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海域中生界覆盖型潜山成藏认识与渤中13-2大油田发现 被引量:26
1
作者 薛永安 李慧勇 +2 位作者 许鹏 刘庆顺 崔海忠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2,共10页
历经50余年勘探,渤海海域暴露型潜山已获得渤中19-6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中生界覆盖型潜山一直未取得规模型勘探突破。近年来,针对制约覆盖型潜山勘探的成储和成藏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相关的地质新认识。认识到“垂向顶部差异... 历经50余年勘探,渤海海域暴露型潜山已获得渤中19-6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中生界覆盖型潜山一直未取得规模型勘探突破。近年来,针对制约覆盖型潜山勘探的成储和成藏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相关的地质新认识。认识到“垂向顶部差异、横向内幕连续”是大型变质岩潜山优质储集层分布模式,内幕网状裂缝型储层是覆盖型潜山主要储层类型,早、晚印支—燕山期多期应力叠加改造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提出“不整合—断层—网状缝”构成覆盖型潜山复式输导体系,“断面超压强注—网状缝高效输导”是覆盖型潜山主要成藏模式。新认识指导勘探实践,在渤中凹陷西南部中生界覆盖区发现了渤中13-2大型整装挥发性油田,实现了渤海海域覆盖型潜山勘探的领域性突破,打破了覆盖型潜山难以形成优质储层、难以规模成藏的传统认识,对于推动渤海湾盆地及近海其他盆地同类型潜山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海域 渤中13-2 勘探发现 潜山油藏 覆盖型 太古界 花岗岩
下载PDF
渤中13-2大型整装覆盖型潜山油气田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慧勇 牛成民 +3 位作者 许鹏 刘庆顺 张鑫 崔海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6,共8页
以往对于渤海油田中生界覆盖太古界潜山领域的油气成藏模式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近年来,基于新三维地震资料和新钻井获取的大量岩心及测井等资料,在研究渤中凹陷潜山构造演化及地层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发育模式... 以往对于渤海油田中生界覆盖太古界潜山领域的油气成藏模式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近年来,基于新三维地震资料和新钻井获取的大量岩心及测井等资料,在研究渤中凹陷潜山构造演化及地层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和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分析了覆盖型太古界潜山的油气成藏模式,运用该模式指导了渤中13-2构造的油气勘探部署并取得了渤中13-2大型整装挥发性潜山油气田的重大发现。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构造主要经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具有印支期—燕山早期挤压逆冲成山、燕山中期拉张反转改造、喜马拉雅期埋藏定型的特征,形成了渤中13-2大型中生界覆盖太古界潜山圈闭;②该区受中生界覆盖影响及多期应力叠加控制,储层发育具有“垂向顶部差异、内幕横向连续”的展布特点;③研发了基于光滑反射强度滤波的裂缝预测技术,实现了对潜山内幕多尺度裂缝型储层的有效预测;④创建了覆盖型潜山“超压强注—接力运移”油气成藏模式,为覆盖型潜山油气远距离运移和规模成藏提供了依据。结论认为,该认识指导了渤中13-2油气田的发现,实现了渤海油田中生界覆盖型潜山油气勘探的突破,对渤海湾盆地及其他地区类似覆盖型潜山的油气勘探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盆地 海油田 渤中13-2构造 生界覆盖型 太古界潜山 变质岩 挥发性油田 油气成藏模式
下载PDF
渤中13-2双层结构太古宇潜山成藏条件分析与勘探发现 被引量:14
3
作者 施和生 牛成民 +7 位作者 侯明才 高阳东 赖维成 陈安清 徐国盛 许鹏 曹海洋 阎建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0,共9页
潜山已成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向大于3500m的深埋潜山拓展。渤中19-6单层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大气田发现之后,多层结构的潜山成藏潜力大小成为急需解决的瓶颈。通过钻井、地震资料和地球化学数据,开展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 潜山已成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向大于3500m的深埋潜山拓展。渤中19-6单层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大气田发现之后,多层结构的潜山成藏潜力大小成为急需解决的瓶颈。通过钻井、地震资料和地球化学数据,开展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及成藏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成山成储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及其相关的裂缝作用的认识,获得了渤中13-2油气田勘探发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证实多层结构潜山的太古宇变质花岗岩具有极好的成藏条件;通过进一步对渤中13-2油气田的成藏要素分析及其与渤中19-6大气田的对比表明,多期立体网状裂缝及其与供烃窗口的连通性是潜山成储—成藏的关键,与断裂伴生的“短轴状不连续反射”可以作为太古宇潜山优质储层的识别标志;超压宽窗供烃—多元联合输导驱动了双层结构潜山成藏,网状连通的孔—缝体系为油气在潜山内部的运移聚集提供了有效空间。渤中13-2双层结构潜山油气发现,再次证实了裂缝为主导的非沉积岩潜山勘探思路,对中国海域潜山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13-2 太古宇 双层结构潜山 成藏要素
下载PDF
渤中凹陷西南环特大型高产油气聚集带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薛永安 许鹏 汤国民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渤中凹陷西南环历经20多年的油气勘探,早期以构造(或断块)圈闭为目标的勘探方式在凹陷带勘探逐渐步入困境;近10年,针对深层潜山提出“陆相断陷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技术”,针对浅层新近系提出“汇聚脊控藏理论技术”,指导发现了一系列大... 渤中凹陷西南环历经20多年的油气勘探,早期以构造(或断块)圈闭为目标的勘探方式在凹陷带勘探逐渐步入困境;近10年,针对深层潜山提出“陆相断陷盆地天然气成藏理论技术”,针对浅层新近系提出“汇聚脊控藏理论技术”,指导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深层潜山天然气田、深层潜山油气田及浅层油田,这些油气田横向连片、纵向叠置,形成了渤中凹陷西南环特大型高产油气聚集带,提交国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8亿吨油当量。深层潜山油气藏主要包括渤中19-6凝析气藏、渤中13-2油气藏、渤中26-6油气藏等,这些油气藏普遍具有埋深大、油品性质好、储量规模大、测试产能高的特征,形成高产气藏、凝析气藏和高挥发油藏;浅层岩性油藏以渤中19-2新近系油藏为典型代表,具有纵向油层少、单砂体面积大、测试产能高的特征。渤中凹陷西南环特大型高产油气聚集带的成功发现也为渤海湾盆地后续勘探带来重要启示:深层潜山和浅层疏松砂岩岩性圈闭将是渤海海域今后最主要的油气勘探类型;存在“湖盆成气”“汇聚脊”控藏地质条件的凹陷带是渤海湾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 特大型油气聚集带 潜山油气藏 浅层油藏 湖盆成气 19-6 26-6 渤中13-2 19-2 勘探启示
下载PDF
渤海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主控因素及预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华 康凯 +2 位作者 刘卫林 龚敏 陈善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8,共10页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多期次构造运动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风化淋滤和裂缝充填是造成储层纵向差异的主要原因。(2)利用结构张量场与绕射波耦合属性可以有效指导研究区储层平面预测,根据最大似然属性体能够较好地预测潜山裂缝走向。(3)平面上靠近大断层附近裂缝发育较好,纵向上风化带裂缝好于内幕带裂缝,渤中13-2地区主力层段风化带储层可划分为4类,Ⅰ类储层最好,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Ⅱ类储层次之,主要位于构造腰部;Ⅲ类储层较差,主要位于距离断层较近区域的构造翼部;Ⅳ类储层最差,主要位于距离大断层较远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淋滤作用 结构张量场 绕射波 深层 裂缝 变质岩潜山 渤中13-2地区 海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