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方法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巩彦龙 宋敏 +4 位作者 刘涛 刘建鸿 李清林 孙定平 董万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7-502,共6页
目的:通过3种方法评价椎动脉型椎颈病模型.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植骨压迫法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法造模组及混合造模法组各20只,通过检测造模前、造模后第2周、第4周颞叶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血氧饱和度实验数据... 目的:通过3种方法评价椎动脉型椎颈病模型.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植骨压迫法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法造模组及混合造模法组各20只,通过检测造模前、造模后第2周、第4周颞叶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血氧饱和度实验数据的比较,免疫组化检测椎动脉组织中NF-κB表达,评价3种CSA大鼠模型.结果:实验大鼠全部呈现颈椎缩短、偏斜甚至扭曲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混合造模法、植骨压迫造模法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法与空白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造模法分别与植骨压迫造模法及力学平衡失调法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量与血氧饱和度无直线相关性(P>0.05).混合造模法椎动脉组织中NF-κB表达最显著(P<0.01).结论:3种造模方法均可成功复制CSA模型,其中以混合造模法较为优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造模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造模评价
下载PDF
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宋敏 李清林 +4 位作者 孙定平 巩彦龙 刘涛 柴居堂 董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的测定,对CSA大鼠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Mo... 目的通过对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的测定,对CSA大鼠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旷场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对3种CSA大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明显增高(P<0.05);与植骨压迫造模组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比较,混合造模组能更好的还原CSA发病特征。结论 3种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复制CSA动物模型,其中混合造模法更为优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造模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造模评价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清林 宋敏 +3 位作者 孙定平 柴居堂 巩彦龙 刘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1-86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行为学、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对CSA大鼠混合造模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验证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混合造... 目的:通过对大鼠行为学、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对CSA大鼠混合造模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验证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混合造模组在Morris水迷宫测评中,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增加(P<0.05);在旷场实验中,混合造模组在站立次数、跨格数、修饰次数、运动总距离、沿边运动距离及中央运动距离等方面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对比,均显著减少(P<0.05);混合造模组较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饮水量减少,体质量增长延迟(P<0.05,P<0.05)。结论:该研究运用混合造模的方法,成功复制出CSA大鼠模型,但仍需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造模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WISTAR大鼠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