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Q32-6北地区稠油层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田立新 周东红 +2 位作者 明君 李心宁 唐光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在精细岩石物理分析及AVO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充分利用研究区测井、地震及各种钻井资料,并采用叠前弹性反演多属性交会分析方法对渤海Q32-6北地区稠油层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已被钻探证实是含油区。
关键词 稠油层 预测 弹性反演 岩石物理 AVO 渤海q32-6北地区
下载PDF
曲流河与辫状河沉积砂体连通模式及开发特征——以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被引量:51
2
作者 赵春明 胡景双 +2 位作者 霍春亮 杨庆红 邵先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
渤海地区新近系河流沉积体系发育,而不同类型的河流砂体内部连通模式和开发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依据岩心观察,充分利用密井网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解剖了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高弯度曲流河、砂质辫状河砂体的内... 渤海地区新近系河流沉积体系发育,而不同类型的河流砂体内部连通模式和开发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依据岩心观察,充分利用密井网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解剖了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高弯度曲流河、砂质辫状河砂体的内部结构,建立了其连通模式。曲流河点砂坝内部一般由30~200个侧积体构成,单个侧积体厚度为1~3m,砂体上部4/5的厚度是不连通的,只有下部1/5的厚度是连通的;辫状河砂体内部呈冲刷充填结构,单个河道单元厚度为2~5m,由于河道快速频繁的摆动使多个成因的砂体在垂向及侧向上相互对接,形成了广泛连通的厚砂体。通过对研究区开发动态特征的分析认为,辫状河砂体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等开发指标均优于曲流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砂体结构 开发特征 秦皇岛32-6油田 渤海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