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清末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大正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94-100,共7页
略论清末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罗大正历史刚刚跨入二十世纪,清政府便拉开了改革的帷幕。从1901年1月清帝发布第一道"变法"上谕到清王朝覆灭这10余年中,清政府在军事、经济、教育、文化、行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往... 略论清末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罗大正历史刚刚跨入二十世纪,清政府便拉开了改革的帷幕。从1901年1月清帝发布第一道"变法"上谕到清王朝覆灭这10余年中,清政府在军事、经济、教育、文化、行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往,通常将这10余年改革称为"新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改革 慈禧太后 洋务派 清政府 社会历史背景 义和团 顽固派 民族资本主义 地主阶级改革 清王朝
下载PDF
从清末三次改革看省会城市地位 被引量:1
2
作者 赖小路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4-67,共4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统治进行了三次改革运动:开启中国工业化的洋务运动;启蒙社会近代意识的戊戌维新;启动政治体制革新的"清末新政"和"君主立宪制"。这三次欲力挽大清江山于不倒的努力开启了超...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统治进行了三次改革运动:开启中国工业化的洋务运动;启蒙社会近代意识的戊戌维新;启动政治体制革新的"清末新政"和"君主立宪制"。这三次欲力挽大清江山于不倒的努力开启了超越传统的变迁,启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历程。值得注意的是,三次改革运动毫无例外的都是以省会这一行政中心城市为载体进行的。因此,省会城市成为清政府进行现代化努力的堡垒和迈向现代化的起始点与辐射点,并且成了城市现代化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改革 省会城市 早期现代化
下载PDF
留学生对清末教育改革的参与和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7-243,共7页
清末的教育改革不仅是新政时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就,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巨大变革。以科举制的结束和新的教育体制的萌生为标志,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体系土崩瓦解,现代教育体制开始萌芽。在此过程中,留学生尤其是留日学生积极参与改... 清末的教育改革不仅是新政时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就,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巨大变革。以科举制的结束和新的教育体制的萌生为标志,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体系土崩瓦解,现代教育体制开始萌芽。在此过程中,留学生尤其是留日学生积极参与改革,在新学制与教育发展规划的起草,新式学堂的创建、教学和管理,教科书的编写等方面,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清末教育改革 参与 影响
下载PDF
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公丕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25-30,共6页
从新的视角重新反思和评价清末法制改革在近现代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这是我国法学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工具着力探讨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这场法制改革运动具有双重... 从新的视角重新反思和评价清末法制改革在近现代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这是我国法学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工具着力探讨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这场法制改革运动具有双重性质,即:它既是资不封建统治集团为了挽救即将崩溃的专制帝国统治而进行的一场法制改良运动,又是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影响下所展开的一次法律改造工程。因之,清末法制改革既开始了法律结构的创新性过程,又表现了法律精神的某种价值转型,从而构成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法制改革 司法独立 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法制现代化 沈家本 法律原则 西方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法律结构 《钦定宪法大纲》
下载PDF
语言方案、历史意识与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中的世界语 被引量:7
5
作者 季剑青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93,共15页
清末以降,在西学的冲击下,建立能够承载和表达现代知识和文化的新语言,成为语言改革运动的核心关切之一。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新世纪》作者群立足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和科学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提出用世界语取代汉语的激进方案,而以章太... 清末以降,在西学的冲击下,建立能够承载和表达现代知识和文化的新语言,成为语言改革运动的核心关切之一。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新世纪》作者群立足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和科学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提出用世界语取代汉语的激进方案,而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语言民族主义论者则针锋相对地强调汉语作为本民族历史文化之结晶的意义。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等人重提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的主张,同时沿着章太炎思考的逻辑,给语言变革的论述自觉地增添了反传统的文化批判的维度。通过对清末民初围绕世界语的论争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语言改革运动始终是和输入新文明创造新文化这一时代命题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 世界语 《新世纪》 章太炎 钱玄同
下载PDF
中心与边缘的徘徊:中国教育会与清末教育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龙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1890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以解决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内的所有中国教育问题为已任。欧美传教士们特殊的西学背景,自然使其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引介西方的公共考试制度,探讨中国新式教育变革的具体措施,以及与清政府协商... 1890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以解决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内的所有中国教育问题为已任。欧美传教士们特殊的西学背景,自然使其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引介西方的公共考试制度,探讨中国新式教育变革的具体措施,以及与清政府协商基督教教育地位等多项活动,试图协助清廷绘制一个完整的近代中国教育蓝图。然而,受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传教士们的种种努力终归是一厢情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会 清末教育改革 公共考试 传教士
下载PDF
清末教育改革视野下地方士绅流动与分化的历史考察——以“四川南部县衙档案”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慧萍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4期188-192,198,共6页
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等一系列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地方士绅阶层的职业选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相应的流动、分化,基层士绅为谋取新的社会职业出路,或主动或被动地被纳入新的教育制度体系之中,而此种纳入又使新式学堂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 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等一系列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地方士绅阶层的职业选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相应的流动、分化,基层士绅为谋取新的社会职业出路,或主动或被动地被纳入新的教育制度体系之中,而此种纳入又使新式学堂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旧式色彩,呈现明显的新旧杂糅特点。随着学务行政机构的设立以及新式学堂大量建立,因办学务而产生了新的社会权力资源,使得新旧权力者通过新的教育学制进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进而呈现清末教育制度改革中地方乡绅阶层发生比较大的权力转移。清末教育改革开始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秩序通过科举制的流动模式,自此知识分子读书不再单纯是为了跨越等级完成身份的变迁,还具有了新的职业选择的功能,而这种新的职业流动与分化事实上推动了传统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解体,为后来民国时期新型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提供了政治与教育基础。这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在如何体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新式学堂 地方士绅 废除科举
下载PDF
清末教育改革与湖南高等教育的兴起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平一 《云梦学刊》 2001年第3期49-52,共4页
清末湖南的教育改革开始于维新运动时期,时务学堂建立和岳麓书院改制是该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湖南近代高等教育兴起的重要渊源。在20世纪初年的教育改革高潮中,湖南近代高等教育正式产生,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很快在全国... 清末湖南的教育改革开始于维新运动时期,时务学堂建立和岳麓书院改制是该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湖南近代高等教育兴起的重要渊源。在20世纪初年的教育改革高潮中,湖南近代高等教育正式产生,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很快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湖南高等教育
下载PDF
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洪涛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现代化 民主原则 法制原则
下载PDF
清末教育改革对复式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冬梅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6期6-7,共2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复式教学在中国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复式教学于20世纪初由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复式教学在中国的植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复式教学于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缓解了清政府兴学过程中教育经费短缺,教师、校舍匮乏等问题,满足了广大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复式教学 废除科举 私塾改良
下载PDF
唐景崇与清末教育改革
11
作者 贺金林 秦竞芝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5-47,共3页
二十世纪初年正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肇始之期。作为清末江苏最后一任学政与清政府最后一任学部大臣,唐景崇为清末江苏以及整个清末教育变革经历了一个从趋新到力求新旧调和的过程。虽然他的努力并没有实现他的宪政理想的初衷,也不可... 二十世纪初年正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肇始之期。作为清末江苏最后一任学政与清政府最后一任学部大臣,唐景崇为清末江苏以及整个清末教育变革经历了一个从趋新到力求新旧调和的过程。虽然他的努力并没有实现他的宪政理想的初衷,也不可能挽救晚清王朝覆灭的命运,但其在位期间所推出的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景崇 清末教育改革 趋新 新旧调和
下载PDF
学位论文中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选题分析
12
作者 苏全有 邹宝刚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3-97,共5页
清末改革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清末法制改革"尤为突出。据粗略统计,仅2000—2010年硕博学位论文中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选题就达60余篇,涉及研究方向主要有清末具体某项法制改革研究、清末礼法之争研... 清末改革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清末法制改革"尤为突出。据粗略统计,仅2000—2010年硕博学位论文中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选题就达60余篇,涉及研究方向主要有清末具体某项法制改革研究、清末礼法之争研究、清末人物与法制改革、清末法制改革比较研究。虽然"清末法制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成就,但亦存在诸如研究内容重复、研究视角狭隘、史学界的关注有待提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法制改革 学位论文 选题分析
下载PDF
清末宪政改革的意义
13
作者 侯微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2,共2页
清末宪政是晚清政府尝试用改革的手段,逐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一次尝试。它是晚清政府为解除内忧外患的国内外形势被迫进行的政治体制变革。撇开改革者的主观意愿,从宪政改革的内容来看,其中蕴含着很多有传统政治转向现代政治的因素。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意义 君主立宪政体 晚清政府 国内外形势 政治体制 内忧外患 现代政治
下载PDF
被改革洪流反噬的改革——清末政制改革运动失败的政治学思考
14
作者 张娟 《沧桑》 2009年第1期24-25,50,共3页
晚清政府于1901年所推行的清末新政,正式启动了近代中国的政制改革与创新进程。但此次改革不仅未能实现预定的改革目标,反而加速了自己的覆灭。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对其中的原因、教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清末政制改革 绩效 反思
下载PDF
浅析清末法制改革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文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从清末法制改革对中国传统法律在法律结构、法学语词以及法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冲击来讨论清末法制改革的历史地位,认为清末法制改革加速了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解体,促使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运动的开端,带来了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关键词 清末法制改革 法律结构 法学语词 法学方法
下载PDF
清末官制改革中的“部院之争”及其历史鉴戒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卫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4-97,共4页
官制改革是清末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清末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部院之争”则是官制改革复杂过程中的一个片段,从侧面反映出了清末政局存在的乱象,其历史教训对于目前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具有... 官制改革是清末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清末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部院之争”则是官制改革复杂过程中的一个片段,从侧面反映出了清末政局存在的乱象,其历史教训对于目前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鉴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官制改革 部院之争 历史鉴戒
下载PDF
清末教育改革中督抚角色特征及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17
作者 王树林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1X期165-166,共2页
二十世纪初督抚以晚清地方权力膨胀为契机,在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行程。时过百年,中国的教育今非昔比,然而从权力角度而言,地方行政官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巨大。本文剖析了督抚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 二十世纪初督抚以晚清地方权力膨胀为契机,在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行程。时过百年,中国的教育今非昔比,然而从权力角度而言,地方行政官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巨大。本文剖析了督抚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特征,以期对当前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教育改革 地方督抚 角色 启示
下载PDF
浅谈清末官制改革中的“部院之争”
18
作者 李文兰 《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8X期107-107,共1页
清末,面对日趋严峻的国内革命浪潮以及治外法权对主权的不断侵蚀,清政府为应付内忧外患、永保大统,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改革,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以改革官制为切入点。
关键词 清末官制改革 部院之争 法部 大理院
下载PDF
从法的“民族精神”看清末法制改革失败之必然性
19
作者 宋宇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8-26,共9页
探究一百多年前清末法制改革的失败原因,我们绝不能把清政府本身作为失败的唯一因素。中国近代法制转型之艰难有其本身的必然性,从历史法学派所强调的法的"民族精神"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无疑... 探究一百多年前清末法制改革的失败原因,我们绝不能把清政府本身作为失败的唯一因素。中国近代法制转型之艰难有其本身的必然性,从历史法学派所强调的法的"民族精神"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无疑对国人的思想及其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影响。由于缺乏把传统因素与外来事物有机结合方面的有效举措,使得清末法制改革在政体、刑法、民法及其司法制度方面都出现了难以实施的尴尬处境而使改革陷于失败。我们说,任何外来事物的引进若要生根发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将外来事物与本土资源有效结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法制改革 民族精神 本土资源 法制改革
下载PDF
试论清末法制改革
20
作者 钟启华 《社会科学》 1983年第7期79-81,共3页
清朝末年,清政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法制改革活动,使其法律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 清朝末年,清政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法制改革活动,使其法律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1895年发动了广州起义。自此,中国进入了大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半殖民地半封建 清朝末年 孙中山 资产阶级 阶级结构 广州起义 鸦片战争 革命党人 清末法制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