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治光绪年间新科进士授职情况探析——兼论《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的相关观点
1
作者 方芳 《教育与考试》 2009年第5期46-48,53,共4页
《清史稿》和《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两种书都谈到了新科进士的授职情况,前者较为简要且有缺漏,后者较为详尽。然而,尤其是《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在同治和光绪时期所授职"知县"和"内阁中书"的记载上有不当之处。此外,... 《清史稿》和《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两种书都谈到了新科进士的授职情况,前者较为简要且有缺漏,后者较为详尽。然而,尤其是《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在同治和光绪时期所授职"知县"和"内阁中书"的记载上有不当之处。此外,该书对现任官员考中进士后授职情况的记载也不甚完备。对此,论文利用《清代朱卷集成》中丰富的进士履历予以一一指正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士 授职 《清史稿》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清代朱卷集成》
下载PDF
各人都有各自的举业——读《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
2
作者 鲁竹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30,共6页
抗战时期,百物腾贵,许多知识者不得不卖字鬻文以贴补家用,闻一多先生治印被传为美谈。商衍鎏先生是时避居西蜀,也以砚田耕耘为生。其字“天骨开张,姿态颖秀”。在书界小有名气。不过,人们更看重的恐怕还是他前清最后一个探花的身... 抗战时期,百物腾贵,许多知识者不得不卖字鬻文以贴补家用,闻一多先生治印被传为美谈。商衍鎏先生是时避居西蜀,也以砚田耕耘为生。其字“天骨开张,姿态颖秀”。在书界小有名气。不过,人们更看重的恐怕还是他前清最后一个探花的身份。当时有所谓四进士条屏,指最末一次科考前四名之人(亦即人们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传胪)的书迹,缺少一人,都非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闻一多 先生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 状元 榜眼
下载PDF
士习文风:清代的科举考试与移风易俗——以《乾隆中晚期科举考试史料》为中心 被引量:5
3
作者 常建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70,189-190,共15页
清朝巡抚、学政等官员有整饬士习、振兴文风的职责,皇帝要求他们以奏折报告有关生童岁试、录取举人乡试的情形,乾隆朝奏折保留了这方面的资料。清朝把科举考试中整饬士习、振兴文风作为移风易俗看待,乾隆帝对此尤为强调,旨在将科举考试... 清朝巡抚、学政等官员有整饬士习、振兴文风的职责,皇帝要求他们以奏折报告有关生童岁试、录取举人乡试的情形,乾隆朝奏折保留了这方面的资料。清朝把科举考试中整饬士习、振兴文风作为移风易俗看待,乾隆帝对此尤为强调,旨在将科举考试以及士子的行为纳入国家政治文化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举考试 士习文风 移风易俗 乾隆朝奏折
下载PDF
清代乡试考官的选派
4
作者 胡平 《清史论丛》 2017年第2期188-195,共8页
清代科场的考官,区别于负责各项考务管理的场官,是指负责命题阅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的正副主考官和同考官。各省乡试主考官是由皇帝选派,要具备一定的衔名和品级,同考官必须是科甲出身,即担任考官有资格条件的限制。为了确保主考官... 清代科场的考官,区别于负责各项考务管理的场官,是指负责命题阅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的正副主考官和同考官。各省乡试主考官是由皇帝选派,要具备一定的衔名和品级,同考官必须是科甲出身,即担任考官有资格条件的限制。为了确保主考官的学识水平是称职的,清政府在沿袭明制使用京官的同时,又采取"考差"手段选出"人品端方、学问醇正"的人来担任。这种与历代不同的乡试主考官选派方式,从运行机制上维护了科举考试顺利进行,充分显示了清廷对考官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举考试 乡试考官 考差
下载PDF
论清代分省取士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卫东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1,共5页
分省取士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一项基本政策,对于平衡各地的取士人数,保证官员队伍的多样性,扩大统治基础等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将考生之间的自由竞争严格限制在本地区之内,造成各地考试的竞争程度不一。因此出现了大量“冒籍... 分省取士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一项基本政策,对于平衡各地的取士人数,保证官员队伍的多样性,扩大统治基础等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将考生之间的自由竞争严格限制在本地区之内,造成各地考试的竞争程度不一。因此出现了大量“冒籍”参考的社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举考试表分省取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