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师生情谊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孙敦恒
-
机构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7-14,共8页
-
文摘
本文记述了陈寅恪应聘到清华国家研究院任教一段令闻嘉誉的故事,撰述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吴■诸师间,以及师生间,师爱生,生尊师,“师弟之间,恩同骨肉,同门之谊,亲如手足”的真挚情谊。
-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师生情谊
尊师重道
王国维
梁启超
陈寅恪
吴宓
-
分类号
G649.28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最是人间留不住
- 2
-
-
作者
葛行路
-
机构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
出处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2年第5期30-31,共2页
-
文摘
那是民国十六年的初夏,清华园里一片沉静。学生们都已于昨日散去了,偌大的清华国学研究院里空空荡荡的,除了几名留校的先生外,已再无他人。大师穿着长袍,长长的辫子拖在脑后,立在公事房的门里,想起昨日离别宴上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光景,想起往昔一年师生情谊,今日诸学生却皆已天南海北,各奔东西,不免一阵伤感,轻叹一声,到底是人间第一耽离别啊,浮生如此,君何言哉?
-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师生情谊
清华园
学生
离别
大师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躬行的本分
- 3
-
-
作者
张达明
-
出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当年,刘节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哲学史时师从陈寅恪,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躬行
中国哲学史
师生情谊
陈寅恪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最后”的师者
- 4
-
-
作者
安丽英
-
出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36期25-25,共1页
-
文摘
1929年,梁启超病情渐趋恶化。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当时他推荐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为其看病。萧龙友诊治后,对症下药,梁启超服了中药后,开始颇见成效,但不久病情又反复。谢国桢十分关心老师的病情,又去问萧龙友。萧龙友对谢国桢说:“令师要病好,必须停止工作,否则即是扁鹊再生,也无能为力。
-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师者
梁启超
谢国桢
对症下药
病情
师生
毕业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最后”的师者
- 5
-
-
作者
安丽英
-
出处
《做人与处世》
2013年第21期62-62,共1页
-
文摘
1929年,梁启超病情渐趋恶化,吃药也不见好转。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当时他推荐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为其看病。萧龙友诊治后,对症下药,梁启超服了中药后,开始颇见成效,但不久病情又反复。谢国桢十分关心老师的病情,又去问萧龙友。萧龙友得知梁启超一直没有停止读书治学活动时,对谢国桢说:
-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师者
梁启超
谢国桢
对症下药
读书治学
病情
师生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