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辉技术渗铌对Ti-6Al-4V合金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文波 徐重 +2 位作者 贺志勇 王振霞 张平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9-873,共5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表面形成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将未渗铌和渗铌的Ti-6Al-4V试样分别在700℃,800℃,900℃进行100h的高温氧化实验,采用XRD,SEM及EDX对试样在900℃氧化100h后的氧化层的相组成、截面形貌及成分...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表面形成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将未渗铌和渗铌的Ti-6Al-4V试样分别在700℃,800℃,900℃进行100h的高温氧化实验,采用XRD,SEM及EDX对试样在900℃氧化100h后的氧化层的相组成、截面形貌及成分分布进行分析,初步探讨Ti-6Al-4V表面渗铌后的抗氧化性能及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渗铌后的Ti-6Al-4V合金氧化速率常数降低了1个数量级,氧化激活能提高,抗氧化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金属 TI-6AL-4V 渗铌合金层 抗高温氧化
下载PDF
0Cr18Ni9钢表面等离子铌合金化及改性层抗晶间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燕翔 刘俊 +1 位作者 王振霞 贺志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3,77,共4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用不锈钢10%草酸侵蚀试验方法对未渗铌和渗铌的0Cr18Ni9不锈钢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XRD对试样的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用不锈钢10%草酸侵蚀试验方法对未渗铌和渗铌的0Cr18Ni9不锈钢试样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采用XRD对试样的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渗铌0Cr18Ni9不锈钢呈现三类的沟状晶间腐蚀,而渗铌处理后的0Cr18Ni9不锈钢几乎没有发生晶间腐蚀;渗铌处理后的试样中形成了铌的碳化物NbC和Nb6C5,因此减少了Cr23C6的形成,提高了0Cr18Ni9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双辉等离子金属 渗铌合金层 晶间腐蚀
下载PDF
0Cr18Ni9钢表面等离子铌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燕翔 王振霞 +1 位作者 刘俊 贺志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4,共4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出厚度为22μm均匀致密的渗铌合金化层;分析了合金化层的成分、显微组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铌合金化层主要由铌的碳化物(NbC、Nb6C5)和金属间化合物(Cr2Nb、Fe2Nb)组成...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出厚度为22μm均匀致密的渗铌合金化层;分析了合金化层的成分、显微组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铌合金化层主要由铌的碳化物(NbC、Nb6C5)和金属间化合物(Cr2Nb、Fe2Nb)组成,表面硬度较基体提高一倍左右,达到614 HV0.025;合金化层的摩擦因数(8.05×10-2)与基体的(7.97×10-2)基本相同;基体和合金化层均以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形式,合金化层的磨损率较基体的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合金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0Cr18Ni9不锈钢表面等离子铌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燕翔 王振霞 贺志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 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度为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采用图像分析仪、辉光放电光谱仪、XRD衍射仪对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厚度、成分以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在合金化层中铌含...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 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度为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采用图像分析仪、辉光放电光谱仪、XRD衍射仪对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厚度、成分以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在合金化层中铌含量最高达52wt%,合金化层主要由铌的碳化物NbC、Nb6C5和金属间化合物Cr2Nb、Fe2Nb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渗铌合金层 组织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