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地表高压旋喷加固的浆液渗透范围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华 张瑜 +3 位作者 郭国和 蔡敏 李奕信 陈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64-2072,2128,共10页
由于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地表高压旋喷加固后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及渗透性低等优点,已被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但高压旋喷浆液的渗透范围受到孔隙率、渗透路径及施工参数的影响难以确定。通过考虑岩土体性质、浆液流体力学特性及渗透路径... 由于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地表高压旋喷加固后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及渗透性低等优点,已被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但高压旋喷浆液的渗透范围受到孔隙率、渗透路径及施工参数的影响难以确定。通过考虑岩土体性质、浆液流体力学特性及渗透路径等因素影响,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浆液渗透范围的平面分析模型,推导出高压旋喷浆液的径向渗透范围计算公式,分析其适用范围及参数取值方法;结合现场开挖验证理论计算公式的可靠性,探讨影响浆液渗透范围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浆液渗透径向范围分别为成桩半径的0.630倍、0.618倍,两者相差仅2%,能较好地体现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特性及各施工参数的影响;随岩土体孔隙率、浆液水灰比、旋喷压力的增大以及迂曲度的减小,浆液渗透范围呈增大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为隧道软弱围岩地表高压旋喷加固的桩间距及桩径设计、加固效果评价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浅埋段 高压旋喷 圆孔扩张理论 浆液渗透范围
下载PDF
浆固碎石桩成桩注浆渗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温世清 刘汉龙 陈育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浆固碎石桩作为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其主要通过注浆改善桩体的加固效果,同时通过浆体渗透来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减小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针对浆体对桩周土体的渗透作用,按照平面轴对称问题,推导出注浆渗透影响... 浆固碎石桩作为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其主要通过注浆改善桩体的加固效果,同时通过浆体渗透来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减小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针对浆体对桩周土体的渗透作用,按照平面轴对称问题,推导出注浆渗透影响范围的计算方法和浆固区压缩模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验证了浆固区压缩模量计算公式的正确性。随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对浆固区影响范围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数值拟合得到了考虑注浆渗透影响的桩体等效半径计算公式。所得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固碎石桩 渗透影响范围 浆固区压缩模量 桩体等效半径
下载PDF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应用
3
作者 牛锡泉 《辽宁建材》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探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渗透”与“堵塞”之间的关系,用实践来证明,渗透结晶的抗渗作用,防水涂料与二次抗渗的内在联系,强调了GB18445-2001标准的量化意义。建议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让其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 渗透→结晶→堵塞产生的时间范围 材料用量 二次抗渗
下载PDF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的灌浆参数模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毓繁 余雷 孔琼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以某深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为研究对象,针对裂隙岩体,采用离散单元法,选用UDEC软件,将浆液设定为宾汉姆流体模型,研究了各灌浆参数的变化对浆液渗透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灌浆压力,浆液的渗透范围显著增大,但在高灌浆压力阶段,... 以某深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为研究对象,针对裂隙岩体,采用离散单元法,选用UDEC软件,将浆液设定为宾汉姆流体模型,研究了各灌浆参数的变化对浆液渗透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灌浆压力,浆液的渗透范围显著增大,但在高灌浆压力阶段,更多的灌浆压力用于克服围岩的变形;岩体裂隙越密,浆液的渗透范围越大,但变化不明显;增加裂隙隙宽,浆液的渗透范围不断增加,最后趋向平稳;增加浆液的动力黏度,浆液的渗透范围不断减小,最后趋向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 裂隙 UDEC(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渗透范围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
下载PDF
基于围岩渗透影响范围的隧道外水压力计算方法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于丽 方霖 +1 位作者 董宇苍 王明年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8-2298,共11页
采用大型隧道渗流模拟试验系统,分析围岩渗透系数、初始水头高度、隧道排水率等因素对围岩渗流场分布、隧道背后水压力的综合影响,给出围岩渗透影响范围、隧道背后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隧道排水... 采用大型隧道渗流模拟试验系统,分析围岩渗透系数、初始水头高度、隧道排水率等因素对围岩渗流场分布、隧道背后水压力的综合影响,给出围岩渗透影响范围、隧道背后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隧道排水会对隧道周边局部范围内围岩渗流场产生影响(即围岩渗透影响范围);围岩渗透系数、初始水头高度、隧道排水率均会对围岩渗透影响范围产生影响;围岩渗透影响范围分别与围岩渗透系数、隧道排水率呈正相关关系,且渗透系数对于围岩渗透影响范围的影响较大;围岩渗透影响范围与初始水头高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围岩渗透影响范围系数仅与排水率、渗透系数有关,而与初始水头高度无关;围岩渗透影响范围系数、排水率和渗透系数三者呈二次曲面关系;同时,得到了隧道背后平均水压力计算公式;围岩渗透影响范围、隧道背后水压力公式计算结果与FLAC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提出的公式正确、合理。研究方法与成果对高水压地区隧道结构抗水压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高水压隧道 围岩渗透影响范围 衬砌外水压力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多夹层盐矿地下储气库气体渗漏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祥胜 李银平 +3 位作者 尹洪武 葛鑫博 施锡林 杨春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0,共10页
我国盐穴地下储气库一般建设于富含泥质夹层的湖相沉积盐岩中,由于泥质夹层的孔隙率和渗透率均大于盐岩,因此其渗透性能对储气库的密闭性起控制作用。夹层的沉积特性一般沿水平展布,据此建立多夹层盐穴储气库渗漏分析理论模型。依据某... 我国盐穴地下储气库一般建设于富含泥质夹层的湖相沉积盐岩中,由于泥质夹层的孔隙率和渗透率均大于盐岩,因此其渗透性能对储气库的密闭性起控制作用。夹层的沉积特性一般沿水平展布,据此建立多夹层盐穴储气库渗漏分析理论模型。依据某储气库泥岩夹层的孔渗测试数据,并结合实际运行参数进行天然气渗漏计算。再利用以上研究成果分析气体渗漏范围和泄漏量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并对储气库选址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参数展开适用性评价,如储库离盐矿边界及断层的安全距离、相邻储气库安全矿柱宽度等。研究表明:泥质夹层孔隙压力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沿径向先急剧降低,而后趋于稳定;某时刻气体渗流范围和泄漏量由夹层渗透参数、渗透介质以及初始孔隙压力共同决定;渗流的影响范围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终也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多夹层盐穴储气库选址、设计及密封性评价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盐穴储气库 密闭性分析 泥质夹层 泄漏量分析 气体渗流 渗透临界范围
下载PDF
水力割缝辅助定向压裂煤体的割缝间距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刚 范酒源 +1 位作者 汪文瑞 徐浩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2-631,共10页
为研究定向水力压裂的割缝间距,引入弹塑性力学理论与分形维数理论,分别建立缝槽力学模型与煤层注水渗透范围模型,分析缝槽的塑性区宽度及煤层注水的渗透范围。结合2个模型推导出定向水力压裂的割缝间距。以高家堡煤矿为例,检验割缝间... 为研究定向水力压裂的割缝间距,引入弹塑性力学理论与分形维数理论,分别建立缝槽力学模型与煤层注水渗透范围模型,分析缝槽的塑性区宽度及煤层注水的渗透范围。结合2个模型推导出定向水力压裂的割缝间距。以高家堡煤矿为例,检验割缝间距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侧压系数、分形维数、迂曲度对割缝间距的影响效果。采用修正的Morris筛选法对影响定向水力压裂割缝间距的各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水力压裂割缝间距的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8.643%,最大绝对误差为0.817 m,偏差较小,可为现场设计定向水力压裂的割缝间距提供理论参考。2)煤层注水渗透范围对定向水力压裂割缝间距的影响明显强于缝槽塑性区宽度。3)侧压系数对割缝间距影响较小,迂曲度与割缝间距呈现负相关性,分形维数与割缝间距呈现正相关性。4)煤层孔隙最大直径的灵敏度最大,迂曲度的灵敏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槽 塑性区宽度 煤层注水渗透范围 割缝间距 灵敏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