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论日本茶道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茶与禅宗的结合,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茶文化现象。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天地人和的最高境界。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种茶、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 茶与禅宗的结合,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茶文化现象。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天地人和的最高境界。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种茶、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村田珠光、茶道的中兴之祖武野紹鴎都是通过拜禅师学禅,将禅的哲学内涵与茶道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并一步步将日本茶道发扬光大,禅宗无疑是影响日本茶道精神内涵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日本茶道,从"露地"、"茶室"环境、"床の間"、"天井"、"畳"的布置,到"懐石料理"的选择;从茶道仪式过程,到人的心境,都体现了其精神内涵,即和、敬、清、寂,形成了日本茶道独特的思想艺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
下载PDF
林思进先生和他的《清寂堂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君惠 《文史杂志》 1989年第2期15-16,24,共3页
四川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清寂堂集》,是四川省文史馆已故副馆长、文学家、教育家林思进先生著作的选编,现已定稿,将由巴蜀书社出版。本刊特摘发刘君惠先生执笔的《清寂堂集》前言,以飨读者。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关键词 清寂堂集 思进 出版规划 巴蜀书社 清寂 刘君 古籍整理 四川大学教授 诗歌理论 赵尧
下载PDF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精神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琳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403-403,共1页
日本茶道艺术与中国茶道艺术存在诸多差异,中国茶道重在品尝茶的味道,而日本茶道重在精神修养,日本茶道奉行"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其诠释的理念以及价值内涵,都是日本文化自身生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从日本茶道艺术的形... 日本茶道艺术与中国茶道艺术存在诸多差异,中国茶道重在品尝茶的味道,而日本茶道重在精神修养,日本茶道奉行"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其诠释的理念以及价值内涵,都是日本文化自身生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从日本茶道艺术的形成背景入手,认知"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探究日本茶道艺术的传承与应用机制,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 精神探究 文化传播 文化影响
下载PDF
萧红《呼兰河传》清寂笔调及成因
4
作者 罗英华 欧碧 《黑河学刊》 2017年第2期24-25,共2页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笔亮色,其中所蕴含着的寂寞情感以及书写方法值得广为探究。本文将《呼兰河传》中构建的氛围命名为"清寂",对其中的清寂笔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文献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笔亮色,其中所蕴含着的寂寞情感以及书写方法值得广为探究。本文将《呼兰河传》中构建的氛围命名为"清寂",对其中的清寂笔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文献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呼兰河传 清寂笔调 成因
下载PDF
清寂的心灵镜像与诗性的文学救赎——林湄散文集《清寂》一瞥
5
作者 肖成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1,共9页
林湄散文以优美的文笔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喧哗、现实的况味、真挚的缅怀、异域的风情,以及浓郁的哲思熔铸一炉,构筑起一个饱含着明心见性智慧和人间热忱关爱的清寂世界,其所映射的心灵镜像,鉴证了林湄借助文学为现实困境寻求救赎之路... 林湄散文以优美的文笔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喧哗、现实的况味、真挚的缅怀、异域的风情,以及浓郁的哲思熔铸一炉,构筑起一个饱含着明心见性智慧和人间热忱关爱的清寂世界,其所映射的心灵镜像,鉴证了林湄借助文学为现实困境寻求救赎之路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寂世界 心灵镜像 哲思叩问 文学救赎
下载PDF
浅谈紫砂壶“清寂”的创意设计
6
作者 方慧 《江苏陶瓷》 CAS 2022年第4期47-47,49,共2页
中国人爱好喝茶,喝茶不仅有益身体健康,更是一种修养身心的生活方式,紫砂壶作为茶的载体,被推崇为“世间茶具之首”,它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能发茶之真香味,而且紫砂壶融合了多种工艺形式,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无论是平民百姓还... 中国人爱好喝茶,喝茶不仅有益身体健康,更是一种修养身心的生活方式,紫砂壶作为茶的载体,被推崇为“世间茶具之首”,它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能发茶之真香味,而且紫砂壶融合了多种工艺形式,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雅文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把壶,可以说紫砂壶是中国人心中最理想的茶具,爱喝茶的人手里不能没有一把紫砂壶。本文以紫砂壶“清寂”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清寂 造型设计 文化意境
下载PDF
清寂,红尘花自开
7
作者 李天斌(黎族) 《当代教育》 201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有一个影子,他清寂,在尘世的深里独自花开,尔后花落:他干净,就像一泓山泉,万里无云,空山无语,澄明悠远;他更孤独,钟鼓梵音,红颜情爱——他从遥远中走来,又向遥远中走去,他让你觉得世事薄凉,让你想要抓住他的手,却又不忍... 有一个影子,他清寂,在尘世的深里独自花开,尔后花落:他干净,就像一泓山泉,万里无云,空山无语,澄明悠远;他更孤独,钟鼓梵音,红颜情爱——他从遥远中走来,又向遥远中走去,他让你觉得世事薄凉,让你想要抓住他的手,却又不忍——这个影子原来是你心底最柔弱的那一抹,甚或是你的前世,只需轻轻一碰,那些花,那些云,那些水就兀自不知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清寂 红尘花自开》
下载PDF
弗与世同:时代突变下渐江的清寂画风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少卿 童兴强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8,共7页
渐江是一位不轻易表露情绪、很少立言发声的人,为人孤峭,不与时同。他出家以后作品多仿倪瓒,但同时仍受黄公望等人影响,画风清冷、清静、清寂,画面整体很清静,极少有人,这正是渐江在动荡时代下的内心诉求。渐江画面中的清寂感与四僧中... 渐江是一位不轻易表露情绪、很少立言发声的人,为人孤峭,不与时同。他出家以后作品多仿倪瓒,但同时仍受黄公望等人影响,画风清冷、清静、清寂,画面整体很清静,极少有人,这正是渐江在动荡时代下的内心诉求。渐江画面中的清寂感与四僧中其他三位画面中显露出的个性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在明末清初社会变更的大环境下,渐江的画给人一种弗与世同、遗世独立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清寂 时代突变 “黄公望风格” 四僧
原文传递
从茶道看日本人的审美观——以“和敬清寂”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田一汐 《才智》 2010年第1期160-161,共2页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环境给了日本人特别的审美观。"闲寂"作为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给日本的文化艺术带来了深深的影响。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就包含了"闲寂"的理念。以"和敬清寂&qu...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环境给了日本人特别的审美观。"闲寂"作为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给日本的文化艺术带来了深深的影响。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就包含了"闲寂"的理念。以"和敬清寂"为茶道精神,概括简洁而内容丰富,尤其是清寂的审美观。这种审美意识原有寂寞,苦闷的意思,到了平安默契,逐渐演变成清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人们欣赏的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心理 和敬清寂 闲寂
原文传递
"和敬清寂"与茶道文化——裏千家第15代掌门人千玄室
10
作者 刘德育 《作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18,共6页
“茶道”在日本,颇有些仪式感。想来,我本人开始接触日本的茶道文化,是1964年到1978年在日本做常驻记者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曾访问过日本茶道“裏千家”设在东京千代田区的“研修道场”。
关键词 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 常驻记者 仪式感
原文传递
清寂打笋山
11
作者 凹凸 《普洱》 2012年第8期86-87,共2页
去打笋山纯属偶然。三月底四月初在普洱茶山间游走,于某日晚在振太的一家小餐馆吃饭。席间刚带我们去文帕村看河头大茶树回来的乡政府宣传办干事谢文泰,极力推荐我们去打笋山看看。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清寂打笋山》
原文传递
唐代佛教与山水共生的寺院诗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福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在中国诗史上,唐代是寺院诗创作的转进与勃兴期,作品数量及题材拓展均取得极大突破。在书写模式上,相继形成藉景畅理、触境明心、纪实绘景三种类型,充分体现佛教与山水互彰的共生性,为山水诗开拓出全新境界。唐人寺院诗重写景造境,常以... 在中国诗史上,唐代是寺院诗创作的转进与勃兴期,作品数量及题材拓展均取得极大突破。在书写模式上,相继形成藉景畅理、触境明心、纪实绘景三种类型,充分体现佛教与山水互彰的共生性,为山水诗开拓出全新境界。唐人寺院诗重写景造境,常以动静相生法状清寂之景,物态生动,意境幽玄。寺院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警策,字锻句炼,隽语频出,普遍形成以精切之语状绝胜之景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诗 藉景畅理 触境明心 纪实写景 清寂幽玄
下载PDF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 被引量:7
13
作者 姜天喜 邓秀梅 吴铁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其目的是要人们... 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其目的是要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道文化。探究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综合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促进中日茶道文化的深入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茶禅一味 和敬清寂
下载PDF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姗姗 卢永松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79-180,共2页
日本茶道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茶和饮茶文化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在品茶时融入了佛教的禅宗思想,茶禅一味形成了具有独具文化特色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精髓在于和静清寂,它可以称之为茶道思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具有丰富的... 日本茶道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茶和饮茶文化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在品茶时融入了佛教的禅宗思想,茶禅一味形成了具有独具文化特色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精髓在于和静清寂,它可以称之为茶道思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日本茶人在茶事时也遵循了相应的文化礼仪,这体现在主人对客人的用心上。文章从日本茶道具有的和敬清寂、茶禅一味、礼仪文化进行分析,从而论述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和静清寂 茶禅一味 礼仪文化
下载PDF
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宙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深深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和美学之中,特别是对享誉全世界的日本平面设计影响深远。梳理日本茶道历史变迁和日本平面设计概况,解析日本茶道精神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提升我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参照体...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深深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和美学之中,特别是对享誉全世界的日本平面设计影响深远。梳理日本茶道历史变迁和日本平面设计概况,解析日本茶道精神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提升我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参照体系的价值,对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茶道 平面设计 美学 和静清寂
下载PDF
东亚区域的文化共性探析——以日本茶道和谐美的考察为中心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洁敏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77-81,共5页
区域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和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进程,这一进程起步于经济领域,外溢于政治、防务和社会领域,但将终结于文化领域。重新审视、追溯东亚区域文化的源流,寻求东亚区域各国的文化共性,对于促进... 区域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和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进程,这一进程起步于经济领域,外溢于政治、防务和社会领域,但将终结于文化领域。重新审视、追溯东亚区域文化的源流,寻求东亚区域各国的文化共性,对于促进东亚区域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日本茶道为例,探讨东亚和谐思想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的文化共性 中国和谐思想 和谐美 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
下载PDF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崇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5-346,共2页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型、气、美、味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四大文化元素。本文将对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和敬清寂的理念...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型、气、美、味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四大文化元素。本文将对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和敬清寂的理念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深刻的展现出茶道的文化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论日本的茶道文化与茶景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曲洁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4-375,共2页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文化源中国茶文化,自唐代传入日本后,中国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与日本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发展成为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体系,对日本人日常生活、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成为日本民族文...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文化源中国茶文化,自唐代传入日本后,中国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与日本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发展成为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体系,对日本人日常生活、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本文选取日本茶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日本茶道起源与发展,进而围绕"和敬清寂"四个字分析日本茶道精神内涵,最终分析其在日本茶景观的体现与表达,旨在从内容与形式方面清晰、透彻地了解日本茶道文化与审美特征,从侧面道出其与中国茶道文化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茶道文化 和敬清寂 茶景观
下载PDF
日本茶道起源与发展中的禅文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雪咏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6-377,共2页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禅文化,受禅宗文化影响至深。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的主要传播者就是禅僧,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禅僧。日本茶道中所谓的"茶禅一味"、"茶道四谛"理念的实质也与禅宗精神完全一致。本文...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禅文化,受禅宗文化影响至深。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的主要传播者就是禅僧,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禅僧。日本茶道中所谓的"茶禅一味"、"茶道四谛"理念的实质也与禅宗精神完全一致。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禅文化对日本茶道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禅文化 茶禅一味 和敬清寂
下载PDF
禅宗思想与晚唐咏物诗创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见楠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9-183,共5页
禅宗思想大兴于晚唐,在般若空观和"自性清净"的佛性观基础上,其直观内证的理路对咏物题材的诗歌创作多有启迪。其中,"于相而离相"的禅宗空观为晚唐咏物诗注入了一种不执于物、空幻淡泊的禅思境界;沩仰宗"情不... 禅宗思想大兴于晚唐,在般若空观和"自性清净"的佛性观基础上,其直观内证的理路对咏物题材的诗歌创作多有启迪。其中,"于相而离相"的禅宗空观为晚唐咏物诗注入了一种不执于物、空幻淡泊的禅思境界;沩仰宗"情不附物"的禅学思维启发晚唐诗人在咏物诗创作中追求一种纤尘不染、澄澈无碍的诗意氛围,而曹洞宗"即相即真"的观照方式,与借物喻理的咏物思维甚为契合,在禅理类咏物诗的创作中多有体现。禅宗各流派的禅学见解对于晚唐诗人解脱烦恼、回归清寂本心、转换咏物思维、升华诗歌境界都有重要的助益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空观 清寂心性 淡泊诗境 “即相即真” 咏物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