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ANC和激发态中子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祖华 林承键 +8 位作者 张焕乔 李志常 张竟上 吴岳伟 杨峰 阮明 刘建成 李淑媛 彭绍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96-702,共7页
利用转移反应1 1 B(d ,p) 1 2 B和1 2 C(d ,p) 1 3C抽取1 2 B 1 1 B +n和1 3C 1 2 C +n重叠函数的核渐近归一化常数 ,计算了1 2 B和1 3C核中价中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及其在核外的几率 .实验结果表明 ,1 2 B的第二 (Jπ=2 - ) ,第三... 利用转移反应1 1 B(d ,p) 1 2 B和1 2 C(d ,p) 1 3C抽取1 2 B 1 1 B +n和1 3C 1 2 C +n重叠函数的核渐近归一化常数 ,计算了1 2 B和1 3C核中价中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及其在核外的几率 .实验结果表明 ,1 2 B的第二 (Jπ=2 - ) ,第三 (Jπ=1 - )激发态和1 3C的第一 (Jπ=1 2 +)激发态为中子晕态 ,而1 3C的第三 (Jπ=5 2 +)激发态是中子皮态 .考察了库仑势和角动量对晕形成的阻碍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ANC 转移反应 渐近归一化常数 激发态 中子晕 晕核 标度定律 原子核物理 核反应 中子皮态
原文传递
二体和三体晕核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祖华 张焕乔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利用渐近归一化常数(ANC)方法计算了一系列核的价核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r^2〉^(1/2)。由于用ANC方法抽取的〈r^2〉^(1/2)值近似与模型参数无关,因此是考察晕核的有效物理量。此外,还利用价核子、核芯核和核物质密度分布均方根半径... 利用渐近归一化常数(ANC)方法计算了一系列核的价核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r^2〉^(1/2)。由于用ANC方法抽取的〈r^2〉^(1/2)值近似与模型参数无关,因此是考察晕核的有效物理量。此外,还利用价核子、核芯核和核物质密度分布均方根半径的关系,计算了一些三体系统双中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在两种标准下,对晕核的候选者作了详细评估。结果表明,处于2s态(基态或激发态)的^(11)Be(1/2^+,g.s),^(12)B(1^-,2.621MeV),^(13)C(1/2^+,3.089 MeV),^(14)C(O^-,6.903 MeV),^(14)C(1^-,6.094 MeV),^(15)C(1/2^+,g.s),^(19)C(1/2^+,g.s)是中子晕核,^(17)F(1/2^+,0.495 MeV),^(21)Na(1/2^+,2.423 MeV)是质子晕核。对于三体系统,除公认的~6He,^(11)Li外,^(14)Be,^(17)B也可能是双中子晕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 晕核 价核子 核芯核 核物质密度分布 均方根半径 渐近归一化常数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