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蠡测——“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聪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儒佛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中重要问题。比较"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的异同是重新研究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的具体切入点。"渐修顿悟"是中国佛教在探讨"渐次修行"和"直下了悟"的关系过程... 儒佛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中重要问题。比较"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的异同是重新研究宋明理学与佛学关系的具体切入点。"渐修顿悟"是中国佛教在探讨"渐次修行"和"直下了悟"的关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渐修"为权、为方便,以"顿悟"为实、为了义的修行观;"格物贯通"是程朱在融合《大学》"格物"和西晋杜预"涣然冰释,怡然理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认识天理的方法,而与佛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理论继承关系。"格物贯通"则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格物工夫,在求得"物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天理的整体性把握。通过辨析宋明理学与佛学相似概念的异同,有助于重新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佛学 儒佛关系 渐修顿悟 格物贯通
下载PDF
试论“渐修顿悟”与“格物贯通”的异同
2
作者 刘聪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程颐和朱熹都曾论及“格物贯通”的问题。他们的这一观点常被用来作为理学吸收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理论的证据。通过分析“格物贯通”和“渐修顿悟”的异同,可以发现,尽管二者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在讨论的重点、渐顿的关系、是... 程颐和朱熹都曾论及“格物贯通”的问题。他们的这一观点常被用来作为理学吸收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理论的证据。通过分析“格物贯通”和“渐修顿悟”的异同,可以发现,尽管二者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在讨论的重点、渐顿的关系、是否包含理性认识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程颐主要是在西晋杜预的“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启发下才提出了“贯通”理论。因此“格物贯通”与“渐修顿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理论继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理学 程颐 朱熹 格物贯通 渐修顿悟
下载PDF
晚明顿悟渐修并重论的兴起——以阳明后学周汝登为例
3
作者 陈慧麒 《船山学刊》 2012年第4期128-131,共4页
顿悟渐修并重论在晚明学界修正狂禅流弊的过程中兴起,得到多数阳明后学与禅宗学人的认同。周汝登为阳明学浙中学派代表人物,倡导顿悟渐修并重论。在周汝登看来,因为道是不可分割而必须一次完成对其领悟的,也就是要顿悟。但人受习气熏染... 顿悟渐修并重论在晚明学界修正狂禅流弊的过程中兴起,得到多数阳明后学与禅宗学人的认同。周汝登为阳明学浙中学派代表人物,倡导顿悟渐修并重论。在周汝登看来,因为道是不可分割而必须一次完成对其领悟的,也就是要顿悟。但人受习气熏染,而习气是经验的组合,因此可以通过不断的修养而加以净化。故需要在悟道的基础上有渐修过程。这一理论虽有向朱子学回归倾向,但未摆脱顿悟,故仍受朱子学者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 晚明 阳明后学 周汝登
下载PDF
禅宗渐修与顿悟对当代绘画的启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亮节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5期91-92,共2页
渐修与顿悟是中国禅宗思想中两个代表性的主张,并曾多次对中国的艺术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现在看来,两者并没有绝对意义的是非对错之分。通过对两者内涵的分析和体悟,反而可以引发对当代绘画为何画、怎样画的思考。基于此,本文从顿悟顿修... 渐修与顿悟是中国禅宗思想中两个代表性的主张,并曾多次对中国的艺术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现在看来,两者并没有绝对意义的是非对错之分。通过对两者内涵的分析和体悟,反而可以引发对当代绘画为何画、怎样画的思考。基于此,本文从顿悟顿修、顿悟渐修、渐修顿悟和渐修渐悟四个维度,就两种思想给当代绘画的启示进行了分析,继而获得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 当代绘画 启示借鉴
下载PDF
宗密的“顿悟渐修”思想研究
5
作者 王志远 《荆楚学刊》 2018年第6期34-38,共5页
"顿渐之争"古已有之,而宗密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梳理。他总结了六种关于"顿渐"的不同观点,其中他对"顿悟顿修""顿悟渐修"以及"法无顿渐,顿渐在机"这三种观点比较赞赏。不过宗密最... "顿渐之争"古已有之,而宗密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梳理。他总结了六种关于"顿渐"的不同观点,其中他对"顿悟顿修""顿悟渐修"以及"法无顿渐,顿渐在机"这三种观点比较赞赏。不过宗密最提倡的观点还是"顿悟渐修",这是因为"顿悟渐修"和宗密的其他思想组成一个理论系统。宗密的"顿悟渐修"思想具有卓越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争议。不过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宗密思想本身的研究,而对于相关争议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因此对这些争议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宗密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 真心
下载PDF
禅宗顿渐之统一──圭峰宗密的一个观点 被引量:2
6
作者 董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7-11,共5页
禅宗在东山门下,衍化出南北两派,慧能南派以顿立宗.神秀北派被视为渐宗。长期以来,南北之间,势如水火,相见如仇雠。宗密提出南顿北渐相融合的看法,其论点有两个,一是“顿悟资于渐修”,二是“顿悟渐修”。前者讲顿悟之南宁必须... 禅宗在东山门下,衍化出南北两派,慧能南派以顿立宗.神秀北派被视为渐宗。长期以来,南北之间,势如水火,相见如仇雠。宗密提出南顿北渐相融合的看法,其论点有两个,一是“顿悟资于渐修”,二是“顿悟渐修”。前者讲顿悟之南宁必须依赖于渐修之北宗,后者作为一种修为观,强调顿悟之后还须渐修,又以持“顿悟渐修”观的荷泽宗融会其他南北各宗。这对排宗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顿悟资于 顿悟
下载PDF
韩国受容佛教与民族佛教的分水岭——论义天和知讷的佛教思想和历史地位
7
作者 何劲松 《韩国研究论丛》 2006年第1期255-274,共20页
一高丽佛教是三国佛教和新罗佛教的继承和发展。新罗佛教在三国统一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新罗化的过程。高丽时期,韩国佛教又实现了另一次转变,即由受容佛教转变为民族佛教。
关键词 义天 佛教思想 天台宗 韩国佛教 圆顿 受容 华严经 真心直说 渐修顿悟 根本智
下载PDF
《坛经》的智慧
8
作者 冯焕珍 《城市国学讲坛》 2018年第1期231-242,230,共13页
佛教的所有宗派,以及所有宗派开出的法门,都是为了解决《金刚经》提出的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的意思是'如何降服烦恼心',是佛教要对治的对象;'应云何住'的意思是'应该... 佛教的所有宗派,以及所有宗派开出的法门,都是为了解决《金刚经》提出的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降伏其心'的意思是'如何降服烦恼心',是佛教要对治的对象;'应云何住'的意思是'应该如何安住',指佛教要达到的目,即证得涅。为什么佛教要提出'降伏其心'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 顿悟 渐修顿悟 六祖慧能 《金刚经》
下载PDF
耿宁对阳明后学的诠释与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月惠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23,共17页
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m),以现象学的进路,开启“现象学的阳明学”之研究视野,具有典范的意义。耿宁指出阳明有三个良知概念,由此也导致阳明后学致良知工夫的不同。他对阳明后学致良知的诠释,以是否根据第二个良知概念(知善知恶)为基... 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 Kem),以现象学的进路,开启“现象学的阳明学”之研究视野,具有典范的意义。耿宁指出阳明有三个良知概念,由此也导致阳明后学致良知工夫的不同。他对阳明后学致良知的诠释,以是否根据第二个良知概念(知善知恶)为基础来判定;且对追求第三个良知概念(始终完善的良知本体)的王畿与罗洪先,评价最高。本文认为阳明并无三个良知概念之不同,而后学的问题意识则在于如何“致良知”,故“悟良知本体”是阳明后学致良知工夫的共同追求,由此展开“悟本体即工夫”(顿悟)、“由工夫以悟本体”(渐修)两路“致良知”之异 同,此乃诠释阳明后学之关键所在。本文也修正耿宁强调罗洪先与聂豹之异,力陈罗洪先与王畿之同的评价,主张罗洪先与聂豹在理论与工夫实践之同,远大于王畿。就哲学高度来说,王畿最能彰显阳明思想的独特性。”,关键词改为“耿宁,现象学进路,阳明后学,致良知,悟良知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宁 现象学进路 阳明后学 致良知 悟良知本体 顿悟
下载PDF
明儒王时槐道德实践论浅析
10
作者 牛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4期59-66,共8页
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数方面内容的道德实践可以视为伦理生活在特定时空内的展现,它不仅涉及到在哲学义理上如何"思",也涉及到在人伦日用上如何"行"。在中晚明,儒家的道德实践论在阳明后学士人群体中获... 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数方面内容的道德实践可以视为伦理生活在特定时空内的展现,它不仅涉及到在哲学义理上如何"思",也涉及到在人伦日用上如何"行"。在中晚明,儒家的道德实践论在阳明后学士人群体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出于对优入圣域、成就君子人格的迫切渴望,阳明学士人群体对于什么样的事情可以构成道德实践、实践行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如何、在纷纭万变的人际交往中道德实践如何展开这数个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作为阳明二传弟子,江右学者王时槐在道德实践论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思考与较为系统的论述。其核心精神,可用"以身践道"四字概况之。对王时槐的道德实践论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阳明心学在江右地区展开过程中诸家理论相互争论辨难进而融汇调和的复杂形势做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时槐 道德实践 本体工夫 渐修顿悟
下载PDF
论宗密的方法论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世山 《中华文化论坛》 1998年第4期99-103,共5页
宗密(780—841年),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县)人,世称圭峰禅师,且身肩二任,既是华严宗第五祖,又是禅宗荷泽系的四传弟子①,是唐代著名高僧。尽管后世禅宗徒对他颇有轻视、指责之意,②但是宗密以他大量的著述赢得了后人,... 宗密(780—841年),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县)人,世称圭峰禅师,且身肩二任,既是华严宗第五祖,又是禅宗荷泽系的四传弟子①,是唐代著名高僧。尽管后世禅宗徒对他颇有轻视、指责之意,②但是宗密以他大量的著述赢得了后人,特别是近现代佛教学者的高度评价,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密 方法论 哲学思维 佛教 禅宗 顿悟 天命论 泯绝无寄宗 华严宗 原人论
下载PDF
学问的生命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渊雷 《中国文化》 1993年第1期191-192,共2页
1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奋斗只是它的手段。2文化是价值生活的创造,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生活之最高的形式。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活动以及两者关联与发展的全程。文化有三性:一、继承性:二、吸收性;三、创造性。继承是历史的传统,吸收是时... 1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奋斗只是它的手段。2文化是价值生活的创造,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生活之最高的形式。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活动以及两者关联与发展的全程。文化有三性:一、继承性:二、吸收性;三、创造性。继承是历史的传统,吸收是时代的潮流,创造是民族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动 吸收性 道姆 物质生产 二字 现代思潮 渐修顿悟 依他起性 此则 三性
下载PDF
神会与宗密 被引量:3
13
作者 聂清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3期111-117,共7页
神会与宗密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以往多认为他们的思想没有差别,因此时 常不加考察地将一方文字用来说明另一方文字。本文认为二人思想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差别更 大。文章从二人对“知”的理解、“顿悟渐修”以及“如来藏与般若... 神会与宗密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以往多认为他们的思想没有差别,因此时 常不加考察地将一方文字用来说明另一方文字。本文认为二人思想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差别更 大。文章从二人对“知”的理解、“顿悟渐修”以及“如来藏与般若”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二人之间的不 同,并尝试说明了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会 宗密 禅宗 顿悟 “如来藏与般若”
下载PDF
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黎民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6-37,74,共3页
无论本诸佛典义理,还是循诸禅史脉络,其实都可发现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之间既有一种微妙的内在关联,也有顿渐、理事、对象之别。此点若不予以细察明辨,极易造成知解上的混淆与禅修上的困惑。若以经证史或以史解经,道信、弘忍、神秀之一... 无论本诸佛典义理,还是循诸禅史脉络,其实都可发现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之间既有一种微妙的内在关联,也有顿渐、理事、对象之别。此点若不予以细察明辨,极易造成知解上的混淆与禅修上的困惑。若以经证史或以史解经,道信、弘忍、神秀之一行三昧就不等同于慧能之一行三昧。前者实为佛同时推荐的系心一佛、专称名字、端身正向、舍诸乱意的念佛三昧,后者则更神似于实无心相而入的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然而正如文殊菩萨于《楞严经》中所言,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尽管此三昧与彼三昧不宜混淆等同,但皆为般若之当机妙用、佛法之方便施设。无分轩轾,全在一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三昧 一行三昧 中国禅宗 般若智慧 顿悟
下载PDF
《楞严经》在韩、中、日三国的流传及歧见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钟万 《佛学研究》 1994年第0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楞严经》 内道场 顿悟 智者大师 天台宗 法相宗 佛教界 韩国 儒家学者 三论宗
下载PDF
中国佛教教义时代的殿军──圭峰宗密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世山 《中华文化论坛》 1996年第4期92-99,共8页
中国佛教教义时代的殿军──圭峰宗密述评向世山中国佛教的历史过程,概略地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佛教传入到中晚唐;二是从晚唐五代到明清。其间的分水岭是会昌法难(841-845)。前段属于佛教传入、译经和创宗立派的... 中国佛教教义时代的殿军──圭峰宗密述评向世山中国佛教的历史过程,概略地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佛教传入到中晚唐;二是从晚唐五代到明清。其间的分水岭是会昌法难(841-845)。前段属于佛教传入、译经和创宗立派的时期,可以称作教义的时代;后段以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密 中国佛教 华严宗 原人论 述评 禅宗史 顿悟 圭峰 澄观 天台宗
下载PDF
王龙溪在阳明学中的定位问题——以“凝”字为线索
17
作者 陈晓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5,共8页
王龙溪历来被认为是阳明后学"良知现成派"的代表人物,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有很多阳明后学"良知修证派"的代表性论述,如"凝"等。对于王龙溪思想的研究,就有必要跳出常规性的对比图式,深入到其文本内部。在王... 王龙溪历来被认为是阳明后学"良知现成派"的代表人物,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有很多阳明后学"良知修证派"的代表性论述,如"凝"等。对于王龙溪思想的研究,就有必要跳出常规性的对比图式,深入到其文本内部。在王龙溪思想中,"凝"主要属于工夫论范畴,是以体悟本体为前提下所做的先天工夫,与此同时,他关于"凝"、"收摄"工夫论的表述也隐含了道教色彩。在成圣的阶段论上,王龙溪吸收了禅宗的顿悟渐修等理论思想,而从有关他对"外缘"以及"家事"的负面评价来看,他在思想上则偏离了阳明学的万物一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龙溪 阳明学 顿悟
下载PDF
彼此之间: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
18
作者 肖黎民 《佛学研究》 2007年第1期329-332,共4页
无论本诸佛典义理,还是循诸禅史脉络,其实都可发现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之间既有一种微妙的内在关联,也有顿渐、理事、对象之别。此点若不予以细察明辨,极易造成知解上的混淆与禅修上的困惑。若以经证史或以史解经,道信、弘忍、神秀之一... 无论本诸佛典义理,还是循诸禅史脉络,其实都可发现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之间既有一种微妙的内在关联,也有顿渐、理事、对象之别。此点若不予以细察明辨,极易造成知解上的混淆与禅修上的困惑。若以经证史或以史解经,道信、弘忍、神秀之一行三昧就不等同于慧能之一行三昧。前者实为佛同时推荐的系心一佛、专称名字、端身正向、舍诸乱意的念佛三昧,后者则更神似于实无心相而入的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然而正如文殊菩萨于《楞严经》中所言,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尽管此三昧与彼三昧不宜混淆等同,但皆为般若之当机妙用、佛法之方便施设。无分轩轾,全在一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三昧 一行三昧 中国禅宗 东山法门 般若智慧 顿悟
下载PDF
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分立与融合
19
作者 向世山 《中华文化论坛》 1995年第4期92-95,共4页
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分立与融合向世山禅宗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宗派,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新产物。因此,禅宗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评估,至今依然。对禅宗的研讨重要领域之一是禅宗的产生与分化史。... 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分立与融合向世山禅宗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宗派,是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新产物。因此,禅宗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评估,至今依然。对禅宗的研讨重要领域之一是禅宗的产生与分化史。但纵览古今,横看僧俗著述,总是囿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来禅 祖师禅 宗密 禅宗 南北宗 顿悟 南宗 中国传统思想 荷泽 佛教理论
下载PDF
王维禅诗二首蠡测
20
作者 胡健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11期49-50,共2页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这种另类禅诗,从正面揭示王维复杂心理世界,风格近似白居易宗教诗,是王维诗作当中不常见的。王维不是"诗家佛陀"、"诗家菩提",而是一个普通...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这种另类禅诗,从正面揭示王维复杂心理世界,风格近似白居易宗教诗,是王维诗作当中不常见的。王维不是"诗家佛陀"、"诗家菩提",而是一个普通"学佛者",一生都没能解脱,他只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儒士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另一类禅诗 顿悟 忘情与多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