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制剂丹芍清胃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HPLC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珍 何蕊 +3 位作者 李淑玲 成光宇 位鸿 杨丽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37-740,共4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丹芍清胃颗粒含量测定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该条件下芍药苷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9,... 目的研究并建立丹芍清胃颗粒含量测定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该条件下芍药苷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RSD为1.7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可以作为丹芍清胃颗粒质量控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芍清胃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苷
下载PDF
国医大师经验方清胃颗粒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巧丽 韩惠杰 +3 位作者 周萍 陆瑛瑛 徐国缨 王松坡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9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胶囊比较评价联合使用清胃颗粒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20例,随机进入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服用雷贝拉唑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同时加用清胃颗粒1袋/...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胶囊比较评价联合使用清胃颗粒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20例,随机进入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服用雷贝拉唑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同时加用清胃颗粒1袋/次,2次/d,共8周,治疗结束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频率表评价中总有效率为81.67%,中医症状、证候量表评价中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分别为58.33%、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吐酸、烧心、心下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显著,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率两组分别为治疗组56.67%,对照组3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显示治疗组44.12%,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雷贝拉唑胶囊联合使用清胃颗粒可显著降低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分级量表等各项评分;(2)雷贝拉唑胶囊联合使用清胃颗粒,停药率及复发率有显著下降;(3)清胃颗粒与雷贝拉唑胶囊均为临床使用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清胃颗粒 雷贝拉唑胶囊 食管反流病症状频率表(FSSG)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降糖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柳红芳 仝小林 王庆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1-33,37,共4页
目的 :探讨对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降糖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血糖仪检测了开郁清胃颗粒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用放免分析法测定了中药治疗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含量的变化 ;用左旋木糖... 目的 :探讨对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降糖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血糖仪检测了开郁清胃颗粒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用放免分析法测定了中药治疗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含量的变化 ;用左旋木糖试验测定了药物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 :开郁清胃颗粒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皮质醇水平 ;升高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水平 ;对体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小肠吸收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开郁清胃颗粒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 ,其降糖机理不同于二甲双胍抑制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 ;也不同于磺脲类增加胰岛的分泌功能 ;而是升高IGF 1和胃动素水平 ,降低皮质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郁清胃颗粒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大鼠 降糖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藿香清胃颗粒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栀子苷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陆静娴 祝明 陈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建立藿香清胃颗粒(广藿香、栀子、防风等)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VP-ODS 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 目的:建立藿香清胃颗粒(广藿香、栀子、防风等)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VP-ODS 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下对制剂中3种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升麻素苷在26.0-39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0.7%;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21.5-322.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1.1%;栀子苷在105.4-1 580.4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1.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测出3个成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清胃颗粒 HPLC 升麻素苷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栀子苷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朴信映 仝小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二甲双胍为对照,观察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症状积分、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焦虑及抑郁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二甲双胍为对照,观察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症状积分、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焦虑及抑郁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开郁清胃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紊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改善血脂紊乱,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及减轻体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郁清胃颗粒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血糖 血脂紊乱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影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良 仝小林 +2 位作者 赵天宇 董柳 李敏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著降(P<0.01),显...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著降(P<0.01),显著降低各个空腹、糖负荷后0.5 h、2 h、3 h的胰岛素水平(P<0.01);明显降低患者的HOMA-IR,并明显升高ISI。并且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开郁清胃颗粒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水平 仝小林 +3 位作者 刘红星 杨魏 朴信映 李宁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38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28),造模组以链脲佐菌素(60mg/kg)造模。成模的22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11)和开郁清胃颗粒组(n=11),并开始灌... 目的: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38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0)、造模组(n=28),造模组以链脲佐菌素(60mg/kg)造模。成模的22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11)和开郁清胃颗粒组(n=11),并开始灌胃给药。治疗10天、20天时各测非空腹血糖一次。实验第21天开始分批禁食20~24小时,10%水合氯醛麻醉,右颈静脉及左颈动脉插管,取血测空腹血糖及基础胰岛素,然后进行正糖钳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所有大鼠血糖皆稳定在4.3±0.2mmol/L。结束时颈动脉取血测血脂和胰岛素。结果:模型组的基础胰岛素、葡萄糖输注率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开郁清胃颗粒组10天的非空腹血糖,20天的非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葡萄糖输注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其机理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郁清胃颗粒 糖尿病 大鼠 血糖 胰岛素
下载PDF
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胡锦丽 汪红兵 +1 位作者 吴兵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验证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最后纳入疗效统计87例,分别用化郁清胃颗粒(中药组)、奥美拉唑(西药组)及两者联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疗程4周,随访4周... 目的验证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最后纳入疗效统计87例,分别用化郁清胃颗粒(中药组)、奥美拉唑(西药组)及两者联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疗程4周,随访4周。结果中药组对GERD的胃中不适症状发作频率和程度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对口中酸苦味的改善与西药组相当(P>0.05),且中药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7);中西药联合则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结论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GERD胃内容物反流和口中酸苦味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也优于奥美拉唑;而中西药联合应用对于GERD肝胃郁热证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郁清胃颗粒 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疾病问卷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良 仝小林 +2 位作者 赵天宇 董柳 赵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7-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和餐后30、60、...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和餐后30、60、120、180min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著降低(P<0.01),空腹及糖负荷后0.5、1、2、3h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患者经胰岛素抵抗调整后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开郁清胃颗粒 胰岛功能
下载PDF
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英华 成洪书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 目的:探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相关病情变化进行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胃中不适感,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等明显减轻,21例中,痊愈1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6,P<0.05)。结论: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烧心、胸痛和口中酸苦味等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郁清胃颗粒 食管反流病 郁热证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仝小林 柳红芳 +1 位作者 朴信映 周水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疗法 开郁清胃颗粒
下载PDF
大黄药材、浸膏及其清胃颗粒剂质量的RP-HPLC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国荣 张正行 安登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年第5期42-44,共3页
建立适合大黄药材、大黄浸膏及清胃颗粒剂过程分析与质量控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YWG—ODS 10 μm(2 0 0× 4.0mmID)色谱柱 ,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高氯酸 (75∶2 5∶0 1V/V) ,检测波长 2 5 4nm ,流速1.0ml/min ,柱温控... 建立适合大黄药材、大黄浸膏及清胃颗粒剂过程分析与质量控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YWG—ODS 10 μm(2 0 0× 4.0mmID)色谱柱 ,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高氯酸 (75∶2 5∶0 1V/V) ,检测波长 2 5 4nm ,流速1.0ml/min ,柱温控制 2 0℃。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峰面积作为定量信息 ,标准曲线外标法测定样品含量。结果表明 ,清胃颗粒剂中五种游离蒽醌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芦荟大黄素95 6 1%(RSD3 0 5 %)、大黄素 98 0 3%(RSD2 77%)、大黄酸 10 0 1%(RSD2 2 1%)、大黄酚 97 4 9%(RSD3 6 4%)和大黄素甲醚 96 79%(RSD4 12 %)。本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 ,适合于大黄药材、大黄浸膏及清胃颗粒剂过程分析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药材 大黄浸膏 清胃颗粒 游离蒽醌 RP-HPLC 质量检测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仝小林 柳红芳 刘红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胰岛素抵抗大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方法:32周龄雄性OLETF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Wastar大鼠。各组分别给药4周行正... 目的:研究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胰岛素抵抗大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方法:32周龄雄性OLETF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Wastar大鼠。各组分别给药4周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肝脏及肌肉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升高(P<0.01或P<0.0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增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郁清胃颗粒 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治疗Ⅱ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52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柳红芳 仝小林 +2 位作者 王庆国 朴信映 藏晓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开郁清胃颗粒的降糖机理与改善胃排空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开郁清胃颗粒和二甲双胍两组 ,采用实时超声法对胃窦面积和胃窦收缩频率进行检测 ,并计算餐后 6 0、90min的胃排空率。结果 :开郁清胃颗粒和二甲双胍... 目的 :探讨开郁清胃颗粒的降糖机理与改善胃排空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开郁清胃颗粒和二甲双胍两组 ,采用实时超声法对胃窦面积和胃窦收缩频率进行检测 ,并计算餐后 6 0、90min的胃排空率。结果 :开郁清胃颗粒和二甲双胍降糖疗效相似 ,并且均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而对胰岛素浓度无影响。但开郁清胃颗粒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餐后 6 0min和 90min胃排空率。二甲双胍对胃排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郁清胃颗粒 Ⅱ型糖尿病 排空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陈良 仝小林 +2 位作者 赵天宇 甄仲 赵昱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腹围、臀...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腹围、臀围以及BMI都有明显的降低,明显降低患者的TC,TG,LDL,升高HDL。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开郁清胃颗粒 血脂
下载PDF
清胃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16
作者 蔡鹰 梁秉文 +1 位作者 温静 卡阿凤 《新疆中医药》 1998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清胃颗粒 质量标准 蒽醌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连清胃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
17
作者 李宝国 李军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4期12-12,16,共2页
目的:建立HPLC 法测定丹连清胃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Beckman ODS C18 柱;流动相为甲醇- 水(65 ﹕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4nm。结果:线性范围0.032~0.32ìg(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6%,RSD=1.34... 目的:建立HPLC 法测定丹连清胃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Beckman ODS C18 柱;流动相为甲醇- 水(65 ﹕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4nm。结果:线性范围0.032~0.32ìg(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6%,RSD=1.34%。结论:本法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丹连清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清胃颗粒 丹皮酚 含量 测定 BECKMAN 平均加样回收率 C18柱 检测波长 线性范围 质量控制 色谱柱 流动相 ODS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藿香清胃片、藿香清胃胶囊、藿香清胃颗粒中4种成分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艳 汪毅 +1 位作者 李敏 王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331,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藿香清胃片、藿香清胃胶囊、藿香清胃颗粒(栀子、防风、甘草等)中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藿香清胃片、藿香清胃胶囊、藿香清胃颗粒(栀子、防风、甘草等)中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结果栀子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分别在34.29~342.9μg/mL(r=0.9999)、2.014~20.14μg/mL(r=0.9998)、1.996~19.96μg/mL(r=0.9998)、5.261~52.61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87%~99.46%,RSD 0.68%~2.1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霍香清胃片、藿香清胃胶囊、藿香清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藿香胶囊 藿香清胃颗粒 栀子苷 升麻素苷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甘草酸 HPLC
下载PDF
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72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福恒 谢占武 《陕西中医》 2014年第7期843-844,共2页
目的:观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观察患者胸骨后烧心感、胸痛... 目的:观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观察患者胸骨后烧心感、胸痛、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改变情况,RDQ积分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2.22%、12.73%,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DQ积分均下降,治疗后第4周和随访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94%、12.73%,以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不良反应有交叉重叠现象。组间比较,头痛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中药化郁清胃颗粒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RDQ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肝剂 治疗应用 化郁清胃颗粒
下载PDF
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昱 仝小林 +2 位作者 刘素宾 陈良 王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血糖水平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PBG)分为3组。第1组:7.8mmol/L≤PBG<11.1mmol/L;第2组:11... 目的探讨复方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血糖水平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PBG)分为3组。第1组:7.8mmol/L≤PBG<11.1mmol/L;第2组:11.1mmol/L≤PBG<16.7mmol/L;第3组:PBG>16.7mmol/L。观察62例糖代谢异常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并用OGTT数据评估β细胞功能:计算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糖负荷30min胰岛素增值与30min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结果①第1组、第2组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血糖、血脂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而各点胰岛素(lNS)水平呈下降趋势,HBCI及ΔI30/ΔG30升高,INSAUC减小。②第3组患者血糖、血脂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而各点lNS水平无明显变化,HBCI、ΔI30/ΔG30略有升高,而INSAUC前后对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PBG<16.7mmol/L开郁清胃颗粒通过降糖、降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异常患者β细胞功能,特别是对β细胞早相分泌较好的改善作用与糖负荷后2h血糖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当PBG>16.7mmol/L时,高浓度葡萄糖抑制胰岛素分泌,表现出葡萄糖毒性作用,β细胞功能受损明显,开郁清胃颗粒通过降糖减毒使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郁清胃颗粒 葡萄糖 血糖 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