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西湖凹陷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先平 陈海红 +1 位作者 张树林 叶加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针对西湖凹陷存在异常温压系统的现象,利用钻井测温资料、测井声波时差压力、流体包裹体、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对西湖凹陷的温压系统特征、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具有... 针对西湖凹陷存在异常温压系统的现象,利用钻井测温资料、测井声波时差压力、流体包裹体、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对西湖凹陷的温压系统特征、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具有各异的温压场特征;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的温压系统类型不尽相同,其中保俶斜坡带和三潭深凹为高压型温压系统,浙东背斜带为常压型温压系统;西湖凹陷不同温压系统具有各异的流体流动样式和油气运聚规律;浙东中央背斜带内的流体能量相对最低,是研究区内有利的油气运聚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油气运聚 油气成藏 西湖凹陷
下载PDF
潜江凹陷蚌湖—周矶向斜带温压系统特征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建云 叶加仁 +1 位作者 郭飞飞 唐文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2,共4页
蚌湖—周矶向斜带是潜江凹陷最好的生烃向斜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利用90余口探井的实测温压数据,对蚌湖—周矶向斜带的地温场、地压场、温压系统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它们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蚌湖—周矶向斜带... 蚌湖—周矶向斜带是潜江凹陷最好的生烃向斜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利用90余口探井的实测温压数据,对蚌湖—周矶向斜带的地温场、地压场、温压系统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它们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蚌湖—周矶向斜带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有利于烃源岩成熟与油气生成;深部发育的弱超压可为油气运移提供重要的驱动力;纵向上具有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特征,但油气的垂向运移能力较差,以较短距离的侧向运移为主;平面上各含油层系的油藏主要分布于流体能量相对低能区,且环绕或紧邻相对高能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度场 力场 温压系统 油气分布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和风 曾选萍 +2 位作者 贺电波 曾萱 于海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基于地温—地压系统原理,综合考虑莱州湾凹陷的成藏特点,利用实测地温和地压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等,分析了莱州湾凹陷的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特征。莱州湾凹陷内各区地温梯度较高,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与烃类保存;超压和构造活动构成了该区... 基于地温—地压系统原理,综合考虑莱州湾凹陷的成藏特点,利用实测地温和地压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等,分析了莱州湾凹陷的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特征。莱州湾凹陷内各区地温梯度较高,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与烃类保存;超压和构造活动构成了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在馆陶组沉积时期至今的主成藏期,莱州湾凹陷深部发育高压型温压系统,浅部发育静压型温压系统,上、下2套温压系统间存在较大的能量差,使得油气垂向运移能力强,油气主要聚集在高压型温压系统边缘,高压型和静压型温压系统间的能量释放带是该区勘探的主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油气成藏 油气运聚 渤海南部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温压系统演化与油气远源成藏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小伟 朱传真 +1 位作者 林玉祥 舒永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准噶尔盆地温压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对油气远源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系统热力学理论为指导,在盆地温度场和压力场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盆地温压系统的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远源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盆地隆起区具有高地温、高地... 准噶尔盆地温压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对油气远源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系统热力学理论为指导,在盆地温度场和压力场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盆地温压系统的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远源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盆地隆起区具有高地温、高地温梯度和高大地热流的特征,坳陷区则相反;坳陷区普遍发育超压,并向盆地边缘呈不规则环状降低,盆地南部及腹部坳陷区发育强超压,盆地东部次之,西北缘以弱超压为主。垂向上盆地发育P-T3、J1-J1s和K1tg-E2-3a三套相对封闭的温压系统。海西期盆地沉降速率较快,P-T3期温压系统超压积聚;至燕山期构造运动强烈,凸起边缘切穿盖层的断裂活动频繁,地层温压场调整,油气突破盖层运移与聚集,是该区远源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期盆地主要为南降北升的掀斜运动,断裂活动微弱,相对封闭性温压系统的发育使油气保存条件优越。平面上远源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缘、莫北―莫索湾地区、陆梁隆起及东部隆起等低温压场区,是准噶尔盆地远源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度场 力场 油气远源成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温压系统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信凤龙 蒋有录 +2 位作者 刘景东 孙波 景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51-58,共8页
针对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地压系统特征研究薄弱的问题,基于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应用地温-地压系统原理分析了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场、地压场及温-压系统特征,并结合构造格局分析了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针对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地压系统特征研究薄弱的问题,基于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应用地温-地压系统原理分析了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场、地压场及温-压系统特征,并结合构造格局分析了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地温梯度总体较高,洼陷带具有埋藏深、地温高的特点。纵向上发育常压型温压系统和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平面上可划分为高温高压、常温高压、高温常压、常温常压和低温常压5个分区,油气主要富集于能量低的常温常压区;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富集区不同,由于东濮凹陷北部地区膏盐盖层发育,从而在能量高的常温高压区也聚集了大量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油气分布 东濮凹陷
下载PDF
潜江凹陷东南部新沟嘴组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6
作者 沈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3期15-18,3,共4页
利用实测地温和地压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等,分析了潜江凹陷东南部新沟嘴组(Ex)地温、压力及温压系统特征,并从油气生成及分布角度探讨了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潜江凹陷东、南部各构造带具有各异的地温场及压力场,其温压系统... 利用实测地温和地压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等,分析了潜江凹陷东南部新沟嘴组(Ex)地温、压力及温压系统特征,并从油气生成及分布角度探讨了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潜江凹陷东、南部各构造带具有各异的地温场及压力场,其温压系统类型也存在差异,其中新沟断垒带、马王庙鼻状构造带、建新断裂带和老新鼻状构造带属于常压常温系统,总口向斜带、拖市断背斜构造带和潘场向斜带属于超压常温系统。地温场及地层压力的不同使其内部流体的流动形式和油气运移聚集的内在规律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潜江凹陷Ex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体能量相对较低的常压常温系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潜江凹陷 温压系统 油气成藏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被引量:38
7
作者 刘震 朱文奇 +3 位作者 孙强 金博 许晓明 张厚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共17页
地温-地压系统作为盆地流体动力场的耦合,直接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在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中,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依据含油气盆地深部和浅部温压系统的斜率关系,划分出3大类地温-地压系统模式: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 地温-地压系统作为盆地流体动力场的耦合,直接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在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中,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依据含油气盆地深部和浅部温压系统的斜率关系,划分出3大类地温-地压系统模式: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高压异常)、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低压异常)和单一型温压系统模式(浅部与深部地层压力均为静水压力)。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小;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很宽,地区差异较大。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宽,地区差异很大;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单一型温压系统深、浅层系统的斜率一致且分布比较集中,地区差异不明显。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分析表明,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深层流体向上运移动力很强;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较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浅层流体具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单一型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好,流体垂向运移动力不足。在中国3大类含油气盆地中,伸展型盆地主要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次之;挤压型盆地以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为主,也有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发育;克拉通盆地发育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或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含油气盆地 复式地-地系统 温压系统斜率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光纤式永久温压监测系统在大北204井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军严 杨向同 +3 位作者 刘洪涛 高文祥 周鹏遥 巴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大北204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上的一口评价井.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高压气并井况复杂,普遍具有井深(6 000~8 000 m)、高温(150℃~170℃)、高压(气藏压力110~ 125 MPa)、高二氧化碳含量(含量0.3%~1.0%,分压大,... 大北204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上的一口评价井.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高压气并井况复杂,普遍具有井深(6 000~8 000 m)、高温(150℃~170℃)、高压(气藏压力110~ 125 MPa)、高二氧化碳含量(含量0.3%~1.0%,分压大,腐蚀性强)等特点,常规的电子压力计不能满足该地区的温度和压力测试的需要,迫切需求一款新产品来适应该地区的测试.因为光纤式永久温压监测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腐蚀性和寿命长等特点,塔里木油田选择在大北204井进行先导性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这不仅可以对该井井底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该地区在温压检测手段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式 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 力计 测井 油田开发
下载PDF
文昌A凹陷地温-地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柯 张洋 +1 位作者 黄胜兵 陈景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8,共6页
地温-地压系统(以下简称温压系统)控制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明确文昌A凹陷温压系统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基于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及声波测井等资料,利用温压系统原理,对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的地温场、地压场及温压系统特征进... 地温-地压系统(以下简称温压系统)控制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明确文昌A凹陷温压系统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基于地温和地压实测数据及声波测井等资料,利用温压系统原理,对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的地温场、地压场及温压系统特征进行剖析,从油气的生成、保存及分布角度探讨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文昌A凹陷地温梯度较高,平均为33.8℃/km,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与烃类的生成;泥岩欠压实段集中在珠海组、恩平组,强化了油气的封盖作用;珠江组泥岩不发育异常压力,以毛细管压力封闭为主;凹陷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上、下2套温压系统的流体能量差较大,油气以垂向运聚为主,浅部静压型温压系统内部最利于油气富集成藏,恩平组含油气系统是最重要的勘探对象。该研究对珠江口盆地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油气藏分布 文昌A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分级电阻式粉末冶金温压加热系统
10
作者 刘华 邵明 +2 位作者 陈维平 朱权利 李元元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9,共3页
介绍粉末冶金温压加热系统总体方案 ,给出本套设备的实验结果及有关加热设备的性能曲线。本加热设备结构简单 ,预热时间短 ,操作简单 ,在一般的粉末冶金压机上加上本套设备 ,可方便地组成温压系统 ,进行温压生产。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加热系统 电阻加热 分级加热 加热设备
下载PDF
基于CAN-bus 2.0总线的罐式煅烧炉测温测压系统
11
作者 杨琦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2,共5页
采用Modbus RTU现场总线的罐式煅烧炉测温测压系统,虽然较传统的集散控制方式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在总线利用率、采集周期、调度及容错机制等方面,受协议本身和RS485固有属性的限制,无法继续优化提升。而应用CAN-bus则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 采用Modbus RTU现场总线的罐式煅烧炉测温测压系统,虽然较传统的集散控制方式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在总线利用率、采集周期、调度及容错机制等方面,受协议本身和RS485固有属性的限制,无法继续优化提升。而应用CAN-bus则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且从现场施工和后期维护成本来看,优势明显。文中采用的方法,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式炉 系统 MODBUS CAN-bus 2.0
下载PDF
温压工艺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12
作者 肖志瑜 李元元 +1 位作者 邱诚 张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温压工艺方法、特点和应用 ,并对其关键技术 (包括粉末、润滑剂、温压温度、温压系统和致密化机理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指出国内加快开展温压工艺的研究 。
关键词 工艺 粉末冶金 润滑剂 温压系统
下载PDF
多通道测温测压系统
13
作者 李辉 吉玉琴 景志宏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6年第6期45-47,共3页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一种以8031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单片机温度、压力采集、处理、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可靠性、通用性,性能价格比优异。
关键词 单片机 度测量 力测量 系统
下载PDF
现场总线型煅烧炉炉内温压监测系统应用探讨
14
作者 鲁振龙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第10期85-86,共2页
近年来,随着铝工业发展,铝用炭素制品行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不断更新。罐式煅烧炉因其烧损小、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已逐渐替代回转窑技术。但罐式煅烧炉目前存在自动化水平低、需要人工调温等问题,并... 近年来,随着铝工业发展,铝用炭素制品行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不断更新。罐式煅烧炉因其烧损小、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已逐渐替代回转窑技术。但罐式煅烧炉目前存在自动化水平低、需要人工调温等问题,并且炉体上实时监测数据量较大,控制电缆敷设量庞大,现场杂乱,无就地监测数据显示,导致人工操作滞后。利用总线技术,大大减少了检测仪表控制电缆的敷设量,降低了成本,同时在现场显示实时监测数据,便于操作工及时调整燃烧装置,提高产品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 罐式煅烧炉 炉内监测系统
下载PDF
海底沉积物声速-压力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验
15
作者 周舒 邹大鹏 +2 位作者 肖体兵 张谦 陈少伟 《海洋技术学报》 2017年第5期55-61,共7页
文中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测控平台、伺服加压控制、步进推动控制、多传感器测量、触摸屏交互等功能的温压可控声学测量系统,实现海底沉积物样品的孔隙水自动可控加压,通过声学测量功能单元测量海底沉积物在各个压力下的声速... 文中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测控平台、伺服加压控制、步进推动控制、多传感器测量、触摸屏交互等功能的温压可控声学测量系统,实现海底沉积物样品的孔隙水自动可控加压,通过声学测量功能单元测量海底沉积物在各个压力下的声速,模拟海底沉积物处于大陆坡2 000 m以浅海底表层任何深度变化时的声学特性测量,得到海底沉积物声速-压力特性,为校正实验室测量数据还原到海底原位测量数据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可控声学测量系统 PLC 声速 孔隙水
下载PDF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及开发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腾 赵锐 +2 位作者 肖重阳 鲍典 汝智星 《科技通报》 2023年第3期1-7,14,共8页
凝析油气藏是在一种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特殊油气藏,具有资源量大、品质好、采收率高、炼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凝析气藏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但因其独特的反凝析现象和相态特征,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本文总结凝析气藏... 凝析油气藏是在一种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特殊油气藏,具有资源量大、品质好、采收率高、炼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凝析气藏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但因其独特的反凝析现象和相态特征,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本文总结凝析气藏形成条件,明确成藏过程中随着温压系统变化凝析气藏的相态变化规律以及分布模式。以全球大型的凝析气藏为例,分析了典型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主要层系、储层类型、气体组分以及形成的主控因素。针对凝析气藏特殊的相态特征和温压条件,综合分析各类开发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该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地区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反凝析 相态 温压系统 开采
下载PDF
潜江凹陷潜江组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付鑫 叶加仁 +2 位作者 朱红涛 王柯 康建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0-868,共9页
基于200余口钻井的实测地温、地压及声波测井等资料,利用地温-地压系统原理,剖析了潜江凹陷潜江组的地温场、压力场及温压系统特征,并从油气生成、保存及分布角度探讨了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蚌湖和周矶向斜带具有较高的... 基于200余口钻井的实测地温、地压及声波测井等资料,利用地温-地压系统原理,剖析了潜江凹陷潜江组的地温场、压力场及温压系统特征,并从油气生成、保存及分布角度探讨了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蚌湖和周矶向斜带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有利于潜江组烃源岩成熟生烃.潜江组砂岩今地层压力多为常压,深部泥岩欠压实发育,强化了深部泥岩的封闭作用.潜江组纵向发育静压型和高压型两类地温-地压系统,其中静压型主要发育于潜北陡坡带、东部斜坡带和西部斜坡带,以自生自储型油气藏为主;高压型发育于蚌湖和周矶向斜带,油气藏集中分布在深层超压体系顶部和浅层常压体系内部.平面上可划分为常温高压、低温高压、高温常压、常温常压、低温常压、高温低压、常温低压和低温低压8个分区,油气多分布于常温常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油气 成藏 潜江组 潜江凹陷 地层学
原文传递
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形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承造 张水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75-2801,共27页
超深层是指现今或曾经埋藏深度超过6000 m的沉积地层。中国海相超深层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经历的构造运动多,独特的构造-沉积和生烃环境,决定了海相超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复杂性,成烃-成储-成藏规律明显不同于中浅地层,勘探的难度... 超深层是指现今或曾经埋藏深度超过6000 m的沉积地层。中国海相超深层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经历的构造运动多,独特的构造-沉积和生烃环境,决定了海相超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复杂性,成烃-成储-成藏规律明显不同于中浅地层,勘探的难度也远远大于国外中新生代克拉通盆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近年来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勘探在中西部盆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了超深层领域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海相超深层油气地质理论也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以重大地质转折期构造活动控制超深层油气地质要素发育、深埋高温环境导致多途径天然气生成、沉积-构造作用控制超深层油气储集空间形成与保持、超深层温压系统控制油气藏相态演化和多期成藏、多层系分布等为核心的理论认识,极大地发展了国外学者基于中新生代海相地层提出的油气生成与成藏模式,拓展了海相油气资源形成和分布的时空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超深层 古生界 构造作用 生气途径 储集层 温压系统 成藏体系
下载PDF
全球大型凝析气田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杨德彬 朱光有 +3 位作者 刘家军 苏劲 张斌 费安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9-349,共11页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凝析气藏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目前全球共发现106个大型凝析气田,分布于全球70多个沉积盆地。凝析气田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盆地、滨里海盆地、波斯湾盆地、扎格罗斯盆地、美国墨西哥湾及塔里木盆地等。通...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凝析气藏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目前全球共发现106个大型凝析气田,分布于全球70多个沉积盆地。凝析气田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盆地、滨里海盆地、波斯湾盆地、扎格罗斯盆地、美国墨西哥湾及塔里木盆地等。通过对全球各大凝析气田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凝析气藏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新近系储层中,以构造圈闭为主,储集体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型,凝析气和凝析油的密度均相对较低。凝析气田的形成和展布主要受控于有效烃源岩分布、有利的储盖组合、圈闭类型、晚期成藏、特殊的温压系统和烃类体系组分等条件。根据其成因机理,将凝析气藏分为原生凝析气藏和次生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田 全球分布 温压系统 成因机理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阳 刘震 宋书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57-561,共5页
通—王断裂带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它和更广范围的牛庄洼陷及东南斜坡带的地温-地压系统在剖面上表现 为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其浅部为静压型温-压系统,深部为超压型温-压系统,下第三系在平面上基本由较高的能量环境覆 ... 通—王断裂带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它和更广范围的牛庄洼陷及东南斜坡带的地温-地压系统在剖面上表现 为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其浅部为静压型温-压系统,深部为超压型温-压系统,下第三系在平面上基本由较高的能量环境覆 盖。本区构造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主要受流体势控制,在相对低势区发育,而岩性油气藏不受区域流体势场的限制,可以在相对 低势区上分布,也可以在相对高势区内出现。砂层和断层是本区油气侧向和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不整合面对油气侧向运移也起 着重要作用,油气运移具有明显的阶梯式运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系统 流体势 输导体系 成藏动力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