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4)H_(2)PO_(4)-KHCO_(3)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特性
1
作者 贾进章 张先如 王枫潇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炸特征参数,获得抑制管网甲烷爆炸的最佳工况,并阐述了抑爆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性能优于单一粉体;KHCO_(3)与NH_(4)H_(2)PO_(4)都易受热分解;其中,KHCO_(3)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完成热解过程,从而吸收更多的反应热,抑爆性能优于NH_(4)H_(2)PO_(4)粉体;混合粉体中,抑爆效果随着KHCO3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在5种混合比例中,当KHCO_(3)与NH_(4)H_(2)PO_(4)质量比为2.0:1.0时,抑爆效果最佳。KHCO_(3)与NH_(4)H_(2)PO_(4)表现出良好的爆炸抑制效果,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抑制甲烷爆炸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混合粉体 抑爆性能 混合比例 实验管网
下载PDF
ZnO-Al_2O_3混合粉体水基悬浮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宜华 熊惟皓 李晨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3-416,共4页
通过Zeta电位、粘度、沉降等测试,研究了添加剂含量、pH值、固含量和球磨时间对ZnO-Al2O3混合粉体水基悬浮液的稳定性、流动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9左右,聚丙烯酸添加质量分数为0.20%时,悬浮液粘度最低、稳定性最好.可制得... 通过Zeta电位、粘度、沉降等测试,研究了添加剂含量、pH值、固含量和球磨时间对ZnO-Al2O3混合粉体水基悬浮液的稳定性、流动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9左右,聚丙烯酸添加质量分数为0.20%时,悬浮液粘度最低、稳定性最好.可制得固相体积分数55%的悬浮液.聚乙二醇添加量的增加,使悬浮液粘度增大、稳定性下降.该实验条件下,球磨时间以40h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Al2O3混合粉体 聚丙烯酸 聚乙二醇 分散性能
下载PDF
添加Y_20_3的ZrSi0_4/α-A1_20_3混合粉体的反应烧结
3
作者 赵世柯 黄勇 +2 位作者 汪长安 黄校先 郭景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5-779,共5页
采用XRD和TEM等技术研究了添加Y2O3的ZrsiO4/α-A12O3混合粉体的反应烧结过程,包括坯体的致密化、Y2O3的存在方式及相组成。结果表明,Y2O3的引入加快了坯体的致密化,促进了ZrSiO4的分解和莫来石的形成。添加的Y2O3,一部分存在于晶界玻... 采用XRD和TEM等技术研究了添加Y2O3的ZrsiO4/α-A12O3混合粉体的反应烧结过程,包括坯体的致密化、Y2O3的存在方式及相组成。结果表明,Y2O3的引入加快了坯体的致密化,促进了ZrSiO4的分解和莫来石的形成。添加的Y2O3,一部分存在于晶界玻璃相中,一部分进入ZrO2晶格中使之以四方相形式存在。随着Y2O3添加量的增加,试样中四方相ZrO2相对含量增加;当Y2O3/(Y2O3+ZrO2)的摩尔比达到5%时,立方相ZrO2开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ZrSiO4/α-Al2O3混合粉体 反应烧结 莫来石 氧化锆 复合材料 复相陶瓷材料
下载PDF
柠檬酸在Sol-gel制备Al2O3/Mo混合粉体过程中的作用
4
作者 侯风亮 倪峰 +1 位作者 俆流杰 李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19-121,13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二次还原工艺成功制备了Al2O3/Mo超细粉末,利用XRD、SEM对还原后不同柠檬酸添加量的粉末相的结构、形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验结果,阐述了柠檬酸在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溶液pH<2,柠檬酸与钼...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二次还原工艺成功制备了Al2O3/Mo超细粉末,利用XRD、SEM对还原后不同柠檬酸添加量的粉末相的结构、形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验结果,阐述了柠檬酸在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溶液pH<2,柠檬酸与钼酸铵质量比为1.5时,所得粉体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AL2O3 混合粉体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血竭、红花及其混合粉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国巍 梁新丽 +3 位作者 罗娟 曾荣贵 吕丹 廖正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63-1968,共6页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之后,血竭、红花单味药材粉体及其混合粉体的性质差异。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机制备不同粒度的血竭、红花单味药材粉体及其混合粉体,根据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考察各粉体的吸湿性,采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测定...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之后,血竭、红花单味药材粉体及其混合粉体的性质差异。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机制备不同粒度的血竭、红花单味药材粉体及其混合粉体,根据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考察各粉体的吸湿性,采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测定各粉体的水接触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各粉体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其体外溶出行为。结果:混合粉体的吸湿性较红花粉体大大降低;随着粒径的降低,混合粉体和血竭粉体中血竭素的含量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混合粉体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含量降幅小于红花粉体;混合粉体接触角与血竭粉体相近,与红花粉体相比接触角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与单味药材粉体相比,混合粉体有利于血竭素的溶出,且随着混合粉体粒径的降低而增加,混合粉体细粉不利于HSYA的溶出,混合粉体微粉则对HSYA的溶出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混合粉体中由于血竭粉体的存在而可能对红花中不稳定成分HSYA产生保护作用。超微粉碎使得混合粉体可能接近或具有类似固体分散体的性质,难溶性药物血竭分散在易溶载体红花中,有利于难溶性成分血竭素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血竭 红花 单味药材粉 混合粉体 性质
原文传递
颗粒粒径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正馨 李婉婷 +3 位作者 曹君杰 李文静 徐冰 乔延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13-120,共8页
目的:研究颗粒粒径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影响,为中药制剂处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构建3组具有不同粒径比(α)的中药二元混合体系,即木蝴蝶-微晶纤维素PH102(MCC PH102)(α=0.071 7),银柴胡-MCC PH200(α=0.158 7)和当归-MCC KG802(... 目的:研究颗粒粒径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影响,为中药制剂处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构建3组具有不同粒径比(α)的中药二元混合体系,即木蝴蝶-微晶纤维素PH102(MCC PH102)(α=0.071 7),银柴胡-MCC PH200(α=0.158 7)和当归-MCC KG802(α=0.840 6)。每组按9个质量配比(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和10∶90)制备混合粉体,共得到27种含中药的二元混合粉体。对6种单一粉体和27种二元混合粉体的粒径分布、密度等参数进行表征。基于堆积理论和多变量分析阐释粒径相关参数对中药二元混合粉体的填充结构和密度的影响。结果:当归-MCC KG802二元混合体系的α大于替换置换率(αr=0.741 0),其密度与质量配比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替换机制。木蝴蝶-MCC PH102二元混合体系的α小于临界比率(αc=0.154 0),其密度随组分质量比呈非线性变化,符合填隙机制。银柴胡-MCC PH200二元混合体系的α介于αc和αr之间,其密度受填隙机制和替换机制的双重影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混合质量配比(VIP值=1.62),α(VIP值=1.13)和D10(粒径分布累积至10%时对应的粒径,VIP值=1.06)是影响二元混合粉体密度的关键因素。结论:在中药二元混合粉体中,2种粉体的粒径差异越小,混合粉体密度和组分质量配比之间的关系越接近于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二元混合粉体 密度 粒径比 堆积理论 填充结构 处方设计
原文传递
利用热熔特征检出混合粉体中目标成分粒径及其分布
7
作者 唐艳 何远志 +7 位作者 伍丽 张柳 郭涛 吴文婷 荆广会 殷宪振 朱卫丰 张继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5-1550,共6页
药物与辅料的粒径是影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原研制剂的逆向工程和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可控加热导致微粒熔化前后的显微图像比对,识别目标成分、去除干扰性微粒,建立混合粉体中目标成分微粒粒径及其分布的... 药物与辅料的粒径是影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原研制剂的逆向工程和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可控加热导致微粒熔化前后的显微图像比对,识别目标成分、去除干扰性微粒,建立混合粉体中目标成分微粒粒径及其分布的新方法;以辅料硬脂酸(stearicacid,SA)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不规则形态和球形的SA微粒样品,从混合粉体中识别具有熔融特征的SA微粒,得到粒径及其分布;应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非诺贝特片剂内的药物微粒粒径及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经适当的前处理,使得目标微粒与其他微粒在显微视野下充分分离,然后利用热熔特征可以测定混合粉体中目标成分的微粒粒径及其分布。本研究为原研制剂的剖析和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特征 混合粉体 粒径分布 显微图像 一致性评价
原文传递
颗粒测试基础知识(五)
8
《中国粉体工业》 2014年第6期61-62,共2页
颗粒材料具有非均质性、非连续性及随机性等内在的独特性质,其力学特性与颗粒的大小、排布、堆积高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加载速度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颗粒材料和块状材料的测试方法大多通用,颗粒材料具备块状材料不具备的独特的几何... 颗粒材料具有非均质性、非连续性及随机性等内在的独特性质,其力学特性与颗粒的大小、排布、堆积高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加载速度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颗粒材料和块状材料的测试方法大多通用,颗粒材料具备块状材料不具备的独特的几何性能,即堆积性能和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块状材料 流动性能 非均质 测试方法 粗糙程度 加载速度 超声分散 混合粉体 颗粒分散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Ti_2SnC粉体
9
作者 郝德成 《才智》 2013年第12期288-288,共1页
Ti2SnC三元层状陶瓷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如优良的导电、导热、抗热冲击性、自润滑等特点[1]。目前许多研究者采用固-液反应合成[2]、热等静压烧结、热压[3]烧结等方法合成了Ti2SnC。这些方法实验所需手段都极为苛刻,近年来,机械... Ti2SnC三元层状陶瓷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如优良的导电、导热、抗热冲击性、自润滑等特点[1]。目前许多研究者采用固-液反应合成[2]、热等静压烧结、热压[3]烧结等方法合成了Ti2SnC。这些方法实验所需手段都极为苛刻,近年来,机械合金化实验合成方法颇受科学研究者所关注,它具有实验成本低,简单操作等优点。本文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合成Ti2SnC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Ti2SnC 混合粉体 抗热冲击性 实验成本 科学研究者 热等静压
原文传递
技术文摘
10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2019年第10期45-48,共4页
氧化铁增强二氧化硅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与机理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iron oxide reinforced silica dioxide reinforced natural rubber摘要:为了研究砖红壤对天然橡胶特有的补强作用机理,模拟砖红壤的主要成分和比例,将不同添... 氧化铁增强二氧化硅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与机理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iron oxide reinforced silica dioxide reinforced natural rubber摘要:为了研究砖红壤对天然橡胶特有的补强作用机理,模拟砖红壤的主要成分和比例,将不同添加量的SiO2、Fe2O3和Al2O3经混合、研磨及高温烧结等工序制成混合粉体作为橡胶补强剂,并通过混炼加入天然橡胶中,考察砖红壤中对天然橡胶产生补强作用的主要成分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强作用 天然橡胶 橡胶补强剂 高温烧结 砖红壤 混合粉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