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则服人 宽则得众——冯友兰执掌清华文学院的两个侧面
1
作者 王仁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1-18,共8页
自1931年7月出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到1949年9月辞职,冯友兰执掌清华文学院长达十八年之久;抗日战争期间,他还兼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为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发展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从学科发展和... 自1931年7月出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到1949年9月辞职,冯友兰执掌清华文学院长达十八年之久;抗日战争期间,他还兼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为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发展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从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这两个侧面追忆冯友兰对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清华大学文学 文学院院长 能则服人 宽则得众
下载PDF
中国民航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课程设置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静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6-57,共2页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围绕文学、语言学和跨学科文化三个方向设置课程,体现通识教育原则。借鉴清华大学...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围绕文学、语言学和跨学科文化三个方向设置课程,体现通识教育原则。借鉴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国民航大学英语专业应增加语言、文学和文化通识课程的设置,增加语言、文学和跨学科文化等选修课程的开设,重塑英语专业特色,打破就业局限,培养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航大学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语言 文学 文化通识课程 跨学科文化
下载PDF
“清华中国文学系的柱石”——闻一多与大学中文教育
3
作者 商金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21-126,共6页
作为“清华中国文学系的柱石”的闻一多的教育理念和实绩,尚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闻一多主张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培养学术研究的人才”、“把中文系办成学系研究中心”,以及在《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二系机构刍议》... 作为“清华中国文学系的柱石”的闻一多的教育理念和实绩,尚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闻一多主张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培养学术研究的人才”、“把中文系办成学系研究中心”,以及在《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二系机构刍议》一文中提出的看法,对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乃至我国大学文科的改革和发展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朱自清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 西南联大
下载PDF
“白话文百人百论”二十一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顾毓琇、周策纵、唐德刚
4
作者 李春阳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243-256,共14页
顾毓琇顾毓琇,字一樵,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是三国吴丞相顾雍的后代,与顾炎武、顾维钧同族。其祖母为宋代词人秦观后人,其母为书圣王羲之六十五代女孙。1915年入清华学校,参加闻一多、朱湘等人的清华文学社,担任清华戏剧社社长,热爱文学... 顾毓琇顾毓琇,字一樵,1902年生于江苏无锡,是三国吴丞相顾雍的后代,与顾炎武、顾维钧同族。其祖母为宋代词人秦观后人,其母为书圣王羲之六十五代女孙。1915年入清华学校,参加闻一多、朱湘等人的清华文学社,担任清华戏剧社社长,热爱文学,曾创作四幕剧《孤鸿》和中篇小说《芝兰与茉莉》。1923年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大学电机学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文学 顾毓琇 宋代词人 唐德刚 朱湘 秦观 江苏无锡 清华学校
下载PDF
吴宓与民国时期清华外文系的研究生培养 被引量:3
5
作者 傅宏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7-112,共6页
20世纪20年代末,在著名学者吴宓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外文系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并很快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这些办学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强化了清华外文系的优良传统,而且也为时下外语类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吴宓 清华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研究生教育 课程要旨 办学特色
下载PDF
评闻一多的新诗社团活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卫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清华时期,闻一多热衷新诗创作,参与清华文学社编辑活动,领导诗歌组同学展开诗歌讨论,出版诗歌刊物和书籍,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走向进行思考;新月时期,作为一个学习艺术,了解西方艺术,又渴望保存中国文化传统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实现了诗歌观... 清华时期,闻一多热衷新诗创作,参与清华文学社编辑活动,领导诗歌组同学展开诗歌讨论,出版诗歌刊物和书籍,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走向进行思考;新月时期,作为一个学习艺术,了解西方艺术,又渴望保存中国文化传统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实现了诗歌观念上中西合璧的设想,提出了新诗的"三美"理论,对中国新诗进行诗艺尝试,成为新月诗派的代言人;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以一个中年教师的身份引导学生寻找原始生命力,整理民歌,与学生一起制定诗歌纲领,编辑《现代诗钞》,自觉承担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具有历史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诗的格律 清华文学 新月社 西南联大
下载PDF
名师
7
作者 许渊冲 《新世纪智能》 2020年第1期18-20,共3页
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府。谈到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梁启超在一九二九年已经去世,我读过他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在清华文学社讲的《... 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府。谈到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梁启超在一九二九年已经去世,我读过他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在清华文学社讲的《情圣杜甫》,X演讲中说:杜甫写《石壕吏》时,“他已经化身作那位儿女死绝、衣食不给的老太婆,所以他乜野说的话,完全和他们自己说的一样。……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细,真情愈发挥得透彻。我们熟读他,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贻琦 清华文学 清华国学研究院 《石壕吏》 陈寅恪 梁启超 赵元任 王国维
下载PDF
罗暟岚年谱 被引量:1
8
作者 叶雪芬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42-48,54,共8页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大公报》 朱湘 《苦果》 朱自清 清华文学 海外通信 《论语》 文艺 闻一多
下载PDF
试论美术对闻一多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诠元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91-98,共8页
文学与美术的关系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课题。闻一多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美术在他的文学活动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本文试图研究美术对闻一多的影响,以求对他的创作个性和文艺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绘画美 创作个性 意象派 诗歌理论 色彩美 艺术构思 忆菊 李太白 诗中有画 清华文学
下载PDF
闻一多早期唯美主义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钦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2期259-276,共18页
每一种文艺思潮,都派生于时代的思潮,而时代思潮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所酿成的。所以,文艺思潮的流变,虽有盛衰之分,却是没有间断。从社会进化的过程上来考察十九世纪末欧洲的唯美主义,可以见出它的功与过。产生于二十年代中国的唯美主... 每一种文艺思潮,都派生于时代的思潮,而时代思潮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所酿成的。所以,文艺思潮的流变,虽有盛衰之分,却是没有间断。从社会进化的过程上来考察十九世纪末欧洲的唯美主义,可以见出它的功与过。产生于二十年代中国的唯美主义,是当时的社会生活促成的,也受到了外来思潮的影响。早期的闻一多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时代思潮 清华文学 冬夜草儿评论 诗镌 人生悲剧 十九世纪 李白之死 感觉主义 思想倾向
下载PDF
闻一多未刊稿
11
作者 王丹鹰 贺绍俊 王瑾瑾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登载闻一多先生的未刊稿,敬请读者注意。闻一多先生的文化遗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刊登这些资料将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学习、研究闻一多先生著作的热情,对全国的研究工作也有所裨益。... 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登载闻一多先生的未刊稿,敬请读者注意。闻一多先生的文化遗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刊登这些资料将进一步激发我院师生学习、研究闻一多先生著作的热情,对全国的研究工作也有所裨益。我们衷心感谢闻一多先生家属的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刊稿 闻一多先生 清华文学 社友 《女神》 君评 研究工作 半年刊 专此 杂志名称
下载PDF
朱湘新诗创作发展叙论之一 论朱湘“夏天”期的新诗创作
12
作者 钱光培 《青海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82-86,共5页
朱湘优游的生活既终,奋斗的生活开始,乃检两年半来所作诗,选之,存可半数,得二十六首,印一小册子,命名《夏天》,取青春期已过,入了成人期的意思。“我的诗,你们去吧!站得住自然的风雨,你们就生存;站不住,死了也罢。”
关键词 朱湘 新诗创作 “夏天” 《夏天》 叙论 朔方 江南 主调 诗歌 清华文学
下载PDF
罗暟岚及其小说创作
13
作者 叶雪芬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2期84-92,共9页
五四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经过“五四”狂飙洗礼的文学青年们,呼朋引类,为探索新文学创作而携手并进。二十年代初、中期,各种文学社团、文学刊物如烂漫山花。开遍神州大地。作家辈... 五四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经过“五四”狂飙洗礼的文学青年们,呼朋引类,为探索新文学创作而携手并进。二十年代初、中期,各种文学社团、文学刊物如烂漫山花。开遍神州大地。作家辈出,作品如林,备极一时之盛。虽然贡献有大小之分,成就有高低之别,但是先驱者开辟草菜之功均不可湮没,他们当年那种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感至今令人感佩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果》 清华文学 朱湘 鲁迅 小说创作 小说作家 文学 劳动人民 中山装 讽刺文学
下载PDF
从调色板到诗——《闻一多》第三章 留学(1922—1925年)
14
作者 许芥昱 方仁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年第2期337-361,共25页
想当初,你点起了一支“红烛”,为人生寻找道路。你一边唱着悲歌一边找,红烛陪你哭陪你流下了热血绞成的泪珠……—柯仲平,延安,1946 1922年7月16日,闻一多赴航美国。他对新的海上冒险旅行是热诚的,头脑中充满了词汇和诗韵。他曾答应那... 想当初,你点起了一支“红烛”,为人生寻找道路。你一边唱着悲歌一边找,红烛陪你哭陪你流下了热血绞成的泪珠……—柯仲平,延安,1946 1922年7月16日,闻一多赴航美国。他对新的海上冒险旅行是热诚的,头脑中充满了词汇和诗韵。他曾答应那些留在清华文学社的朋友,热切希望通过诗歌录下自己的行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文学 诗歌形式 三章 李商隐 想当初 剑匣 我的祖国 太阳吟 《红豆》 创作冲动
下载PDF
新诗同音堆集说略
15
作者 许霆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1-65,共5页
同音堆集,指的是诗歌语言中某种音以高于其他音的频率安排在诗行里,并在语流中起某种形式和意义作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经过训练的读者来说,“一般地对他只发生一种几乎下意识的作用:读者会感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但不一定意识到这种影... 同音堆集,指的是诗歌语言中某种音以高于其他音的频率安排在诗行里,并在语流中起某种形式和意义作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经过训练的读者来说,“一般地对他只发生一种几乎下意识的作用:读者会感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但不一定意识到这种影响的来源”。举例说吧,这是歌德的两行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言 诗行 《雨巷》 读者会 音乐美 梁宗岱 戴望舒 清华文学 朱湘 音响模拟
下载PDF
也谈徐志摩思想
16
作者 丁国兴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28-36,共9页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他的思想如何?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做出公正的评价。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评论界,尊重历史:对徐志摩的思想作出了较为正确的评价。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偏向,有的评价给徐志摩戴上种种桂冠...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他的思想如何?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做出公正的评价。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评论界,尊重历史:对徐志摩的思想作出了较为正确的评价。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偏向,有的评价给徐志摩戴上种种桂冠。因此,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徐志摩,仍是我们现代文学领域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想从徐志摩思想发展的角度,谈三个方面:徐志摩是否有追求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徐志摩 现代文学 文学评论 峡石 新诗发展 下层人民 刻骨仇恨 清华文学 娱乐消遣 软弱性
下载PDF
闻一多未刊稿(二)
17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22-27,共6页
景超、实秋: 景超底第二号、第三号信,实秋的十月一日信都收到了。听说实秋近来的Productivity很好,可喜可喜。我到美以后,成绩也出我冀料之外;近来的诗兴尤其浓厚;大概平均起来,一个礼拜也有一首。作《忆菊》后又有新作三首。秋来洁阁... 景超、实秋: 景超底第二号、第三号信,实秋的十月一日信都收到了。听说实秋近来的Productivity很好,可喜可喜。我到美以后,成绩也出我冀料之外;近来的诗兴尤其浓厚;大概平均起来,一个礼拜也有一首。作《忆菊》后又有新作三首。秋来洁阁森公园甚可人意,上星期六、星期日我在那里整个地蹓跶了两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刊稿 忆菊 屠龙居士 清华文学 李白之死 信都 哲理诗 《女神》 告诉我 想不起
下载PDF
八十年代我在清华的文学活动——王玮访谈录
18
作者 姜红伟 王玮 《诗探索》 2016年第3期84-104,共21页
访谈形式:电子邮件访谈时间:2014年8月3日问:有人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答:事隔多年以后,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和许多亲历者一样,认为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特别是在恢复高考制度不久... 访谈形式:电子邮件访谈时间:2014年8月3日问:有人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答:事隔多年以后,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和许多亲历者一样,认为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特别是在恢复高考制度不久的大学校园,许多优秀青年学子相继涌人,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交流思想,各种思潮极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清华文学 高考制度 中国大学生 访谈形式 诗歌作品 我在 访谈时间 张红 白影
原文传递
朱湘叙论
19
作者 夏明钊 《绥化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25-30,54,共7页
诗人朱湘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葬我》,最后一节是——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
关键词 朱湘 文学研究会丛书 新诗集 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新诗 田园牧歌式 海外寄霓君 清华文学 近代小说 诗神
下载PDF
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
20
作者 杜林杰 《新西部》 2016年第10期54-58,1,共5页
“闻一多短短的一生,除了一死轰动中外,大抵是平静安定的,他过的是诗人与学者的生活,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对于他是一个转折点,他到了昆明之后似乎是变了一个人,于诗人学者之外又成了当时一般时髦人士所谓的‘斗士'。”梁实秋如是总结他... “闻一多短短的一生,除了一死轰动中外,大抵是平静安定的,他过的是诗人与学者的生活,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对于他是一个转折点,他到了昆明之后似乎是变了一个人,于诗人学者之外又成了当时一般时髦人士所谓的‘斗士'。”梁实秋如是总结他的挚友。其实,诗人的激烈与热情,学者的深刻与单纯,斗士的刚直与坚定,无论在闻一多的哪个人生阶段都不曾或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人生阶段 唐诗研究 格律诗派 李公朴 诗镌 清华文学 全唐诗 诗创作 《琵琶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