合体系中,具有较大饱和吸附量的短链的乙二醇单丁醚在甲苯/水界面的优先吸附使界面膜强度减弱从而导致乳液聚结稳定性显著下降。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化合物 短链 混合吸附
下载PDF
吸附等温线指导混合吸附剂装填的方法探讨
9
作者 李旭 张剑锋 杨云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3期37-38,共2页
阐述了如何使用吸附等温线指导混合吸附剂的装填。对于吸附等温线在低压段斜率较大的吸附体系,适合将该体系的吸附剂装填在吸附塔的下端。对于吸附等温线在高压段斜率较大的吸附体系,适合将该体系的吸附剂装填在吸附塔的上端。
关键词 吸附等温线 混合吸附 装填
下载PDF
废混合吸附剂脱脂溶剂的选择及工艺的研究
10
作者 齐玉堂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51,共3页
混合吸附剂价格高,用于物理精炼或质量较差的油脂脱色,其废吸附剂中含油较高,采用不同的溶剂萃取,可以脱除其中的油脂和色素,实现中性油的回收或吸附剂的再生。研究表明,丙酮具有最好的脱脂效果,同时又能萃取出色素,适合于吸附剂再生;... 混合吸附剂价格高,用于物理精炼或质量较差的油脂脱色,其废吸附剂中含油较高,采用不同的溶剂萃取,可以脱除其中的油脂和色素,实现中性油的回收或吸附剂的再生。研究表明,丙酮具有最好的脱脂效果,同时又能萃取出色素,适合于吸附剂再生;如果仅仅考虑回收中性油则正己烷是较理想的选择;废混合吸附剂比废白土含油高,且萃取更困难;确定废吸附剂脱脂后的残油率要考虑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附 活性炭 活性白土 脱色 脱脂
下载PDF
混合吸附剂对土霉素的薄层层析效果研究
11
作者 宗瑞谦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0,共2页
混合吸附剂对土霉素的薄层层析效果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宗瑞谦土霉素(OTC)为广谱抗生素之一。其含量测定,国内外均采用微生物法,虽能反映其生物效价,但分析过程所需时间长,准确度不高,故有必要寻求更为理想的方法以代替微... 混合吸附剂对土霉素的薄层层析效果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宗瑞谦土霉素(OTC)为广谱抗生素之一。其含量测定,国内外均采用微生物法,虽能反映其生物效价,但分析过程所需时间长,准确度不高,故有必要寻求更为理想的方法以代替微生物法。由于薄层层析具有简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附 兽用药 土霉素 微生物法
下载PDF
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吸附腐殖酸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志群 黄思勉 +3 位作者 李强 曹刚 潘飞 夏东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41,共5页
采用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对腐殖酸(HA)进行吸附,研究不同质量比混合吸附剂对HA的吸附,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脱附实验对树脂吸附、脱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磁性树脂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9:1时,混合吸附剂对H... 采用磁性树脂和活性炭混合吸附剂对腐殖酸(HA)进行吸附,研究不同质量比混合吸附剂对HA的吸附,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脱附实验对树脂吸附、脱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磁性树脂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9:1时,混合吸附剂对HA的吸附容量最高,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混合吸附剂对HA的吸附等温线更适合Langmuir模型,25℃时拟合饱和吸附量可达135.1 mg/g。动态吸附过程中,混合填柱固定床对HA的吸附要优于分层填柱,体积比1:1质量分数10%的NaOH、质量分数10%的NaCl对2种吸附固定床能快速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树脂 活性炭 混合吸附 腐殖酸 吸附
下载PDF
混合吸附剂在环境监测中分析苯系物的性能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治仁 林道 潘家栋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1年第4期246-249,共4页
探讨了单一吸附剂和混合吸附剂对大气中苯系物的回收率 ,同时对比了一些洗液 ,发现用二氯甲烷代替二硫化碳可取得更好的结果 ,因为前者不仅回收率高于后者 。
关键词 混合吸附 洗脱液 回收率 环境监测 苯系物 分析 有机多孔聚合物 二硫化碳 活性碳 二氯甲烷
下载PDF
阴离子树脂-活性炭混合吸附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铂、钯
14
作者 张小毅 刘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87-988,共2页
铂、钯元素是具有重要地球化学意义的元素,通过查明其含量可以给地质研究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研究了阴离子树脂-活性炭混合吸附对痕量铂、钯的最佳吸附分离条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铂、... 铂、钯元素是具有重要地球化学意义的元素,通过查明其含量可以给地质研究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研究了阴离子树脂-活性炭混合吸附对痕量铂、钯的最佳吸附分离条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铂、钯的富集分离和测定的方法,应用于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树脂 混合吸附 活性炭 吸附 痕量
下载PDF
五种烃类及卤代烃类化合物在活性炭上的混合吸附等温线数据拟合研究
15
作者 汤华民 朱海燕 +1 位作者 周朝华 程振兴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针对密闭空间的空气净化问题,探讨多组分平衡吸附理论。方法通过顶空色谱法和床层动态法采集正己烷(C6H14),四氯化碳(CCl4),苯(C6H6),三氯甲烷(CHCl3),1,2-二氯乙烷(C2H4Cl2)五种物质的单组分和混合吸附等温线,选用吸附等温线模型... 目的针对密闭空间的空气净化问题,探讨多组分平衡吸附理论。方法通过顶空色谱法和床层动态法采集正己烷(C6H14),四氯化碳(CCl4),苯(C6H6),三氯甲烷(CHCl3),1,2-二氯乙烷(C2H4Cl2)五种物质的单组分和混合吸附等温线,选用吸附等温线模型进行处理。结果采集了五种化合物的吸附等温线和混合吸附等温线,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能对数据较好的拟合。结论多组分参数不同于单组分参数,表现了各组分在混合吸附中的相互作用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附 吸附等温线 Langmuir-Freundlich模型 顶空色谱
下载PDF
基于混合吸附剂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磺胺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丹 张菊 国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5,共9页
通过制备磁性大孔有机共聚物材料(Fe_(3)O_(4)@Si O_(2)@PLS)和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ZIF-8),将两种材料同时作为磁性吸附剂,建立了混合吸附剂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SPE/HPLC-MS/MS)测定水中4种磺胺类和8种... 通过制备磁性大孔有机共聚物材料(Fe_(3)O_(4)@Si O_(2)@PLS)和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ZIF-8),将两种材料同时作为磁性吸附剂,建立了混合吸附剂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SPE/HPLC-MS/MS)测定水中4种磺胺类和8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两种磁性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亲水亲脂大孔有机共聚物(PLS)包覆于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表面,且Fe_(3)O_(4)成功附着于正六边形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晶体表面,可以满足磁性固相萃取的要求。通过优化吸附剂用量、萃取方式、吸附时间、样品p H值、洗脱剂种类及洗脱时间,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12种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0.5~10μg/L,相关系数(r^(2))为0.9961~0.9998,检出限(S/N=3)为0.01~0.14μg/L,定量下限(S/N=10)为0.04~0.45μg/L。所建方法成功用于水中12种目标抗生素的检测,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5.0%~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0%~5.5%。该方法适用于水中痕量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性吸附 磁性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生素残留
下载PDF
混合型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残留
17
作者 孙慧婧 张蓓蓓 +3 位作者 崔冬妮 李佩纹 王荟 胡冠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7-2088,共12页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普遍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开发准确、可靠的测定水中痕量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本文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建立测定水中23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体中普遍检出,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开发准确、可靠的测定水中痕量非甾体抗炎药的检测方法至为重要.本文采用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建立测定水中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采用酸性条件(pH=4)萃取水样,上样的流速为2 mL·min^(−1),用4 mL甲醇-4 mL5%氨水甲醇进行洗脱,浓缩定容后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以2 mmol·L^(−1)乙酸铵+0.05%(V/V)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23种NSAIDs在相关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1—0.9992),回收率为80.2%—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5%,方法检出限为0.20—4.84 ng·L^(−1).将该方法应用于10份地表水的检测,结果显示有10种NSAIDs检出,质量浓度在ND—83.5 ng·L^(−1)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高效,可应用于环境水体中NSAID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非甾体抗炎药 环境水体
下载PDF
混合模式吸附剂在食品安全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任雪 王轻 张彦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9-249,共11页
随着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发展快速、便捷、精确的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尤为重要。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由于基质成分复杂且目标物的浓度很低,为了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萃取吸... 随着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发展快速、便捷、精确的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尤为重要。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由于基质成分复杂且目标物的浓度很低,为了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萃取吸附剂至关重要。混合模式吸附剂可与同类目标物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作用,或可以同时与性质不同的多目标组分发生相互作用,相比于单一模式吸附剂,可以起到提高对目标分析物选择性和吸附容量的效果。因此,本文对混合模式吸附剂的分类、特点及在食品分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混合模式吸附剂的选择、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并促进混合模式吸附剂在食品分析领域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式吸附 食品安全分析 样品前处理 多类多组分分析 应用
下载PDF
煤表面对多种气体分子混合吸附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继仁 赵庆福 +2 位作者 邓存宝 邓汉忠 孙艳秋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0-394,共5页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在6-311 g水平上对建立的吸附模型进行全优化。结果表明,煤的表面能够与多组分气体发生混合吸附。煤表面吸附氧、氮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氧分子和氮分子在煤表面的侧链吸附,CO_2则在苯环的上方。煤...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在6-311 g水平上对建立的吸附模型进行全优化。结果表明,煤的表面能够与多组分气体发生混合吸附。煤表面吸附氧、氮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氧分子和氮分子在煤表面的侧链吸附,CO_2则在苯环的上方。煤表面氨基上的C原子和N原子的电子向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煤表面吸附了二氧化碳和氮分子,氧分子所得的电子减少,表明如果煤表面吸附其它种类分子,则削弱了吸附氧的作用。吸附后O_2的频率变化较大,N_2和CO_2的频率变化很小。煤表面与矿井采空区各种气体发生吸附时的亲和顺序为:氧气>水>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 混合吸附 密度泛函 吸附竞争性
原文传递
Gemini表面活性剂/C12En混合体系的界面吸附、扩张粘弹与泡沫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冰蕾 翟兆兰 +1 位作者 赵剑曦 孙国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4-2331,共8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乙基-1,2-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2-12)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C_(12)E_n,其中n=4,10,23)混合体系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用扩张流变技术研究了吸附膜的扩张粘弹...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乙基-1,2-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2-12)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C_(12)E_n,其中n=4,10,23)混合体系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用扩张流变技术研究了吸附膜的扩张粘弹行为,实验数据用Lucassen-van den Tempel(LVT)模型进行拟合并根据模型得到了极限弹性值.最后研究了混合体系的泡沫行为,用泡沫塌陷到初始高度一半所对应的时间(t_(1/2))来表征泡沫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_n均与12-2-12产生了吸引作用.在12-2-12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混合吸附层中吸附分子的最小分子占据面积的顺序为12-2-12/C_(12)E_(23)>12-2-12/C_(12)E_(10)>12-2-12/C_(12)E_4,而极限弹性的顺序为ε_(0,fit)(12-2-12/C_(12)E_4)>ε_(0,fit)(12-2-12/C_(12)E_(10))>ε_(0,fit)(12-2-12/C_(12)E_(23)).与单组分12-2-12形成的吸附膜相比,只有12-2-12/C_(12)E_4形成更加紧密的结构.具有较小亲水头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_4的加入可增强12-2-12吸附膜的弹性,进而增强了对应体系泡沫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吸附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传统表面活性剂 界面弹性 泡沫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