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火灾与应对措施探析
1
作者 林燕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广州十三行商馆区人员密集、店铺林立、贮存货物多为毛织品的易燃物,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间,因秋冬气候干燥,加上煮食、战争等因素刺激,商馆区共计发生十次火灾。清前中期均为意外失火,清晚期多系人为纵火,商馆区... 广州十三行商馆区人员密集、店铺林立、贮存货物多为毛织品的易燃物,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间,因秋冬气候干燥,加上煮食、战争等因素刺激,商馆区共计发生十次火灾。清前中期均为意外失火,清晚期多系人为纵火,商馆区亦不断加强火灾应对措施管理。防火应对措施有通过告示提高防火意识、加强防火检查、增加防火建设、设置火路、建立防火制度;救火应对措施有建立救火灭火处理机制、增加和引进西方救火设备、充实救火队伍管理;灾后应对措施有做好抚恤与蠲免工作、重建商馆区和设置火灾保险。火灾应对措施实质上反映的是差异性和矛盾性,即中西方对于火灾认识及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观念的差异性,与在商馆区存放的是外国人货物而实施救火灭火的是中方人员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十三行 商馆区 火灾 防火救火建设 灾后应对措施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历史城市形态研究——以清代广州寺院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韶颖 汤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2-678,684,共8页
对城市历史地图进行转译,是还原城市历史形态,为后续的城市历史保护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的关键.以清代广州佛教寺院的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为例,在转译城市历史地图的基础上,建立了广州佛教寺院历史文化地理数据库,再应用GIS软件对各种信息进... 对城市历史地图进行转译,是还原城市历史形态,为后续的城市历史保护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的关键.以清代广州佛教寺院的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为例,在转译城市历史地图的基础上,建立了广州佛教寺院历史文化地理数据库,再应用GIS软件对各种信息进行配对核密度比照分析,直观地呈现佛教寺院在城市中的分布状态,揭示佛教寺院在城市中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市形态 清代广州 寺院 分布
下载PDF
清代广州地区通俗小说刊刻考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文革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2,共8页
通过考查清代广州地区小说书坊及刊刻小说情况,获知清代广州地区约有小说书坊29家,刊刻小说107种。清代广州地区通俗小说刊刻具有品类集中、翻刻本居多、流行性强的特征,主要刊刻时间在乾隆以后。广州为乾隆以后仅次于苏州的第二大小说... 通过考查清代广州地区小说书坊及刊刻小说情况,获知清代广州地区约有小说书坊29家,刊刻小说107种。清代广州地区通俗小说刊刻具有品类集中、翻刻本居多、流行性强的特征,主要刊刻时间在乾隆以后。广州为乾隆以后仅次于苏州的第二大小说出版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地区小说刊刻 书坊
下载PDF
清代广州行商崩溃原因探析——从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世界首富说开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怡然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将中国商人伍秉鉴列为世界首富。伍秉鉴乃是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行商,而广州十三行一度是清政府"一口通商"国策下唯一合法的中外商贸垄断组织。广州行商拥有令人垂涎的商贸垄断特权,却一个又一个地走向崩溃...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将中国商人伍秉鉴列为世界首富。伍秉鉴乃是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行商,而广州十三行一度是清政府"一口通商"国策下唯一合法的中外商贸垄断组织。广州行商拥有令人垂涎的商贸垄断特权,却一个又一个地走向崩溃。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官为刀俎,商为鱼肉,行商们承受着朝廷官府无休止的摊派勒索;第二,行商们债台高筑,以致被逼无奈地卷入外国高利贷的债务陷阱;第三,外商欠下中国商人的债务,往往是一走了之,由此出现一笔又一笔的死账。清代广州行商在极其艰难的夹缝中苟且生存,其结局是悲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行商 崩溃原因 世界首富
下载PDF
清代广州制造的西式钟表及其历史背景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庆昌 《南方文物》 2011年第3期190-195,202,共6页
引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洋钟表可谓一种地道的舶来品。西洋钟表传入中国是伴随着天主教而来,作为礼品和商品进入中国。钟表自传入中国始就成为东西方之间相互交往了解的媒介,钟表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的速度是其他任何西方物品无法比... 引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洋钟表可谓一种地道的舶来品。西洋钟表传入中国是伴随着天主教而来,作为礼品和商品进入中国。钟表自传入中国始就成为东西方之间相互交往了解的媒介,钟表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的速度是其他任何西方物品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 制造 钟表 传入中国 西洋 文化交流史 中国传播 东西方 进入中国 贵族家庭 天主教 手工业 舶来品 物品 速度 商品 媒介 礼品 官吏 官府
下载PDF
清代广州外销通草画的制作与销售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朋彦 《客家文博》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清代广州外销画,指在乾隆年间广州一口通商后,广州出现的职业外销画匠以西方商人为客户,采用商业的生产模式绘制出、以对外销售获利为目的的绘画作品。其中,外销通草画是外销数量较多的画种,而通草画则指一种用通草木茎髓制成的薄片,由... 清代广州外销画,指在乾隆年间广州一口通商后,广州出现的职业外销画匠以西方商人为客户,采用商业的生产模式绘制出、以对外销售获利为目的的绘画作品。其中,外销通草画是外销数量较多的画种,而通草画则指一种用通草木茎髓制成的薄片,由于画匠在其上作画, 1故称通草画。本文将通过分析广州一口通商的优势、外销画的制作与推销,还原当时繁盛的外销通草画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 外销通草画 制作 商业性
下载PDF
《清代广州旅本》
7
《新民周刊》 2023年第29期79-79,共1页
这本小书,堪称19世纪的广州“旅游攻略”,其所记掌故饶有趣味。作者美国医生嘉约翰是一位曾在广州生活了40多年的“活地图”,不仅在书中介绍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著名景点与娱乐项目,还贴心地提供了交通、邮政、货币兑换等实用信息,更定... 这本小书,堪称19世纪的广州“旅游攻略”,其所记掌故饶有趣味。作者美国医生嘉约翰是一位曾在广州生活了40多年的“活地图”,不仅在书中介绍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著名景点与娱乐项目,还贴心地提供了交通、邮政、货币兑换等实用信息,更定制了一日游、多日游的旅游线路。该“旅游攻略”当时因大受外国游客欢迎,曾多次再版。书中所记旧貌,亦可与今日广州新貌相映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兑换 旅游线路 旅游攻略 一日游 实用信息 外国游客 娱乐项目 清代广州
原文传递
清代广州外销帽章扇 被引量:1
8
作者 白芳 《紫禁城》 2021年第6期100-113,共14页
帽章扇,起源于日本奈良时代的圆形桧扇,十六世纪通过贸易的途径传播至欧洲。清乾隆、嘉庆年间,广州工匠凭借精湛高超的手工技艺,根«欧洲帽章扇的式样,将其打造成为欧洲皇室贵族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和清代多数外销艺术品一样,广州外... 帽章扇,起源于日本奈良时代的圆形桧扇,十六世纪通过贸易的途径传播至欧洲。清乾隆、嘉庆年间,广州工匠凭借精湛高超的手工技艺,根«欧洲帽章扇的式样,将其打造成为欧洲皇室贵族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和清代多数外销艺术品一样,广州外销帽章扇在中西海贸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因海外市场的需求而繁荣,又因海外市场需求的转变而衰落,是中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文化 皇室贵族 奢侈品 历史见证 奈良时代 十六世纪 手工技艺 清代广州
原文传递
海幢寺与清代广州文人文化活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林林 《岭南文史》 2020年第1期21-28,56,共9页
一、海幢寺概况海幢寺位于广州珠江南岸,濒临江水、交通便利、环境怡人,是清代广州著名佛教圣地。海幢寺早在南汉时期就已存在。清道光《广东通志》对海幢寺这样记载:"海幢寺在河南,盖万松岭福场园地也。旧版有千秋寺,南汉所建,废... 一、海幢寺概况海幢寺位于广州珠江南岸,濒临江水、交通便利、环境怡人,是清代广州著名佛教圣地。海幢寺早在南汉时期就已存在。清道光《广东通志》对海幢寺这样记载:"海幢寺在河南,盖万松岭福场园地也。旧版有千秋寺,南汉所建,废为民居,僧光牟募于郭龙岳,稍加葺治,颜曰‘海幢’。"[1]清康熙年间,海幢寺得平南王尚可喜的支持,寺庙建设规模扩大,先后建筑了天王殿等主体建筑,并扩大面积,全盛时北至珠江,南至万松岭,景色优美,为广州一大寺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幢寺 佛教圣地 清代广州 康熙年间 南汉 天王殿 尚可喜 万松岭
原文传递
清代广州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消费文化探析
10
作者 蒋建国 《探求》 2003年第5期40-47,共8页
消费文化史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清代广州作为西方文化和消费品输入中国的桥头堡,是清代城市消费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范本。本文从对外贸易、中西关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角度审视清代广州的消费文化,考察清代广州在... 消费文化史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清代广州作为西方文化和消费品输入中国的桥头堡,是清代城市消费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范本。本文从对外贸易、中西关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角度审视清代广州的消费文化,考察清代广州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认为它是在西洋人、西洋货和西洋文明与广州的商业文化结合中逐步生成的,并带有强烈的开放性、世俗性、享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这对研究清代广州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 对外开放 消费文化
原文传递
清代广州外销丝绸上的康乃馨
11
作者 白芳 《读者欣赏》 2020年第9期90-99,共10页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期,伴随世界地理大发现,东西航路开通,标志着世界性海洋贸易圈逐渐形成: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历两千年而不衰的贸易大港,尤其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期,伴随世界地理大发现,东西航路开通,标志着世界性海洋贸易圈逐渐形成: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历两千年而不衰的贸易大港,尤其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颁布了“(洋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军机处信档》,清乾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上谕,欧美各国商人仅被允许在广州口岸一地进行通商贸易,西方人称之为“一口通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一口通商 广州口岸 清代广州 丝绸 通商贸易 贸易圈
原文传递
清代城市移民的定居化与宗族建设——以广州为中心
12
作者 梁敏玲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8,220,共14页
本文以广州为中心,分析清代城市外来移民在城市中定居并繁衍后代的过程,考察在此过程中的宗族建设行为以及城市中的宗族形态。清代广州的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在高流动性的城市社会中,"世居"城市的人群逐渐形成。积累了商业... 本文以广州为中心,分析清代城市外来移民在城市中定居并繁衍后代的过程,考察在此过程中的宗族建设行为以及城市中的宗族形态。清代广州的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在高流动性的城市社会中,"世居"城市的人群逐渐形成。积累了商业与文化资本的移民后裔以这座城市为主要根基构建并维系着一些较为松散的"城市型"宗族。城市中多元复合的社会网络为城市移民及其后裔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而这些网络所在的社会环境又制约了他们建设的"城市型"宗族的规模与功能,并使得宗族的构筑与维系更依赖这个网络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 城市移民 定居化 城市型宗族
原文传递
《清代首批公派留美广州西关幼童文物展览》在广州沙面开幕
13
《羊城今古》 2004年第2期8-8,共1页
《清代首批公派留美广州西关幼童文物展览》于4月26日10时在广州市沙面南街22号举行了剪彩开幕仪式。中国铁道博物馆罗迎难馆长、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领导和省、市、区有关领导以及有关学者、西关留美幼童后人等出席了剪彩仪式。这次展... 《清代首批公派留美广州西关幼童文物展览》于4月26日10时在广州市沙面南街22号举行了剪彩开幕仪式。中国铁道博物馆罗迎难馆长、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领导和省、市、区有关领导以及有关学者、西关留美幼童后人等出席了剪彩仪式。这次展览由国家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荔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文化局联合主办,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沙面街道办事处和荔湾区博物馆承办.展期为2004年4月26日至5月1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首批公派留美广州西关幼童文物展览》 历史文化 民族精神 詹天佑
原文传递
《商人们的广州——1750年代的中英贸易》评介
14
作者 刘赫宇 《全球史评论》 2021年第2期302-306,共5页
藤原敬士·『商人たちの広州一一七五〇年代の英清貿易』、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7年,vi+296頁。清代广州贸易的兴衰,事关中国同英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涉及中国近代历史分期等诸多重要问题,因而长... 藤原敬士·『商人たちの広州一一七五〇年代の英清貿易』、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17年,vi+296頁。清代广州贸易的兴衰,事关中国同英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涉及中国近代历史分期等诸多重要问题,因而长期吸引着众多海外学者投身相关研究。在日本,取得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学位、就职日本大学文理学部的藤原敬士(ふじわらけぃ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贸易 东京大学 日本大学 博士学位 海外学者 中国近代历史 清代广州 商人
原文传递
“香港图”插屏命名考证及修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艳菊 李广华 雷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101,111,共11页
广州粤海关,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主要的海关,是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特殊地位。"香港图"插屏是一件清代中期制作的象牙插屏,主体为象牙制成,表面涂染了丰富的颜色,像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插屏图像不仅记录了... 广州粤海关,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主要的海关,是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特殊地位。"香港图"插屏是一件清代中期制作的象牙插屏,主体为象牙制成,表面涂染了丰富的颜色,像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插屏图像不仅记录了当时多个欧洲国家的商船抵达广州黄埔港口时的景像,同时刻画了广州黄埔地区的地理、建筑、自然风貌,是一件关于粤海关广州港口的重要历史实物。插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价值,作者在修复过程中结合科技检测、历史文献对其制作工艺、象牙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图像内容对其命名加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广州 黄埔口岸 象牙工艺 修复检测
原文传递
十三行的秘密
16
作者 姜龙飞 《东方剑》 2020年第11期5-5,共1页
俗谓:财不露白。除了防范爱揩油的邻居、撬门遛锁的蟊贼和绿林剪径的盗匪,自有国家以来,更为了对付贪得无厌的官府。十三行的财富秘密是在一场大火之后曝光的。1822年11月1日晚10时许,广州西门外十三行街北侧,一家饼店突然着火。时值秋... 俗谓:财不露白。除了防范爱揩油的邻居、撬门遛锁的蟊贼和绿林剪径的盗匪,自有国家以来,更为了对付贪得无厌的官府。十三行的财富秘密是在一场大火之后曝光的。1822年11月1日晚10时许,广州西门外十三行街北侧,一家饼店突然着火。时值秋冬之交,广东盛行北风,火势顺风向南蔓延,很快烧到外国商行(时称夷馆),连片的木结构建筑随之俱被引燃,烈焰烛天。所谓十三行,是清代广州进出口贸易商行的统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行 木结构建筑 盗匪 清代广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