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止痛膏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勇 阮崇洁 +3 位作者 王文炎 黄裳 马志毅 张荒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1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前关节疼痛程度、关节红肿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症状、体征评分、CRP、ESR、UA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红肿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关节症状、体征评分、CRP、ESR、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止痛膏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急性痛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发热及红肿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 特定电磁波 清热止痛膏 外敷 关节红肿
下载PDF
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炎性外痔1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厦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症状... 目的:观察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清热止痛膏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观察组治愈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肛门肿胀、肛门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P<0.05,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肛门肿胀、肛门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P<0.01)。结论:自制清热止痛膏是治疗炎性外痔的理想方法,效果明显优于红霉素软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外痔 @清热止痛膏 人类
下载PDF
清热消肿止痛膏的制备及其皮肤安全性评价研究
3
作者 王隽 李萍 +3 位作者 刘靖 卓虹伊 李维 宋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40-646,共7页
[目的]制备清热消肿止痛膏并考察其皮肤安全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含量之和及收膏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清热消肿止痛膏醇提工艺;考察稠膏的密度、基质的制备、稠膏的用量,筛选制剂成型工艺参数;以大耳白兔、... [目的]制备清热消肿止痛膏并考察其皮肤安全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含量之和及收膏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清热消肿止痛膏醇提工艺;考察稠膏的密度、基质的制备、稠膏的用量,筛选制剂成型工艺参数;以大耳白兔、豚鼠为模型,对制剂进行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结果]提取工艺:分别以6、5倍量的50%乙醇提取处方量药材两次,每次提取时长为1.5 h。制剂成型工艺:稠膏相对密度为1.22~1.27(80℃);基质用压敏胶与乙酸乙酯10∶1(g/g)制备,采用稠膏与基质1∶2体积制成膏体。皮肤安全性实验:清热消肿止痛膏对皮肤无刺激性及过敏性现象发生。[结论]清热消肿止痛膏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成品制剂外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消肿止痛膏 皮肤安全性 正交实验 制备工艺 安全性评价 大耳白兔 豚鼠
下载PDF
清热祛湿通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L-1、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建华 陈金春 +3 位作者 黄建武 王丽 阮利云 林小珍 《中医正骨》 2008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为了解清热祛湿通痹法(秦蜂汤合消炎止痛膏)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6、IL-8)的影响,探讨清热祛湿通痹法治疗机理。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用清热祛湿通痹法和秋水仙碱... 目的:为了解清热祛湿通痹法(秦蜂汤合消炎止痛膏)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IL-6、IL-8)的影响,探讨清热祛湿通痹法治疗机理。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用清热祛湿通痹法和秋水仙碱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IL-1、IL-6、IL-8的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7.67%和70.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IL-1、IL-6、IL-8分别为(41.3±6.1)pg.ml-1、(65.4±8.7)pg.ml-1、(38.1±5.7)pg.ml-1和(17.6±8.5)pg.ml-1、(42.4±7.3)pg.ml-1、(21.5±8.6)pg.ml-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IL-1、IL-6、IL-8分别为(42.7±5.7)pg.ml-1、(62.8±9.5)pg.ml-1、(39.2±6.3)pg.ml-1和(39.4±6.3)pg.ml-1、(89.3±8.3)pg.ml-1、(34.5±9.5)pg.ml-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通痹法能抑制IL-1、IL-6、IL-8的表达,较快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肿胀、疼痛症状,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清热祛湿通痹法(秦蜂汤合消炎止痛膏)/治疗应用 IL-1、IL-6、IL-8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