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蓉 刘莉 +2 位作者 张岩实 张清萍 梅其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以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建立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加入IL-4、GM-CSF和TNF-α培养7~9d成为DC,进行细胞形态学、表面标志及混和淋巴细胞反... 目的:以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建立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加入IL-4、GM-CSF和TNF-α培养7~9d成为DC,进行细胞形态学、表面标志及混和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的鉴定。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诱导培养后,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MHC-II类抗原和CD86共刺激分子以及多种表面标志,在MLR中能有效地刺激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以成功地诱导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功能的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体外诱导 成人外周血 外周血单核细胞 lymphocyte 混和淋巴细胞反应 密度梯度离心法 淋巴细胞增殖 表面标志 形态特征 TNF-α 细胞形态学 共刺激分子 前体细胞 cell IL-4 诱导培养 CD86 Ⅱ类抗原 同种异体 贴壁法
下载PDF
CPP-Id体外冲击DC对CTL增殖及杀伤活性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建华 史艳侠 +4 位作者 李进 张晓实 刘冬耕 姜文奇 管忠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07-1010,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一种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能激活并刺激初始(na-ive)T淋巴细胞抗击外来微生物及肿瘤,在诱导免疫应答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检测不同抗原负载的DC刺激小鼠TC的增殖、诱导肿瘤特异...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一种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能激活并刺激初始(na-ive)T淋巴细胞抗击外来微生物及肿瘤,在诱导免疫应答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检测不同抗原负载的DC刺激小鼠TC的增殖、诱导肿瘤特异性CTL分泌INF-γ的量以及对A20细胞的杀伤实验,探讨DC体外活化TC的效应。方法:混和淋巴细胞反应(MLR)用MTT法检测不同抗原负载后的DC体外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率;LDH法检测不同抗原负载后的DC诱导同种异体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ELISPOT法检测活化的TC分泌INF-γ的能力。结果:在DC∶TC=1∶10时,CPP-Id-DC-TC(320%±15%)的增殖率明显高于Id-DC-TC(57%±10%)(P<0.005);CPP-Id-DC-TC对A20细胞的杀伤率(58%±10%),明显高于其对B16细胞(8.2%±1.2%)(P<0.001)及Id-DC-TC对A20细胞的杀伤率(21.6%±8.6%)(P<0.005);CPP-Id-DC-TC组产生的斑点数(96±8)个比Id-DC-TC组(31±6)个及单纯TC组(9±2)个产生的斑点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PP-Id体外冲击DC后,可以诱导CTL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和淋巴细胞反应 增殖率 杀伤活性
下载PDF
不同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文 陈世伦 +3 位作者 刘晋玮 戴红 李燕郴 王慧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3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 ,将不同亚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 m yeloidleukemia,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方法 :8例初发 AML 患者 (其中M1 1例、M2 a3例、M32例、M4 c1例、M51例 )的骨髓单个... 目的 :探讨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 ,将不同亚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 m yeloidleukemia,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方法 :8例初发 AML 患者 (其中M1 1例、M2 a3例、M32例、M4 c1例、M51例 )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 ,在含 GM- CSF、IL- 4和TNF-α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14天 ,通过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和 MTT法混和淋巴细胞反应来鉴定 DC。结果 :6例患者的 BMMNC培养 14天后转化为 DC。 DC的免疫表型 CD1 a、CD83、CD86 、HL A- DR较培养前明显上调 (P<0 .0 5 )。 DC对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远高于对照 (P<0 .0 5 ) ,而且随 DC数量的增加刺激 T细胞增生的活性越强。2例患者(M2 a1例 ,M31例 )的 BMMNC未转化为 DC,免疫表型分析显示 CD83及 CDla的表达较低 ,但 CD86 及HL A- DR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一定组合的细胞因子可以将 AML细胞在体外转化为形态、表型和功能符合 DC特征的细胞。某些 AML患者的原始细胞不能转化为 DC,与其亚型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髓性 急性 细胞因子 混和淋巴细胞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