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研究方法与思路 被引量:14
1
作者 闫波 孙国祥 +1 位作者 孙万阳 迟晗笑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6期572-580,共9页
总结近年来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研究方法与思路,为中药临床用药及中药组方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查阅了近10年相关文献,从物质基础、理论研究等角度总结了10余种迄今为止的中药四性研究方法,并突出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中... 总结近年来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研究方法与思路,为中药临床用药及中药组方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查阅了近10年相关文献,从物质基础、理论研究等角度总结了10余种迄今为止的中药四性研究方法,并突出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中药四性研究呈现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药性新理论学说的提出,中药四性研究必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寒热温凉 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下载PDF
关于中药寒热药性试验的红外成像观测 被引量:34
2
作者 朱明 李宇航 +3 位作者 林亭秀 岳正荣 靖殿民 葛芳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7年第1期53-58,共6页
红外成像技术是国际科研新方法之一,其运用于医学具有全面、整体、动态地采集和分析人体信息的特点。本研究根据中药理论中寒热温凉四种药性,选择了热性的干姜和寒性的黄芩作对照,在人体服用中药前后两小时分别进行红外成像的对比观测,... 红外成像技术是国际科研新方法之一,其运用于医学具有全面、整体、动态地采集和分析人体信息的特点。本研究根据中药理论中寒热温凉四种药性,选择了热性的干姜和寒性的黄芩作对照,在人体服用中药前后两小时分别进行红外成像的对比观测,分析结果用来解释服用中药后的机体热变化,进而推导出所服中药的寒热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扫描技术 中药 温凉寒热(中药)
下载PDF
中药四性研究概述 被引量:5
3
作者 代春美 肖小河 +1 位作者 彭成 孙玉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0-482,共3页
《神农本草经·序例》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中药的四性,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如陶弘景所言:“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四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也是中医赖以处方遣药的主要依据。中药四性研究中主... 《神农本草经·序例》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中药的四性,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如陶弘景所言:“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四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也是中医赖以处方遣药的主要依据。中药四性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科学问题,即中药四性是否客观存在,其现代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客观准确评测中药四性的差异性?如何以之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和中医药研究开发?对于中药四性研究历来为医家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研究策略 中药寒热 中药温凉
下载PDF
中药寒热属性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尹妍 李宇航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3期254-256,共3页
中药寒热属性主要是指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因此认为凡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凡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1]。中药寒热属性是中医辨证论治、
关键词 中药 中药寒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四性的探讨(一)——温热药兴奋机体的机能活动与寒凉药降低机体的机能活动 被引量:1
5
作者 沈连生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2期42-44,共3页
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理论,早在二千年前已作为完整的理论用于医疗实践。“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一直为中医各家辨证用药所遵循。本文着重探讨从现代药理、生理看,温热药与寒凉药对机体的机能活动是否同样存在着兴奋与降低的... 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理论,早在二千年前已作为完整的理论用于医疗实践。“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一直为中医各家辨证用药所遵循。本文着重探讨从现代药理、生理看,温热药与寒凉药对机体的机能活动是否同样存在着兴奋与降低的对应关系的问题。通过对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以及作用于中枢、心血管、内分泌的部分药物之药理资料分析,对应关系是存在的。但有些药物不存在对应关系。笔者认为这是对药物性质认识及归类上存在问题,应商讨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温热药 解表药 药理研究 机能 药物 寒凉药 寒热 温里药 汗腺分泌 机体
下载PDF
中药四气理论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毅 王允 唐坤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5期2362-2363,共2页
关键词 研究 气理论 《神农本草经》 中药 《本草衍义》 气” 哲学概念 “气” 寒热
下载PDF
中药“香臭腥臊”四气理论溯源及现代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吉静 张迪 +4 位作者 邵奇 徐甜 厉赢 马重阳 程发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寒热温凉四气的概念,用于描述中药的属性,且沿用至今。但四气与四性两种概念混称已久,不少医者误将其划等,直到北宋医家寇宗奭首次提出二者应分开使用。四气是指香臭腥臊,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本文结合古今文献,系... 《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寒热温凉四气的概念,用于描述中药的属性,且沿用至今。但四气与四性两种概念混称已久,不少医者误将其划等,直到北宋医家寇宗奭首次提出二者应分开使用。四气是指香臭腥臊,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本文结合古今文献,系统梳理了四气理论的历史源流与演变进程,分析历代诸家对于四气的不同见解及发展,阐明四气与四性的不同。结合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发现,四气之中属香的药物使用最为广泛,诸如藿香、佩兰等;而臭腥臊药物因为用药好恶等原因而被淡化甚至不再使用,诸如鸡屎白、人中黄等。不过香臭腥臊四气在指导临床用药、中药炮制、制剂、质量真伪鉴别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保留四气概念的同时,与寒热温凉四气加以区分。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香臭腥臊”四气理论的新内涵不失为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气臭 理论 香臭腥臊 寒热温凉
下载PDF
平性药与平性药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秦华珍 邓家刚 刘颖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3期53-53,共1页
寒热温凉被称为中药四性,没有明显寒热温凉的平性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平性药的源流。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平性药达129味。对历代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统计后发现,平性药在药物总数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的是《神农... 寒热温凉被称为中药四性,没有明显寒热温凉的平性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平性药的源流。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平性药达129味。对历代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统计后发现,平性药在药物总数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的是《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乘雅半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饮膳正要》 本草乘雅半偈 中药 药学专著 寒热
下载PDF
从机体TRP寒热感受环节挖掘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 被引量:9
9
作者 隋峰 姜廷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501-2504,共4页
中药药性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中药的四性理论又处于核心和主导位置,是中药性质和作用完整表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自身的... 中药药性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中药的四性理论又处于核心和主导位置,是中药性质和作用完整表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自身的研究体会,在对TRP通道蛋白与机体寒热感受和温度调节相关性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从现代生物学的最新发现———机体寒热感受环节诠释寒热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应是中药四气理论体系现代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 寒热感受 科学内涵
原文传递
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倩 姜韫赟 +1 位作者 李玲玲 唐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5期438-439,442,共3页
低蛋白血症指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减少,具体指血清总蛋白低于60 g.L-1或者白蛋白低于35 g.L-1。血浆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血浆白蛋白。低蛋白血症在临床上可见于各系统的疾病中,如老年危重症、癌、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本文主... 低蛋白血症指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的减少,具体指血清总蛋白低于60 g.L-1或者白蛋白低于35 g.L-1。血浆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血浆白蛋白。低蛋白血症在临床上可见于各系统的疾病中,如老年危重症、癌、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本文主要从低蛋白血症的成因及治疗方面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寒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