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催化剂Mg、Sr对Co/AC催化剂CO加氢制备高碳混合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深义 唐浩东 +2 位作者 王欢 蓝国钧 刘化章 《工业催化》 CAS 2013年第7期54-58,共5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g和Sr含量的15%Co-x%M/AC催化剂,考察其CO加氢制高碳混合醇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量Mg,使催化剂的CO转化率由39.8%提高至47.4%,甲烷选择性由26.2%降至16.9%,同时醇中高碳混合醇由42.6%提高至53.5%;添加Sr明显...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g和Sr含量的15%Co-x%M/AC催化剂,考察其CO加氢制高碳混合醇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适量Mg,使催化剂的CO转化率由39.8%提高至47.4%,甲烷选择性由26.2%降至16.9%,同时醇中高碳混合醇由42.6%提高至53.5%;添加Sr明显抑制高碳混合醇的生成。通过CO化学吸附、XRD和TPR等表征发现,少量Mg能提高Co分散度,促进Co2C生成,使催化剂CO转化率增加,高碳混合醇选择性增加,甲烷选择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合成气 CO AC催化剂 助催化剂 高碳混合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及降凝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尤明明 龙小柱 +2 位作者 李妍 马方义 周扬 《化工科技》 CAS 2011年第5期16-19,23,共5页
作者对原油降凝剂进行了研究,以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所得酯化产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得到目标产物。通过实验得出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n(酸)∶n(醇)=1.2∶1;w(催化剂)=1%;w(溶剂)=46%~51%;... 作者对原油降凝剂进行了研究,以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所得酯化产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得到目标产物。通过实验得出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n(酸)∶n(醇)=1.2∶1;w(催化剂)=1%;w(溶剂)=46%~51%;酯化时间为2h。聚合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w(醋酸乙烯酯)=30%;引发剂w(BPO)=0.75%;聚合温度为70℃;聚合时间为4h。凝点测定结果表明,将产品加入到原油中,凝点最大可下降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混合高碳醇 醋酸乙烯酯 聚合物 原油 降凝剂
下载PDF
苯-马共聚物高碳醇酯(SMAA)降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亮 龙小柱 +3 位作者 李研 王长松 宗学军 周扬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在引发剂下反应得到苯-马聚合物,再与混合高碳醇酯化得到目标产物SMAA,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SMAA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对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高凝原油的降凝效果。制备苯-马聚合物(SMA)的最佳工艺条件... 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在引发剂下反应得到苯-马聚合物,再与混合高碳醇酯化得到目标产物SMAA,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SMAA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对辽宁瑞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高凝原油的降凝效果。制备苯-马聚合物(SMA)的最佳工艺条件:n(马来酸酐)/n(苯乙烯)=1︰2、聚合温度75℃、聚合时间4 h、引发剂用量0.75%(马来酸酐与苯乙烯总质量);合成苯-马共聚物高碳醇酯(SMAA)适宜条件:n(SMA)/n(混合醇)=1︰1、催化剂用量1%(SMA与混合高碳醇总质量),酯化时间3 h。在加剂量1.5%时,实验原油凝点可降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马来酸酐 混合高碳醇 聚合 酯化 降凝剂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钴基催化剂上合成气制混合醇 被引量:12
4
作者 焦桂萍 丁云杰 +4 位作者 朱何俊 李显明 李经伟 董文达 裴彦鹏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5-829,共5页
在两种分别来自椰壳炭和杏核炭的活性炭AC1和AC2上,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Co基催化剂15%Co/AC1和15Co%/AC2,并考察了其在CO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C1和AC2的孔结构基本相同,但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和种类不同.含氧官能团影响了... 在两种分别来自椰壳炭和杏核炭的活性炭AC1和AC2上,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Co基催化剂15%Co/AC1和15Co%/AC2,并考察了其在CO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C1和AC2的孔结构基本相同,但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和种类不同.含氧官能团影响了催化剂Co物种的形态,从而使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助剂K和Zr的添加改变了15%Co/AC1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3.0MPa,495K,H2/CO(体积比)=2和GHSV=500h-1反应条件下,15%Co/AC1和15%Co/AC2上C1~C18醇的选择性分别为20.6%和9.6%.在其它条件不变,GHSV=1500h-1反应条件下,15%Co-0.01%K-2%Zr/AC1催化剂上CO转化率和醇选择性分别为28.0%和34.3%,液相产物中醇占60.9%,其中C6~C18高碳醇占液相产物的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碳化钴 高碳混合 含氧基团 费托合成
下载PDF
PMMVA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凝效果
5
作者 龙小柱 王肖肖 +2 位作者 张爽 王闯 唐磊 《化工科技》 CAS 2013年第1期16-19,32,共5页
用混合高碳醇、十八胺分别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醇解产物和胺解产物,再以2种产物以及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三元共聚得到目标产物:马来酸混合醇酯-马来酸十八酰胺-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M-MVA)。正交实验确定了缩合反应中醇解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 用混合高碳醇、十八胺分别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醇解产物和胺解产物,再以2种产物以及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三元共聚得到目标产物:马来酸混合醇酯-马来酸十八酰胺-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M-MVA)。正交实验确定了缩合反应中醇解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n(马来酸酐)∶n(混合醇)=1∶1、m(催化剂)∶m(反应物)=2.0%、m(溶剂)∶m(反应物)=40%。胺解反应以反应物n(马来酸酐)∶n(十八胺)=1∶2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聚合工艺条件:n(缩合产物)∶n(醋酸乙烯酯)=1∶1.5、m(引发剂)∶m(聚合单体)=1.5%、m(溶剂)∶m(聚合单体)=30%、聚合温度75℃、聚合时间4h。IR结果表明:所制备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设计的目标产物相符。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以w(降凝剂润滑油)=0.85%加入到150SN润滑油基础油中,凝点可降低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混合高碳醇 十八胺 缩合 聚合 降凝剂 润滑油基础油
下载PDF
Iron-based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Catalyst Achieves an Alcohol Selectivity Exceeding 60%
6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期95-95,共1页
The key project'Nano-scale catalyst and related proc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y for high-efficiency synthesis of mixed lower alcohols from syngas'undertaken by the Shanghai Senior Research Institute ... The key project'Nano-scale catalyst and related proc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y for high-efficiency synthesis of mixed lower alcohols from syngas'undertaken by the Shanghai Seni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has passed the acceptance tests by the expert group organized by the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 Alcohol acceptance alcohols passed selectivity organized exceeding displayed suppre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