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播种类与混播比例对豆禾混播草地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郑伟 加娜尔古丽 +1 位作者 唐高溶 朱进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9,共11页
以3种豆科牧草与3种禾本科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依据2008-2010年各混播处理的土壤浅层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了混播种类与豆禾混播比例对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的影响。... 以3种豆科牧草与3种禾本科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依据2008-2010年各混播处理的土壤浅层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了混播种类与豆禾混播比例对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禾牧草混播后,土壤碱解氮较单播禾草增加,土壤有效磷则较所有单播草地都增加。随着豆科牧草比例的减少,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减少趋势。混播种类较少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全钾含量较高,而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低;混播种类较多时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较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播种类及混播种类与混播比例的交互效应是影响土壤养分差异的主导因素,而混播比例仅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造成了显著影响(P<0.05)。因此,豆禾牧草混播有利于改善土壤速效氮、磷养分的供应,而增加豆科牧草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增加土壤养分供给(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 混播种 播比例 土壤有机质 土壤N、P、K含量
下载PDF
混播种类和群体结构对豆禾牧草混播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亚琼 关正翾 +1 位作者 郑伟 王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共14页
为从物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方面阐明豆禾牧草混播系统高效生产机制,将混播种类(单播、2种牧草混播、4种牧草混播和6种牧草混播)、混播群体空间结构(行距+同行/异行/异行阻隔)作为影响因素,从豆科牧草固氮能力、转氮效率、氮素营养竞争、... 为从物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方面阐明豆禾牧草混播系统高效生产机制,将混播种类(单播、2种牧草混播、4种牧草混播和6种牧草混播)、混播群体空间结构(行距+同行/异行/异行阻隔)作为影响因素,从豆科牧草固氮能力、转氮效率、氮素营养竞争、种间相容性和生产性能分析和比较豆禾牧草在不同混播方式中氮素固定、转移和利用效率对混播系统生态功能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N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但生产性能未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提高,异行混播+30cm行距的混播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2)固氮量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转氮量和转氮率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固氮率和贡献率变化不明显;异行混播+30cm行距的混播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转氮量、转氮率和贡献率。3)营养竞争比率随混播种类的增加变化不明显,豆科牧草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和随混播种类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异行混播+30cm行距的混播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豆科牧草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和,但营养竞争比率较低。4)牧草产量与转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相对产量总和与氮素营养竞争比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混播种类对于豆禾牧草混播系统生产性能的提升作用有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物种组合可能更为关键;通过混播群体空间结构的优化可以使豆禾混播牧草根系氮素固定、转移、利用途径和效率得到提高,为混播系统生产性能的提升提供了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种 行距 同行 异行 氮素利用效率 营养竞争比率
下载PDF
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海燕 韩步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2期149-149,151,共2页
高寒草原可以看做是草原群落的一种植被类型,高寒草原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海拔较高,占地面积广阔,我国高寒草原的海拔均在四千米以上。较高的海拔引起了高寒草原的一系列恶劣环境例如寒冷潮湿、日照时间过久,紫外线辐射范围较大等。自然... 高寒草原可以看做是草原群落的一种植被类型,高寒草原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海拔较高,占地面积广阔,我国高寒草原的海拔均在四千米以上。较高的海拔引起了高寒草原的一系列恶劣环境例如寒冷潮湿、日照时间过久,紫外线辐射范围较大等。自然生长在高寒草原的生物数目有限,导致其生态系统较为单一、不稳定。高寒草原的生态情况又对附近地区、甚至全球气候稳定性都有细微的影响,为了丰富草原生态系统,强化其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人工引入作物,进而改善高寒草原的植被情况。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在高寒草原牧区采用混播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牧草的成活率,是完善该地区植被结构的有效方法。就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关意见,若有表达不当之处,万望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牧区 牧草种植 混播种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种间竞争动态研究 被引量:69
4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3 位作者 库尔班 张强强 加娜尔古丽 李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8-575,共8页
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5、4、3及豆禾... 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5、4、3及豆禾比为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株高、相对密度(RD)、相对产量总和(RYT)及竞争力(CR),比较其种间竞争的相对激烈程度及种间竞争关系动态,探讨不同混播方式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持续利用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禾草、红三叶株高均低于单播处理,混播红豆草、紫花苜蓿则高于单播,2009年5月16日~7月1日是株高增长的快速期;各混播处理下RD1和RDg值在各测定时期均显著高于1(P〈0.05),5月16日~6月1日期间RDl和RDg值出现了峰值,豆禾比越高则RDl值越低、RDg值越高;各混播处理下RYT值仅在5月16日显著高于1(P〈0.05),且出现了明显的夏季低谷期;5月1日~6月16日禾草CRi值逐渐下降,豆科牧草CRj值逐渐上升,之后禾草CRi值上升,豆科牧草CRj值下降,禾草竞争力大部分时期大于豆科牧草。说明不同混播种类和混播比例组合主要通过光资源竞争改变种间竞争关系,而温度对豆禾混播牧草种间竞争关系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播草地 混播种 播比例 种间竞争
下载PDF
不同混播方式对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3
5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2 位作者 加娜尔古丽 李海 张景路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2,共8页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种、5种、4种及豆禾混播比例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茎叶比、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及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种、5种、4种及豆禾混播比例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茎叶比、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及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收获量,比较其牧草产量、组分及品质等生产性能,探索高产优质混播草地建植与持续管理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牧草产量、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收获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各混播处理相对产量总和的值均显著大于1(P<0.05);从不同混播种类来看,混6组合牧草产量、豆禾产量比、相对产量总和、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收获量均高于其他混播种类;从不同混播比例来看,豆禾比5∶5有较高的豆禾产量比与中性洗涤纤维收获量,其相对产量总和在2个刈割时期呈上升趋势,而豆禾比3∶7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全年收获量;含有红豆草的混播组合具有较高的茎叶比,第2次刈割能显著降低茎叶比,提高适口性。不同混播方式的生产性能高低不仅取决于牧草产量,还取决于牧草品质,但两者均受草群组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播草地 混播种 播比例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39
6
作者 郑伟 加娜尔古丽 +1 位作者 唐高溶 朱进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5-167,共13页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依据2008-2012年各混播组合的群落组分稳定性、功能稳定性和可入侵性,比较了21个豆禾混播组合的... 以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依据2008-2012年各混播组合的群落组分稳定性、功能稳定性和可入侵性,比较了21个豆禾混播组合的群落稳定性。从组分稳定性来看,含红豆草的组合豆科植物稳定性较差;而不含红豆草组合豆科植物稳定性较高;从功能稳定性来看,随着混播种类数量的增加,群落稳定性呈增加趋势,豆禾比4∶6的群落稳定性低于豆禾比5∶5和3∶7。从可入侵性来看,混播种类对其影响较小,豆禾比5∶5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包含组分稳定性、功能稳定性和可入侵性3个方面的群落稳定性以豆禾比为4∶6较低,而混播种类对群落稳定性影响较小。因此,混播种类与比例仅能影响到群落稳定性的某一方面,还需探寻适宜的时空尺度与评价"标尺"下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播草地 混播种 播比例 群落稳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混播方式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74
7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加娜尔古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251,共10页
对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混3-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混3-2(鸭茅、无芒雀麦和红豆草混播)、混4-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红三叶混播)、混4-2(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 对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混3-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混3-2(鸭茅、无芒雀麦和红豆草混播)、混4-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红三叶混播)、混4-2(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混播)、混5-1(鸭茅、无芒雀麦、猫尾草和紫花苜蓿、红三叶混播)、混5-2(鸭茅、无芒雀麦、猫尾草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混播)和混6(6种豆禾牧草混播)与混播比例为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的混播草地连续2年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建立了包含牧草产量、牧草营养品质、种间相容性和群落稳定性在内的生产性能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混6组合具有较高生产性能,且高于其他混播种类组合,而不同混播比例组合生产性能相差不大;根据各混播组合的生产性能,可将21个混播组合分为3类,生态稳定型(混6)种间相容性、群落稳定性及产量均较高,适宜长期持续利用;产量型(混5-2、混4-2和混3-2)产量较高,牧草品质较差,特别是叶茎比较低,适宜放养耐粗饲牲畜;营养品质型(混5-1、混4-1和混3-1)产量较低,牧草营养品质较高,特别是具较高叶茎比,适宜放养对牧草品质要求较高牲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播草地 混播种 播比例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不同混播草地建植第三年产量与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加娜尔古丽.穆沙 郑伟 朱进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以建植第三年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与评价草地产量与质量的表现。【方法】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 【目的】以建植第三年的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与评价草地产量与质量的表现。【方法】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3、4、5、6与混播比例为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对牧草产量、豆科产量比例、茎叶比及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混播比例下,混5-1中豆禾比3∶7的产草量最高;不同混播比例之间牧草营养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混播种类下,混5-1与混6混播组合在草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产量方面均表现较好,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混3-2豆科产量比例最高。混3-2与混6茎叶比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不含红豆草的处理茎叶比小于含红豆草的处理。【结论】混播种类复杂组合产草量高于混播种类简单组合,而且草地产量与品质均受到混播种类成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比例 混播种 牧草产量 牧草品质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混系种子使用价值测试
9
作者 杨木 《林业实用技术》 1989年第1期14-17,共4页
杉木初级种子园混系种子造林效果如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梧州地区用杉木初级种子园自由受粉的混系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其遗传品质稳定,受环境影响不大。与外省同期建立的种子园种子相比,其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均低,但与本地优良... 杉木初级种子园混系种子造林效果如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梧州地区用杉木初级种子园自由受粉的混系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其遗传品质稳定,受环境影响不大。与外省同期建立的种子园种子相比,其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均低,但与本地优良种源相比,大多数混系种子和苗木增产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种子—播种造林—造林价值
下载PDF
Control of Wheat Stripe Rust and Ensuring High Yield of Crops under Planting of Wheat Variety Mixtures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丽 叶香萍 +4 位作者 廖华明 何华健 王胜 刘如东 罗林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Wheat stripe rust has become the most dangerous disease which threaten safe yield of wheat in Sichuan Province. It is meaningful to provide technique support for integrated disease control by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c... Wheat stripe rust has become the most dangerous disease which threaten safe yield of wheat in Sichuan Province. It is meaningful to provide technique support for integrated disease control by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of wheat stripe rust. Wheat stripe rust dynamic developments of all-planting and mixed-planting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y taking different mixed-planting combinations among 6 wheat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resistance levels.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ixed-plantings of 4 and 6 wheat varieties can delay the occurance of wheat stripe rust,slow the speed of disease and decline the damage of disease as well as stabilize yield of whe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planting Wheat stripe rust CONTROL Stable yield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ural Techniques of Hunyou No.2 in Myanmar
11
作者 张德文 汪婉琳 +1 位作者 张伟 施流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9期2027-2029,共3页
Hunyou No. 2 is a three-line hybrid rice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seed pro- duction and developed by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t performs well in yielding, lodging resistance, ... Hunyou No. 2 is a three-line hybrid rice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seed pro- duction and developed by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t performs well in yielding, lodging resistance, disease resistance, with a short duration of growth. Therefore,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tropical areas and countries such as Myanmar and Indonesia. The male parent contains herbicide susceptible lethality gene and it is possible for mechanical mixed planting. The research analyzed performance of Hunyou No. 2 growth in Myanmar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unyou No. 2 performed better in yield, panicle length, the number of seed per panicle, setting percentage, and thousand-seed weight than She thwe yin, as well as lodging resistan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quality. Some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measures have been concluded including sparsely sowing, densely planting, highlighting base fertilizers, and avoiding early water bre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you No. 2 Seed production by mixed planting Species character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Effect of Weed Control on Establishment and Herbage Production in Dwarf Napiergrass
12
作者 Renny Fatmyah Utamy Yasuyuki Ishii +2 位作者 Kouji Iwamura Sachiko Idot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Weed control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maintaining establishment and herbage production in dwarf variety of late-heading type (DL) napiergrass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in southern Kyushu, Japan. This study wa... Weed control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maintaining establishment and herbage production in dwarf variety of late-heading type (DL) napiergrass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 in southern Kyushu, Japan.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verify the weeding-effect on dry matter (DM) production in the farm level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everal weed control, i.e. mixed sowing of annual setaria (abbreviated as S), which has no regrowth ability after stem-elongation, paper-mulching (as P) and hand-weeding (as +W), compared with no-weeding (as -W) on DM yield and quality of DL napiergrass in two years. Weed control practices significantly (P 〈 0.05) promoted several plant growth attributes in DL napiergrass, compared with no-weeding both in the farm and experimental levels. Paper-mulchidng (P-W or P+S-W) had highest yields among several practices in both years. Setaria-sowing ha a partially mitigating effect of weed damage on DM production of DL napiergrass, while additive DM gain from setaria could compensate the yield decrease in DL napiergrass and reduce herbicide cost. Neither digestibility nor crude protein was affected by any weed control in either year. Thus, paper-mulching and annual setaria-sowing could be effective alternative practices for weed control of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al setaria dwarf napiergrass herbage yield paper mulch weed contro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