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渗料方式对鸡肫腌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郭美媛 黄妙云 +3 位作者 郭卓钊 陈宇 郭团海 章斌 《轻工科技》 2017年第7期11-12,共2页
以食盐含量、水分含量和色差L值为主要指标,探讨不同渗料方式对鸡肫腌制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自然腌制,真空渗料和超声辅助渗料可加快食盐渗透,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腌制鸡肫的保水力,并获得更好地表面色泽。
关键词 鸡肫 渗料 腌制
下载PDF
浆料包渗温度对Cu基体Ni镀层表面渗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红星 盛晓波 +2 位作者 储成林 林萍华 董寅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0-62,共3页
采用浆料包渗法在Cu基体Ni镀层表面渗铝,制备出了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研究了包渗温度对渗层组织、厚度、扩散系数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900℃渗铝12h,均形成了单相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随着温度升高,Ni2Al3晶粒尺... 采用浆料包渗法在Cu基体Ni镀层表面渗铝,制备出了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研究了包渗温度对渗层组织、厚度、扩散系数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900℃渗铝12h,均形成了单相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层。随着温度升高,Ni2Al3晶粒尺寸增大,渗层厚度和扩散系数增加,显微硬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Al3金属间化合物 Ni镀层
下载PDF
管磨进料端中空轴渗料原因分析与处理
3
作者 马让怀 蒋润科 刘俊凤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4-64,共1页
我厂的5台管磨(φ2.6×13m)进料端中空轴渗料现象十分 普遍,尤其是2#管磨最为严重,造成进料端平台积料 多,清理工作量大,污染工作环境,甚至料浆会渗入主轴承油 腔,引起中空轴与大瓦磨损,甚至烧瓦。
关键词 管磨 中空轴 渗料 处理 修复 螺栓联接
原文传递
3D碳纤维预制体中料浆浸渗引入SiC微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翀博 徐永东 +4 位作者 王毅 张立同 成来飞 王一光 童长青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了在厚度为10mm的3D碳纤维预制体中大量引入SiC微粉,在料浆不变的基础上采用真空浸渗法、加压浸渗法、加压过滤法、真空吸滤法等四种料浆浸渗法进行试验,并对引入微粉的量及其分布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含1μm SiC微粉4vol%的料... 为了在厚度为10mm的3D碳纤维预制体中大量引入SiC微粉,在料浆不变的基础上采用真空浸渗法、加压浸渗法、加压过滤法、真空吸滤法等四种料浆浸渗法进行试验,并对引入微粉的量及其分布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含1μm SiC微粉4vol%的料浆,加压过滤法效果最佳,3次浸渗即能引入27.4vol%的SiC微粉,SiC微粉均匀致密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碳纤维预制体 浆浸 SIC微粉
下载PDF
铜基镀镍料浆包渗铬层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红星 林萍华 +2 位作者 储成林 盛晓波 董寅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8-41,50,共5页
硬度低和耐磨性较差制约了铜在冶金设备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铜金属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采用镀镍料浆包渗铬技术对铜表面进行渗铬,制备渗铬层,并对其微观组织、扩散特性及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表面经镀镍渗铬处理后,在... 硬度低和耐磨性较差制约了铜在冶金设备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铜金属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采用镀镍料浆包渗铬技术对铜表面进行渗铬,制备渗铬层,并对其微观组织、扩散特性及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表面经镀镍渗铬处理后,在镍层表面获得50μm的渗铬层,渗层组织为镍铬固溶体相;渗层硬度由外层的345 HV逐渐降低到镍镀层的120 HV和铜基体的70 HV,渗层显微硬度随铬含量的降低而降低.渗铬处理将铜和镍的摩擦系数由原来的0.8和0.6降低到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体 浆包 耐磨性
下载PDF
川西地区碎砾石防渗土料勘察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章雷 《水电站设计》 2013年第1期70-73,82,共5页
在简述川西地区碎砾石防渗土料分布的基础上,结合若干工程实例对川西地区碎砾石防渗土料的成生条件与成层性质、勘察评价进行了初步总结,系统阐明了碎砾石防渗土料的勘察内容、勘察方法及评价思路。
关键词 川西地区 碎砾石土 渗料 成因 地质勘察 评价
下载PDF
料浆包渗法制备MoSi_2高温抗氧化涂层 被引量:5
7
作者 曹俊 刘伟 +4 位作者 朱鹏飞 孙铁龙 李继文 潘昆明 魏世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开发钼基体表面制备Mo Si2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新工艺。方法创造性地采用料浆包渗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MoSi2高温抗氧化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结合能谱仪(EDS)分析并确定涂层的主体层和过渡层物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 目的开发钼基体表面制备Mo Si2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新工艺。方法创造性地采用料浆包渗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MoSi2高温抗氧化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结合能谱仪(EDS)分析并确定涂层的主体层和过渡层物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表面及断面的微观组织形貌,探讨硅化物形成机理并建立料浆包渗过程模型。探究料浆涂覆厚度、NaF活化剂含量、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涂层厚度的影响。结果采用料浆包渗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出了双层硅化物涂层,外层为多边棱柱状MoSi2,内层为均匀致密的玻璃状Mo5Si3。料浆涂覆厚度较薄时,涂层内层(Mo5Si3)加厚,而外层(MoSi2)变薄。活化剂NaF质量分数在0~20%内与涂层厚度呈正相关性,质量分数达到20%后,涂层厚度基本不变。热处理温度在活化剂NaF和渗剂Si粉相变转化点附近,对涂层生成起较大作用。热处理时间越长,涂层总厚度越大,但涂层生成速率与热处理时间呈倒抛物线关系。结论采用料浆包渗法,能在较低热处理温度下(800~1400℃)及较短的热处理时间内(1~7 h)在钼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致密的MoSi2高温抗氧化涂层,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增加时间能够增加涂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包 钼基体 MOSI2 抗氧化涂层 NaF活化剂 热处理
下载PDF
料浆对熔渗工艺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焦春荣 焦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84,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复杂结构存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难度大的问题,以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有无添加粉体的两种树脂料浆为研究对象,开展料浆-熔渗工艺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探索两种料浆的注浆成型及熔渗工... 针对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复杂结构存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难度大的问题,以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以有无添加粉体的两种树脂料浆为研究对象,开展料浆-熔渗工艺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探索两种料浆的注浆成型及熔渗工艺适应性,并对获得的复合材料基本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有无添加粉体的两种料浆的黏度适中,在注浆工艺温度下具有3~5 h以上的注浆工艺窗口,通过注浆成型工艺均可获得少孔隙、质量均匀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无粉体和有粉体的料桨固化物在900℃炭化后,孔隙率分别为39.6%和31.3%,残炭率分别为24%和76%,平均孔径分别为0.068μm和0.069μm,能够满足熔渗工艺的要求;采用添加粉体的料浆制备的碳纤维织物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气孔率(3.54%)和更高的弯曲强度(162 MPa),满足航空发动机静止部件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织物增强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 浆-熔 成型工艺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K403镍基高温合金渗铝层的氧化行为研究
9
作者 杨久峰 舒小勇 +2 位作者 董舒赫 汪云程 彭晓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9-326,共8页
目的研究采用包埋渗(PCA)、料浆渗(SA)和化学气相沉积(CVD)3种方法,在Ni基高温合金K403上制备渗Al涂层的成分和结构差异及其对氧化行为的影响,为采用相关方法制备高性能渗Al涂层提供理论和实验指导。方法在K403上,采用3种方法在950℃下... 目的研究采用包埋渗(PCA)、料浆渗(SA)和化学气相沉积(CVD)3种方法,在Ni基高温合金K403上制备渗Al涂层的成分和结构差异及其对氧化行为的影响,为采用相关方法制备高性能渗Al涂层提供理论和实验指导。方法在K403上,采用3种方法在950℃下扩散渗Al,通过带能谱仪(EDS)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分析不同方法制备的渗Al涂层的成分变化情况,以及对Al_(2)O_(3)生长机制的影响。结果采用SA、PCA、CVD3种方法扩散渗Al,均获得了β-NiAl涂层,其中来自K403合金基体元素(尤其是Ti)的掺杂情况各不相同,掺杂浓度按照涂层制备方法排列顺序为SA>CVD>PCA。在1000℃空气中恒温氧化,结果表明,CVD渗Al涂层的氧化速度最慢,PCA最快,SA居中。这是由于Ti的掺杂水平不同,导致涂层的氧化行为,尤其是亚稳态θ-Al_(2)O_(3)向稳态α-Al_(2)O_(3)的转变过程发生了变化。在氧化时,PCA渗Al涂层快速生长θ-Al_(2)O_(3)膜,适量Ti的掺杂致使CVD渗层α-Al_(2)O_(3)膜快速形成。虽然SA渗Al涂层在多数地方生长α-Al_(2)O_(3)膜,但过量Ti掺杂导致渗层析出较多大尺寸富Ti相,快速外氧化和内氧化使得涂层的总氧化速度居于另2种涂层之间。结论在K403上采用不同方法渗Al,合金元素的掺杂水平不同,使得制备的β-NiAl涂层的氧化机制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03 Al涂层 包埋Al Al 化学气相沉积Al 氧化性能
下载PDF
Cu基体电镀Ni层表面渗Al组织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红星 盛晓波 +2 位作者 储成林 林萍华 董寅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6-1621,共6页
以纯Al粉为渗剂、NHCl4作为活化剂、鸡蛋清为粘结剂、Cu基体镀Ni层表面渗Al。研究经800℃保温12 h后的渗铝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厚度和截面元素分布,分析渗铝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渗铝处理后Cu-Ni界面结合良好。渗铝层组织为单一的富Al... 以纯Al粉为渗剂、NHCl4作为活化剂、鸡蛋清为粘结剂、Cu基体镀Ni层表面渗Al。研究经800℃保温12 h后的渗铝层的表面形貌、组织、厚度和截面元素分布,分析渗铝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渗铝处理后Cu-Ni界面结合良好。渗铝层组织为单一的富Al的Ni2Al3金属间化合物。渗铝层厚度为200μm,平均显微硬度HV达到1 100。Al的沉积和运输主要依靠AlCl2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Ni2Al3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钼基体表面硅化物涂层的包埋渗法制备工艺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浩然 刘奇 +5 位作者 薄新维 王小宇 王焱辉 姚志远 韩校宇 刘成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前,国内以NH4F为活化剂对钼基合金包埋渗硅,研究渗料组分对涂层沉积效率及作用机理的报道不多。为此,以NH4F为活化剂,研究并对比了不同活化剂含量下涂层的沉积效率,并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了涂层沉积过程中活化剂的作用机理。... 目前,国内以NH4F为活化剂对钼基合金包埋渗硅,研究渗料组分对涂层沉积效率及作用机理的报道不多。为此,以NH4F为活化剂,研究并对比了不同活化剂含量下涂层的沉积效率,并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了涂层沉积过程中活化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埋渗料配比按Si∶NH4F∶Al2O3=40∶10∶50于1000℃下埋渗5 h,涂层厚度可达53μm,高于相同工艺下,以NH4Cl、NaF为活化剂的涂层沉积厚度。当埋渗硅含量充足时,包埋渗硅涂层具有2层结构,外层为MoSi2相,扩散层为Mo5Si3相。通过热力学分析知Mo5Si3较Mo3Si更为稳定,贫硅过渡区更易生成Mo5Si3相。包埋渗硅涂层的沉积受反应扩散过程控制。相同工艺条件下拟合的速率方程中,NH4F为活化剂所得速率常数值最大为18.5。该活化剂下埋渗的涂层,SiF2的平衡分压对涂层生长的气相扩散过程起控制作用,且SiF2的平衡分压均高于以NH4Cl、NaF为活化剂下SiX2(X=Cl,F)的平衡分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合金 硅化物涂层 包埋 渗料配比 机理研究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刹车材料的基体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艳芝 殷小玮 +1 位作者 尹洪峰 范尚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8,共6页
刹车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设计影响其性能及服役寿命。从碳纤维增强复合刹车材料的性能要求出发,对基体改性的应用现状、改性填料的引入方法进行系统详细的论述,并展望了新型复合刹车材料的发展思路及浆料法浸渗三维纤维预制体引入改性填料... 刹车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设计影响其性能及服役寿命。从碳纤维增强复合刹车材料的性能要求出发,对基体改性的应用现状、改性填料的引入方法进行系统详细的论述,并展望了新型复合刹车材料的发展思路及浆料法浸渗三维纤维预制体引入改性填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刹车材 碳纤维预制体 基体改性
下载PDF
渗剂中铝粉含量对Cu基Ni镀层表面Cr-Al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红星 李迎光 储成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5,共7页
为了提高铜金属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在铜表面预先镀镍,然后对镍镀层进行渗Cr,Al,制备Cr-Al渗层。研究了渗剂中铝粉含量对其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渗剂中铝粉含量在5%~20%(质量分数,下同)范围,渗层组织为Ni(Cr,Al... 为了提高铜金属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在铜表面预先镀镍,然后对镍镀层进行渗Cr,Al,制备Cr-Al渗层。研究了渗剂中铝粉含量对其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渗剂中铝粉含量在5%~20%(质量分数,下同)范围,渗层组织为Ni(Cr,Al)固溶体,晶面(200)出现明显的择优生长,显微硬度从HV170增加到HV200,摩擦因数由0.55下降到0.35;当铝粉含量为25%,渗层组织由NiAl主相和少量Ni2Al3相混合组成,硬度达到HV970、摩擦因数为0.25;当渗剂中铝粉由低含量提高到较高含量时,包渗过程由渗Cr为主的二元渗转变为渗Al为主的Al-Cr二元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体 铝粉含量 浆包铬-铝 耐磨性
下载PDF
Fe-14Mn-6Si-5Ni合金表面渗层组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沈雁 王红星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料浆包渗法,以Cr2O3粉为Cr源,纯Al粉为还原剂,NH4Cl作为活化剂,Al2O3为惰性添加剂,蛋清为粘结剂,在Fe-14Mn-6Si-5Ni合金表面经900℃、10小时料浆包渗制备渗层。研究了渗层显微组织、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渗层组织为含元素A... 采用料浆包渗法,以Cr2O3粉为Cr源,纯Al粉为还原剂,NH4Cl作为活化剂,Al2O3为惰性添加剂,蛋清为粘结剂,在Fe-14Mn-6Si-5Ni合金表面经900℃、10小时料浆包渗制备渗层。研究了渗层显微组织、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渗层组织为含元素Al、Cr的固溶体;显微硬度为460 HV,为基体合金的1.4倍,摩擦因数为0.35,为基体的1/2。浸泡腐蚀速率为Fe Mn Si基合金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MN Si基合金 耐磨性 耐腐蚀性 浆包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ablation behavior of 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gradient composites
15
作者 Qing-hua LIU Tian TIAN +2 位作者 Wei SUN Hong-bo ZHANG Xiang XIO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889-2899,共11页
To obtain high-performance 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composites,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gradient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changing the laying method of the infiltrant via 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Th... To obtain high-performance 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composites,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gradient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changing the laying method of the infiltrant via 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filtrant laying method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blative properties of 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gradient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dient structure of the Zr-based ultrahigh-temperature gradient composites differed when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infiltrant was changed.When the thicknesses of the Zr/Mo/Si layers were 6/4/12 mm and 8/2/12 mm,the SiMoZrC solid solution content in the samples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along the infiltration direction,respectively.The gradient samples were ablated in an oxyacetylene flame at 3000°C for 40 s.The ablation resistance of the sample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infiltrant was a powder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Zr/Mo/Si layer was 6/4/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 ceramic-matrix composites gradient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ablation property
下载PDF
渗花瓷质砖的生产
16
作者 贺伏平 《佛山陶瓷》 1996年第3期47-48,共2页
本文介绍了渗花瓷质砖的生产技术、坯、釉料配方及主要技术参数。其中着重介绍了笔者研制的渗花液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渗花彩料的配制中,对可溶性色剂的选取,及渗花液的制备都有其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花瓷质砖 花彩 可溶性色剂 花液技术参数 建筑陶瓷
下载PDF
低值鲳鱼制取风味鱼脯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庄桂东 韩荣伟 +2 位作者 安桂香 迟玉森 马文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本文主要叙述了低值鲳鱼制取风味鱼脯的研究方法。试验中将鲳鱼去皮、切片、料液浸渍、鼓风干燥,最后,用烤箱高温上色,制出风味迥异的鱼脯。在此过程中,重点对鲳鱼鱼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去皮方式,加工过程中的渗料方式、加工温度、调... 本文主要叙述了低值鲳鱼制取风味鱼脯的研究方法。试验中将鲳鱼去皮、切片、料液浸渍、鼓风干燥,最后,用烤箱高温上色,制出风味迥异的鱼脯。在此过程中,重点对鲳鱼鱼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去皮方式,加工过程中的渗料方式、加工温度、调味液配制,以及保存方法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套制取风味鱼脯的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鲳鱼 风味鱼脯 生产工艺 去皮方式 渗料方式 调味液配制
下载PDF
佛手蜜饯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宇 郭奕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7-178,181,共3页
采用木糖醇,配以药食两用的罗汉果等原料提取液,以及果胚针孔技术、蒸汽加湿蜜饯干燥、防褐变技术、高温及真空渗料等多项蜜饯加工新技术,生产出既不含传统食品添加剂,又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和具有功能性的新一代佛手蜜饯产品。
关键词 蜜饯 佛手 针孔果胚处理技术 钝化酶活性处理技术 渗料技术 蒸汽加湿蜜饯干燥技术
下载PDF
Si/Zr质量比对SiC/ZrC涂层微观结构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树仙 董志军 +3 位作者 张贤 朱辉 朱传佳 李轩科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9,共7页
采用反应熔体浸渗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和SiC/ZrC抗氧化涂层,并利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浸渗粉料中Si/Zr质量比对抗氧化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SiC和SiC/ZrC涂层在1 400℃静态空气气氛中的抗氧化性能... 采用反应熔体浸渗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和SiC/ZrC抗氧化涂层,并利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浸渗粉料中Si/Zr质量比对抗氧化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SiC和SiC/ZrC涂层在1 400℃静态空气气氛中的抗氧化性能,初步探讨了SiC/ZrC涂层的抗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渗粉料中Si/Zr质量比由4.5∶1.5降至2∶4,制得的SiC/ZrC涂层表面涂层致密性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涂层厚度则逐渐减小。当Si/Zr质量比为3∶3时,制得SiC/ZrC涂层C/C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在空气气氛中1 400℃氧化6h后增重0.5%左右,而SiC涂层C/C复合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氧化5h后失重率达到26.71%。SiC/ZrC涂层优异的抗氧化性能与其表面形成的一层致密、连续的ZrSiO4-SiO2-ZrO2玻璃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复合材 SIC ZRC 涂层 抗氧化 玻璃膜
下载PDF
液硅渗透法制备Si-B-C改性C/C-SiC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建功 殷小玮 +2 位作者 成来飞 张立同 王琴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2,共5页
为了降低液硅渗透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中残留Si的含量,采用浆料浸渗结合液硅渗透工艺制备B12(C,Si,B)3改性C/C-SiC复合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比例B4C-Si体系在不同温度的反应产物,确定了B12(C,Si,B)3的生成条件。结果表明:B4C和Si在1300... 为了降低液硅渗透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中残留Si的含量,采用浆料浸渗结合液硅渗透工艺制备B12(C,Si,B)3改性C/C-SiC复合材料。通过分析不同比例B4C-Si体系在不同温度的反应产物,确定了B12(C,Si,B)3的生成条件。结果表明:B4C和Si在1300℃开始反应,生成少量B12(C,Si,B)3和SiC,且B12(C,Si,B)3的生成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B4C和Si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1500℃时,产物为B12(C,Si,B)3和SiC;液硅渗透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相组成为非晶态C、β-SiC和B12(C,Si,B)3,未见残留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 C C—SiC B12(C Si B)3 液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