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碳酸盐的DSC测量与比热容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任楠 王涛 +1 位作者 吴玉庭 马重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7-202,共6页
混合熔盐由于具备大热容量、低成本、低蒸气压、低黏度、宽使用温度范围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公认的颇具潜力的传热蓄热介质。为了满足太阳能高温传热蓄热的要求,本文按照不同混合比例配制了36种三元混合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锂-碳酸钠)。采... 混合熔盐由于具备大热容量、低成本、低蒸气压、低黏度、宽使用温度范围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公认的颇具潜力的传热蓄热介质。为了满足太阳能高温传热蓄热的要求,本文按照不同混合比例配制了36种三元混合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锂-碳酸钠)。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测量了混合熔盐的熔点、分解温度和比热容,并拟合了比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三元混合碳酸盐的熔点基本保持在400℃左右,分解温度在800~850℃范围内,部分熔盐的分解温度高达900℃;测量时应注意熔盐在冷却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组分偏析的现象;多数混合熔盐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四次多项式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酸盐 传热蓄热 熔点 比热容
下载PDF
利用废干电池和硫酸法钛白的废酸制备锰锌铁氧体颗粒料和混合碳酸盐
2
作者 张晓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废干电池 硫酸法钛白 锰锌铁氧体颗粒料 混合碳酸盐
下载PDF
1Cr13不锈钢三元混合碳酸盐中的腐蚀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畅 来涛 王艳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通过分析1Cr13不锈钢在750℃Li-Na-K三种混合碳酸熔融盐中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和热腐蚀后的形貌和物相组成,讨论了1Cr13不锈钢在这三种熔盐中的腐蚀机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组成的Li-Na-K碳酸盐熔盐体系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1Cr13不锈钢在750℃Li-Na-K三种混合碳酸熔融盐中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和热腐蚀后的形貌和物相组成,讨论了1Cr13不锈钢在这三种熔盐中的腐蚀机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组成的Li-Na-K碳酸盐熔盐体系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Li2CO3能够减缓腐蚀,阻止腐蚀的进一步进行,具有保护性,减缓表面裂纹出现的可能性;而K2CO3能够增大氧化膜的溶解性,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3不锈钢 混合碳酸盐 腐蚀机理 不锈钢腐蚀
下载PDF
不锈钢热浸镀—扩散铝在三元混合碳酸盐中腐蚀行为研究
4
作者 来涛 曹畅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9期20-21,共2页
为进一步提高马氏体不锈钢1Cr13的耐熔融盐腐蚀性能,对该钢进行了热浸镀铝后高温热扩散处理和在三元混合碳酸盐中的抗高温腐蚀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热浸镀铝和热扩散铝处理,1Cr13不锈钢在三元混合碳酸盐中的耐腐蚀性能有一定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马氏体不锈钢1Cr13的耐熔融盐腐蚀性能,对该钢进行了热浸镀铝后高温热扩散处理和在三元混合碳酸盐中的抗高温腐蚀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热浸镀铝和热扩散铝处理,1Cr13不锈钢在三元混合碳酸盐中的耐腐蚀性能有一定提高,形成的Fe-Al合金层能明显减少高温Li-Na-K碳酸混合盐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并且减缓了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三元混合碳酸盐 耐熔融盐腐蚀 热浸镀铝
下载PDF
西班牙北部的Lunada和Soba的阿尔必阶(Albian)混合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台地──盆地背景的层序和体系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捷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69-78,共10页
在Lunada─Soba碳酸盐台地一盆地背景中,识别出九种沉积层序。它们的边界代表了台地完全出露及伴随有岩溶作用和河流侵蚀作用的时间。根据侵蚀深度,成岩作用对台地物质的影响,以及相分析,估计相对海面下降15~50m。... 在Lunada─Soba碳酸盐台地一盆地背景中,识别出九种沉积层序。它们的边界代表了台地完全出露及伴随有岩溶作用和河流侵蚀作用的时间。根据侵蚀深度,成岩作用对台地物质的影响,以及相分析,估计相对海面下降15~50m。低水位期,对应体系域的沉积超在于台地的前缘斜坡或充填台地顶部的下切谷。这些沉积由多种岩相组成:台地边缘的灰岩巨形角砾岩相、异地砂屑粒状碳酸盐岩相、半远洋泥灰岩相、细粒浊沉积砂岩相、盆地泥质岩相、细粒河口砂岩相、海岸生物滞积灰岩和粒状碳酸盐相、河流一三角洲细砾岩和砂岩相、浅水小圆片虫粒状碳酸盐岩相。相对海平面上升的特征为:盆地中为单一泥灰岩沉积,台地为珊瑚厚壳蛤泥丘发育,骨架粒状碳酸岩和泥灰岩沉积,有时伴有反向叠加层序。高水位期,盆地中以半远洋泥灰岩、前三角洲及碎屑三角洲泥质岩和砂岩为主。而台地上以珊瑚粒泥状灰岩和小圆片虫类粒状碳酸公岩为主,有时伴有进积斜坡沉积。海进表面有侵蚀或简单的地层缺失特征,例如分别为细砾残留粗屑沉积或许多生物潜穴。不存在发育完善的密集段,表现为反向叠加和进积叠加模式,使它容易区别。根据几何学特征,层序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其中三种从台地到盆地是连续的,具有板状、楔状、倾斜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台 盆地背景 混合碳酸盐 层序
下载PDF
含碳酸盐混合砂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小刚 朱长歧 +2 位作者 崔翔 张珀瑜 王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含碳酸盐混合砂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主要分布于热带沿海地区,独特的成因和组构使得其具有不同于陆源砂的岩土工程特性。针对取自我国南海的珊瑚砂与取自长江流域石英砂按不同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的混合砂,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固结排... 含碳酸盐混合砂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主要分布于热带沿海地区,独特的成因和组构使得其具有不同于陆源砂的岩土工程特性。针对取自我国南海的珊瑚砂与取自长江流域石英砂按不同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的混合砂,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碳酸钙含量混合砂的剪切特性。结果表明:(1)混合砂峰值强度随有效围压和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2)围压及碳酸含量是影响混合砂剪胀特性的主要参数,随着碳酸盐含量的增加,胀缩转换点及其对应的轴向应变量增大;(3)随着碳酸盐含量的增加,混合砂的黏聚力呈线性增加趋势,峰值内摩擦角?f缓慢增长;(4)混合砂的相对破碎率Br随碳酸钙含量及围压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混合 碳酸钙含量 抗剪强度 颗粒破碎
下载PDF
碳酸盐复合蓄热材料的制备及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桑丽霞 李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9-135,共7页
以二元碳酸盐(Li_2CO_3-K_2CO_3,BC,62:38,摩尔比)和三元碳酸盐(K_2CO_3-Li_2CO_3-Na_2CO_3,TC,1:2:1,摩尔比)为相变材料,以氧化镁为基体材料,通过混合烧结法制备陶瓷基复合蓄热材料。二元碳酸盐复合材料(BCC)和三元碳酸盐复合材料(TCC... 以二元碳酸盐(Li_2CO_3-K_2CO_3,BC,62:38,摩尔比)和三元碳酸盐(K_2CO_3-Li_2CO_3-Na_2CO_3,TC,1:2:1,摩尔比)为相变材料,以氧化镁为基体材料,通过混合烧结法制备陶瓷基复合蓄热材料。二元碳酸盐复合材料(BCC)和三元碳酸盐复合材料(TCC)的熔点与相应混合碳酸盐的熔点相近,分别为465.1℃和386.4℃,并在其最高使用温度(800℃)范围内维持较高的比热容;且复合材料的潜热值均大于150.0 J/g。基于XRD和SEM的表征分析,两种复合蓄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且基体材料能很好地混合支撑相变材料。两种复合材料分别进行50次热循环,其热物性参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较好的热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酸盐 制备 相变 复合材料 潜热 熔点
下载PDF
新疆哈密晚石炭世企鹅山组火山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
8
作者 高璐 张雄华 +3 位作者 李浩 张孟 李黎 周寅生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新疆哈密库木塔格沙垄地区上石炭统企鹅山组发育多套含藻礁的碳酸盐岩沉积,该碳酸盐岩沉积及邻近层位均出现多套火山碎屑和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目前,火山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类岩石类型的分类命名也尚无讨论。本文旨在... 新疆哈密库木塔格沙垄地区上石炭统企鹅山组发育多套含藻礁的碳酸盐岩沉积,该碳酸盐岩沉积及邻近层位均出现多套火山碎屑和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目前,火山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类岩石类型的分类命名也尚无讨论。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类岩石的野外分布状态、矿物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讨论该类岩石的分类命名,并进一步探讨其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企鹅山组的火山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主要为同一岩层内火山碎屑组分和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在岩性上表现为碳酸盐质-火山碎屑混积岩、含火山碎屑-碳酸盐混积岩、火山碎屑质-碳酸盐混积岩等。就成因而言,该类混合沉积可分为相缘渐变混合沉积、事件突变混合沉积、原地混合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 企鹅山组 晚石炭世 哈密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寒武系纽芬兰统玉尔吐斯组混积岩早成岩期岩溶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金值民 谭秀成 +6 位作者 唐浩 沈安江 李飞 乔占峰 罗思聪 郑剑锋 王小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206,共16页
通过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柯坪-乌什地区露头剖面的宏微观工作发现,寒武系纽芬兰统玉尔吐斯组存在3期稳定发育的古暴露面,并具有(1)铁质结壳层、(2)近地表喀斯特(塑形)角砾、(3)溶沟、溶缝及囊状溶洞、(4)岩溶系统内的角砾、陆源碎... 通过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柯坪-乌什地区露头剖面的宏微观工作发现,寒武系纽芬兰统玉尔吐斯组存在3期稳定发育的古暴露面,并具有(1)铁质结壳层、(2)近地表喀斯特(塑形)角砾、(3)溶沟、溶缝及囊状溶洞、(4)岩溶系统内的角砾、陆源碎屑充填物、(5)暴露面之上的地层超覆等暴露标志。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玉尔吐斯组并非连续沉积,内部存在多个沉积间断,并与肖尔布拉克组为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同时,在与灰岩和白云岩早成岩期岩溶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先期渗滤条件较差的混积岩(硅质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早成岩期岩溶以充填程度较高的溶沟、溶缝和小型溶洞发育为特征,且水平潜流岩溶带发育不成熟;以此区别于灰岩和云岩型早成岩期岩溶发育的相控溶蚀孔洞、岩溶花斑和近原地角砾化等典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条件下的早成岩期暴露岩溶特征及储集层优化与否更多受岩石组构特征控制,由此推断在相对封闭的埋藏条件下,先期致密化的岩石难以经历岩溶改造形成相控的孔洞型储集层。这一认识不仅对深埋条件下储集层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早成岩期岩溶地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尔吐斯组 混积岩 硅质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 早成岩期岩溶 沉积间断 岩溶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