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武功山热穹隆变质—岩浆作用及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颖 曾超 +1 位作者 王雪莲 胡立 《安徽地质》 2013年第4期244-249,共6页
处于扬子与华夏古板块加里东期拼贴带的武功山热穹隆,以造山期变形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并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与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屹立于晚古生代... 处于扬子与华夏古板块加里东期拼贴带的武功山热穹隆,以造山期变形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并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与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屹立于晚古生代地层分布区的穹隆状构造。在区域递增变质带基础上,造山早期,深部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的变质岩发生交代形成原地型英云闪长质"混染岩浆",岩浆上浸过程中,活动组分不断作用于围岩,致使围岩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生重新调整,形成岩体边缘混合岩。同时,由于硅铝质围岩组分加入,酸度增加,而渐变过渡为花岗闪长质岩浆。造山晚期,进一步演化为岩浆型正常花岗岩,并呈套叠状侵入于早期岩体之中。从早到晚构成同源岩浆演化系列,并发育明显构造应力变形。热穹隆区加里东期形成递进渐增变质—岩体边缘混合—变形花岗岩"三位一体"分布格局。中生代伸展—岩浆作用的复合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热穹隆的构造背景,大致在早白垩世末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功山热穹隆 渐增变质带 岩体边缘混合岩 热穹隆形成与演化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热穹隆变质—岩浆作用及演化
2
作者 王晓颖 曾超 +1 位作者 王锐 周建廷 《吉林地质》 2013年第3期12-18,共7页
武功山热穹隆,以加里东造山期复式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区域变质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韧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穹窿状构造。造山早期(463.2±2.3 Ma),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变质... 武功山热穹隆,以加里东造山期复式花岗岩为中心,南华—寒武系遭受区域变质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韧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穹窿状构造。造山早期(463.2±2.3 Ma),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变质围岩交代形成原地型英云闪长质"混染岩浆",岩浆上升中,硅铝质组分加入使酸度增加,过渡为花岗闪长质岩浆,并产生岩体边缘混合岩。造山晚期(409.4±5.1 Ma)演化为正常花岗岩,构成同源岩浆成分演化序列,并伴有明显构造应力变形。中生代伸展—岩浆作用的复合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热穹窿的构造背景,大致在早白垩世末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功山热穹隆 渐增变质带 岩体边缘混合岩 热穹隆形成与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