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笑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3,共5页
钱穆认为清代经史之学从宋明性理之学发展而来,他对乾嘉经学考据多有批评;余英时指出,学术思想从宋明到清代发展,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变。钱穆论清代学术思想,多结合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察;余英时... 钱穆认为清代经史之学从宋明性理之学发展而来,他对乾嘉经学考据多有批评;余英时指出,学术思想从宋明到清代发展,是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变。钱穆论清代学术思想,多结合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察;余英时则以"内在理路"的研究路径来解释清代学术思想流变。在清代学术史领域,钱穆、余英时的研究有着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余英时 理学 清代学术思想史 内在理路
下载PDF
清代学术思想史重思与清初朱子学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方遥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5-203,共9页
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大特色就是学术潮流的多次转变,而在变与不变中,往往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过去一般被视为清学正统与主流的考据学,虽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贡献,但能够专门从事考据并以此名家的学者人数有限,只占士大... 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大特色就是学术潮流的多次转变,而在变与不变中,往往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过去一般被视为清学正统与主流的考据学,虽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贡献,但能够专门从事考据并以此名家的学者人数有限,只占士大夫阶层的一小部分,且其作为一代学术思潮的辉煌不过百年,其学术方法和意义也不断受到包括考据学者在内的各派学者的反思和批评,因而并不能等同于整个清学。而在考据风气掩盖下的清代理学特别是朱子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垄断着义理的真理性和解释权,从而在思想界始终保持着相当的重要性。加之朱子学数百年来一直担负着官方意识形态的角色,更使得这种思想上的重要性变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支配力量,以及广大民众所普遍遵循的信仰与原则,从而在民间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中,清初朱子学作为清初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不仅是整个清代朱子学的根基与代表,而且与王学、考据学等相互关联,能够在反思、总结传统理学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发挥,以努力回应并解决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与要求,应该成为清代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加以综合、系统的讨论,发掘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并对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予以重新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术思想史 理学 朱子学 考据学
下载PDF
如何释读清代学术思想史?——从研究史看《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的特点与价值
3
作者 向燕南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9年第1期265-282,共18页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东亚系教授,斯普洛克博物馆副馆长周启荣(Kai-wing Chow)的大作——《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继英文版和韩文版之后,终于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出版了,这部著作应该说也是继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东亚系教授,斯普洛克博物馆副馆长周启荣(Kai-wing Chow)的大作——《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继英文版和韩文版之后,终于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出版了,这部著作应该说也是继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Elmen)《从理学到朴学》(初版于1984年)之后,美国汉学界对以考据学为中心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系 儒家礼教 美国汉学界 副馆长 大陆出版 考据学 清代学术思想史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思路的转变--以谭丕模《清代思想史纲》为中心的讨论
4
作者 王豪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52,共13页
清代学术思想史自清末以来即为近代史家所重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代学术思想史领域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其中谭丕模所著《清代思想史纲》即当时较有特点的一部。该书之成一方面得益于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史学科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 清代学术思想史自清末以来即为近代史家所重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代学术思想史领域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其中谭丕模所著《清代思想史纲》即当时较有特点的一部。该书之成一方面得益于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史学科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唯物史观的传播所促成。该书大体赓续章太炎、梁启超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论述的思路,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大学教育影响的痕迹;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该书则不乏新见,这主要由唯物史观所赋予。在唯物史观和时势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思想史的写法开始兴起,并逐渐取代学术史的写法,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思想史领域的主流。以《清代思想史纲》一书为中心展开的相关讨论,一方面呈现了以大学教学、研究活动为媒介,近代史学研究推陈出新的具体过程,另一方面亦反映了近代以来史学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 清代学术思想史 谭丕模 清代思想纲》
原文传递
經學研究新視域:從“知識轉型”開展“經學學術史”的研究——從歷代經數與經目的變化談起
5
作者 張壽安 《人文中国学报》 2015年第1期1-46,共46页
'中國近代知識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討這個東西方學術交會衝擊與裂變的議題,至少得從兩個大方向進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學式知識如何在中國建構,包括體制與觀念;一是傳統中國學術在近代如何轉變。本人一向致力研究後一... '中國近代知識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研究工程。欲探討這個東西方學術交會衝擊與裂變的議題,至少得從兩個大方向進行,一是西方近代科學式知識如何在中國建構,包括體制與觀念;一是傳統中國學術在近代如何轉變。本人一向致力研究後一議題,一方面想了解傳統中國學術是否有一知識體系,一方面則探討傳統學術在近代早期亦即明清以降的變化,並試著梳理出傳統學術的分化與開放的可能性。欲探討傳統學術的變化,'經學'——這個處於傳統學術中心並和政治極度結合的學術載體毫無疑問是一焦點。本文即以經學爲主題,觀察它在明清尤其是清代乾嘉以降的變化情形,並解釋這種變化的學術意義。欲研究經學,議題與角度極其繁多。本文則把主綫放在經數與經目的變化上,從歷代經數與經目的變化來觀察經學的學術轉變意義,尤其把重點放在18、19世紀——也就是清代中期考據學最興盛的乾隆、嘉慶、道光時段,事實上經數與經目的變化也以這個時期最爲劇烈。這個研究主題的意義,不僅欲指出傳統經典中的正統與流派,同時也想證明在知識擴張的晚清,'經學已不能構成單獨的學術權威',以期彰顯正統之外的知識界是如何面對知識擴張與典範轉移的新學術局面。换言之,傳統中國學術的變化,經典未必只在内部以詮釋的方式作變遷,它很可能遭受其他鄰近學科的挑戰,而産生性質上的大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學術思想 段玉裁 沈濤 六經 二十一經
下载PDF
清儒的“知識分化”與“專門之學”萌芽——從幾場論辯談起
6
作者 張壽安 《岭南学报》 2015年第3期59-94,共36页
本研究從清乾嘉間幾場重要的學術辯論,觀察傳統學術的知識分化現象。主要説明兩點:一、清代的學術界已經出現各種專業知識獨立的聲音和努力,辭章、義理、考據之爭,表面是爭正統,實質是爭取獨立的知識地位。二、清代學術並非前人所言的... 本研究從清乾嘉間幾場重要的學術辯論,觀察傳統學術的知識分化現象。主要説明兩點:一、清代的學術界已經出現各種專業知識獨立的聲音和努力,辭章、義理、考據之爭,表面是爭正統,實質是爭取獨立的知識地位。二、清代學術並非前人所言的考證學,而是因考證而産生了豐富的工具性知識,這些工具性知識在清儒的深入研究發展下,其後都成了專門之學。在觀察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大歷史議題下,重新審視清代學術,尤其在知識發展上的貢獻,將揭開清代學術思想史之研究的新一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學術思想 戴震 龔自珍 袁枚 傳統知識分化
下载PDF
龚自珍论“六经”与“六艺”传统学术知识分化的第一步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寿安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61,共13页
"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近年来学界新兴的重要议题。欲探讨中国近代知识转型,除了分析近代西方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之外,中国本身的转变绝对是不可忽略的议题。清代学术位居近代转折之关键,其学术特色与认知,代表前近代学... "中国近代知识转型"是近年来学界新兴的重要议题。欲探讨中国近代知识转型,除了分析近代西方科学式知识如何在中国建构之外,中国本身的转变绝对是不可忽略的议题。清代学术位居近代转折之关键,其学术特色与认知,代表前近代学者对传统学术及其发展之重要反思。本文就以晚清重要学者龚自珍为焦点,说明他如何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观点,上溯《汉书.艺文志》,分判"六经"与"六艺",一则为经学的千年传统厘出一个统序,建立起经学学术史观;进而梳理出六艺的知识系统,并直接与乾嘉以降所新兴的专门之学分相属系,勾勒出六艺之学的专业分化。这个观察,不仅说明传统经学在前近代中国所呈现的分化情形,也展现出清儒对传统学术所作的初步知识层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术思想史 六经 六艺 龚自珍 知识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