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佛教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
1
作者 闫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侠义公案小说是清代颇为流行的一种小说体裁,这类小说的创作深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曰"、"有诗为证"之类的外在形式上,而且在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及人物塑造中亦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如"劝善&q... 侠义公案小说是清代颇为流行的一种小说体裁,这类小说的创作深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曰"、"有诗为证"之类的外在形式上,而且在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及人物塑造中亦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如"劝善"和"因果报应"的主题思想设计,"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建构以及具有佛教色彩的清官、侠客、僧尼等的人物形象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佛教 主题思想 情节设计
下载PDF
“侠义”的蜕变及历史定位——谈清代公案侠义小说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嘉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3-28,共6页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故事模式和道德内涵表明 ,这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中世纪文化性质 ,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有较明显的落差 ,与同时期的以平等、民主为主要精神的西方文化 ,有对比强烈的时代差异性。此时期的侠文化是一种集体的愚...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故事模式和道德内涵表明 ,这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中世纪文化性质 ,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有较明显的落差 ,与同时期的以平等、民主为主要精神的西方文化 ,有对比强烈的时代差异性。此时期的侠文化是一种集体的愚味、集体屈服的产物 ,显示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危机 ,它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层面 ,与改革进取的精英文化层面 ,形成了鲜明的对应关系。在救国道路上 ,两者是背道而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侠义”的蜕变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西方文化
下载PDF
《施公案》中绿林好汉的没落及其对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影响
3
作者 徐小明 涂春芬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0期9-10,共2页
《施公案》是清中叶唯一一部侠义公案小说,它在中国侠义公案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后的《三侠五义》《彭公案》等影响甚大。《施公案》中绿林好汉走向没落的趋势,奠定了此后侠义公案小说中绿林好汉生存发展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 《施公案 绿林好汉 没落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
下载PDF
武侠小说的过去与现在
4
《中华武术》 1999年第8期53-53,共1页
唐人传奇中的武侠小说:杜光庭《虬髯客传》、袁郊《红线传》、裴铏《昆仑奴》、《聂隐娘》。 宋人话本及笔记中的武侠故事:《杨温拦路虎传》、《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等。 明代白话武侠小说... 唐人传奇中的武侠小说:杜光庭《虬髯客传》、袁郊《红线传》、裴铏《昆仑奴》、《聂隐娘》。 宋人话本及笔记中的武侠故事:《杨温拦路虎传》、《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等。 明代白话武侠小说:《水浒传》、《飞龙全传》、《封神演义》等。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石玉崑《三侠五义》、《施公案》;文康《儿女英雄传》、《济公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虬髯客传》 《水浒传》 《施公案 唐人传奇 宋人话本 《儿女英雄传》 旧派武侠小说 杜光庭
下载PDF
吴晓铃藏《忠烈侠义传》抄本考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苗怀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吴晓铃所藏《忠烈侠义传》抄本系坊贾作伪产物,其卷首序言、目录与《忠烈侠义传》相同,其后所署“道光二十八年春三月石玉昆”则为坊贾伪造。该抄本正文内容为《龙图耳录》,其内容文字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七年抄本较为一致,其... 吴晓铃所藏《忠烈侠义传》抄本系坊贾作伪产物,其卷首序言、目录与《忠烈侠义传》相同,其后所署“道光二十八年春三月石玉昆”则为坊贾伪造。该抄本正文内容为《龙图耳录》,其内容文字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光绪七年抄本较为一致,其与《忠烈侠义传》关系较谢蓝斋抄本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烈侠义传《龙图耳录》 石玉昆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
原文传递
《施公案》之施仕纶形象的民间文化内涵探析
6
作者 冯利华 《作家》 2015年第10X期153-154,共2页
《施公案》为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先导,与民间传说有一定渊源。《清史稿》等史书虽记载施公的为官品格,但并没有他审案的记载。历史提供的仅仅是施公的"清官"原型,而民间艺人虚构的故事才是其小说形象的来源。《施公案》是在... 《施公案》为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之先导,与民间传说有一定渊源。《清史稿》等史书虽记载施公的为官品格,但并没有他审案的记载。历史提供的仅仅是施公的"清官"原型,而民间艺人虚构的故事才是其小说形象的来源。《施公案》是在历史人物"施世纶"的清廉、正直、爱民品格的基础上,采集民间传说而成,明显具有世俗品格,满足下层民众的审美期待。小说描写施仕纶审查民间案件,塑造其聪明机智、秉公断案、以民为本的形象,反映民间普遍的"清官情结",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社会公正和生活安宁的美好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 《施公案 施仕纶 清官形象 民间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