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混合膜设计
1
作者 苏慧超 李逢时 +2 位作者 徐国荣 赵剑超 赵河立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32-139,共8页
节能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对于进一步降低制水成本,促进海水淡化的普及应用意义深远。混合膜设计(HID)是一种新颖的反渗透系统设计方式,其特色是在同一个压力容器内排列不同类型的膜元件,通过不同膜元件性能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 节能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对于进一步降低制水成本,促进海水淡化的普及应用意义深远。混合膜设计(HID)是一种新颖的反渗透系统设计方式,其特色是在同一个压力容器内排列不同类型的膜元件,通过不同膜元件性能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文中采用软件模拟方式,以水质、能耗、配流为考察指标,首先对杜邦(DuPont)、LG、东丽(Toray)、海德能(Hydranautics)四大主流膜产品在HID中的性能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oray膜在平衡流量和节能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以Toray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温度和配置比例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HID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温低、水质变化较小的北方海域,HID节能效应更突出,效率可达9%,流量平衡效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海水淡化 混合膜设计(HID) 平衡流量 能耗节约
下载PDF
用于等电子谱线法诊断电子温度的Mg/Si混合膜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华 吴卫东 +3 位作者 陈志梅 唐晓虹 黄勇 唐永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1-373,共3页
进行了在单靶头磁控溅射装置上采用复合靶溅射制备Mg/Si混合膜的工艺研究 ,制备出了不同组分的Mg/Si混合膜 ,并利用X射线衍射 (XRD)、原子力显微镜 (AFM )、透射电镜 (TEM )等测试手段 ,对混合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Mg... 进行了在单靶头磁控溅射装置上采用复合靶溅射制备Mg/Si混合膜的工艺研究 ,制备出了不同组分的Mg/Si混合膜 ,并利用X射线衍射 (XRD)、原子力显微镜 (AFM )、透射电镜 (TEM )等测试手段 ,对混合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Mg/Si混合膜中的镁以单取向多晶形式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电子谱线法 诊断 Mg/Si混合膜 制备工艺 电子温度 磁控溅射 复合靶 镁硅混合膜 惯性约束聚变 等离子体
下载PDF
TiN/AlN 纳米混合膜的微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戈扬 施晓蓉 +2 位作者 辛挺辉 吴亮 李鹏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通过双靶轮流反应溅射的工艺方法制备了TiN/AlN纳米混合膜.采用XRD衍射、TEM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对TiN/AlN纳米混合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N/AlN纳米混合膜的晶粒大小为10~20... 通过双靶轮流反应溅射的工艺方法制备了TiN/AlN纳米混合膜.采用XRD衍射、TEM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对TiN/AlN纳米混合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N/AlN纳米混合膜的晶粒大小为10~20nm;薄膜总体表现出硬度增强效果,在TiN∶AlN(体积比)≈1∶1时,薄膜硬度获得极大值HK32.25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氮化钛 氮化铝 纳米混合膜 微结构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混合膜的制备及其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卢凤琦 曹宗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324,共2页
将壳聚糖与明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膜,通过体外降解及动物体内实验研究了其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明胶混合膜在小鼠体内降解速度较快,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溶菌酶对混合膜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混合膜 生物降解 溶菌酶
下载PDF
醚化β-环糊精的制备及其混合膜对二甲苯异构体的选择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钱锦文 王丽娜 +1 位作者 安全福 陈欢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采用 William Son合成法使氯化苄 (Ph CH2 Cl)与β-环糊精 (β-CD)进行醚化反应 .红外光谱表明 ,所得产物为醚化 β-CD.根据元素分析结果 ,计算出各反应的取代度和转化率 .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此外 ,考察了醚... 采用 William Son合成法使氯化苄 (Ph CH2 Cl)与β-环糊精 (β-CD)进行醚化反应 .红外光谱表明 ,所得产物为醚化 β-CD.根据元素分析结果 ,计算出各反应的取代度和转化率 .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取代度的影响 .此外 ,考察了醚化β-CD与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共混膜对含 1 0 %对二甲苯的对 /间二甲苯混合液的渗透气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30℃时 ,共混膜的分离因子 α可达 1 .1 6 ,而对二甲苯 PX的渗透通量 J高达 70 .5 7g/(m2 · 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化β-环糊精 制备 混合膜 二甲苯 异构体 选择性 氯化苄 WilliamSon合成法 渗透气化 分离材料 分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白及胶混合膜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苗靖 宋正纪 +3 位作者 陈正华 薛春兰 吴强 黄文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03-305,共3页
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烯醇(PVA)-白及胶混合物和单纯聚乙烯醇分别与氢溴酸后马托品制得的载药膜A和B的药物溶出度,结果表明:A膜的T50和Td值均大于B膜。说明白及胶的加入,不但使膜质柔软。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白及胶 混合膜 药物溶出度
下载PDF
NMMO溶剂溶解丝素、纤维素及其混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9
7
作者 邢铁玲 陈国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3,共3页
研究丝素、纤维素用N 甲基吗啉氧化物 (NMMO)水溶液的溶解工艺 ,并成功地制备了丝素
关键词 丝素 纤维素 溶解 降解性 混合膜 制备 N-甲基吗啉氧化物 NMMO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Pt-LaF_3混合膜MISFET结构溶解氧传感器 被引量:1
8
作者 那兴波 牛文成 +1 位作者 李华伟 谢建湘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5-90,共6页
基于碳糊成膜 (carbonpastefilmforming)方法 ,我们研制了一种MISFET结构的Pt LaF3 混合膜全固态溶解氧传感器 .对传感器的器件结构以及Pt LaF3 敏感膜的敏感机制和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实际测试了器件特性 .给出了在不同工作点和不... 基于碳糊成膜 (carbonpastefilmforming)方法 ,我们研制了一种MISFET结构的Pt LaF3 混合膜全固态溶解氧传感器 .对传感器的器件结构以及Pt LaF3 敏感膜的敏感机制和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实际测试了器件特性 .给出了在不同工作点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器件的输出电压对溶解氧浓度变化的响应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 ,我们所提出的器件可以用于测量溶解氧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膜 MISFET 结构 溶解氧传感器
下载PDF
Fe/Al混合膜的PLD法制备及表面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英杰 吴卫东 +3 位作者 张超 李俊 许华 程新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气相沉积(PLD)技术制备了Fe/Al 混合膜,测量了该混合膜的光电子能谱(XPS),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Al混合膜作了表面分析。结果表明:Fe/Al混合膜的表面粗糙度对衬底温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随着衬... 采用脉冲激光气相沉积(PLD)技术制备了Fe/Al 混合膜,测量了该混合膜的光电子能谱(XPS),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Al混合膜作了表面分析。结果表明:Fe/Al混合膜的表面粗糙度对衬底温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的表面逐渐变得平滑,膜层变得致密,在200 ℃衬底温度下制得了均方根(rms)粗糙度为0.154 nm、具有原子尺度光滑性的Fe/Al混合膜, 膜中Fe和Al分布比较均匀,其成分比约为1∶3,同时XPS分析也表明Fe/Al混合膜暴露在空气中后表面形成了Al2O3 和FeO氧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气相沉积(PLD) Fe/Al混合膜 光电子能谱(XPS) 衬底温度 均方根粗糙度
下载PDF
水膜及油水混合膜对GCr15钢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任平弟 王勇 +3 位作者 张鹏 朱旻昊 陈光雄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共3页
在室温(20-25℃)及超湿大气环境(RH95%-105%),载荷50、100、150N,位移幅值80、150、300μm,频率10Hz,水汽和润滑油组合介质中,做了GCr15钢的微动磨损试验。结果显示:与干态比较,水膜及油水混合膜使微动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显... 在室温(20-25℃)及超湿大气环境(RH95%-105%),载荷50、100、150N,位移幅值80、150、300μm,频率10Hz,水汽和润滑油组合介质中,做了GCr15钢的微动磨损试验。结果显示:与干态比较,水膜及油水混合膜使微动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显著下降,微动损伤减轻:汕水混合膜的作用优于水膜。结合微动磨痕形貌观察讨论并建立了水膜及油水混合膜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油水混合膜 轴承钢 润滑
下载PDF
基于FET结构的Pt-LaF_3混合膜溶解氧传感器
11
作者 那兴波 牛文成 +1 位作者 李华伟 谢建湘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02-1206,共5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 FET结构的 Pt- L a F3混合膜全固态溶解氧传感器 .对 Pt- L a F3敏感膜的敏感机制以及传感器的器件结构和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实际测试了器件特性 。
关键词 FET结构 混合膜 溶解氧传感器
下载PDF
丝素—甲壳胺混合膜的性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宁英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用于人造皮肤的丝素膜的性能,在制膜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不同比例加入甲壳胺进行混合制膜,对所得的各样品膜的力学性质及37℃水溶性作了测试并进行讨论,证明甲壳胺的加入有利于改善丝素膜的性能。
关键词 丝素 甲壳胺 混合膜 性能 人造皮肤
下载PDF
混合膜镀制半导体激光放大器
13
作者 陈建国 卢玉村 +2 位作者 李大义 武岚 罗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6期386-389,396,共5页
首次采用ZnS/MgF_2混合膜料并借助主动监控法来镀制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测量结果表明镀膜后二极管激光器自发辐射谱在镀前阈值电流时的调制度外推值为1.27%,即镀后激光二极管两端面剩余反射率的乘积为4×10^(-6)。
关键词 激光放大器 阈值电流 激光二极管 二极管激光器 调制度 外推值 混合膜 有源区
下载PDF
由硫醇分子组成的三元混合膜表面及电子传递性质的研究
14
作者 张玉梅 张红明 窦成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两种三元混合膜,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电原子力(C-AFM)等技术对混合膜表面结构及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三元混合膜一种由戊硫醇(C5T)、癸硫醇(C10T)和十六烷基硫醇(C16T)组成,另一种由C5T,C10T和连噻吩二... 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两种三元混合膜,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电原子力(C-AFM)等技术对混合膜表面结构及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三元混合膜一种由戊硫醇(C5T)、癸硫醇(C10T)和十六烷基硫醇(C16T)组成,另一种由C5T,C10T和连噻吩二硫醇(BT)组成.在烷基硫醇混合膜中,C10T和C16T插入C5T形成的基底中,且二者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或畴界处,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C5T>C10T>C16T.在含BT的混合膜中,BT出现在组装膜的内部,C10T则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以及BT分子周围,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BT>C5T>C10T.两种三元混合膜均产生相分离现象,降低组装液中成膜分子的浓度后,相分离的现象有所减轻.由此,可通过调节成膜分子的种类及其在组装液中的浓度,控制其在膜中的含量和表面结构,从而为电子传递提供3种可选择的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合膜 纳米器件 相分离 电子传递
下载PDF
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表面膜 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与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加成物和聚丙二醇的混合膜
15
作者 傅绍斌 李外郎 顾惕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在研究了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面上所成表面膜和在油水界面上所成吸附膜的行为的基础上,我们曾开展了混合表面膜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测定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与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加成物和聚丙二醇的等分子混合物在40%NaNO_... 在研究了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面上所成表面膜和在油水界面上所成吸附膜的行为的基础上,我们曾开展了混合表面膜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测定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与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加成物和聚丙二醇的等分子混合物在40%NaNO_3水溶液表面上所成膜的表面压(π)-分子面积(α)关系。结果表明组成混合膜的两种组分可能形成了完全混溶的二维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混合膜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混合膜润滑模型的金属轧制过程的数值仿真
16
作者 王桥医 谭建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8-420,434,共4页
根据 Wilson和 Chang的粗糙度补偿模型和 Von Mises均匀变形模型 ,在轧制过程中 ,一种新的混合膜润滑模型被建立。一个更精确的平均雷诺方程被用来计算液体动压力。随变形而变化的屈服应力也在模型中被考虑。并编制了程序用来计算接触面... 根据 Wilson和 Chang的粗糙度补偿模型和 Von Mises均匀变形模型 ,在轧制过程中 ,一种新的混合膜润滑模型被建立。一个更精确的平均雷诺方程被用来计算液体动压力。随变形而变化的屈服应力也在模型中被考虑。并编制了程序用来计算接触面积 ,膜厚和流体动压力。该模型使用较少的假设 ,且更切合实际 ,收敛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膜 轧制 润滑 冷轧
下载PDF
由烷基硫醇组成的三元混合膜结构与性质研究
17
作者 张玉梅 张红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2-1135,共4页
本文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由戊硫醇(PT),癸硫醇(DT)和十六烷基硫醇(HDT)组成的三元混合膜,通过循环伏安,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导电原子力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硫醇分子通过Au-S键在金电极上形成了一层致... 本文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由戊硫醇(PT),癸硫醇(DT)和十六烷基硫醇(HDT)组成的三元混合膜,通过循环伏安,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导电原子力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硫醇分子通过Au-S键在金电极上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单分子膜,组装膜表面组成与其在组装液中的摩尔浓度有关。混合膜中各组分形成独立的相区,具有不同的电子传递能力。该研究为未来纳米器件的开发提供更多样化的表面以及更加详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合膜 STM 相分离 电子传递
下载PDF
含5,5′-连噻吩二硫醇的三元混合膜结构与性质研究
18
作者 张玉梅 张红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8-721,共4页
在烷基硫醇混合膜的基础上,制备出由5,5′-连噻吩二硫醇(BT),戊硫醇(C5T)和癸硫醇(C10T)组成的三元混合膜,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BT和C10T插入到C5T分子形成的基底中。BT分布在组装膜的内部而C10T则分布在组装膜的缺陷处以... 在烷基硫醇混合膜的基础上,制备出由5,5′-连噻吩二硫醇(BT),戊硫醇(C5T)和癸硫醇(C10T)组成的三元混合膜,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BT和C10T插入到C5T分子形成的基底中。BT分布在组装膜的内部而C10T则分布在组装膜的缺陷处以及BT分子周围。BT和C10T形成各自独立的相区,但是将两种分子的浓度降低5倍后,二者在组装膜中的分布变得均匀,而且相分离的现象明显减轻。三种分子的隧穿电阻分别为BT:26 MΩ、C5T:47 MΩ、C10T:350 MΩ。研究表明,在较低浓度下,分子在该混合膜表面的分布较烷基硫醇混合膜更均匀,且电子传输能力也强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合膜 相分离 均匀分布 电子传递
下载PDF
利用聚丙烯酸钠-Nafion混合膜增强三联吡啶钌掺杂SiO_2纳米粒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及其生物标记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哲 豆兴茹 +2 位作者 葛芝莉 郭莉萍 谢洪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对于三联吡啶钌(Ru(bpy)_3^(2+))掺杂的SiO_2纳米粒,以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和成膜物质Nafion的混合液对纳米粒进行包覆,制备了聚丙烯酸钠和Nafion混合膜包覆的电化学发光(ECL)纳米粒。结果表明:混合膜包覆的纳米粒,相对于Nafion膜的ECL... 对于三联吡啶钌(Ru(bpy)_3^(2+))掺杂的SiO_2纳米粒,以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和成膜物质Nafion的混合液对纳米粒进行包覆,制备了聚丙烯酸钠和Nafion混合膜包覆的电化学发光(ECL)纳米粒。结果表明:混合膜包覆的纳米粒,相对于Nafion膜的ECL信号增强了13倍。同时,混合膜表面可交换阳离子显著增加,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固载大量的Ru(bpy)_3^(2+),纳米粒的ECL信号可进一步增强约3倍。混合膜还具有另外一个显著的优势,即通过混合膜的疏水相互作用可以方便地标记生物大分子,标记抗体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增强 电化学发光纳米粒 聚丙烯酸钠 Nafion混合膜 生物标记
下载PDF
HfO_2-SiO_2混合膜力学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卜笑庆 张锦龙 +2 位作者 潘峰 刘华松 樊荣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5-220,共6页
利用离子辅助电子束双源共蒸发工艺方法,制备了SiO_2掺杂含量分别为0、13%、20%、30%、40%和100%的六组HfO_2-SiO_2混合膜。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了不同组分混合膜的杨氏模量和硬度,并研究了混合膜杨氏模量和硬度随SiO_2含量增长的变化规... 利用离子辅助电子束双源共蒸发工艺方法,制备了SiO_2掺杂含量分别为0、13%、20%、30%、40%和100%的六组HfO_2-SiO_2混合膜。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了不同组分混合膜的杨氏模量和硬度,并研究了混合膜杨氏模量和硬度随SiO_2含量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SiO_2含量增加,混合膜杨氏模量和硬度均减小,双组分复合材料并联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杨氏模量随混合膜SiO_2含量变化关系。为了解释混合膜力学性能随SiO_2含量变化规律,对混合膜进行了XRD测试,研究了混合膜微观结构与杨氏模量和硬度的关系,发现结晶对硬度影响显著,对杨氏模量影响较小;用Zygo干涉仪测量了样品的面形,获得了薄膜残余应力随SiO_2含量的变化规律,表明SiO_2掺杂能减小HfO_2薄膜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膜 杨氏模量 硬度 应力 纳米压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