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的预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明 戴小杰 +1 位作者 田思泉 许柳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7-1425,共9页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海洋环境变量,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渔场变动和渔场环境变动的规律;寻找合适的预报因子和延迟数;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在2011–2014年各月海洋环境分布图和渔场中心分布图中,发现渔场中心的变动和风场、温度场变动都有明显的关系。在时滞相关分析中发现:(1)中心渔场经度和180°E与165°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9和0.82,前者滞后1月,后者同步;和180°E与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前者滞后2月,后者同步;和29℃等温线经度最大相关系数0.75,同步;和Ni?o3.4指数同步,相关系数为0.47。(2)中心渔场纬度与180°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都是正相关,相关指数分别0.55和0.63,延迟2个月和1个月;而与该两处的纬向风速变异负相关,相关性都低于0.5,延迟3个月和同步;和Ni?o3.4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通过逐步最优回归拟合,获得了中心渔场的回归方程分别为:GC_Lon=137.534+2.36159UA_165_t+0.159159SST_29_t,GC_Lat=0.236156+0.51587UA_165_(t–1)–1.12848VA_165_t。在渔场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29℃等温线经度值,模型相关指数平方R^2为0.72;而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纬向风速异常,其相关指数平方R^2为0.34。在预报模型预报结果中,预报结果和实际值在经度和纬度上都存在2度以上误差,产生差异原因是船队的在东部海域购买作业许可天数不够,而西部有余所致;模型的预报结果和中国租赁船队的渔场中心经度误差在0.5°以内,纬度误差在1.5°左右,较为理想。该研究发现了风速异常和温度线分布对渔场移动有显著性影响,但风速变异较少获得关注,尤其是位于165°E和180°E的纬向风速变异对渔场的影响超过了29℃等温线。这一发现可用于以后相关研究,以及建立的预报模型的可供围网公司购买渔业许可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变动 金枪鱼围网 时滞相关分析 中西太平洋 渔场预报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时空变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国庆 吴祖立 +4 位作者 崔雪森 樊伟 石永闯 肖戈 唐峰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5,共14页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渔业捕捞的主要种类,了解其渔场变动对探究日本鲭种群分布、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意义重大。为获知其渔场的时空变动特征,本研究根据中国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渔业捕捞的主要种类,了解其渔场变动对探究日本鲭种群分布、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意义重大。为获知其渔场的时空变动特征,本研究根据中国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运用全局莫兰指数、局部热点分析、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时空分布模式、特征和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日本鲭渔获量主要集中在39°~44°N,147°~155°E范围内,地理上分布不均;年间产量先增后降,年间CPUE逐年降低;月间产量先增后降,其中6−10月均维持在较高水平,CPUE逐月增加;捕捞网次核密度显示,核密度高值发生区域与产量高值具有高度一致性;(2)日本鲭年间、月间渔获量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并呈现显著聚集分布模式,月间空间自相关性比年间强;(3)年间、月间日本鲭渔获量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均表现出一定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不同年份、月份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的分布区域、面积均存在较大差异;(4)日本鲭渔场重心年间移动轨迹呈右转约90°的扁“W”形状,总体上往西北移动;月间变化显示,从4月份开始逐渐向东北移动,8月到达东北端后向西南折返;(5)日本鲭渔场年间、月间变动方向一致,呈西南−东北格局,且方向性、向心力均较强,日本鲭渔场具有较高的聚集性。该研究引进了空间自相关模型及相关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为探讨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变动特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鲭 渔场变动 全局莫兰指数 热点分析 标准差椭圆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自由鱼群渔场重心变动及其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鹏 许柳雄 +3 位作者 周成 王学昉 唐浩 刘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76,共7页
文章根据2013—2017年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日志,利用捕捞自由鱼群作业位置、作业时间和渔获量等数据信息,分析了自由鱼群渔场重心月间变化、年际变化与南方涛动指数(South Oscillation Index,SOI)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量... 文章根据2013—2017年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日志,利用捕捞自由鱼群作业位置、作业时间和渔获量等数据信息,分析了自由鱼群渔场重心月间变化、年际变化与南方涛动指数(South Oscillation Index,SOI)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量较高的海域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高于29℃;自由鱼群的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介于160°E—175°W;2013—2015年渔场重心有逐年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无明显的月间变化规律;SOI为正值时,中西太平洋“暖池”较正常年份向西偏移,自由鱼群渔场重心亦明显向西偏移;反之,自由鱼群渔场重心较正常年份向东偏移。相关性分析显示SOI和月间渔场重心的经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7,P<0.05),表明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和异常气候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研究结果对于掌握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规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围网 自由鱼群 南方涛动指数 渔场重心变动 中西太平洋
下载PDF
赤道和秘鲁海域茎柔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水温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张艳婧 余为 方星楠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重要的捕捞对象。茎柔鱼渔场易受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影响,且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本文依据2012—2018年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对比分...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重要的捕捞对象。茎柔鱼渔场易受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影响,且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本文依据2012—2018年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对比分析水温对秘鲁和赤道海域茎柔鱼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赤道和秘鲁茎柔鱼渔场内SST呈现明显的年际和月间变化,赤道海域SST明显高于秘鲁海域。赤道和秘鲁茎柔鱼渔场的SST范围存在明显差异:12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23~24℃和20~21℃;1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23℃和21~23℃;2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24~25℃和23~24℃。同时,研究发现Ni1o 3.4指数与SST呈显著的正相关,但秘鲁海域SST的变化具有滞后性。此外,拉尼娜事件改变了茎柔鱼两个渔场内的SST分布范围,从而影响了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主要表现为:拉尼娜事件发生时,赤道和秘鲁茎柔鱼渔场的SST会降低,适宜的水温面积会扩张;捕捞努力量在不同经纬度上会明显增加;渔场空间上相对正常气候年份更为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海表面温度 渔场变动 拉尼娜事件 赤道和秘鲁海域
原文传递
东太平洋茎柔鱼与智利竹䇲鱼的资源与环境研究进展
5
作者 冯志萍 余为 陈新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东太平洋海域受多变环境的影响,既有主要开发鱼种总产量的年际变动,又有种间关系的同步性,尤以洪堡洋流系统最为明显。洪堡洋流系统是东太平洋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海流系统之一,主要经济种类有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南美拟沙丁鱼(Sar... 东太平洋海域受多变环境的影响,既有主要开发鱼种总产量的年际变动,又有种间关系的同步性,尤以洪堡洋流系统最为明显。洪堡洋流系统是东太平洋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海流系统之一,主要经济种类有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南美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和茎柔鱼(Dosidicus giga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智利竹䇲鱼 生活史 渔场变动 种间关系 东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