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坚清脉颗粒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宗媛 张永康 +1 位作者 曹烨民 马斌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糖氧剥夺条件下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其向血管内皮细胞趋化的影响,探讨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 目的:探讨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糖氧剥夺条件下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其向血管内皮细胞趋化的影响,探讨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六组。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糖氧剥夺下BMSCs细胞培养6、12、18、24 h时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对缺糖氧剥夺条件下BMSCs细胞CCND1、MYC、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BMSCs细胞的迁移能力,将BMSCs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在糖氧剥夺条件下分别加入制备的空白血清组老鼠血清与中药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迁移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同样条件处理下HUVECs细胞表面趋化因子PDGFB、CXCL12、CCL21mRNA及BMSC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PDGFRB、CXCR4、CCR7mRNA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BMSCs细胞且纯度为95%。1)CCK-8结果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BMSCs细胞在6,12 h时细胞增殖能力上升(P<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BMSCs在24 h时细胞增殖存活率降低(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在24 h时不同程度的提高缺氧缺血BMSCs细胞增殖能力(P<0.01)。2)q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CCND1、MYC、ERK1/2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可升高CCND1、MYC、ERK1/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3)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共同加药组能促进BMSCs细胞向HUVECs细胞迁移(P<0.01)。4)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可升高HUVECs细胞表面趋化因子PDGFRB、CCL21的表达(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可以升高BMSCs表面趋化因子受体PDGFRB、CXCR4的表达(P<0.01)。结论:软坚清脉颗粒含药血清可能通过ERK通路促进BMSCs细胞增殖,同时通过促进HUVEC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及BMSCs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来实现归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软坚清脉颗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UPLC⁃LTQ⁃Orbitrap⁃MS/MS法分析软坚清脉颗粒化学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文敏 贾成林 +2 位作者 王新宏 梁琨 陈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298,共6页
目的建立UPLC-LTQ-Orbitrap-MS/MS法分析软坚清脉颗粒化学成分。方法该复方颗粒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通过对照品、... 目的建立UPLC-LTQ-Orbitrap-MS/MS法分析软坚清脉颗粒化学成分。方法该复方颗粒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通过对照品、文献、Mass Frontier软件预测裂解规律,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58种成分,包括22种黄酮、9种萜类、3种脂肪酸、4种羧酸、20种其他类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软坚清脉颗粒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化学成分 UPLC-LTQ-Orbitrap-MS/MS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诚 梁志强 +1 位作者 朱忠强 曹烨民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60例AS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通脉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60例AS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通脉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结论]软坚清脉颗粒具有降脂、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保护内皮细胞、建立侧枝循环、改善肢体血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清脉颗粒醇沉工艺的正交优选 被引量:3
4
作者 易艳东 马威 +1 位作者 林世和 余南才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4期571-573,共3页
目的:优选清脉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选取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及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干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结果:优选的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3 - 1.18 g·;ml-1,加... 目的:优选清脉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选取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及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干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结果:优选的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3 - 1.18 g·;ml-1,加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醇沉24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清脉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正交试验 醇沉工艺 干浸膏得率 薯蓣皂苷元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清脉颗粒中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易艳东 马威 +3 位作者 黄浩 付雷 林世和 余南才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检测丹皮酚利用率、包合率2个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含量,优选出最佳包含工艺。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丹皮酚: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h,丹皮酚利用...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检测丹皮酚利用率、包合率2个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含量,优选出最佳包含工艺。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丹皮酚: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h,丹皮酚利用率为93.26%,包合率为75.26%。结论3批验证性试验表明丹皮酚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丹皮酚 Β-环糊精 包合物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清脉颗粒的水提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易艳东 林世和 +3 位作者 马威 黄浩 付雷 余南才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清脉颗粒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醇沉条件的考察。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倍、浸泡时间为2h、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本工艺简... 目的研究清脉颗粒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醇沉条件的考察。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倍、浸泡时间为2h、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本工艺简便、提取完全,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含量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水提工艺 正交试验 干浸膏得率 薯蓣皂苷元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文敏 安叡 +3 位作者 宋舒雨 王新宏 陈颖 梁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9-1524,共6页
目的建立软坚清脉颗粒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并比较其水解前后5种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磷酸水溶液(A)... 目的建立软坚清脉颗粒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并比较其水解前后5种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软坚清脉颗粒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6,未水解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0%~101.2%;水解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5%~98.66%,两样品的RSD<3.2%,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经水解处理后,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3种成分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软坚清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奚氏软坚清脉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晓瑜 乔亮 +1 位作者 黄渺苗 崔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915-1919,共5页
目的观察奚氏软坚清脉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病人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 目的观察奚氏软坚清脉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颈动脉易损斑块病人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药物组加用奚氏软坚清脉颗粒,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内膜厚度、血清炎性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BUA)]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药物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组颈动脉斑块性质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药物组斑块性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组血清hs-CRP、IL-6、ET-1、Hcy、BUA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7,P=0.016)。结论奚氏软坚清脉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有治疗作用,可降低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心血管事件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软坚清脉颗粒 中医证候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颈动脉内膜厚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9
作者 黄雨婷 胡鹏跃 +2 位作者 李国文 史秀峰 谢燕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24期62-67,共6页
目的 建立软坚清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垂盆草、蒲黄、豨莶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中3种成分及蒲黄中2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 目的 建立软坚清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垂盆草、蒲黄、豨莶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垂盆草中3种成分及蒲黄中2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44∶56,V/V;垂盆草中3种成分)和乙腈-0.05%磷酸水溶液(14∶86,V/V;蒲黄中2种成分),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垂盆草中3种成分)和254 nm(蒲黄中2种成分),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垂盆草、蒲黄、豨莶草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垂盆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和蒲黄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质量浓度分别在10.0-83.2μg/mL,2.0-16.0μg/mL,5.6-44.8μg/mL,4.1-41.2μg/mL,4.2-4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2),定量限分别为9.40 ng,21.36 ng,21.08 ng,20.24 ng,20.48 ng,检测限分别为2.81 ng,6.42 ng,6.30 ng,6.88 ng,6.96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5.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2%,109.10%,107.25%,103.56%,103.84%,RSD分别为1.38%,1.24%,1.24%,3.58%,2.94%(n=6)。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软坚清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香蒲新苷 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永城 赵诚 曹烨民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31-33,共3页
目的 :观察软坚清脉颗粒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 :观察软坚清脉颗粒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软坚清脉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比较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疗效,ABI及血管管腔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下肢动脉通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ABI及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坚清脉颗粒能有效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这可能与其降脂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软坚清脉颗粒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预防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磊 刘哲 +3 位作者 范雨心 程欣 杨沁彤 方豫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软坚清脉颗粒预防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例患有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 目的探讨中药软坚清脉颗粒预防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例患有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软坚清脉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软坚清脉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软坚清脉颗粒。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通畅率、足溃疡愈合率、足溃疡复发率、踝肱指数(ABI)、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软坚清脉组患者的动脉通畅率、ABI、足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足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软坚清脉组患者的IL-6水平、VCAM-1水平、Fib水平、PL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LT(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软坚清脉颗粒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提高足溃疡愈合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血管通畅率,降低足溃疡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糖尿病足 闭塞性动脉硬化 支架置入 动脉再狭窄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对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长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洪松 孙留留 +4 位作者 蔡同凯 蔡文怡 曹永兵 曹烨民 贾成林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5期81-86,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给药模式下,软坚清脉颗粒(RJQM)对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以下简称“斑马鱼”)血管生长的促进作用,为RJQM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I)构建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 目的探索不同给药模式下,软坚清脉颗粒(RJQM)对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以下简称“斑马鱼”)血管生长的促进作用,为RJQM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I)构建斑马鱼血管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RJQM低(0.025 g/L)、中(0.1 g/L)、高(0.4 g/L)剂量组,通过药物治疗、早期干预、提前预防3种不同给药模式,探索RJQM不同药物浓度对斑马鱼血管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在药物治疗模式下,与模型组比较,RJQM高剂量组能显著促进斑马鱼节间血管(ISVs)的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早期干预模式下,与模型组比较,RJQM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促进斑马鱼ISVs的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在提前预防模式下,与模型组比较,RJQM低、中、高剂量组斑马鱼ISVs虽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JQM在药物治疗、早期干预给药模式下,具有显著促进斑马鱼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生长 斑马鱼 中药研究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氯吡格雷抵抗作用与机制探讨
13
作者 张永康 宗媛 +2 位作者 殷康力 王御震 曹烨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70-2478,共9页
目的:探索软坚清脉颗粒抗血小板及改善氯吡格雷抵抗(CR)的确切机制。方法:临床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接受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反应单位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中P2Y12 mRNA和蛋白含量差异。... 目的:探索软坚清脉颗粒抗血小板及改善氯吡格雷抵抗(CR)的确切机制。方法:临床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接受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反应单位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中P2Y12 mRNA和蛋白含量差异。随后探索软坚清脉颗粒对ASO小鼠巨核细胞中IκB/IKK/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和mRNA的影响,观察鼠血小板上P2Y12蛋白表达,并检测血小板功能与活性。结果:软坚清脉颗粒能够改善ASO患者的CR,并协同氯吡格雷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可能机制与调控血小板上P2Y12受体表达有关。动物实验发现软坚清脉颗粒能够促进ASO小鼠巨核细胞中IκB的磷酸化,抑制IKK和p65的磷酸化,抑制IKK蛋白表达,降低P2Y12 mRNA转录和P2Y12受体蛋白表达。结论:软坚清脉颗粒能够通过抑制IκB/IKK/NF-κB信号通路降低血小板上ADP受体P2Y12的表达,协同氯吡格雷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来改善ASO患者的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氯吡格雷抵抗 抗血小板 血小板功能
原文传递
软坚清脉颗粒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运重建术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张永康 刘家睿 +3 位作者 殷康力 王御震 宗媛 曹烨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目的:评价软坚清脉颗粒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ASO血运重建术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8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软坚清脉颗粒口... 目的:评价软坚清脉颗粒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ASO血运重建术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8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软坚清脉颗粒口服,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安慰剂口服,治疗周期为180 d。以踝肱指数(ABI)为主要疗效指标,以下肢经皮氧分压(TcpO_(2))、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次要疗效指标,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B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AB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pO_(2)、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TcpO_(2)、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坚清脉颗粒能够改善ASO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ABI、TcpO_(2)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的下肢缺血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的体内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运重建术 软坚清脉颗粒 炎性因子 踝肱指数
原文传递
清脉颗粒剂成型工艺的优选 被引量:14
15
作者 易艳东 林世和 +1 位作者 马威 余南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75-977,共3页
目的:确定清脉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清脉颗粒剂的成型的最佳条件,并考察了颗粒的成型性、吸湿率、粒度、水分测定、流动性、溶化性。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混合辅料=2∶3,乳糖∶糊精=1∶2,用85%乙醇... 目的:确定清脉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清脉颗粒剂的成型的最佳条件,并考察了颗粒的成型性、吸湿率、粒度、水分测定、流动性、溶化性。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混合辅料=2∶3,乳糖∶糊精=1∶2,用85%乙醇做润湿剂,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CRH)约为68%。结论:制粒工艺可行,可供大工业生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清脉颗粒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易艳东 马威 +3 位作者 林世和 黄浩 付雷 余南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研究清脉颗粒对血栓闭塞型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月桂酸股动脉注射建立TAO模型,观察大鼠的体征变化、检测不同剂量的清脉颗粒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目的:研究清脉颗粒对血栓闭塞型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月桂酸股动脉注射建立TAO模型,观察大鼠的体征变化、检测不同剂量的清脉颗粒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清脉颗粒能有效降低TAO模型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延长凝血时间的趋势。结论:清脉颗粒改善TAO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对TAO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血栓闭塞型脉管炎 血液流变学 凝血 功能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脉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易艳东 马威 +3 位作者 黄浩 付雷 林世和 余南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8-419,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脉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前加保护柱。流动相:乙腈-水(93∶7),流速:1.4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结果:薯蓣皂苷...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脉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前加保护柱。流动相:乙腈-水(93∶7),流速:1.4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4.44~22.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79.70%(RSD为1.34%,n=6)。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清脉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薯蓣皂苷元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清脉颗粒中丹皮酚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世和 易艳东 +2 位作者 陈军 舒翔 余南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633-1634,共2页
目的:建立清脉颗粒中丹皮酚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Fortisuniv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4%冰醋酸溶液(55:45),波长为274nm,柱温:30℃... 目的:建立清脉颗粒中丹皮酚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柱为Fortisuniv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4%冰醋酸溶液(55:45),波长为274nm,柱温:30℃。结果:丹皮酚鉴别专属性强,薄层斑点明显;丹皮酚含量线性范围为0.(145~0.9扯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60%(n=9);清脉颗粒中丹皮酚含量平均为5.0370mg·g。结论:薄层鉴别斑点明显,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清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脉颗粒 丹皮酚 薄层色谱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诚 曹烨民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738-1739,共2页
目的:观察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脉络舒通颗粒治疗,试验组口服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脉络舒通颗粒治疗,试验组口服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草清脉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 双草清脉颗粒 脉络舒通颗粒 血热瘀结证 瘀阻脉络证
下载PDF
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诚 袁丰 曹烨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软坚清脉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通脉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软坚清脉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通脉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1.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皮肤发凉、肢体酸胀、烧灼感、溃疡、肢体麻木、皮温降低、肤色均显著改善(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皮肤发凉、肢体酸胀、烧灼感、皮温降低、肤色、溃疡亦显著改善(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肤发凉、烧灼感、肢体酸胀、肤色、溃疡表现较对照组亦明显减轻(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组内及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清脉颗粒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