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水沙变化与河道演变响应
1
作者 刘丽丽 吉鹏飞 +1 位作者 史红玲 王志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4,共5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沙变化条件下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河道演变的复杂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水沙减少,河道萎缩,过流能力减小,断面形态宽浅;2000年以后,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运用,黄河口水沙关系...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沙变化条件下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河道演变的复杂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水沙减少,河道萎缩,过流能力减小,断面形态宽浅;2000年以后,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运用,黄河口水沙关系明显改善,河道萎缩有所恢复,过流能力增大,断面形态趋于窄深,黄河口河道演变与水沙过程有着良好的响应关系,河道过流能力随汛期5年滑动平均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汛期5年滑动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未来应通过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水沙调控运用,持续调控出5年以上水沙关系协调的下游水沙过程,这样对黄河口河道冲刷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 水沙过程 河道演变 平滩流量 水沙调控
下载PDF
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的黄河清水沟流路变化监测
2
作者 邱泽灏 卢霞 《海岸工程》 2023年第4期351-359,共9页
黄河下游以流路改道频繁著称,清水沟流路自启用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长时间遥感序列具有连续性好、时效性强等优势,可以实现河道变化的动态监测。本文利用1976年至2019年共40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改进后的归一化水体指... 黄河下游以流路改道频繁著称,清水沟流路自启用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长时间遥感序列具有连续性好、时效性强等优势,可以实现河道变化的动态监测。本文利用1976年至2019年共40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改进后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和最大类间方差法相结合的算法提取黄河清水沟信息,开展1976年以来黄河清水沟流路的变化规律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工干预程度不断加深,黄河清水沟流路变化呈现出以人为控制为主导下自然摆动的特征,河道出汊摆动频率、幅度较以往减小,预计行河年限增长。研究清水沟流路变化可为黄河三角洲区域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 黄河口 出汊 长时间序列 LANDSAT
下载PDF
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福林 庞家珍 +2 位作者 姜明星 李凡 李炳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9,共8页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1995年期间入海水沙偏少,年际和年内变化丰枯交替,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与入海水沙大小密切相关;分析其剖面淤积形态、洲面淤积造陆情况和泥沙淤积的空间分布,表明河口三角洲发育存在着初期迅速增长、...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1995年期间入海水沙偏少,年际和年内变化丰枯交替,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与入海水沙大小密切相关;分析其剖面淤积形态、洲面淤积造陆情况和泥沙淤积的空间分布,表明河口三角洲发育存在着初期迅速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缓增长的宏观特性和规律,根据水沙变化与河口三角洲增长面积的定量关系以及对未来入海水沙的预估,认为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清水沟流路 水沙条件 海水沙 泥沙淤积 河口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冲淤发展与使用年限预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崇浩 安催花 +1 位作者 曹文洪 张世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9-713,共5页
本文利用作者开发的一、二维连接的黄河口整体冲淤数学模型,根据有、无古贤水库二种情况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对未来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淤积发展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流路使用年限、河道向海域延伸的安全距离、淤... 本文利用作者开发的一、二维连接的黄河口整体冲淤数学模型,根据有、无古贤水库二种情况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对未来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淤积发展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流路使用年限、河道向海域延伸的安全距离、淤积量和淤积分布、海域容沙量及海洋动力输沙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为黄河口的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各流路组合运行方案的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为53~77年,古贤水库的修建和不同流路的交替组合使用皆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可使用年限。有、无古贤水库条件下河口的人海输沙能力均较为稳定,海域年均输沙量分别为2.53亿t和2.71亿t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 使用年限 海域容沙量 海域排沙比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演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文永 张广泉 +1 位作者 姜明星 韩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共7页
自1947年黄河归故,黄河河口流路先后经历了1953年小口子裁弯、1964年罗家屋子人工破堤和1976年人工截流改道清水沟流路3次较大的改道。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沟流路的演变特点及与其它流路的不同点,分析认为... 自1947年黄河归故,黄河河口流路先后经历了1953年小口子裁弯、1964年罗家屋子人工破堤和1976年人工截流改道清水沟流路3次较大的改道。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沟流路的演变特点及与其它流路的不同点,分析认为:清水沟流路时期的年平均来水来沙量较神仙沟、钓口河时期明显减少,且更加集中于汛期,就来水来沙总量看,上述三条流路已经相当,但清水沟流路行水历时最长。清水沟流路经历了改道初期的游荡摆动后,逐渐归股,至1980年汛后,已形成比较单一顺直的河型,一直维持至今。清水沟流路的冲淤变化经历了淤积———冲刷———淤积的过程,同流量水位的变化与之对应。目前,清水沟流路正处在回淤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 河口造陆 演变分析
下载PDF
黄河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增长面积预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福林 姜明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22,共7页
根据历年卫片解译和海区实测水深资料,结合利津站水沙系列,建立了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长与水沙关系的模拟模型,经过效果检验,选择出理想的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未来河口地区水沙变化特点,预测了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增长。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 水沙 河口三角洲 面积预测 黄河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汊河方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梅英 谢越韬 +2 位作者 陈雄波 崔萌 钱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1,44,共3页
通过对清水沟流路的北汊、清8汊及原河道各个组合方案的行河年限、对下游河道淤积反馈的影响、行河费用、防洪效果及对孤东油田防潮堤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清水沟流路的行河寿命还有50年以上。同时,建议清水沟流路行河次序为:... 通过对清水沟流路的北汊、清8汊及原河道各个组合方案的行河年限、对下游河道淤积反馈的影响、行河费用、防洪效果及对孤东油田防潮堤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清水沟流路的行河寿命还有50年以上。同时,建议清水沟流路行河次序为:清8汊河行河至西河口以下65 km左右时改走北汊,北汊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原河道,原河道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清8汊河,清8汊河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备用入海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 8汉河 北汉 原河道 汉河方案 黄河口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河床演变及其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宝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91,共4页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先后经历了游荡型、顺直型和弯曲型的河床演变阶段。与此同时,河流的冲淤变化经历了摆动淤积、造床冲刷和延伸淤积三个阶段。这些变化对河床纵剖面、水位和险情带来了某些较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 河床演变 黄河口 淤积 泥沙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地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小康 王开荣 +3 位作者 裴洪杨 窦身堂 毕乃双 张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85,共9页
黄河入海流路自1976年5月改道至清水沟流路以来,其地貌形态一直处于剧烈的变化当中,以往的研究虽然关注了典型断面主槽的形态特征及过流能力的变化,但对于清水沟流路范围界限内河道断面整体形态及其沿程变化等地貌特征还缺乏系统研究。... 黄河入海流路自1976年5月改道至清水沟流路以来,其地貌形态一直处于剧烈的变化当中,以往的研究虽然关注了典型断面主槽的形态特征及过流能力的变化,但对于清水沟流路范围界限内河道断面整体形态及其沿程变化等地貌特征还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2019年10月黄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渔洼以下河段加测横断面为研究对象,辨识现状地貌分布特点和横断面沿程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黄河口地貌形成受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既具有主槽、滩地、堤防等河流地貌要素,又具有滩涂、潮沟、拦门沙等海洋地貌要素。在有堤防河段,主槽形态窄深,过流能力较强;在无堤防河段,主槽形态宽浅,过流能力较差;从滩槽高差、唇滩高差、滩地横比降三个指标来看,无堤防河段的“自然悬河”程度大于有堤防河段的“二级悬河”程度。黄河口悬河程度小于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但黄河口尾闾河道的滩地横比降依然远大于河道纵比降,若发生漫滩洪水将极易引起顺堤行洪,会对黄河口堤防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地貌 清水沟流路 黄河口
下载PDF
黄河清水沟流路改走北汊河时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华 杨晓阳 张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7-29,共3页
针对清水沟流路演变发展和继续行河面临的清8汊继续行河不利北汊河功能发挥等问题,分析得出改走北汊河有利于缓解河口防洪压力,提高孤东临海防潮堤安全程度,充分利用清水沟容沙海域,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增加造陆面积,有利于变海油... 针对清水沟流路演变发展和继续行河面临的清8汊继续行河不利北汊河功能发挥等问题,分析得出改走北汊河有利于缓解河口防洪压力,提高孤东临海防潮堤安全程度,充分利用清水沟容沙海域,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增加造陆面积,有利于变海油陆采和河口生境的改善。从防洪减淤、缓解防洪压力,有利孤东临海防潮堤安全和北汊海域石油勘探、开采,有利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河年限,有利河口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建议立即改走北汊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 改汊 北汊河 黄河口
下载PDF
对黄河清水沟流路治理的几点建议
11
作者 乔富荣 李士国 +1 位作者 薛永华 李建来 《科技信息》 2007年第31期317-317,共1页
黄河1855年之后,以垦利宁海为顶点,黄河入海流路共发生了9次大的变迁,清水沟流路为第9次。自1976年改道以来,清水沟已稳定行河30年,咎其原因主要黄河水沙条件的变化和人工干预强烈的结果。但是,目前尾闾淤积严重,河道形态恶化,工程欠帐... 黄河1855年之后,以垦利宁海为顶点,黄河入海流路共发生了9次大的变迁,清水沟流路为第9次。自1976年改道以来,清水沟已稳定行河30年,咎其原因主要黄河水沙条件的变化和人工干预强烈的结果。但是,目前尾闾淤积严重,河道形态恶化,工程欠帐较大以及对河口治理认识不一,投资渠道不畅等问题突出,防洪压力愈来愈重。为此建议加大投入,完善工程体系,大规模地实施挖河疏浚,治理拦门沙,以稳定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工程 清水沟流路 黄河河口
下载PDF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治理工程实践与效果分析
12
作者 薛永华 张治昊 +2 位作者 刘宝玉 杨洪娥 王云刚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6年第12期72-73,共2页
国家高度重视黄河口治理,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程措施,使清水沟流路得以较长时间稳定。为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系统总结了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工程治理情况,分析了工程治理效果,并针对黄河口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 国家高度重视黄河口治理,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程措施,使清水沟流路得以较长时间稳定。为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系统总结了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工程治理情况,分析了工程治理效果,并针对黄河口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未来黄河口治理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 治理工程 效果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的河型问题
13
作者 魏合龙 《海洋地质动态》 1995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根据清水沟流路演化规律以来水来沙特征、河床及河岸物质组成、河谷坡度及河流稳定性等方面讨论了清水沟流路的河型演化。初期为辩状型、然后为顺直型,其中顺直型为保持河流稳定最有利的选择。以后也不宜向曲流型发育。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清水沟流路 河型 河床 河岸 河谷坡度
下载PDF
浅谈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演变及其治理措施
14
作者 蒋家隆 李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黄河以多泥沙闻名于世,黄河河口是强堆积性陆相弱潮河口。巨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使尾闾河道始终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循环演变之中,入海流路频繁变迁,入海河口经常更迭,泥沙造陆使海岸线向海域前移,塑出广阔的黄河三角洲。黄河自1855... 黄河以多泥沙闻名于世,黄河河口是强堆积性陆相弱潮河口。巨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使尾闾河道始终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循环演变之中,入海流路频繁变迁,入海河口经常更迭,泥沙造陆使海岸线向海域前移,塑出广阔的黄河三角洲。黄河自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的一百余年间,入海流路变迁多达9次,新中国成立以前发生6次自然改道,建国以后分别在1953、1964、1976年进行了3次人工改道。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入海泥沙不可能大幅度减少,河口的淤积延伸和摆动改道仍将继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清水沟流路演变 治理 河口淤积
下载PDF
黄河河口流路多目标联合运用方式研究
15
作者 于守兵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黄河河口流路运用方式面临着新形势下保障防洪安全、维持生态功能和减缓海岸蚀退等多目标需求。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河口河道防洪形势、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需求和备用流路现状情况。清水沟流路在小浪底调水调沙运用后... 黄河河口流路运用方式面临着新形势下保障防洪安全、维持生态功能和减缓海岸蚀退等多目标需求。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河口河道防洪形势、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需求和备用流路现状情况。清水沟流路在小浪底调水调沙运用后防洪形势明显改善,然而仍面临着大洪水的威胁;目前河道滩地呈现约6‱的倒比降,加剧了大洪水时的防洪压力。黄河口国家公园清水沟片区在清四控导工程以下无整治工程,规划的科研平台和大量基础设施要求洪水尽量不漫滩。刁口河片区规划的生态补水量为0.55亿m^(3),附近海岸因缺乏泥沙补给处于蚀退状态。刁口河主槽淤积萎缩,滩地开发建设侵占严重,亟待长期过水加强保护。新形势下黄河河口流路运用方式为“联合运用、常态过水、平滩分流、双河行洪”。刁口河常年维持一定的过水流量。当清水沟流量达到3500 m^(3)/s时向刁口河分流,大洪水时两条流路作为5000 m^(3)/s流量的泄洪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多目标 流路运用 清水沟流路 刁口河流路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河口区近期冲淤演变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伟 陈沈良 +1 位作者 谷国传 陈小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51,共8页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1996年汛前实施清8改汊工程后,河口区的冲淤发生了变化。据1996年10月至2005年9月清水沟滨海区固定断面测深资料的分析表明:新河口区总体上出现淤积,老河口区在总体上发生侵蚀。通过区域泥沙净冲淤量与入海沙量相...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1996年汛前实施清8改汊工程后,河口区的冲淤发生了变化。据1996年10月至2005年9月清水沟滨海区固定断面测深资料的分析表明:新河口区总体上出现淤积,老河口区在总体上发生侵蚀。通过区域泥沙净冲淤量与入海沙量相关分析计算表明:新河口区的淤积速率与入海沙量呈正相关,老河口区的侵蚀速率与入海沙量互不相关。其原因在于:前者位于河流入海口,被海洋动力蚀失的泥沙能得到河流输沙的充足补给,属河流动力为主的河控型海岸;后者远离河流入海口,被海洋动力蚀失的泥沙得不到河流输沙的补给,属海洋动力为主的海控型海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相关分析 侵蚀 淤积 冲淤量
下载PDF
刁口河生态调水对现行流路输沙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春华 宋新蕾 何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3,共2页
采用2002—2009年调水调沙期利津水文断面实测流量及水深资料,分析了刁口河流路引水对清水沟流路输沙能力的影响,对大河不同流量级时引出不同流量后的挟沙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河流量较小时,引水对大河挟沙能力影响较为明显... 采用2002—2009年调水调沙期利津水文断面实测流量及水深资料,分析了刁口河流路引水对清水沟流路输沙能力的影响,对大河不同流量级时引出不同流量后的挟沙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河流量较小时,引水对大河挟沙能力影响较为明显,但此时大河的含沙量较低,对大河输沙量的影响较小;在大河流量大于2 000 m3/s时,一定规模的分水对大河挟沙能力影响较小,有时甚至还有正面影响,通过控制分水量,可以将对大河挟沙能力的不利影响幅度控制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水 输沙能力 清水沟流路 刁口河 黄河河口
下载PDF
黄河河口不同流路入海泥沙对下游影响二维数模分析
18
作者 李东风 张红武 +3 位作者 钟德钰 胡建永 马梁超 江曹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3,29,共8页
黄河河口入海泥沙在涨潮流和拦门沙的阻滞作用下对黄河下游泥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以已建立的河口海洋水沙二维数学模型为基础,对规划运用初期的清水沟北汊流路、刁口河流路和十八户流路典型水沙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3条流路入海口的... 黄河河口入海泥沙在涨潮流和拦门沙的阻滞作用下对黄河下游泥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以已建立的河口海洋水沙二维数学模型为基础,对规划运用初期的清水沟北汊流路、刁口河流路和十八户流路典型水沙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3条流路入海口的海洋动力和泥沙运动,得到了入海泥沙对黄河下游的影响范围为距泺口断面90~215 km。研究了未来50 a进入下游的水沙设计和流路规划成果,采用清水沟、刁口河联合运用方案,计算了未来50 a入海水沙运动对下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方案下,西河口水位维持在10.23~11.18 m。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需求,清水沟和刁口河联合运用方案为最优方案,十八户流路海域封闭且海洋动力比较弱,可以作为远景备用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二维数学模型 入海泥沙 黄河下游 清水沟流路 刁口河流路 十八户流路
下载PDF
黄河河口流路重金属分布及作用机理
19
作者 孟兆龙 周振 吕子琳 《中国科技信息》 2017年第19期95-97,共3页
本研究选定3个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的断面,以清7断面为上首沿河流方向向下每间隔2km一个断面,断面横向分布以主河槽中轴线向两侧垂直延伸500m各取一个点。通过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黄河清水沟流路范围内浅层泥沙中重金属的含... 本研究选定3个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的断面,以清7断面为上首沿河流方向向下每间隔2km一个断面,断面横向分布以主河槽中轴线向两侧垂直延伸500m各取一个点。通过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黄河清水沟流路范围内浅层泥沙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清水沟流路重金属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河流动力条件对重金属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黄河清水沟流路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很低,河道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仍须加强河道监管力度,控制污染物质的径流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分布 河口流路 黄河 清水沟流路 机理 潜在生态风险 重金属污染 横向分布
下载PDF
新水沙条件下稳定黄河口入海流路的对策
20
作者 赵国庆 王荫芝 +1 位作者 赵玉国 马国云 《治黄科技信息》 2007年第6期5-6,共2页
历史上黄河口入海流路是在三角洲的扇形范围内自然变迁的。随着长期的治河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河口流路的变化是可以人为地干预和控制的。1949年以后进行了3次人工改道,特别是1976年改用清水沟流路是成功的。长期稳定清... 历史上黄河口入海流路是在三角洲的扇形范围内自然变迁的。随着长期的治河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河口流路的变化是可以人为地干预和控制的。1949年以后进行了3次人工改道,特别是1976年改用清水沟流路是成功的。长期稳定清水沟流路是河口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关系到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黄河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流路 黄河口 水沙条件 稳定 清水沟流路 河口三角洲 社会经济发展 生命财产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