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尾菜与干水稻秸秆混贮的发酵品质、菌群演替及关键菌群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娴 杜桂林 +4 位作者 史吉平 马治国 袁辰阳 刘相岑 张保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102,共13页
【目的】研究甘蓝尾菜与干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混贮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甘蓝尾菜和干水稻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尾菜与干水稻秸秆在30℃... 【目的】研究甘蓝尾菜与干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混贮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甘蓝尾菜和干水稻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尾菜与干水稻秸秆在30℃条件下混合贮存30 d,分别在发酵的第0,3,7,15,30天取样,分析样品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使用Mothur 1.30.2分析细菌和真菌的Alpha多样性指数(Coverage指数、Shannon指数、Chao1指数),结合BugBase和FUNGuild数据库分析细菌和真菌群落的表型功能,再利用共现性网络、冗余分析(RDA)分别研究菌群互作以及理化指标与优势物种相关性。【结果】与发酵前相比,甘蓝尾菜与干水稻秸秆混贮发酵结束后pH、干物质(DM)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下降(P<0.05),有机酸(乳酸、乙酸、丁酸)和乙醇显著积累(P<0.05),其中铵态氮含量在贮存结束时低于10%,pH降低到4.0;粗脂肪(CF)、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素(ADF)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中性洗涤纤维素(NDF)含量显著上升(P<0.05)。细菌和真菌群落的Coverage指数为0.99~1.00;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于发酵第3天之后均显著下降(P<0.05),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相对丰度(RA)>5%)由初始的非理想菌群转变为乳酸菌和肠杆菌类,真菌群落中致病型菌群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9种细菌表型和12种真菌表型被注释,其中需氧型(aerobic)、形成生物膜(forms biofilms)、革兰氏阴性(gram negative)、潜在致病型(potentially pathogenic)细菌和动物致病型(animal pathogenic)真菌相对丰度均显著下降(P<0.05),在30 d时相对丰度分别为8.0%,31.5%,31.8%,31.3%,15.46%。基于物种属水平相对丰度构建的微生物共现性网络由38个点(代表细菌属或真菌属)和91条无向的边(代表相连细菌属或真菌属之间的相关性)组成。与发酵前相比,乳酸菌(片球菌属Pedi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未分类的乳杆菌科unclassified_f__Lactobacillacea)和腐生型真菌(节担菌属Wallemia和unclassified_f__Dipodascaceae)作为关键物种抑制了病原菌富集;片球菌属Pediococcus、unclassified_f__Dipodascaceae是甘蓝尾菜和干水稻秸秆混贮发酵过程中改善青贮品质的关键物种。RDA结果显示,pH、WSC、CF是影响微生物优势物种演替的关键理化因子,其中pH、WSC与优势物种镰孢菌属、曲霉属、泛菌属、肠杆菌属呈正相关关系,与片球菌属、未分类的肠杆菌科呈负相关关系;CF与优势物种肠球菌属、节担菌属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甘蓝尾菜与干水稻秸秆混贮发酵过程中,干物质含量被有效保存,真菌优势物种显著富集,有效抑制了病原菌菌群的积累,可知混贮发酵是资源化处理甘蓝尾菜与干水稻秸秆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贮发酵 甘蓝尾菜 水稻秸秆 微生物群落演替 共现性网络 关键物种
下载PDF
混贮平菇废菌棒对波杂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何英俊 邢承华 王友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9,22,共3页
为研究混贮平菇废菌棒对波杂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50只断奶波杂山羊,随机分成A(废菌棒组)、B(混贮废菌棒)、C(优选废菌棒)、D(混贮优选废菌棒)、E(对照)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进行45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D组的日... 为研究混贮平菇废菌棒对波杂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50只断奶波杂山羊,随机分成A(废菌棒组)、B(混贮废菌棒)、C(优选废菌棒)、D(混贮优选废菌棒)、E(对照)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进行45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D组的日增重最大,分别比A、C、E组高210.82%、37.63%、54.32%(P<0.05),比B组高22.59%(P>0.05);D组平均日采食量除了与E组差异不显著外,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只均利润也以D组最高,比其他各组分别提高514.34%、28.91%、38.42%和80.34%。由此说明,优质的平菇废菌棒特别是经微贮发酵后,可以有效提高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对波杂山羊具有较好的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废菌棒 混贮发酵饲料 山羊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