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志异》与《镜花缘》科举叙事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尚继武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1期80-95,共16页
《聊斋志异》《镜花缘》虽然一为文言小说一为章回小说,所叙科举考试故事中应试者的角色身份及应试结果差异较大,但是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科举心态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科举叙事存在的相似处,或许是古代小说科举... 《聊斋志异》《镜花缘》虽然一为文言小说一为章回小说,所叙科举考试故事中应试者的角色身份及应试结果差异较大,但是两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科举心态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科举叙事存在的相似处,或许是古代小说科举叙事传统的影响所致,或许是李汝珍可能读过或者听人介绍过《聊斋志异》故事所致,或许是李汝珍与蒲松龄有相似的科场经历与见闻所致;其相异之处,则与各自的作者在家世家境、志趣遭际、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 比较研究 聊斋志异 《镜花缘》
下载PDF
清代文言小说对《聊斋志异》的“去同质化”写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姣婧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0,共10页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改造润饰作品的细节,或致力于将模糊之处进行化虚为实的明确与弥缝,抑或扭转小说既有的情节走势。如此多样化的“去同质化”写作不仅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更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去同质化”写作
下载PDF
清代《聊斋志异》戏曲改编及其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秀琴 《蒲松龄研究》 2006年第4期126-134,共9页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被多个剧种改编为戏曲作品,蔚为大观,成为我们研究小说与戏曲关系的一个重要标本。本文对“聊斋戏”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清代“聊斋戏”的创作情况,对建国以来的相关论文、专著进行了评介。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清代“聊斋戏” 改编
下载PDF
论吴绮缘《反聊斋》对《聊斋志异》的戏仿与祛魅
4
作者 杨婷 孙超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3期142-155,共14页
吴绮缘所著《反聊斋》具有独特的思想蕴涵与艺术风格,在近代众多《聊斋志异》仿作中独树一帜。它在文体上突破反“聊斋”常效“阅微体”的传统,赓续了《聊斋志异》文体及其美的创造,对其后“聊斋体”作品尊体与重美产生了关键作用。在... 吴绮缘所著《反聊斋》具有独特的思想蕴涵与艺术风格,在近代众多《聊斋志异》仿作中独树一帜。它在文体上突破反“聊斋”常效“阅微体”的传统,赓续了《聊斋志异》文体及其美的创造,对其后“聊斋体”作品尊体与重美产生了关键作用。在思想观念上,《反聊斋》对其戏仿文本《聊斋志异》进行了祛魅:以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张扬以“情”为中心的新型婚恋观,强调男女间平等的知识授受,表示厌弃功名富贵等。这是作者以小说的方式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然而这些观念突破都有明显的思想局限,仍然依违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整体观之,《反聊斋》通过化古生新融入了民初小说界的“兴味化”主潮,为实现中国小说基于本土立场的蜕变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绮缘 《反聊斋 聊斋志异 仿 祛魅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窥明清税事
5
作者 漆亮亮 《税收征纳》 2023年第12期51-52,共2页
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被誉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其中很多故事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毛泽东指出,《聊斋志异》其实是一部社会小说。其中有不少故事涉及明清税事,当代读者透过这些奇闻异事的表象,可以窥见明清时期的赋... 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被誉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其中很多故事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毛泽东指出,《聊斋志异》其实是一部社会小说。其中有不少故事涉及明清税事,当代读者透过这些奇闻异事的表象,可以窥见明清时期的赋税生态与民生疾苦。赋税不公:社会怪象的直接诱因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繁杂不公,并因此滋生和诱发了很多社会怪象。《聊斋志异》中的《促织》《盗户》《王十》等篇目就反映了因赋税不公导致的怪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疾苦 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 赋税制度 清代作家 《促织》 蒲松龄 直接诱因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在清代的改编——以戏曲为中心
6
《蒲松龄研究》 201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论〈聊斋志异〉在清代的改编——以戏曲为中心》一书是天津师范大学郑秀琴副教授的一部力作。本书对清代《聊斋志异》的改编作品,尤其是聊斋俚曲和聊斋戏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改编作品 清代 天津师范大学 聊斋俚曲 副教授
下载PDF
《聊斋志异》在清代的传播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平 《蒲松龄研究》 2003年第4期30-41,共12页
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只有经过传播,被接受者接受之后才算最终完成,而且其影响的大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播的情况。《聊斋志异》同样如此,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扛鼎之作,其自身的成就固然起着决定性的作... 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只有经过传播,被接受者接受之后才算最终完成,而且其影响的大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播的情况。《聊斋志异》同样如此,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扛鼎之作,其自身的成就固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传播的因素也不可忽视。梳理一下其在清代的传播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一部文学名著所必不可少的传播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清代 传播
下载PDF
清代文言小说“破家”母题研究——由《聊斋志异》管窥清初文人对婚姻制度的反思与突围 被引量:2
8
作者 项裕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3-167,共5页
《聊斋志异》描写了人们抛弃世俗婚姻的多种原因:或因对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或因对女性通奸、改嫁等行为的痛恨;或因男性因"好色"而悟道修行;或因仙人侠客等身份而唾弃婚姻。"破家"母题中的男女虽断绝了夫妇之伦,... 《聊斋志异》描写了人们抛弃世俗婚姻的多种原因:或因对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或因对女性通奸、改嫁等行为的痛恨;或因男性因"好色"而悟道修行;或因仙人侠客等身份而唾弃婚姻。"破家"母题中的男女虽断绝了夫妇之伦,却又接受孝亲抚子的家庭义务。由于传统乡族社会尚无法为单身生活提供足够的伦理支撑,道佛文化成为人们消解婚姻及抗拒儒家家庭观念的主要思想资源。清初此类小说作品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婚姻制度的反思乃至抗拒,并揭示了"破家"行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及伦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破家” 聊斋志异 婚姻伦理
下载PDF
《聊斋志异》评点与清代学风——以冯评、但评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蒋玉斌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95-98,111,共5页
清代的经世致用、考据、崇尚古文之学风深深地影响了《聊斋志异》评点,具体表现为:在《聊斋志异》评点中贯穿着极强的经世致用的清代实学精神,评点者把评点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对现实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聊斋志异》评... 清代的经世致用、考据、崇尚古文之学风深深地影响了《聊斋志异》评点,具体表现为:在《聊斋志异》评点中贯穿着极强的经世致用的清代实学精神,评点者把评点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对现实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聊斋志异》评点中运用考据学方法之处很多,其常见形式有注释名物、制度等和附述相类故事两种;古代优秀散文,尤其是先秦散文成了评点《聊斋志异》的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和以古文文法评点《聊斋志异》乃是崇尚古文之风所致。在清代学风的文化背景之下来观照《聊斋志异》评点,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小说评点在理论史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评点 清代学风 冯评 但评
下载PDF
论平民意识与清代聊斋戏改编的市井趣味 被引量:1
10
作者 冀运鲁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0,共8页
“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 “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形成改编热。聊斋戏的改编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很好的改编方式和演述形态。改编者们非常注重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口味,为适合乡村表演,他们不惜牺牲文采性,而强化其通俗性。在这种平民意识的影响下,《聊斋志异》戏曲改编也呈现出平民化特色和市井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剧因素 清代聊斋 平民意识
下载PDF
清代“聊斋戏”的总体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秀琴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本文从清代传奇、杂剧中的"聊斋戏"的剧目出发,概括其总体特征:它们在艺术结构和故事情节方面与原作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多以一个或两个中心道具引发出主要情节,并贯穿整个剧作,使其更具有完整性和整体感;在语言上呈现... 本文从清代传奇、杂剧中的"聊斋戏"的剧目出发,概括其总体特征:它们在艺术结构和故事情节方面与原作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多以一个或两个中心道具引发出主要情节,并贯穿整个剧作,使其更具有完整性和整体感;在语言上呈现出两种不同趋势:极度雅化和低劣恶俗;多贯穿着劝善惩恶和因果报应思想,注重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传奇与杂剧 总体特征 聊斋
下载PDF
《聊斋志异》对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影响续篇(续)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炳熙 《蒲松龄研究》 2007年第2期62-68,93,共8页
《小豆棚》中有许多并非小说的作品,“忠孝部”十五篇,除《赵孝子传》、《陈戍节妇》、《薛鲁氏》、《张氏》数篇外,都是纯粹的纪实之文;“艺文部”十四篇,除《文酒》一篇粗具情节,多少像点小说外,其余或堆砌诗词,或嵌入辞赋,... 《小豆棚》中有许多并非小说的作品,“忠孝部”十五篇,除《赵孝子传》、《陈戍节妇》、《薛鲁氏》、《张氏》数篇外,都是纯粹的纪实之文;“艺文部”十四篇,除《文酒》一篇粗具情节,多少像点小说外,其余或堆砌诗词,或嵌入辞赋,有的只为推出一篇文、一则判、一道檄、一篇论乃至一部鼓词,而敷衍成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 续篇 清代 《小豆棚》 情节 诗词 辞赋
下载PDF
论清代地方戏中的“聊斋戏”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秀琴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95-103,共9页
在青柯亭刻本问世不久,清代地方戏中的'聊斋戏'就开始不断涌现,尤其是评剧和川剧中的'聊斋戏'格外引人注目:前者真正做到了雅俗结合,赋予'聊斋戏'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后者从数... 在青柯亭刻本问世不久,清代地方戏中的'聊斋戏'就开始不断涌现,尤其是评剧和川剧中的'聊斋戏'格外引人注目:前者真正做到了雅俗结合,赋予'聊斋戏'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在思想和艺术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后者从数量上来看是各剧种'聊斋戏'的翘楚,是聊斋文化的重要分支。清代地方戏中的'聊斋戏'是我国古典小说向戏曲转化较为成功的范例,不仅对《聊斋志异》的传播接受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显示出《聊斋志异》恒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地方 聊斋 改编
下载PDF
清代“聊斋戏”改编方法论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玉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5-30,共6页
道光以后"聊斋戏"一时大兴,这与其成功的改编方法密不可分。清代"聊斋戏"改编《聊斋志异》的主要方法有:杂糅多篇或借鉴"他山之石";强化戏剧冲突;增加底层生活气息;突出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对"聊斋... 道光以后"聊斋戏"一时大兴,这与其成功的改编方法密不可分。清代"聊斋戏"改编《聊斋志异》的主要方法有:杂糅多篇或借鉴"他山之石";强化戏剧冲突;增加底层生活气息;突出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对"聊斋戏"改编方法的论析不仅有利于探讨"聊斋戏"的艺术魅力,也能给当代戏曲改编短篇小说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聊斋戏” 改编方法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与清代刑法相关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赵伯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4,136,共5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内容涉及民情风俗、名物典故以及作者心态等诸多层面,并非仅是一个个故事的联缀。刑法作为清代制度文化之一,属于《聊斋》中许多短篇小说写作的背景资料,摭拾《大清律例》中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内容涉及民情风俗、名物典故以及作者心态等诸多层面,并非仅是一个个故事的联缀。刑法作为清代制度文化之一,属于《聊斋》中许多短篇小说写作的背景资料,摭拾《大清律例》中的部分条文与小说相关内容加以对照研究分析,于正确诠释《聊斋》真义不可或缺。本文即分三部分探讨《聊斋志异》与《大清律例》有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清代 刑法 大清律例
下载PDF
从清代“聊斋戏”看戏曲改编对小说素材的选择性
16
作者 刘春兴 刘凤伟 《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75-77,共3页
戏曲改编对小说素材不仅具有依赖性 ,也具有能动性 ,包括选择性和再造性。本文以清代“聊斋戏”
关键词 清代 “聊斋戏” 曲改编 小说素材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灾害叙事
17
作者 孙琳 王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48-52,共5页
《聊斋志异》的灾害叙事大多涉及志怪内容,寓有褒贬之意,与传奇表达思想主旨的手法十分相近。蒲松龄在作品中对气候灾异、瘟疫、蝗灾等天灾的探询,对战乱之惨、杀人之惨等人祸的讽喻,大多蕴含着对官吏的批判、对谀神者的微词等思想倾向... 《聊斋志异》的灾害叙事大多涉及志怪内容,寓有褒贬之意,与传奇表达思想主旨的手法十分相近。蒲松龄在作品中对气候灾异、瘟疫、蝗灾等天灾的探询,对战乱之惨、杀人之惨等人祸的讽喻,大多蕴含着对官吏的批判、对谀神者的微词等思想倾向。蒲松龄的“孤愤”之思,《聊斋志异》叙事的传奇性,于灾害叙事中可窥得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 聊斋志异 灾害叙事 褒贬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对清代文言小说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炳熙 《蒲松龄研究》 1998年第4期97-118,共16页
在《聊斋志异》出现以前的明清之世,文言短篇小说长期处于寂寞的低谷,不但无法与名篇名著如林的唐代相比,就连宋元时曾出现过的零星佳篇也不多见。而《聊斋志异》出现后,情况便为之改观。正如《史记》一出,二十四史乃接踵问世;《... 在《聊斋志异》出现以前的明清之世,文言短篇小说长期处于寂寞的低谷,不但无法与名篇名著如林的唐代相比,就连宋元时曾出现过的零星佳篇也不多见。而《聊斋志异》出现后,情况便为之改观。正如《史记》一出,二十四史乃接踵问世;《聊斋》一出,则文言小说乃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聊斋 《萤窗异草》 清代文言小说 夜雨秋灯录 《阅微草堂笔记》 蒲松龄 《谐铎》 《中国小说史略》 作品
下载PDF
在戏剧与文学之间寻找精神张力——《〈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简评
19
作者 廖全京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 简评 剧艺术 文学视角 精神张力 杜建华
下载PDF
《聊斋志异》对地方戏剧目的影响
20
作者 赵云彩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自《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问世后,戏曲方面的改编随之开始,诞生了一批相关传奇和地方戏剧目。许多地方戏中的聊斋剧目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聊斋故事新的内涵,受到民众的喜爱。地方戏中的聊斋剧... 自《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问世后,戏曲方面的改编随之开始,诞生了一批相关传奇和地方戏剧目。许多地方戏中的聊斋剧目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聊斋故事新的内涵,受到民众的喜爱。地方戏中的聊斋剧目是我国古典小说转化为戏曲的成功实践,对《聊斋志异》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聊斋故事能够一直在地方戏中反复演绎,显示出《聊斋志异》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及永恒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地方 聊斋剧目 聊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