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1
作者 王晓一 余春辉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建立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中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乙腈(13)∶0.4%磷酸溶液(87)作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8 mL,检测波长设定... 建立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中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乙腈(13)∶0.4%磷酸溶液(87)作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8 mL,检测波长设定327 nm,柱温设定为25℃,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大于1000;结果显示绿原酸在0.3232~2.42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相对标准偏差1.02%。说明该方法简便迅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适用于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成品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金银翘清热解毒颗粒 绿原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剂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殿甲 滕亮 邢建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以黄芩甙含量的变化及颗粒表面颜色的变化为指标 ,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黄芩甙含量 ,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颜色变化 ,对清热解毒颗粒剂的制剂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方法 :①对颗粒进行了模拟夏季环境试验及光照试验。②考察了湿度对制... 目的 :以黄芩甙含量的变化及颗粒表面颜色的变化为指标 ,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黄芩甙含量 ,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颜色变化 ,对清热解毒颗粒剂的制剂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方法 :①对颗粒进行了模拟夏季环境试验及光照试验。②考察了湿度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③采用多元线性模型法预测颗粒剂的有效期 ,并以经典恒温法为对照。④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湿度及温度对颗粒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①分别在高湿度强光照射条件下颗粒剂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②环境湿度愈高 ,含量下降及颜色变化愈明显 ,且湿度对颜色变化的影响更大。③颗粒剂的有效期为 2 .87年。④温度与湿度对含量下降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尝试用双指标来评价中药颗粒剂的稳定性 ,加速试验表明该颗粒剂稳定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稳定性 漫反射光谱法 多元线性模型法 正交试验法 中药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旭华 孙凤霞 +3 位作者 李筠 欧晓娟 叶永安 段钟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并兼有湿热中阻证候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α-干扰素、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并兼有湿热中阻证候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α-干扰素、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和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组ALT复常率为52.5%,明显高于中药组的25.6%,而中药组症状改善优于干扰素组;联合用药组6个月时HBeAg转阴率较单用干扰素和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组明显增高,联合组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虽高于其他两组,但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6个月时HBeAg转阴率,其安全性好,有必要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治疗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贾越光 柳燕 +2 位作者 严铭铭 王海静 邵帅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15期27-28,共2页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VP-ODS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95%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40℃。结果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96~0.768μg,平均回...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VP-ODS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95%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40℃。结果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96~0.768μg,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为1.82%。结论该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清热解毒颗粒剂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通 陈勇 +3 位作者 刘瑛丽 胡丰 曾萍 杨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1-51,57,共2页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剂提取工艺及制剂处方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殿甲 滕亮 邢建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15-218,共4页
为了优选清热解毒颗粒剂提取工艺及处方组成 ,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选了清热解毒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并以综合评分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筛选了颗粒剂的处方组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 :煎煮 3次 ,每次 1小时 ,每次加水量为处方... 为了优选清热解毒颗粒剂提取工艺及处方组成 ,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选了清热解毒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并以综合评分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筛选了颗粒剂的处方组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 :煎煮 3次 ,每次 1小时 ,每次加水量为处方药材量的 10倍。最佳处方组成为 :1份浸膏粉与 5份糖粉混匀 ,制粒。实验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提取率高 ,工艺稳定 ,合理可行。最佳处方所制颗粒溶解性好 ,成型率高 ,吸湿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正交实验设计 提取工艺 单因素实验设计
下载PDF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俐琼 张玮 +5 位作者 王奕 邢练军 张丽娟 王磊 刘一博 张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和干扰素对于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的治疗组和单用干扰素的对照组,应用SF-36、CLDQ、慢性肝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 目的:研究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和干扰素对于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的治疗组和单用干扰素的对照组,应用SF-36、CLDQ、慢性肝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在SF-36量表中,治疗组治疗前后在RP、BP、VT领域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在RP领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BP领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CLDQ量表中,治疗组治疗前后在AS、FA、SS领域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在AS领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FA、SS领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肝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中,治疗组治疗前后在肝经领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络领域,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在肝经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在肝络领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能提高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干扰素 慢乙肝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防治感冒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恩峰 汪六林 宋金春 《陕西中医》 2013年第12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防治感冒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感冒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0例,给予清热解毒颗粒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喜乐平治疗,疗程3~7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3%。两...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防治感冒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感冒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0例,给予清热解毒颗粒治疗;对照组70例,给予喜乐平治疗,疗程3~7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清热解毒颗粒防治感冒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 治疗应用 @清热解毒颗粒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颗粒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0.1g/kg和0.2g/kg清热解毒颗粒组,每组10只,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0.1g/kg组与0.2g/kg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颗粒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0.1g/kg和0.2g/kg清热解毒颗粒组,每组10只,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0.1g/kg组与0.2g/kg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μg/mL)为(10.14±0.39)与(11.42±0.64),tmax(h)为(4.08±0.37)与(4.11±0.45),AΜCto(μg·h·/mL)为(4307±142)与(4632±167),AΜC0∞(μg·h·/mL)为(4784±183)与(4836±201)。结论 HPLC法适用于清热解毒颗粒中大黄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清热解毒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联合α1b干扰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28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献青 郑红玲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4期491-491,共1页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临床以高热、咽痛、咽峡部疱疹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我院清热解毒颗粒(达原颗粒与解毒颗粒)联合αlb干扰素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清热解毒颗粒 干扰素
下载PDF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旭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胁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和五心烦热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胁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和五心烦热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V-DNA载量和HBe Ag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水平、HBV-DNA载量和HBe Ag滴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为51.43%,HBs Ag转阴率为0.00%,HBe Ag转阴率为17.14%;研究组HBV-DNA转阴率为72.97%,HBs Ag转阴率为2.70%,HBe Ag转阴率为24.32%。研究组各指标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0例(57.14%),有效7例(20.00%),无效8例(22.86%),总有效27例(71.43%);研究组显效29例(78.38%),有效6例(16.22%),无效2例(5.41%),总有效35例(94.59%)。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传染病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献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2-312,共1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的患儿43例按照临床用药分成2组,一组采用清热解毒颗粒与干扰素治疗,另一组采用口服双黄连口服液与病毒唑治疗,观察其退热时间及疗效。结果:清热解毒颗粒联...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的患儿43例按照临床用药分成2组,一组采用清热解毒颗粒与干扰素治疗,另一组采用口服双黄连口服液与病毒唑治疗,观察其退热时间及疗效。结果: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组其疗效较好,退热迅速。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制剂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清热解毒颗粒 干扰素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隋继成 孙志云 《河南中医》 2008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对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慢性增殖性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醋酸腹腔注射和大鼠棉球肉芽肿两种方法,分别观察其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结果:清热解毒颗粒对醋酸引起的小鼠...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对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慢性增殖性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醋酸腹腔注射和大鼠棉球肉芽肿两种方法,分别观察其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结果:清热解毒颗粒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解毒颗粒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抗炎实验 小鼠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靛玉红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文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04-204,共1页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颗粒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靛玉红含量,对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加以考察。结论:方法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平均回收率97.55%,RSD为1.67%。为该制剂质量分析提...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颗粒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靛玉红含量,对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加以考察。结论:方法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平均回收率97.55%,RSD为1.67%。为该制剂质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靛玉红 薄层扫描法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文志云 陆国寿 《医学文选》 2005年第6期892-894,共3页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样品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100.77%,RSD为0.81%,n=5;绿...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样品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100.77%,RSD为0.81%,n=5;绿原酸在12~80μg·ml-1内,r=0.999 1,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绿原酸与其它成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无糖型清热解毒颗粒的制备工艺中试研究
16
作者 赵永新 陈迪钊 +4 位作者 仇苹 龙志军 彭祖仁 赵子剑 刘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665-1667,共3页
本文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无糖型清热解毒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以成型性,溶解性,抗湿性为筛选指标,以正交实验法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矫味剂、润湿剂的品种,配比,以及最佳成型工艺.研究表明该生产工艺稳定,适合大工业生产.
关键词 无糖清热解毒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法 中试放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靛玉红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亚秋 孟宪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第7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靛玉红 薄层扫描法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
18
作者 韩军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63-65,共3页
目的优选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主要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参考干膏得率综合分析。结果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为提取两次,第一... 目的优选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主要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参考干膏得率综合分析。结果小儿清热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为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7倍,提取1.5 h;第二次加水5倍,提取1 h。结论按优选的条件放大试验,工艺稳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清热解毒颗粒 正交试验 绿原酸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敏 章伟 马尔丽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9期823-823,共1页
关键词 清热解毒颗粒 联合用药 米诺环素 治疗 痤疮 疗效
下载PDF
清热解毒颗粒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玲琳 王宏伟 +2 位作者 谢韶琼 陈中建 王秀丽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Ⅱ~Ⅲ级)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80例,治疗组(完成77例)服用清热解毒颗粒治疗;对照组(完成75例)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6周后2组皮疹改善情况和中...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Ⅱ~Ⅲ级)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80例,治疗组(完成77例)服用清热解毒颗粒治疗;对照组(完成75例)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6周后2组皮疹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3.34%,对照组为74.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清热解毒颗粒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Ⅱ~Ⅲ级)临床疗效确切,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口服异维A酸胶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 肺胃湿热 清热解毒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