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质量指标数据汇总分析,按不同检测系统、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不同国产检测系统和不同混样模式划分,对使用混样模式进行核酸检测14家实验室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阳性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京津冀14家实验室采用混样模式中,核酸检测实验室以试剂R1、R2和R3为主;试剂6种使用模式3个项目(依次HBV DNA、HCV RNA、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909 vs 4.212 vs 3.592 vs 4.585、0.161 vs 0.078 vs 0.158 vs 0 vs 0.218 vs 0.955、0.032 vs 0.158 vs 0.158 vs 0.301 vs 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R1、R2、R4)国产试剂检测系统HBV DNA的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2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2种试剂组合的2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检出率(/万)分别为3.592 vs 4.585、0.218 vs 0.955、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1试剂的3家实验室间HBV DNA检出率(/万)分别为7.197 vs 7.590 vs 7.776,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0 vs 0.281 vs 0.933、0 vs 0.141 vs 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2试剂的5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万)分别为3.812 vs 3.849 vs 3.745 vs 1.557 vs 1.542、0 vs 0.367 vs 0 vs 0 vs 0、0 vs 0.183 vs 0.250 vs 0.311 vs 0,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3试剂的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试剂R3混样模式为6混,国产试剂均为8混,两者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14家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国产试剂混样模式为主,血站核酸混样检测实验室的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CV RNA和HIV RNA,且不同试剂间、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京津冀各血站需持续评估各自实验室单阳性率的差别,通过单阳性率比对分析,进一步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血液检测同质化建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在血站核酸检测系统中,对混样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2次拆分的必要性。方法筛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合格标本在COBAS s 201系统上进行核酸检测。对混样检测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常规拆分的同时,加做1次拆分,以达到双孔复试...目的探讨在血站核酸检测系统中,对混样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2次拆分的必要性。方法筛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合格标本在COBAS s 201系统上进行核酸检测。对混样检测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常规拆分的同时,加做1次拆分,以达到双孔复试的目的。分析混样CT值与拆分结果的关系。结果2015-2020年该系统上共725孔混样检测呈HBV-DNA反应性,2次拆分共有543例HBV-DNA反应性标本。其中340孔在2次拆分时均拆出同一HBV-DNA反应性标本;108孔仅在第1次拆分有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41孔仅在第2次拆分有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210孔2次拆分结果均为非反应性;26孔拆分出不止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结论在COBAS s 201系统上对混样反应性孔位进行2次拆分,拆分反应性率达74.90%。混样CT值<35且首次拆分结果呈非反应性孔位,有必要进行再次拆分。展开更多
采用基于捕获与连接的探针式PCR(capture and ligation probe-PCR,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法和镜检两种方法对10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综合评价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法对疟原虫的检测效果。从云南省疟疾参比实验室标本库选取93份阴性样本...采用基于捕获与连接的探针式PCR(capture and ligation probe-PCR,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法和镜检两种方法对10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综合评价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法对疟原虫的检测效果。从云南省疟疾参比实验室标本库选取93份阴性样本和7份阳性样本,随机混合,采用双盲法进行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检测,并与镜检法的结果对比分析,通过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检测时间及检测成本等进行综合评价。7份镜检阳性样本被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以镜检为金标准,CLIP-PCR矩阵拆分混样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全部样本的检测时间为5.0 h,较镜检的33.3 h缩短85.0%;检测成本为300元,较镜检的1 000元降低了70.0%。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质量指标数据汇总分析,按不同检测系统、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不同国产检测系统和不同混样模式划分,对使用混样模式进行核酸检测14家实验室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阳性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京津冀14家实验室采用混样模式中,核酸检测实验室以试剂R1、R2和R3为主;试剂6种使用模式3个项目(依次HBV DNA、HCV RNA、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909 vs 4.212 vs 3.592 vs 4.585、0.161 vs 0.078 vs 0.158 vs 0 vs 0.218 vs 0.955、0.032 vs 0.158 vs 0.158 vs 0.301 vs 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R1、R2、R4)国产试剂检测系统HBV DNA的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2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2种试剂组合的2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检出率(/万)分别为3.592 vs 4.585、0.218 vs 0.955、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1试剂的3家实验室间HBV DNA检出率(/万)分别为7.197 vs 7.590 vs 7.776,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0 vs 0.281 vs 0.933、0 vs 0.141 vs 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2试剂的5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万)分别为3.812 vs 3.849 vs 3.745 vs 1.557 vs 1.542、0 vs 0.367 vs 0 vs 0 vs 0、0 vs 0.183 vs 0.250 vs 0.311 vs 0,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3试剂的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试剂R3混样模式为6混,国产试剂均为8混,两者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14家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国产试剂混样模式为主,血站核酸混样检测实验室的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CV RNA和HIV RNA,且不同试剂间、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京津冀各血站需持续评估各自实验室单阳性率的差别,通过单阳性率比对分析,进一步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血液检测同质化建设。
文摘目的探讨在血站核酸检测系统中,对混样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2次拆分的必要性。方法筛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合格标本在COBAS s 201系统上进行核酸检测。对混样检测呈反应性的孔位进行常规拆分的同时,加做1次拆分,以达到双孔复试的目的。分析混样CT值与拆分结果的关系。结果2015-2020年该系统上共725孔混样检测呈HBV-DNA反应性,2次拆分共有543例HBV-DNA反应性标本。其中340孔在2次拆分时均拆出同一HBV-DNA反应性标本;108孔仅在第1次拆分有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41孔仅在第2次拆分有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210孔2次拆分结果均为非反应性;26孔拆分出不止1例HBV-DNA反应性标本。结论在COBAS s 201系统上对混样反应性孔位进行2次拆分,拆分反应性率达74.90%。混样CT值<35且首次拆分结果呈非反应性孔位,有必要进行再次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