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两次降雪过程的降水相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建勇 顾思南 徐迪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NCEP GFS分析资料、卫星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通过对比分析寒潮型暴雪和冷暖空气对峙型(下称对峙型)雨雪两类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温湿廓线和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特征,发现温度平流的强度和高...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NCEP GFS分析资料、卫星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通过对比分析寒潮型暴雪和冷暖空气对峙型(下称对峙型)雨雪两类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温湿廓线和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特征,发现温度平流的强度和高度层次是两类雨雪天气过程的最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低层风向可以用来判定冷空气的强度和爆发时间。从热量的收支来看,温度垂直廓线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的水平平流和非绝热过程。逆温层的出现主要是温度水平平流项的贡献;强降水期间,非绝热加热与温度水平平流的增温效果相当。对峙型降雪的平流降温明显小于寒潮型降雪,对峙型降雪的中低层更多的是暖平流。950hPa混合降水凝结比可作为降水相态的预报因子,混合降水凝结比接近100%,雪混合比>0.2g.kg-1,地面降雪;凝结比在95%~100%之间为降水类型过渡区,结合非绝热降温幅度和地面温度,可以用来判定过渡区的降水类型;凝结比<90%,地面温度在0℃以上,类型为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类型 降水相态 混合降水凝结比 热量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