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瘢痕疙瘩评分在激素封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潘靖 张凡 +2 位作者 吕艳伟 李静 邝捷 《中国医药》 2012年第8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从瘢痕疙瘩患者治疗前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推断激素封闭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1年1—3月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46例,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采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 目的从瘢痕疙瘩患者治疗前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推断激素封闭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1年1—3月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46例,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采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封闭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每位患者选取≤2cm2瘢痕面积作为观察面积。在患者初诊时按VSS评分方法记录患者的总分及各分项分数。予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局部封闭治疗,每4周注射1次,最多注射4次,每次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总分及各分项分数。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有效2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9%(28/46)。疗效与治疗前VSS总分、厚度评分、血管分布评分及柔软度评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Z=2.008、1.537、1.550、1.471,P=0.001、0.018、0.016、0.026),而与治疗前色泽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Z=0.236,P=1.000)。通过对选定的治疗前各项指标的界值点进行ROC检验发现,当VSS总分为12,或厚度评分、血管分布评分及柔软度评分的总和为9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15。结论在推断激素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时以VSS总分作为标准较以各分项评分作为标准更准确,治疗前瘢痕疙瘩VSS总评分≥12,或厚度评分、血管分布评分及柔软度评分的总和≥9时选用激素封闭治疗效果不好,需选用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激素治疗 温哥华评分
下载PDF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增生性瘢痕患者VSS评分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修勇 常远 +1 位作者 高明 张帆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H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试验组予以复... 目的探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H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试验组予以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CO2点阵激光.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随访1年,对比两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29/30)较对照组80.00%(24/30)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VSS、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VEGF、TGF-β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30)与对照组6.67%(2/3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复发率3.70%(1/27)较对照组23.81%(5/21)低(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HS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下调血清VEGF、TGF-β水平,促使瘢痕恢复,降低复发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增生性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复发率
下载PDF
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疗效及对VSS评分和瘙痒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茜 马瑛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对VSS评分和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西京医院整形科就诊的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15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经简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1例;A组采用手术... 目的:研究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对VSS评分和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西京医院整形科就诊的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15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经简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1例;A组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C组采用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的治疗方法;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3个月复诊时比较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分、瘙痒和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236、P≤0.001,χ^(2)=9.590、P=0.008),C组临床痊愈比例、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临床痊愈比例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VSS量表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色泽、瘢痕的血管分布、瘢痕的柔韧度评分及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瘢痕的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韧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其中C组治疗后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色泽、瘢痕的血管分布、瘢痕的柔韧度的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A组、B组(P<0.05);C组T1、T2时间VSS量表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色泽、瘢痕的血管分布、瘢痕的柔韧度评分及总分差值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三组治疗前NR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NRS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C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P<0.05);C组T1、T2时间NRS评分和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皮肤萎缩、水疱、皮肤肿胀等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其中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瘢痕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激光治疗能有效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显著降低VSS评分和瘙痒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增生性瘢痕 瘢痕注射 手术切除 激光治疗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瘙痒评分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对增生性瘢痕患者V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雷岱锋 王朝霞 刘梅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HS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CO2点阵激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HS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CO2点阵激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SS、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E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DL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HS患者可缓解瘙痒疼痛症状,降低血清VEGF、EGF水平,加快瘢痕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醋酸曲安奈德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2点阵激光对烧伤瘢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V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斌 刘春宏 彭君强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7期53-57,共5页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2点阵激光在烧伤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我院烧伤瘢痕患者68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予以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予以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2点...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2点阵激光在烧伤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我院烧伤瘢痕患者68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予以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予以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温度恢复正常时间、细菌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瘙痒语言评分量表(VRS)评分、瘢痕血流值、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色素沉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温度恢复正常时间、细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厚度、柔软度、色泽、血管分布评分、VRS评分、瘢痕血流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VEGF、EGF、SD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色素沉着率2.94%(1/34)低于对照组26.47%(9/34,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涂抹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烧伤瘢痕效果显著,能通过调节创面VEGF、EGF、SDF-1α水平有效减轻瘢痕状况,缓解瘙痒症状,减少瘢痕血流,缩短创面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CO2点阵激光 烧伤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瘢痕血流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杨来新 王世利 付合军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80例烧伤后H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将采用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复方倍... 目的分析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80例烧伤后H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将采用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复方倍他米松+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表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量、pH值)、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颗粒蛋白前体(PGR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及V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TNF-α、PGRN、TGF-β1、水分丢失量、p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与对照组7.50%(3/4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UFCL治疗烧伤后HS疗效显著,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轻瘢痕程度,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复方倍他米松 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温哥华瘢痕评分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创无痕缝合技术联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雪峰 武润桃 +7 位作者 王佳旭 王会宾 李晓丽 陈宝霞 任辉 鲁蓓 高晓平 石玉宝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无痕缝合技术联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对预防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手术患者690例,随机分为常规缝合组、微创无痕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和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围瘢痕期干预),每组230例,术后6、12个月,应用温... 目的观察微创无痕缝合技术联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对预防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手术患者690例,随机分为常规缝合组、微创无痕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和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围瘢痕期干预),每组230例,术后6、12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法(VSS)结合应用超高频超声瘢痕厚度检测,定量评估皮肤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观察3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后3组温哥华瘢痕评分比较,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组<常规缝合组(P<0.05,P<0.01);超高频超声检测瘢痕厚度结果显示,6个月、12个月后3组比较,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组<常规缝合组(P<0.05,P<0.01);12个月后皮肤愈合瘢痕明显减轻的顺序为:微创+干预组>微创无痕组>常规缝合组(P<0.01)。结论微创无痕缝合术结合围瘢痕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瘢痕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无痕缝合术 围瘢痕期 干预治疗 温哥华瘢痕评分 超高频超声 瘢痕厚度
下载PDF
微创干预技术在颜面部小肿物切除术后瘢痕情况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雪峰 王会宾 +4 位作者 王会芳 陈宝霞 王佳旭 李晓慧 李晓丽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观察通过微创干预技术切除颜面部小肿物后对预防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3例颜面部小肿物行手术切除患者,随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缝合术)和干预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围瘢痕期干预治疗),切口愈合6、12个月后,应用温... 目的:观察通过微创干预技术切除颜面部小肿物后对预防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3例颜面部小肿物行手术切除患者,随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缝合术)和干预组(微创无痕缝合术+围瘢痕期干预治疗),切口愈合6、12个月后,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法(Vancouver scar scale,VSS)结合应用超高频超声(20~50 MHz)准确探查瘢痕厚度变化进行定量判定进行皮肤愈合瘢痕评估,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温哥华瘢痕评分结果显示:6个月后2组比较:干预组<对照组( P <0.05),12个月后:干预组<对照组( P <0.01),12个月后皮肤愈合瘢痕减轻程度:干预组>对照组( P <0.01),2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微创干预技术能有效的预防颜面部小肿物切除术后瘢痕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无痕缝合术 干预治疗 温哥华瘢痕评分 超高频超声 瘢痕
下载PDF
龙血竭紫草油膏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杨庆燕 毕文倩 +1 位作者 王帅 李娜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6期3309-3313,共5页
目的探讨龙血竭紫草油膏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治疗,瘢痕... 目的探讨龙血竭紫草油膏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内及瘢痕下方肌内注射剂量为0.2~0.4 ml/cm 3,每月注射1次,共治疗5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龙血竭紫草油膏治疗,每日2次,连续治疗5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相关血清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和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46%(46/52)比71.15%(37/52)](P<0.05)。治疗后,两组的VSS、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0(3.0,3.0)分比4.5(4.0,5.0)分、1.0(1.0,1.0)分比1.5(1.0,2.0)分](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GF-β1、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7.2±2.2)μg/L比(19.2±2.2)μg/L、(289±19)μg/L比(319±17)μg/L](P<0.01)。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7.69%%(4/52)比23.08%(12/52)](P<0.05)。结论龙血竭紫草油膏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瘢痕状况,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龙血竭紫草油膏 曲安奈德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复发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减轻面部整形切口瘢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志刚 胡大海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在减轻面部整形美容切口瘢痕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5—8月的面部整形手术病人32例,在手术结束关闭切口时将A型肉毒毒素随机注射到任意一半切口下为观察侧,另一半...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在减轻面部整形美容切口瘢痕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5—8月的面部整形手术病人32例,在手术结束关闭切口时将A型肉毒毒素随机注射到任意一半切口下为观察侧,另一半切口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侧,比较病人两半切口愈合的瘢痕宽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分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在瘢痕宽度[(0.31±0.12)mm比(0.45±0.17)mm,t=2.252,P=0.028]、视觉模拟量表评分[(6.10±3.82)分比(4.75±2.55)分,t=2.834,P=0.006]、温哥华瘢痕评分[(3.46±3.12)分比(6.62±3.47)分,t=2.933,P=0.005]及病人满意度[(9.21±1.32)分比(7.37±2.01)分,t=2.120,P=0.038]方面,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切口侧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可减轻面部整形美容术后切口瘢痕,产生更美观的术后外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缝合技术 瘢痕 肉毒杆菌毒素类 A型 面部 温哥华瘢痕评分
下载PDF
超声导入曲安奈德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太平 陶剑光 +2 位作者 李大鹏 周丽娟 刘菲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导入曲安奈德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瘢痕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医学美容科和烧伤整形科收治的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 目的:探究超声导入曲安奈德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瘢痕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医学美容科和烧伤整形科收治的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予以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超声导入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疼痛及瘙痒症状、瘢痕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疗效、不良反应及瘢痕组织学特征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温哥华瘢痕评分量化表(VSS)、疼痛、瘙痒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主观幸福感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相较对照组瘢痕组织表皮恢复更为显著,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数量更少且排列相对规整。观察组、对照组仅发生色素沉着,分别为3例(6.67%)、5例(11.1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导入曲安奈德可有效修复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状态,改善瘢痕组织学特征,减轻患者疼痛瘙痒症状,进而改善其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 超声导入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 温哥华瘢痕评分量化表 组织学
下载PDF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及前臂皮肤瘢痕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安锋 李永熙 刘旦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皮瓣修复术对手部及前臂皮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手部及前臂皮肤瘢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股沟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皮瓣修复术对手部及前臂皮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手部及前臂皮肤瘢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股沟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疼痛及瘙痒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研究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SS评分、疼痛及瘙痒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较低(均P<0.01)。两组患者研究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皮瓣修复术对瘢痕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VSS评分降低,疼痛及瘙痒程度得以缓解,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皮瓣修复术 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VAS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窄谱强脉冲光治疗一期单侧唇裂术后瘢痕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晓娟 刘小静 +1 位作者 孙永恒 张景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一期单侧唇裂术后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一期单侧唇裂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2组患者均于拆线后第2天开始使用硅凝胶药物涂抹瘢痕至术...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一期单侧唇裂术后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一期单侧唇裂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2组患者均于拆线后第2天开始使用硅凝胶药物涂抹瘢痕至术后6个月;B组除涂抹药物外,在术后4、6、8周给予3次DPL治疗。分别于DPL治疗前、末次DPL治疗后、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瘢痕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记录治疗期间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内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DPL治疗前V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DPL治疗后,B组VS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和6个月时,B组VS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15例(占53.6%)对疗效表示非常满意,10例(占35.7%)表示满意,3例(占10.7%)表示一般;B组24例(85.7%)对疗效表示非常满意,4例(14.3%)表示满意。B组2例出现治疗后一过性色素沉着。结论窄谱强脉冲光可以有效治疗一期单侧唇裂术后瘢痕,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强脉冲光 一期单侧唇裂 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满意度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梁蓉 陈鑫格 朱勇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2616-2620,共5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4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及整形美容门诊收治的98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4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及整形美容门诊收治的98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直接涂于创面,约1.5 mm厚度,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于瘢痕周边基底部点状注射,至皮损轻微发白终止注射,1次/2周。两组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精简烧伤后健康量表(BSHS-B)评分、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灼痛、皮肤潮红充血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S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而BSHS-B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SS评分、BSHS-B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TNF-α、IL-2、VEGF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这些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色泽及硬度,减弱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 磺胺嘧啶银乳膏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精简烧伤后健康量表评分 白细胞介素-2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三种类型瘢痕患者瘢痕皮肤的经皮水分丢失情况及其与瘢痕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樊华 张九文 +1 位作者 刘杜鹃 刘凤彬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9-634,共6页
目的了解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情况,探讨TEWL与瘢痕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2月—2019年2月,吉林市化工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患者120例,其... 目的了解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情况,探讨TEWL与瘢痕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2月—2019年2月,吉林市化工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瘢痕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35±14)岁。根据入院时诊断情况,本组患者中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各40例。入院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每例患者瘢痕进行评分,应用水分流失测试仪测定每例患者的瘢痕皮肤和“瘢痕边缘约1 cm处或健侧相同部位正常皮肤”(下称正常皮肤)TEWL并计算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EWL的差值(下称TEWL差值)。对数据比较进行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对TEWL差值与瘢痕VS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浅表性瘢痕患者瘢痕VSS评分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t=4.403、4.768,P<0.01),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VSS评分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患者(t=4.185,P<0.01)。入院时,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TEWL分别为(18±4)、(20±4)、(20±5)g·m^(-2)·h^(-1),分别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EWL的(12±3)、(12±3)、(14±4)g·m^(-2)·h^(-1)(t=6.889、10.221、5.870,P<0.01)。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TEWL差值分别为(5.9±1.7)、(8.1±1.7)、(6.4±2.1)g·m^(-2)·h^(-1),各类型瘢痕患者比较,仅增生性瘢痕患者TEWL差值明显高于浅表性瘢痕患者(t=6.975,P<0.05)。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TEWL差值与瘢痕VS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805、0.872、0.826,P<0.01)。结论浅表性瘢痕患者、增生性瘢痕患者、萎缩性瘢痕患者瘢痕皮肤TEWL均较正常皮肤增加,增加程度与瘢痕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经皮水分丢失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皮肤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方 闫静 赵俊芳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创伤性瘢痕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 目的 研究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创伤性瘢痕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研究组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36/38)较对照组(65.79%,25/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0,P=0.002<0.05)。治疗前,两组V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5.79%,6/3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4,P=0.033<0.05)。结论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瘢痕症状,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瘢痕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湿润烧伤膏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静 杨丽 +2 位作者 李娜 韩军涛 胡大海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599-605,共7页
目的比较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至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收治4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1~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比较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至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门诊收治4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1~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能量密度组和高能量密度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低能量密度组给予4.0~6.5 J/cm^(2)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高能量密度组给予6.6~9.0 J/cm^(2)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激光治疗。间隔3~4周治疗1次,直至瘢痕形成6个月时结束治疗。治疗前和瘢痕形成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行瘢痕评估,并记录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根据数据性质,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VS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P值均<0.05),3组瘢痕V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瘢痕色泽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低能量密度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瘢痕色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满意率对照组为6.67%(1/15),高能量密度组为13.33%(2/15),低能量密度组为66.67%(10/15),低能量密度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能量密度组(P<0.05)。(4)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红斑或紫癜持续时间比高能量密度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低能量密度组未见水泡,高能量密度组出现水泡者10例,高能量密度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低能量密度组。结论低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优于高能量密度脉冲染料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0~6.5 J/cm^(2)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推荐能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染料 增生性瘢痕 能量密度 温哥华瘢痕评分 患者满意度
原文传递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朱国明 刘流 徐朝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 观察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22-05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31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对旋髂浅动脉穿支进行探查,源动脉发出... 目的 观察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22-05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31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对旋髂浅动脉穿支进行探查,源动脉发出位置确定后标记清楚,同时对股动脉及髂外动脉主干予以探查并标记,围绕穿支穿出点并根据损伤面积及形状设计皮瓣。顺着设计线切开皮瓣周围皮肤,由远处Scarpa筋膜层将皮瓣翻起,多余的血管分支考虑结扎处理。完成受区血管解剖后将皮瓣覆盖于受区,然后于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先对旋髂浅动脉和受区的动脉进行端侧吻合,其他静脉和动脉进行端端吻合。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8个月。术后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均成活,皮瓣颜色、质地与受区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别。1例出现移植皮瓣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4~8 d,平均6.1 d。皮瓣愈合时间为12~21 d,平均16.3 d。末次随访时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为7~9分,平均8.4分。结论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具有位置隐蔽、血供良好、皮下脂肪薄等优点,其用于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可促进创面炎症消退及皮瓣愈合,并有利于提高创面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损伤修复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