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7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戴雪松 Wui K.Chung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09-512,i001,共5页
目的 随访一组经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的患者 ,了解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组合应用于健康和骨质质量较差的老年患者的情况。方法  4 1名患者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 目的 随访一组经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的患者 ,了解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组合应用于健康和骨质质量较差的老年患者的情况。方法  4 1名患者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于骨形态、骨水泥固定质量和假体稳定性。结果 未出现与骨水泥相关的术中和或术后死亡 ,各类全身性疾病在围手术期无加重表现。Harris评分为 81 1分。股骨近端骨形态A型占 2 0 % ,B型 5 6 % ,C型 2 4 %。骨水泥固定质量分为A级 37% ,B级 4 9% ,C级 4 %。结论 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为适用。混合型人工关节的术后即时稳定性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在手术中必须应用现代骨水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老年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股骨假体 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臧随政 雷联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HS、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IL-1β、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髋部骨折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段玉强 徐影飞 +2 位作者 王晓彬 刘青松 赵辉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4-0107,共4页
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置纳排标准以筛选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共纳入本院收治的6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且64例患者就诊时间均在2022.01~2023.07期间,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随机性”为原则... 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置纳排标准以筛选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共纳入本院收治的6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且64例患者就诊时间均在2022.01~2023.07期间,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随机性”为原则,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包括重新股骨偏心距的观察组,未做重建处理的对照组,共两组,各由32例患者组成。设置观察指标以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关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与比较工作,最终得出客观结论。结果 统计学分析治疗后的组间数据:观察组患侧股骨偏心距及治疗前后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髋外展肌力臂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建股骨偏心距不仅能有效增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还有利于患者患肢长度的恢复,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理想,临床推广与学术研究的价值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偏心距重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研究组(45例)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8.89%)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有较高安全性,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周全 邓长青 +2 位作者 盛伟超 邓成勇 冉学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45髋),全部得到随访,临床资料完整,平均随访(34.1±1.2)个月,对假体生存率、Harris髋关节评... 目的探讨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45髋),全部得到随访,临床资料完整,平均随访(34.1±1.2)个月,对假体生存率、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步态、大腿痛等方面进行评估。放射学资料完整者39例(42髋),平均随访(31.5±1.6)个月,对假体放射学松动率、骨水泥鞘分级、异位骨化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假体生存率为97.7%,以髋臼或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为观察终点,则假体生存率为100%。Harris髋关节评分比术前平均(48±20)分(10~85分)改善为平均(90±8)分(56~100分),仅1髋股骨头坏死为轻度疼痛,其余44髋均为轻微疼痛或无疼痛。2例为中度跛行,10例为轻度跛行,30例无跛行。无一例出现大腿痛,无一例出现髋臼或股骨假体的放射学松动。2例(2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级。结论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混合型 人工关节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髋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英风 查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为一般性护...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为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两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和护理前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各项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效促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佟中豪 郁凯 +2 位作者 杜朝晖 左维 许刚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1-3,17,共4页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1 d、1周、1、3和6个月,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3和6个月,研究组Harris髋关节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研究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永飞 刘立林 叶桂秀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赣州市中医院行THA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脱位组(n=26)和未脱位组(n=158)...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赣州市中医院行THA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脱位组(n=26)和未脱位组(n=158)。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计量资料的最佳截断值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取;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THA后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THA后关节脱位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校正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进行评估。结果:与未脱位组相比,脱位组患者年龄更大,体重指数(BMI)更高,假体直径<30 mm、后外侧入路、有髋关节手术史、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假体放置在安全区外的比例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的AUC值分别为0.819、0.72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岁、25.1 kg/m^(2)。年龄>68岁、有髋关节手术史、假体直径≤30 mm、后外侧入路、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假体放置在安全区外是THA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P<0.05)。对于THA后关节脱位的预测,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732[95%CI(0.663,0.846)],观测值与预测值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列线图模型的阈值>0.19,且该模型所供给的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各项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髋关节手术史、假体直径、手术入路、术后体位控制、假体放置位置构建了预测THA后关节脱位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对于THA后关节脱位的预测价值较好,可识辨THA后关节脱位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流程优化的路径式护理联合助行器早期助行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友连 李玉凤 +1 位作者 吴捡秀 刘玉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优化的路径式护理联合助行器早期助行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优化的路径式护理联合助行器早期助行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流程优化的路径式护理联合助行器早期助行,两组均干预1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创伤应激指标[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假体稳定性[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BI)]、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后,两组PCL-C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CD-RIS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假体下沉位移小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随访6个月后,两组BI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基于流程优化的路径式护理联合助行器早期助行,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创伤应激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假体稳定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路径式护理 助行器 创伤应激 假体稳定性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蔡蔚 胡文帅 赵进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收治时间:2021年9月—2023年5月)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实施全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收治时间:2021年9月—2023年5月)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试验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各40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大,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势明显,其并发症更少,可缩短住院时间,但存在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等缺点,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11
作者 沈晓晓 阮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91-0194,共4页
探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的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实际效果。方法 93例THA患者分成研究组(47例;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以及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结果 在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对比上,研究组更为良好,在术后满意度... 探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的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实际效果。方法 93例THA患者分成研究组(47例;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以及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结果 在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对比上,研究组更为良好,在术后满意度的对比结果中,更高的组别是研究组,而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在术后血压、呼吸以及心率指标的对比上,改善更为明显的是研究组,而在生理应激、情绪改变方面,研究组也表现为显著性下降(P<0.05)。术前指标对比得出P>0.05。结论 总体而言,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THA中展现出理想的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曾海燕 吴小满 巫水连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接受THR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接受THR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接受THR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恢复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行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7 d、1个月,观察组VAS、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6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应用于THR后患者,可有效减轻其疼痛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行为转变理论 康复护理方案 疼痛管理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李树高 付晶晶 +2 位作者 李昊峰 姜兆伟 王竑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的IL-1、TNF-α、5-HT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IL-1(2.20±0.24)pg/ml、TNF-α(9.75±1.50)pg/ml、5-HT(97.66±8.23)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20±0.38)pg/ml、(14.52±2.16)pg/ml、(158.37±10.91)ng/ml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72.84±26.79)ml、术后引流量(301.58±25.34)ml均多于对照组的(348.69±24.36)、(154.27±13.62)ml,手术耗时(91.44±9.45)min、住院时间(24.20±1.96)d均长于对照组的(80.56±8.73)min、(20.04±1.77)d(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NRS评分分别为(3.41±0.50)、(2.10±0.27)、(1.10±0.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7±0.69)、(3.24±0.33)、(1.86±0.25)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6.28%)(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HHS评分分别为(76.63±5.60)、(80.25±5.84)、(84.71±6.20)分,高于对照组的(70.59±4.50)、(75.66±5.14)、(78.34±5.42)分(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髋关节屈曲、背伸、内收、外展度分别为(106.25±9.58)、(8.74±1.30)、(24.45±3.17)、(37.25±4.40)°,大于对照组的(91.05±7.33)、(8.16±1.05)、(19.35±2.87)、(31.68±3.46)°(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吴松 王林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增大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并发症少且生活质量高,整体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李珍 张文钧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TTM的护理模式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TTM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及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ESCA、Harris、改良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SCA、Harris、改良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TM的护理模式可减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自护能力
下载PDF
基于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陈勇嫦 邓春雷 +2 位作者 陈春连 林丽怡 区钰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患者实施基于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肇庆市中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接受基于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n=36... 目的观察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患者实施基于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肇庆市中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接受基于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n=36,接受常规护理),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及中医证候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优化全髋关节功能。因此,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中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焦辛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血压及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生命体征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呼吸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常规护理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周红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行走能力、功能、活动度、畸形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低体温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9
作者 周倍先 陶春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741-742,共2页
目的观察低体温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凝血功能及围术期指标。结果麻醉30 mi... 目的观察低体温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组予以术中常规护理+低体温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凝血功能及围术期指标。结果麻醉30 min、麻醉60 min、手术结束时,低体温预防组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低体温预防组的术后APTT、PT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低体温预防护理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提高患者体温,预防凝血功能异常,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低体温预防护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唐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究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罗甸县人民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对干预组... 目的:探究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罗甸县人民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评分、生存能力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及全措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其主观疼痛感,恢复其肢体活动能力,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