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燥湿化瘀法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动脉弹性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琼莉 徐全胜 +3 位作者 毛莉娜 张瑶 祝炜 戴榕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34-36,40,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并治法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C组及对照D组,共5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清热燥湿化瘀中药、活血化瘀中药、清热解毒中...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并治法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C组及对照D组,共5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清热燥湿化瘀中药、活血化瘀中药、清热解毒中药、燥湿化瘀中药及氟伐他汀口服,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CRP及动脉弹性指数;同时监测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经过12周的临床治疗后,①各组血浆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3组(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D组血浆HDL-c水平升高优于其他3组(P<0.05)。②治疗组、对照B组和对照D组血浆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C组(P<0.05)。③治疗组、对照B组和对照D组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无异常。结论清热燥湿化瘀并治法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清热解毒法、单纯燥湿化瘀法和单纯活血化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燥湿化瘀并治 高脂血症 动脉弹性指数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清热燥湿化瘀法对高脂血症大鼠IL-1β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琼莉 毛莉娜 +2 位作者 祝炜 李红兵 阮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胸主动脉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热燥湿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胸主动脉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热燥湿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组。高脂饲料造模,于第5周同时预防性给予氟伐他汀及中药复方,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胸主动脉IL-1β、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显著性降低TNF-α蛋白表达,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IL-1β表达的影响,中药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燥湿化瘀法及其组方能有效调节实验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发挥抑制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燥湿化瘀 高脂血症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清热燥湿化瘀法对实验大鼠脂质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琼莉 毛莉娜 +2 位作者 狄鸣 李林敏 汪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含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清热燥湿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氟伐他汀对照组(西药组,n=15...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预防性给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含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清热燥湿化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氟伐他汀对照组(西药组,n=15)、清热燥湿化瘀中药复方组(中药组,n=15)。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于第5周开始预防性给予模型大鼠氟伐他汀或中药复方灌胃,连用8周。12周实验结束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CRP含量均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均〈0.01)。中药组血清TC、TG、LDL—C、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HDL—C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1),血脂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RP水平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清热燥湿化瘀法方药能有效调节实验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因子CRP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燥湿化瘀 高脂血症 大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红娟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口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和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10]、疾病相关因子{25-羟维生素D[25-(OH)D]、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生存质量[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IBDQ)]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TNF-α、YKL-4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L-4、IL-10、25-(OH)D、IBDQ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燥湿化瘀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肠溶片 清热燥湿化瘀 大肠湿热证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