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元与清代学风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明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4-180,共7页
清代乾嘉时期,汉学家埋头考据,忽略经世;崇尚汉儒,排斥宋学。书院教育则一味追求时艺,思想僵化。扬州学派领袖阮元为扭转不良学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任学政时,改革考试内容,倡导经史实学;任会试副总裁时,所出考题皆有关国计民生;先后创... 清代乾嘉时期,汉学家埋头考据,忽略经世;崇尚汉儒,排斥宋学。书院教育则一味追求时艺,思想僵化。扬州学派领袖阮元为扭转不良学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任学政时,改革考试内容,倡导经史实学;任会试副总裁时,所出考题皆有关国计民生;先后创办新式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培养通经致用的真才实学之士;在学术界,阮元倡导通儒之学,主张汉宋兼采和经世。阮元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所倡导的新风得到了焦循、凌廷堪等著名学者的认同和呼应。以阮元为首的扬州学派所倡导的汉宋兼采和通经致用的学风对清末学术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清末汉宋合流和经世思潮的兴起进行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清代学风 影响
下载PDF
方以智《通雅》对清代学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忠 夏永声 白俊芳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0-44,共5页
方以智《通雅》对清代学风产生了切实的影响,方氏的《通雅》在清代被禁是因方氏有反清复明的主张及行为,而不是因《通雅》本身。
关键词 方以智 《通雅》 清代学风
下载PDF
《聊斋志异》评点与清代学风——以冯评、但评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玉斌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95-98,111,共5页
清代的经世致用、考据、崇尚古文之学风深深地影响了《聊斋志异》评点,具体表现为:在《聊斋志异》评点中贯穿着极强的经世致用的清代实学精神,评点者把评点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对现实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聊斋志异》评... 清代的经世致用、考据、崇尚古文之学风深深地影响了《聊斋志异》评点,具体表现为:在《聊斋志异》评点中贯穿着极强的经世致用的清代实学精神,评点者把评点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对现实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聊斋志异》评点中运用考据学方法之处很多,其常见形式有注释名物、制度等和附述相类故事两种;古代优秀散文,尤其是先秦散文成了评点《聊斋志异》的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和以古文文法评点《聊斋志异》乃是崇尚古文之风所致。在清代学风的文化背景之下来观照《聊斋志异》评点,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小说评点在理论史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评点 清代学风 冯评 但评
下载PDF
《楚辞通释》的诠释特色与其在清代的影响
4
作者 杨兴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13,共3页
清代自康熙末年起,逐渐形成了专注于文字、音韵、训诂,稽古而不问今,以考据为时尚的学术风气。王船山的《楚辞通释》虽然继承了传统训诂学的原则和方法,但文字训诂只是揭示义理的手段,往往十分简略,著作的重心在于文意阐发和文本精神的... 清代自康熙末年起,逐渐形成了专注于文字、音韵、训诂,稽古而不问今,以考据为时尚的学术风气。王船山的《楚辞通释》虽然继承了传统训诂学的原则和方法,但文字训诂只是揭示义理的手段,往往十分简略,著作的重心在于文意阐发和文本精神的揭示,表现出了"义理为体、考据为用,释评结合、发愤抒情"的诠释特色。这一特色与弥漫于清代学界的考据之风抵牾不合,故其虽造诣颇高,但在清代难以获得与其学术成就相当的学术地位,影响极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通释》 诠释特色 清代学风 学术影响
下载PDF
清代学风对目录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春野 罗友松 《新世纪图书馆》 1986年第1期27-33,共7页
清代是我国目录学鼎盛时期,成果丰硕,目录学学术领域广泛开拓,社会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目录学家,显示出总结前代、开启未来的特色。为什么清代目录学能有这样大的进展?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这些社会因素都在... 清代是我国目录学鼎盛时期,成果丰硕,目录学学术领域广泛开拓,社会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目录学家,显示出总结前代、开启未来的特色。为什么清代目录学能有这样大的进展?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这些社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目录学。在许多因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思想 清代考据学 经世致用思想 清代学风 清代目录学 黄宗羲 顾炎武 社会作用 梁启超 清初
下载PDF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唐宋诗之争(三) 被引量:1
6
作者 齐治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24-29,共6页
清代居我国封建王朝之末,我国封建时代之各种学术、文艺亦至此而告一总结。胡应麟尝谓明人“不致工于作,而政工于述;不求多于专门,而求工于具体。”此语移以评清代学风,或更为恰当。然清人则既致工于述,而又求专门,其于各种学问,皆在前... 清代居我国封建王朝之末,我国封建时代之各种学术、文艺亦至此而告一总结。胡应麟尝谓明人“不致工于作,而政工于述;不求多于专门,而求工于具体。”此语移以评清代学风,或更为恰当。然清人则既致工于述,而又求专门,其于各种学问,皆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引申发挥,深入扩充,以自成其学,此则异于明人者也。清人于前人聚讼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之争 中国文学 批评史 清代学风 胡应麟 封建王朝 封建时代 清人 学术 文艺
下载PDF
清代学风影响下的清代画学
7
作者 张函 《大舞台》 2015年第10期21-22,共2页
清代是古代画论数量最多的朝代,这些画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代的学术风气影响,是清代画学思想中艺术与学术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本文分析了清代学风对画家思想的影响,以期对当代画学以启示。
关键词 清代学风 画学 批评标准
原文传递
清代《学政条约》与地方文风、学风及士风
8
作者 黄政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CSSCI 2017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清代《学政条约》可谓各省学臣的施政纲领,与其在任期间的各项执政措施相呼应,与考试文风、经史学风、品行士风的培养紧密相关,并体现出因人因时而异的价值旨归和执政侧重,既服务于科举考试,也成为普及理学和考据学风气、为士子争取权... 清代《学政条约》可谓各省学臣的施政纲领,与其在任期间的各项执政措施相呼应,与考试文风、经史学风、品行士风的培养紧密相关,并体现出因人因时而异的价值旨归和执政侧重,既服务于科举考试,也成为普及理学和考据学风气、为士子争取权利的重要途径,在清代地方文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政条约》 地方文教 清代学风 尊养士体
原文传递
清代别集中的古文自记
9
作者 余祖坤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4期215-216,共2页
清代别集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很多所录古文作品后附有自记(有的作家也写为“自识”或“附记”)。文中所说的自记,不是泛指作家记录的一切文字,而是指在单篇作品之后附上的补充性文字。有的作家也写为“自识”或“附记”自记的运... 清代别集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很多所录古文作品后附有自记(有的作家也写为“自识”或“附记”)。文中所说的自记,不是泛指作家记录的一切文字,而是指在单篇作品之后附上的补充性文字。有的作家也写为“自识”或“附记”自记的运用当然不限于某一种文体,诗、词、古文、骈文、八股等文体中都有,但在古文创作中最为多见。这既是清代学风影响下古文创作学术化的表征,也是古文家在强烈的经世目的及激烈的创作竞争驱使下努力推动其作品传播以求为人所知、所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创作 古文家 作品传播 骈文 学术化 清代学风 补充性
原文传递
從《四庫全書總目》“子部”提要看清代學術思想與學風的取向
10
作者 劉仲華 《历史文献研究》 2019年第1期319-328,共10页
編纂於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是清代'大一統'文化政策的重要反映,其子部提要對衆多書籍的分類和評價,既反映了清前期'尊崇儒學''返本六經'的學術思想,而且也體現了清統治者維護政治社會秩序的追求,以及... 編纂於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是清代'大一統'文化政策的重要反映,其子部提要對衆多書籍的分類和評價,既反映了清前期'尊崇儒學''返本六經'的學術思想,而且也體現了清統治者維護政治社會秩序的追求,以及乾嘉時期學界反對'門户之争'、講求實用與考證的治學方法和學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 “大一統”文化政策 清代學風
原文传递
《全宋文》序
11
作者 缪钺 《文献》 1988年第2期36-38,共3页
纂辑一代或数代之全文都为一集,以便检阅,其事盖始于明朝。梅鼎祚裒集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自皇霸、西汉以迄于隋,共一百馀卷,搜采虽富,而考订未精,'(牛氐)牾罅漏,卷卷有之。'(《四库提要》评语)故不足据为典要。清代学风... 纂辑一代或数代之全文都为一集,以便检阅,其事盖始于明朝。梅鼎祚裒集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自皇霸、西汉以迄于隋,共一百馀卷,搜采虽富,而考订未精,'(牛氐)牾罅漏,卷卷有之。'(《四库提要》评语)故不足据为典要。清代学风,趋向严谨,全文纂辑之业较明代为优。官修者如嘉庆时之《全唐文》,私纂者如严可均所辑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唐文 清代学风 纂辑 四库提要 编纂 历史文化 宋代 古籍整理 别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