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在颧上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祖兵 胡图强 赵吉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混旋聚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板 颧上颌骨 骨折 内固定 口腔卫生
下载PDF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对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莹莹 王敬 +3 位作者 韩尚志 张兴乐 王鹏 时静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2185-2189,共5页
目的探讨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PDLLA/nano-Ha)影响成骨细胞基因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并根据培养环境中钙(Ca)、磷(P)浓度的变化,分析其对培养环境的影响。方法将PDLLA/nano-Ha制备成一定大小消毒备用。接种第四代胎鼠颅骨细胞到... 目的探讨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板(PDLLA/nano-Ha)影响成骨细胞基因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并根据培养环境中钙(Ca)、磷(P)浓度的变化,分析其对培养环境的影响。方法将PDLLA/nano-Ha制备成一定大小消毒备用。接种第四代胎鼠颅骨细胞到各组材料中,培养,隔日换液。分别在换液后第4、7、14、21天收样。提取总RNA-70℃保存备用。根据GenBank中鼠β-actin mRNA、ALP mRNA、Col-ⅠmRNA、Cbfα1 mRNA和BGP mRNA全序列,应用Clone Manager设计引物,Ca、P含量检测采用收集第2、4、6、8、10、12、14、16、18、20天的培养液各10 ml,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Ca、P吸光度值,绘制工作曲线,计算Ca、P离子浓度。结果在第4、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在第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ol-Ⅰ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4、7、14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AL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4、7、14、21天时,PDLLA/nano-Ha组成骨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培养环境中Ca含量检测显示除第16天、第18天外,PDLLA/nano-Ha组培养液中Ca离子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14天后突然降低,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磷酸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第6天,第8、10、12、14、16天时PDLLA/nano-Ha组培养液中磷酸盐含量低于对照组,第16天时差异最显著(P<0.05),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第4天时缓缓升高,14天时再次大幅降低,在第16天时最低,PDLLA/nano-H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8天后两组磷酸盐含量均缓缓上升。结论增殖后期与分化早期PDLLA/nano-Ha能不断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而在分化晚期(矿化期)却降低了细胞分化的速度。同时PDLLA/nano-Ha还通过改变培养液钙磷浓度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的体外基质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混旋聚乳酸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混旋聚乳酸修复牙槽突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图强 何俐 +1 位作者 喻学洲 周永庆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07-310,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混旋聚乳酸(nano-HA/PDLLA)复合材料修复牙槽突裂的愈合过程。方法:将40只雄性日本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nano-HA/PDLLA和nano-HA两组。每只动物的两侧下颌骨均外科形成类似牙槽突裂样缺损。2个月后各组动物分别...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混旋聚乳酸(nano-HA/PDLLA)复合材料修复牙槽突裂的愈合过程。方法:将40只雄性日本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nano-HA/PDLLA和nano-HA两组。每只动物的两侧下颌骨均外科形成类似牙槽突裂样缺损。2个月后各组动物分别以上述两种材料充填修复牙槽突裂,于2周、4周、8周、12周和24周处死动物,采用组织学、组织形态学等方法观察样本。结果:所有动物均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8周内nano-HA/PDLLA组的成骨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12周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2周,两组材料均基本吸收。术后第24周,nano-HA/PDLLA组和对照组新骨平均丧失高度分别为修复高度的32.1%和12.4%。结论:nano-HA是牙槽突裂修复的良好生物材料,nano-HA/PDLLA由于其对新骨形成的抑制作用和新骨吸收比例较高,需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混旋聚乳酸 牙槽突裂 修复
下载PDF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乳酸复合物即时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景红 黄金中 +1 位作者 程友 杜江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 观察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 /聚乳酸 (Poly DL lactide ,PDLLA)复合物在体内即时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将兔耳廓软骨细胞体外分离消化 ,以PDLLA为支架 ,用软骨细胞 /PDLLA复合物即时移植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 ,对照组采用PDLLA ,6... 目的 观察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 /聚乳酸 (Poly DL lactide ,PDLLA)复合物在体内即时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将兔耳廓软骨细胞体外分离消化 ,以PDLLA为支架 ,用软骨细胞 /PDLLA复合物即时移植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 ,对照组采用PDLLA ,6、12、18周后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移植后 18周 ,软骨缺损愈合 ,修复软骨厚度均匀。对照组缺损区为条索状纤维组织修复 ,中央部凹陷。结论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软骨缺损 耳廓软骨 兔耳 同种异体 修复 pdlla 复合物 聚乳酸 均匀
下载PDF
以外消旋聚乳酸为支架体外培养软骨细胞
5
作者 彭智 宋跃明 +1 位作者 王定国 张美心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11期970-971,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外消旋聚乳酸 (PDLLA)材料为细胞载体对软骨细胞吸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兔软骨细胞接种于PDLLA海绵后行体外培养 ,通过细胞计数检测材料细胞吸附能力 ,相差显微镜观察附着情况及细胞形态 ,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观察国产外消旋聚乳酸 (PDLLA)材料为细胞载体对软骨细胞吸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兔软骨细胞接种于PDLLA海绵后行体外培养 ,通过细胞计数检测材料细胞吸附能力 ,相差显微镜观察附着情况及细胞形态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软骨细胞接种后吸附好 ,继续生长增殖 ,并具良好活性。结论国产PDLLA材料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生长的支架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消旋聚乳酸 细胞支架 软骨 细胞培养 pdlla 体外细胞培养
下载PDF
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蕾 闫玉华 +1 位作者 万涛 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1-43,106,共4页
以聚乳酸(PDLLA)为基材、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添加剂、加入免疫抑制剂FK506,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通过观察复合导管在磷酸缓冲溶液中降解时pH值变化、质量损耗及材料微观形貌,研究了该复合导管的体外降解性能... 以聚乳酸(PDLLA)为基材、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添加剂、加入免疫抑制剂FK506,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通过观察复合导管在磷酸缓冲溶液中降解时pH值变化、质量损耗及材料微观形貌,研究了该复合导管的体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改善聚乳酸降解的酸性问题并提高其力学强度。免疫抑制剂FK506的加入对导管材料的降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PDLLA/HA/FK506复合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旋聚乳酸(pdlla) 羟基磷灰石(HA) 免疫抑制剂FK506 神经导管 降解性能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组织反应与降解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王翰章 李声伟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聚D,L聚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观... 目的:观察聚D,L聚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观察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及降解过程。结果: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植入体内后对骨折愈合无任何不良影响,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具有相似的软、硬组织学反应,无感染、异物反应等并发症发生;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在体内3月内形态无明显变化,6月后呈大小不同的颗粒,12个月内完全降解消失。结论: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生物相容性良好,用其制作小夹板、螺钉行骨内固定安全有效,体内降解时间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生物降解材料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李声伟 王翰章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陷性骨折,分子量高达60万kD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机械性能足够维持骨段的稳定性并支撑其愈合。结论: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同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一样,对颧弓骨折具有良好的骨内固定效果,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显著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材料PDLLA的聚合条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杰 闫玉华 +1 位作者 贺建华 李世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26-28,共3页
通过乳酸脱水合成出高纯度的D ,L 丙交酯。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 ,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为聚乳酸 (PDLLA)的实验研究。讨论了D ,L
关键词 乳酸脱水 合成 D L-丙交酯 辛酸亚锡 聚乳酸 开环聚合 引发剂 pdlla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PDLLA/CS/CHS多层膜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静 闫玉华 +2 位作者 徐海星 万涛 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18,共4页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聚乳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PDLLA/CS/CHS)多层膜,并对组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PDLLA/CS/CHS多层膜在组装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溶液浓度和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组装复合材...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聚乳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PDLLA/CS/CHS)多层膜,并对组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PDLLA/CS/CHS多层膜在组装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溶液浓度和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组装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条件为:CS的浓度为2 mg/mL、CHS的浓度为1%(g/mL),组装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溶液pH值为3.8。根据紫外光谱拟定的最佳组装条件组装了多层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自组装膜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不对称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dlla) 硫酸软骨素(CS) 壳聚糖(CHS) 自组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板固定下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图强 李祖兵 +2 位作者 万涛 李世普 阎玉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2-454,C005,共4页
目的 探讨混旋聚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polyDLlactide nano hydroxyapatite ,PDLLA nanoHA)复合板 (简称复合板 )作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在兔两侧下颌骨体部造成实验骨折 ,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在不同时期行大体... 目的 探讨混旋聚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polyDLlactide nano hydroxyapatite ,PDLLA nanoHA)复合板 (简称复合板 )作颌骨骨折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在兔两侧下颌骨体部造成实验骨折 ,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在不同时期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 ,测量骨痂横截面积。结果 各时期骨折固定良好 ;术后第 2、3周 ,各有 1只动物的PDLLA板侧出现炎性包块 ,形成瘘道 ;复合板侧均正常愈合。术后 2、3、4周时复合板侧骨痂形成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学检查发现 ,骨折愈合早期复合板侧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基质更为丰富。结论 复合板在体内降解速度适中 ,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不良影响 ,比纯PDLLA板更适用于颌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板 HA 下颌骨骨折 pdlla 骨细胞
原文传递
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复合导管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合适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永年 黄继锋 +5 位作者 闫玉华 程文俊 陈谦 李德中 王伟莉 刘曦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DLLA/NGF)复合导管中促进大白鼠神经再生的神经生长因子的合适含量。方法Wistar雌性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各组采用PDLLA/NGF复合导管中的NGF含量分别为10 0u、2 5 0u、40 0u、5 0 0u和8... 目的探讨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DLLA/NGF)复合导管中促进大白鼠神经再生的神经生长因子的合适含量。方法Wistar雌性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各组采用PDLLA/NGF复合导管中的NGF含量分别为10 0u、2 5 0u、40 0u、5 0 0u和80 0u。将每组动物的右侧坐骨神经造成10mm缺损的间隙,分别以不同NGF含量的PDLLA/NGF复合导管桥接缺损。术后6个月检测比较各组坐骨神经的再生情况。结果NGF含量为40 0u和5 0 0u的PDLLA/NGF复合导管桥接组的神经再生情况显著优于其它3组(P <0 .0 1或P <0 .0 5 ) ,而该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其余3组中,NGF含量为80 0u组的神经再生情况最差。结论PDLLA/NGF复合导管中NGF的含量为40 0~5 0 0u左右,对促进大白鼠神经再生最为合适。NGF含量过高反而不利于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消旋聚乳酸 复合导管 中神经生长因子 含量 pdlla 神经再生 WISTAR NGF 坐骨神经 大白鼠 检测比较 统计学 缺损 桥接
原文传递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4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籍增平 胡晓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骨折治疗 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技术 混旋聚乳酸 骨间固定 微型钢板 应力遮挡 正常压力
下载PDF
PRGD/PDLLA/β-TCP/NGF神经导管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朝红 李世普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采用全骨髓分离法分离并纯化获得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将复合材料PRGD/PDL-LA/β-TCP/NGF(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之... 采用全骨髓分离法分离并纯化获得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将复合材料PRGD/PDL-LA/β-TCP/NGF(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之后进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对其细胞亲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RGD/PDLLA/β-TCP/NGF复合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铺展良好,多数细胞呈现梭形,接近原代培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GD pdlla Β-TCP NGF(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 聚乳酸 Β-磷酸三钙 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代培养 周围神经修复 细胞亲和性
原文传递
PDLLA和PDLLA/TCP复合物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TGF-β1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文学 李祖兵 江千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592-594,共3页
目的:检测混旋聚乳酸(PDLLA)及PDLLA/磷酸三钙(TCP)复合物植入骨缺损模型后,不同时期TGF-β1的表达特点,探讨PDLLA及PDLLA/TCP复合物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在60只大鼠一侧下颌骨体部形成下颌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 目的:检测混旋聚乳酸(PDLLA)及PDLLA/磷酸三钙(TCP)复合物植入骨缺损模型后,不同时期TGF-β1的表达特点,探讨PDLLA及PDLLA/TCP复合物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在60只大鼠一侧下颌骨体部形成下颌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为PDLLA组,PDLLA/TCP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第2、8、16周分批处死各组大鼠,取下颌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损区域TGF-β1的表达特点。结果:3组动物均能在术后2周在缺损区附近组织检测到TGF-β1的高水平表达,PDLLA组及PDLLA/TCP组阳性表达一直持续到8周以后,16周时仍能检测到弱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表达强度减弱较快,8周后基本呈阴性表达。结论:下颌骨缺损植入PDLLA/TCP复合物或纯PDLLA后,缺损区附近组织TGF-β1呈持续阳性表达,表达位置与成骨活跃部位一致,提示有持续活跃的成骨现象,证实PDLLA及PDLLA/TCP复合物对下颌骨缺损修复有持续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骨再生 混旋聚乳酸 磷酸三钙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PDLLA材料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柴红波 毛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00-702,共3页
聚内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de,PDLLA)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热塑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已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中,在骨折固定材料、骨支架材料等临床医学材料中均可看到它的身影。本文将针对PDLLA材料在口腔颌面外... 聚内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de,PDLLA)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弹性模量、热塑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等,已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中,在骨折固定材料、骨支架材料等临床医学材料中均可看到它的身影。本文将针对PDLLA材料在口腔颌面外科这一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内消旋聚乳酸(pdlla) 颌面外科 应用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