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教传统对耶鲁大学的影响
1
作者 刘宝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4,共6页
耶鲁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是与清教密切相关的。作为今日耶鲁大学的缔造者,清教传统直接影响了耶鲁大学自由、独立精神的塑造、教授做主体制的形成,并造就了耶鲁独特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
关键词 耶鲁大学 清教传统 人文教育
下载PDF
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清教传统与自由主义精神
2
作者 庞金友 吕毅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01,共7页
清教传统对美国政治思想尤其是自由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无论从逻辑还是情感,清教传统都不会自动产生自由主义精神,其内含的信仰不自由甚至还带有反自由主义倾向,但在殖民地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在英国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北美清教的... 清教传统对美国政治思想尤其是自由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无论从逻辑还是情感,清教传统都不会自动产生自由主义精神,其内含的信仰不自由甚至还带有反自由主义倾向,但在殖民地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在英国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北美清教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后期对契约观念的认同、对民主法治的肯定、对个人主义的尊重以及对个人权利的约束等,这些变化与现代自由主义精神深度契合,为美国自由主义的形成、民主理想的确立和现代国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殖民地 清教传统 自由主义 美国政治思想
原文传递
威廉·福克纳“约克那帕塔法体系”小说与清教文化传统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方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7,共6页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约克那帕塔法体系"小说,对于清教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如勇气、自尊、同情和牺牲等是肯定和赞扬的,另一方面他对南方清教文化中的种族主义和禁欲主义倾向...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约克那帕塔法体系"小说,对于清教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如勇气、自尊、同情和牺牲等是肯定和赞扬的,另一方面他对南方清教文化中的种族主义和禁欲主义倾向又是否定和批判的,忠实地反映了一个伟大作家对于身处于其间的南方清教文化传统的荣耀、矛盾、痛苦和迷惘,成为美国南方文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座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约克那帕塔法体系” 清教文化传统
下载PDF
论考察科学精神中清教主义传统的基本维度——西方传统知识分子基本精神倾向系列研究之导论
4
作者 韩彩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1-15,50,共6页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显然是学者们无法回避、更不应该规避的重要议题。对于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而言,学术界特别是国内学术界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历史回溯。爱因斯坦洞察到了科学精神与宗教信仰式的精神气质的内在一致性,不过真正诱发人...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显然是学者们无法回避、更不应该规避的重要议题。对于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而言,学术界特别是国内学术界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历史回溯。爱因斯坦洞察到了科学精神与宗教信仰式的精神气质的内在一致性,不过真正诱发人们去探究中世纪基督教与科学的真实精神关系的是默顿,尽管默顿命题存在诸多局限。研究表明,清教主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伦理态度等方面的精神气质对近现代科学精神的凝集起到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新教伦理对于科学精神的凝集并没有太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顿命题 清教主义传统 科学精神
下载PDF
从《牧师的黑面纱》看霍桑的清教观 被引量:5
5
作者 叶立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牧师的黑面纱》(The Minister’s Black Veil)是美国十九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cl Hawthorne,1804—1864)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故事重述》中最为出色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充满了寓意和象征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 《牧师的黑面纱》(The Minister’s Black Veil)是美国十九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cl Hawthorne,1804—1864)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故事重述》中最为出色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充满了寓意和象征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新英格兰牧师突然戴上神秘黑纱的故事。作者在序言中声称“象征着不同的含义”并又名为“道德寓言”。那么,我们要问,霍桑在这含混的象征和忧郁的寓言中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师的黑面纱 纳撒尼尔·霍桑 清教传统 清教思想 美国短篇小说 清教主义 十九世纪初 短篇小说集 上帝 人性恶
下载PDF
黑屋中独自绽放的“玫瑰”——从南方的社区意识与个人主义冲突解读爱米丽的反叛人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小镇上一位贵族老处女爱米丽的悲剧生活。本文从南方社会强烈的社区意识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对传统的眷念与爱米丽追求个人幸福的个人主义表现之间的冲突来分析爱米丽的反叛人生。她强烈的自我和...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小镇上一位贵族老处女爱米丽的悲剧生活。本文从南方社会强烈的社区意识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对传统的眷念与爱米丽追求个人幸福的个人主义表现之间的冲突来分析爱米丽的反叛人生。她强烈的自我和自主意识使她敢于自由选择,不屈不挠地与镇上的人对抗,为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追求幸福和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权利而做出大胆的抗争与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米丽 社区意识 个人主义 福克纳 清教传统
下载PDF
玫瑰的花与刺——剖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玫瑰”寓意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曦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文章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社会历史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美国文化 南方淑女 清教传统 南北差异
下载PDF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悲剧因素解读
8
作者 胡莉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爱米丽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她自小生活在封建家长制和男权社会清教传统思想的阴影中,人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而她守旧的性格,又使她彻底成为清教传统和新旧观念冲突的牺牲品。爱米丽个人的悲剧,体现了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没落贵族子弟无... 爱米丽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她自小生活在封建家长制和男权社会清教传统思想的阴影中,人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而她守旧的性格,又使她彻底成为清教传统和新旧观念冲突的牺牲品。爱米丽个人的悲剧,体现了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没落贵族子弟无所适从的痛苦和深深的失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米丽 男权社会 清教传统 悲剧
下载PDF
福克纳的基督教思想探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媛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5-86,90,共3页
福克纳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基督教《圣经》原型,这一写作特点与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家庭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南方的"圣经地带"无疑是福克纳文学启蒙的摇篮,清教主义传统也和福克纳的创作息息相关,在福克纳作品中体现的... 福克纳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基督教《圣经》原型,这一写作特点与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家庭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南方的"圣经地带"无疑是福克纳文学启蒙的摇篮,清教主义传统也和福克纳的创作息息相关,在福克纳作品中体现的对人类的生存状况和人性自身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方面所持的态度,与他所受到的浓烈的基督教文化传统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而其家庭成员对他的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圣经 基督教思想 清教主义传统 探源
下载PDF
玫瑰的花与刺——剖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玫瑰”寓意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园媛 黄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2-34,共3页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本文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历史社会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南方淑女 清教传统 福克纳 英美文学 短篇小说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原文传递
谁造就了布莱克? 被引量:1
11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7-138,共2页
谁造就了布莱克?威廉·布莱克的宗教倾向历来为布莱克的研究者们争论不休,有说他是基督教浸礼会教徒,也有说他是摩拉维亚教徒,还有说他是斯维登伯格教派的信徒,甚至是英国国教派信徒等等,人们又往往把他的宗教倾向与他的智性... 谁造就了布莱克?威廉·布莱克的宗教倾向历来为布莱克的研究者们争论不休,有说他是基督教浸礼会教徒,也有说他是摩拉维亚教徒,还有说他是斯维登伯格教派的信徒,甚至是英国国教派信徒等等,人们又往往把他的宗教倾向与他的智性兴趣相结合,从新柏拉图主义、诺斯提神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布莱克 宗教倾向 宗教观 反律法主义 反基督 英国国教 新柏拉图主义 罗马天主教会 清教传统 工人阶级
原文传递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多主题性分析
12
作者 匡颖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X期61-62,共2页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享誉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在这部充满着爱恨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作品中其,主题不是单一或单层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该作品的多主题性:一方面是表层主题包,括爱情傲、慢...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享誉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在这部充满着爱恨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作品中其,主题不是单一或单层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该作品的多主题性:一方面是表层主题包,括爱情傲、慢与荣耀死、亡与谋杀及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是深层主题即,谴责美国南方清教传统对人性的扭曲和身心的压抑。表层主题与深层主题相互交织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丽 表层主题 深层主题 南方清教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