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西陵风景区植物群落特点研究
- 1
-
-
作者
曹硕
张敬玮
黄大庄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
出处
《河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20-25,共6页
-
文摘
该研究以清西陵泰陵景区的植物群落现状为研究对象,对36个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群落样地分布特征以及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6个样地共计植物81种,其中草本植物62种,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最终确定出25个优势种。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分析了景区内植物群落类型以及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TWINSPAN分类将36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分别是油松-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群丛;油松+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狗尾草群丛;油松+侧柏-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群丛;油松+侧柏-匍枝委陵菜(Potntilla flagellaris)群丛;油松-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群丛;油松+毛白杨-荆条-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群丛;油松-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丛;油松+毛白杨-荆条-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群丛;油松-荆条-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群丛;油松-荆条-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群丛;油松-荆条-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群丛;油松-野艾蒿群丛;油松-荔枝草(Salvia plebeia)群丛;油松-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丛。DCA排序结果表明:排序图的第一轴基本反映了各植物群落所在生境坡向的变化;第二轴基本反映了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变化。
-
关键词
清西陵风景区
植物群落
油松
-
Keywords
Qingxiling scenic spot
Plant community
Pinus tabuliformis
-
分类号
G948
[文化科学]
-
-
题名西陵访古——清西陵风景区掠影
- 2
-
-
作者
张国斌
-
出处
《影像材料》
2004年第4期29-30,66,共2页
-
文摘
在河北省易县城西15km的永宁山下,有一处群山环抱的丘陵地带,在这里埋葬着清朝4位皇帝及其后妃等76人.在方圆800里的范围内,红墙黄瓦,陵寝肃穆;林海浩瀚,景色宜人.这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清西陵风景区.
-
关键词
清西陵风景区
河北
风光摄影
陵墓建筑
拍摄技巧
-
分类号
J414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基于SBE法的清西陵景观美景度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梁旭
张潇
黄澳
蔺沅慧
王嘉祺
杨会娟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1期32-35,共4页
-
基金
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项目(编号:2020188)。
-
文摘
针对清西陵整体区域的景观组合进行大尺度的研究,可对陵寝类景观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清西陵全域旅游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为探究影响陵寝类景观美景度的因素,以河北易县清西陵景区为例,采用心理物理学派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获取了大众审美态度,确定了林相整齐度、植被垂直结构、陵寝风格契合度、环境状况和人为干扰程度5个影响要素并进行了专家评价,根据“数量化理论Ι”测量了要素下16个类目对于景观美景度影响的显著程度并建立了景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杂乱的林相、无植被或乔木的植被垂直结构、契合陵寝风格的要素、整洁的环境和野生植被对景观美景度具有显著影响,一般的林相、灌草的植被垂直结构、不契合陵寝风格的景观、房屋+道路+人为植被+其他和少数孤立元素与SBE值没有相关性。如此得出结论:陵寝类景区应注重植被的规划方式以及整体氛围的打造,适当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
关键词
美景度
清西陵景区
陵寝景观
美景度评价法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